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试验数据,本文讨论了点质量最佳埋藏深度的设计问题;在点质量系数阵的优化方面,提出了平均系数法。计算结果表明,利用平均系数法计算的点质量可以毫伽级精度恢复地面平均重力异常。  相似文献   

2.
扰动质点模型构制与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扰动质点模型两种主要误差源作了详细分析,给出选择扰动质点埋藏深度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模型构制方法,并提出一种比较客观的扰动质点模型外部检该方法。  相似文献   

3.
对扰动质点模型两种主要误差源作了详细分析,给出选择扰动质点埋藏深度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模型构制方法,并提出一种比较客观的扰动质点模型外部检核方法。  相似文献   

4.
局部重力场的点质量模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论述了以地面离散的测量数据通过建立点质量模型的方法求解物理大地测量边值问题的基本原理。比较和分析了该方法与积分方法以及最小二乘配置方法的联系,根据试验数据探讨点质量模型的密度、深度的选择及其表征扰动重力场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适于计算的模型构成方法。通过实际试算说明了在点质量模型基础上计算重力场中有关量的效果是好的。其优点是可选择少量的参数,公式简单,但需要求解较大阶数的方程组和确定模型的最优结构。  相似文献   

5.
王凯  刘晓刚  李鹃  毛莉 《测绘学报》2013,42(5):640-647
基于均衡理论构制地球重力场模型中一个关键问题是扰动质量的确定,不同的地壳密度分布将得到不同的扰动质量。本文立足于面凝聚模型和Airy模型两种均衡补偿机制,研究了CRUST 2.0全球地壳模型在构制高分辨率地球重力场模型中的应用,推导了顾及地球物理信息的两种均衡重力场模型构建公式,分别讨论了CRUST 2.0模型和补偿深度在两种补偿机制中构建重力场模型的贡献。数值分析表明,地壳模型中Moho面深度的算术平均值22.97 km不是最佳补偿深度,而40 km相对最优,补偿深度的对模型超高阶部分影响较小;CRUST 2.0模型能够在361-1080频段内较好地改善原模型;相同补偿深度的面凝聚模型和Airy模型在不同频段的优劣性不一致。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点质量模型计算各频段空间扰动引力矢量随高度变化的分析,提出了点质量模型的代数多项式拟合逼近模型。通过对多项式拟合函数与点质量模型计算空间扰动引力矢量结果的比较,确定了各频段适合实际计算的多项式函数次数,从而建立起能够替代点质量模型的分段多项式拟合函数模型。所建立的拟合函数模型能够贴切地反映出空间扰动引力各频段的变化特征,而且函数形式简单,有利于实现空间扰动引力的实时、快速计算。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局部重力场逼近的点质量方法;详细论述了组合点质量模型的构制方法;利用实测重力异常数据建立了某区域组合点质量模型;分析了各层点质量的散射误差、逼近效果、随高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组合点质量模型能以较高精度逼近外部扰动重力场。  相似文献   

8.
针对影像位姿耦合不易直接求解的问题,建立了一种高精度分层位姿参数估计的方法。首先,通过选择3点构成面积最大的像点对应的物点作为基点,经投影方程的改化形式方程,得到估计深度及平移信息;然后利用旋转矩阵保范性获得相机外参线元素尺度参数;最后,将问题转化为由向量估计旋转关系问题,利用Procrustes理论得到外参角元素的最佳估值。该方法可有效解决该深度与耦合位姿参数难以处理的问题。试验证明,此方法确定的位姿参数估计模型形式简洁,容易收敛,参数估计精度较直接对投影矩阵分解方法质量要高。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区1°×1°点质量解算与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重力异常相关性分析,地面重力异常场逼近效果以及数值计算稳定性出发,讨论分析了外部引力场扰动点质量赋数值,提出以窗口移动方式控制点质量对场元观测的作用范围,简化了模型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出算经结构简化后具有稀疏矩阵特征的边值条件方程的超松驰迭代法,并实际解算了中国地区1°×1°点质量。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局部重力场逼近的点质量方法;详细论述了组合点质量模型的构制方法;利用实测重力异常数据建立了某区域组合点质量模型;分析了各层点质量的散射误差、逼近效果、随高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组合点质量模型能以较高精度逼近外部扰动重力场.  相似文献   

