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刘正荣 《地震研究》1994,17(3):211-215
本文在研究了中国及东亚地区的地震资料后,指出:东亚地区存在52-53年的地震重复周期,简称东亚地区强震活动的50年周期,在进一步研究后,发现根据全球8级以上的巨大地震的矩震级来看,全球地震活动亦存在54年的周期,从而表明了东亚地震活动与全球地震活动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全球及各地震区带强震活动周期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地震活动周期谱的Morlet小波分析,确定了全球和13个地震区带的强震活动周期及其置信度.结果显示全球地震活动存在着多个显著稳定的活动周期,而各地震区带除了存在着与全球整体地震活动基本一致的周期外,还存在着特有的活动周期成分.本文研究为探讨全球及区域强震活动趋势及其动力源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3.
全球巨大地震活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分析全球巨大地震活动周期、活跃时段和活动空间分布特征,探讨未来全球发生巨大地震的活跃时段和主体区域.结果表明:① 全球地震活动存在着置信度远超过95%的50年左右显著活动周期,此外还存在80——100年左右显著性不强的活动周期;② 通过对全球地震MSge;8.3时间序列图和MSge;8.0应变能时间序列图分析,得到活跃期10——14年,平静期39——41年,2004年后又进入了巨大地震的强活跃期,可能会一直持续到2018年;③ 强活跃时段内发生的MSge;8.5巨大地震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太平洋板块北边界(美国阿拉斯加附近区域——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是发生8.5级以上地震最关注的地区,其次是太平洋板块的南美洲边界(尤其是秘鲁及其周边区域),应对这两个地区进行重点关注和监测.本文从地震活动性角度研究巨大地震的强活跃期问题,并推测全球发生8.5级以上地震的活跃时段和主体地区,而对于其机理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基于小波变换的动态地震活动周期分析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杜兴信 《地震》1997,17(3):257-264
利用Morlet小波变换对华北、中国大陆和陕西的地震活动进行了动态周期分析。结果表明,地震活动既存在比较稳定的周期,也有一定时变性,如华北近500a来存在比较稳定的300a周期和60a左右周期,陕西近20a来存在比较稳定的2 ̄3a周期,中国大陆5级以上地震在1910 ̄1980年普遍存在30a左右周期,但在1980年后变为20a左右周期,小波分析揭示的地震活动周期时变性,一方面提示在依据周期规律外推  相似文献   

5.
采用1850-2012年期间USGS全球M≥5.0地震目录资料,构成全球地震能量-时间序列,进行小波变换和准周期分析. 结果表明,全球地震能量释放的时间序列存在9年、19年和45年的3个准周期,其中,45年准周期最为突出. 结合起潮力周期的物理背景,对长周期潮汐起潮力与地震能量释放准周期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没有发现全球地震活动的能量释放与潮汐短周期相关的准周期.  相似文献   

6.
利用连续小波变换对全天山地区1790年1月至1997年12月的地震活动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全天山地震活动即存在约11O年的大震活跃周期和50年左右的地震活动幕,也存在与太阳黑子活动相关的周期,并且这些周期是随时间变化的。与此同时,新疆南、北天山等地震带1893年以来也普遍存在相对比较稳定的11年和50年左右地震活动周期,只是在不同年份有较大的波动。连续小波变换揭示了新疆地震活动周期的时变性。根据新疆大震活动的11年左右周期可推测2006~2007年左右新疆地区有可能再次发生7级左右大地震,2002~2005年之间地震活动相对偏弱,Ms≥4.7级中强震次数偏少,活动强度为5级和6级地震。  相似文献   

7.
全球及主要构造带大震活动状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艳  刘杰  姜祥华 《地球物理学报》2021,64(12):4425-4436
在定性分析全球、环太平洋地震带、低纬度环球剪切带和大三角地区(我国大陆西部及邻区)地震活动特征的基础上,使用 Morlet小波变换对其周期成分进行了定量计算,并应用 Nowcasting方法对各研究区域当前大震风险进行定量评估.结果显示,①全球大震活动显著周期为48.6 年,8.5 级以上地震的潜在危险性评分为 0.91.2004年开始的大震活跃时段可能仍将持续,发生 8.5 级以上地震危险性较大.②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活动显著周期为48.6 年,其大震活动起伏特征与全球大体一致,8.5 级以上地震的潜在危险性评分为 0.91.2010 年开始的8.5级以上地震活跃时段持续时间尚短,发生 8.5 级以上地震的危险性较大.③低纬度环球剪切带地震活动显著周期为33.1 年,反映了该区8.0级以上地震的起伏活动,8.0级以上地震的潜在危险性评分为0.46.2004年开始的活跃时段可能趋于结束,未来 10年左右该区发生 8.0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较小.④大三角地区地震活动显著周期为 23.4年,发生 7.8级以上地震的潜在危险性评分为0.72.2001 年以来该区 7.8 级以上地震活跃,其活动状态与 20 世纪前 50年类似.23.4年的周期成分反映了20世纪前50年7.8级以上地震活动韵律特征.2015 年兴都库什7.8级地震后,该区可能进入了 7.8级以上地震相对平静时段,该时段可能持续 7~12 年,未来几年存在发生 7.8 级以上地震的可能,但危险性较小.  相似文献   