11.
利用点质量模型计算弹道扰动引力可以使扰动引力的计算模式具有较为简单的结构,但它本身也存在计算复杂、计算量大的缺点,很难适应实时快速计算的需要。通过分析各频段空间扰动引力矢量随高度变化的特性,从数值逼近理论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利用多项式分段拟合的方法替代点质量模型计算空间弹道扰动引力矢量。计算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拟合函数模型结构形式简单、计算速度快,单点平均计算速度提升2个数量级,能够满足弹道扰动引力实时、快速计算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利用点质量模型计算弹道扰动引力可以使扰动引力的计算模式具有较为简单的结构,但它本身也存在计算复杂、计算量大的缺点,很难适应实时快速计算的需要.通过分析各频段空间扰动引力矢量随高度变化的特性,从数值逼近理论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利用多项式分段拟合的方法替代点质量模型计算空间弹道扰动引力矢量.计算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拟合函数模型结构形式简单、计算速度快,单点平均计算速度提升2个数量级,能够满足弹道扰动引力实时、快速计算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三维计算机视觉的发展,三维点云深度学习方法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然而,目前大多数三维点云深度学习方法仅在标准数据集上进行精度和性能评估,这些方法在设计过程中通常会根据特定数据集设定特定的学习策略以达到最佳点云分类精度,从而影响模型的泛化能力。在三维点云深度学习方法的遥感应用中,往往会出现诸如复杂的网络模型方法并不一定取得更好的数据处理精度,以及原始网络模型学习策略并不一定获得最优结果等问题。对此,为了探究学习策略对三维点云深度学习方法在实际遥感应用的影响,文中以机载多光谱LiDAR点云分类应用为例,以深度学习经典模型PointNet++为主,在分析当前学习策略的基础上构建一套较为通用的深度学习策略,以提高点云分类精度的稳定性和鲁棒性。机载多光谱LiDAR点云分类实验表明,学习策略对于点云分类精度影响不容忽视,学习策略的调整可以有效地提高模型对海量三维点云分类能力。  相似文献   

14.
从重力异常相关性分析、地面重力异常场逼近效果以及数值计算稳定性出发,讨论分析了外部引力场扰动点质量赋值模式的数据结构,提出以窗口移动方式控制点质量对场元观测的作用范围,简化了模型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出解算经结构简化后具有稀疏矩阵特征的边值条件方程的超松弛迭代法,并实际解算了中国地区(0°~60°N,70°E~140°E)1°×1°点质量。最后对解算结果作了全面分析和检验,证明以窗口移动方式简化解算点质量的数据结构具有多方面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刘长弘  吴亮 《测绘科学》2015,(12):22-26
针对不同模型方法在低空扰动引力计算中的适用问题,该文选取我国某山地区域,分析比较球谐位系数模型法、点质量模型法和Stokes积分法在低空不同高度的扰动引力计算精度及效率;并且分析误差来源和个别改进办法。结果表明:点质量模型计算低空扰动引力精度较高,且速度最快;去奇异点的Stokes积分法可以解决低空积分时数值溢出的问题,但精度较低;球谐位系数模型法原理简单,但计算速度最慢。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讨论了参考椭球面之外,地球质量产生的扰动位的球谐展开式。分别在地球的平均球面上以及地球表面之外,给出了该扰动位的球谐展开式,为进一步研究外部质量对扰动位的影响建立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奚旭  张新长 《测绘学报》2022,(11):2379-2389
针对传统矢量地图可逆水印算法往往因片面追求水印容量而容易暴露水印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扰动程度可控的矢量地图可逆水印算法。首先,基于量化索引调制的思想设计了坐标点的状态区间轴,利用水印信息调制坐标点的状态值实现水印的嵌入;然后,利用最大扰动区域方法限定坐标点状态区间的范围,确保水印信息的嵌入对数据的扰动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不会对数据质量造成较大影响;最后,将二进制水印信息十进制化,利用十进制数在最大扰动区域范围内调制坐标点的状态值,实现水印信息的大容量嵌入。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矢量地图可逆水印算法不仅容量大,而且扰动程度可控,对常规几何攻击、坐标点攻击等具备较强的稳健性,能够较好地处理水印容量、不可见性及稳健性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为了克服多项式逼近弹道扰动引力的缺点,根据有限元插值的原理,采用了对弹道周围空间区域进行有限元剖分的方法,利用剖分单元各顶点的扰动引力分量内插出弹道点对应的扰动引力分量值。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逼近算法能够快速精确可靠地逼近弹道扰动引力,是一种具有应用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Legendre函数的定义和Legendre微分方程出发,详细研究了参考重力场模型在网格上平均扰动场元的性质,提出了在移去—恢复处理过程中利用扰动位模型计算平均扰动场元的严密算法。最后,本文将该方法应用于利用卫星测高资料确定海洋重力场,改善了海域重力场的精度。  相似文献   

20.
扰动重力边值问题与实际数据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应用GPS测量重力点的大地高 ,从而获得地面点的扰动重力 (或称纯重力异常 )值这样新的重力边值条件 ,如何从理论与实际上确定重力场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