8.
基于定性分析和Morlet小波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台湾地区的主要构造带和强震分布特征。1900年以来台湾地区MS≥7.0地震存在三个活跃时段:第一个活跃时段为1902—1925年,长达近23年;第二个活跃时段为1935—1978年,约43年;第三个活跃时段为1986—2006年,时长20年。台湾自2006年12月26日恒春海域发生MS7.2地震之后,MS≥7.0地震平静已近16年,为历史最长平静时段,存在开始新的活跃时段的可能。从区域分布看,台东地震带MS≥6.9地震具有六个活动周期,大部分活动周期平均约为16年,每个活动周期均包含活跃和平静时段,所有MS≥6.9地震均发生在活跃时段,统计显示台东地震带的活动强度自2002年进入第六个活动周期后逐渐减弱,直到2022年9月份台湾东带才再次发生MS6.9地震,可能进入了新一轮活跃时段。台湾西带MS≥6.0地震存在92年左右和14年左右的周期,1901—1993年为一个活跃-平静大周期(9...  相似文献   

9.
刘希强  林怀存  黄耘  李红 《中国地震》2004,20(3):247-256
基于Morlet小波变换,提出一种新的定量划分地震活跃期或平静期的分析方法,形成了根据复小波变换得到不同周期累加能谱极大值点变化、实小波变换振动周期谱时频分布以及指定周期的小波振动周期随时间变化的极值分布规律来研究地震活动韵律性及其时变特征的物理思路。通过对全球、中国大陆和华北地区浅源地震年释放能量的时间序列分析。对研究区强震活动的韵律性及其时变特征有了新的认识。根据目前强震活动具有的韵律性,结合历史地震活动情况,对未来研究区地震趋势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0.
采用定量描述地震活动强弱程度的地震活动度方法,研究了内蒙古地区1970年以来中强地震的分布特征和活动规律,发现内蒙古地区S值存在5年周期的起伏活动规律。在分区研究区的基础上,内蒙古地区从西到东,地震活动度S值呈现有规律的强一弱交替特征。  相似文献   

11.
12.
A procedure for short-term rainfall forecasting in real-time is developed and a study of the role of sampling on forecast ability is conducted. Ground level rainfall fields are forecasted using a stochastic space-time rainfall model in state-space form. Updating of the rainfall field in real-time is accomplished using a distributed parameter Kalman filter to optimally combine measurement information and forecast model estimates. The influence of sampling density on forecast accuracy is evaluated using a series of a simulated rainfall events generated with the same stochastic rainfall model. Sampling was conducted at five different network spatial densities. The results quantify the influence of sampling network density on real-time rainfall field forecasting. Statistical analyses of the rainfall field residuals illustrate improvement in one hour lead time forecasts at higher measurement densities.  相似文献   

13.
14.
正This journal is established by the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IEM),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to promote scientific exchange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so as to improve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arthquake hazards mitigation,preparedness,and recovery.To accomplish this purpose,the journal aims to attract a balanced number of papers between Chinese and  相似文献   

15.
Foreword     
Destructive earthquakes have caused great damage i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and collapsing buildings havecaused many deaths and injuries. The field of earthquake engineering studies earthquake hazards, the occurrence ofearthquakes of various magnitudes, the nature of the ground shaking during an earthquake, the vibration of structuresduring earthquakes, the strengthening of existing structures and the design of new structures to be earthquake resistant,and finally, how to cope with earthquake damage and restore a city to normal functioning. Such efforts are in progressin both countries, but unfortunately, the language barrier interferes with the free flow of information between China andthe Untied States. It would be mutually beneficial if some means could be developed to promote the exchangeof information across the Pacific Ocean. This new journal has been established for this purpose and its success willbe an important step in promoting earthquake engineering i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相似文献   

16.
正President:Giampaolo Di Silvio,Italy Vice Presidents:Ulrich C.E.Zanke,Germany Zhao-yin Wang,China The World Association for Sedimentation and Erosion Research(WASER),inaugurated on Oct.19,2004,is an independent non-governmental,non-profit organization.The mission of WASER is to promot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on the study  相似文献   

17.
18.
Copyright     
  相似文献   

19.
正Global Change includes climate change and other environmental changes caused by the joint interaction among various layers of Earth. From the positive side, global change provides new opportunities to human and other living forms on Earth. In the meantime, it creates tremendous challenges and negative impact. At present, the negative impacts have reached all primary processes of the global ecosystem and every aspect of human society, especially causing degradation of the ecosystem. For instance, intensive deforestation causes decline of biodiversity; global warming causes sea level rise and increases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