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作物产量与土壤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曾昭华 《湖南地质》2000,19(1):25-29
作物的产量与土壤元素中N、P、K、Na、Ca、Mg、S、Fe、Mn、Cu、Zn、B、Mo、V、Co、Ni、Cr、Pb、Cd、Hg、Se、F、TI、Ba、Te、Ta、Sr、Ti、Si等元素及稀土、有机质、酸碱度和含水量、含盐量密切有关。  相似文献   

2.
朱创业  丁益民 《中国区域地质》2000,19(2):205-209,221
放射性同位素多道X荧光分析是一种核分析方法,具有快速、无损、低成本及多元素分析等优点。以华蓥山地区庙坝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剖面为例,采用放射性同位素多道X荧光分析方法。测定了地层中Ca、Fe、Sr、Ba元素的照射率,并进行了化学地层和层序地层的初步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采用干灰化法消解有机粪肥样品,利用ICAP法同时测定B、Be、Ca、Cd、Co、Cr、Cu、Fe、Mg、Mn、Ni、P、Pb、Sr、V、Zn等元素。方法的检出限、准确度、精密度和回收率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采用干灰化消解有机粪肥样品,利用ICAP法同时测定B、Be、Ca、Cd、Co、Cr、Cu、Fe、Mg、Mn、Ni、P、Pb、Sr、V、Zn等元素。方法的检出限、准确度、精密度和回收率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油页岩中生物及有机质与金属元素富集的关系及机理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松辽盆地白垩系油页岩中的Mn、Ca、Ba、Sr、P、Na、Zn、Th等元素含量高于国际标样(SDO-1)2 ̄100倍,呈明显富集趋势。有机质(干酪根)中Zn、Ba、Cu、Mo、Pb、Ni、Y、Co、Mg、B等元素含量高于其页岩平均含量1.5 ̄200倍,说明有机质相是它们的“富集相”。油页岩物相分析显示,只有Zn和Ba等少数元素是以有机质相为“载体相”(即有机相中所含元素的量占岩石中该元素总含量的5  相似文献   

6.
沈恒培 《岩矿测试》1997,16(2):91-97
用全燃烧法一次曝光发射光谱同时测定了大洋深海沉积物和多金属结核中多个微量元素;重点考察了缓冲剂和分析条件的优化,解决了大洋试样吸湿性强、光谱相互干扰多及激发时易喷溅等问题。所测项目有B、Ba、Be、Co、Cr、Cu、Ga、La、Mo、Nb、Ni、Pb、Sc、Sr、Tl、V、Y、Yb、Zn和Zr共20项。用国家一级深海标准物质对方法进行检验,所得结果与标准值相符,相对标准偏差(n=30)大多在10%左右。方法用于新研制的大洋标准物质GSMS_2,3和GSPN_2,3定值分析,结果与初定值符合。  相似文献   

7.
华北地台北部奥陶纪露头层序地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项研究以河北唐山、北京西山和河北曲阳剖面为重点,首次动用运用多学科的方法对华北地台北部奥陶纪露头层序地层进行综合研究。完善了研究程序,建立了层序地层划分对比标准和区内相分布格架。研究中将副层序直接用于野外分层;将副层序归纳为代表6种沉积相的21个模型;识别了三类层序界面,即SB1面、间断型SB2面和相转换型SB2面;进行地层多级沉积旋回或分,包括2个二级旋回,6-7个三级旋回(每个旋回时限约67Ma),22—26个四级旋回(每个旋回时限约15—18Ma)及155—185个五级旋回(每个旋回时限约021-026Ma);取得多项系统成果。区域相分布和相对海平面变化研究表明,区内奥陶纪台地环境的演变分为3个阶段:藻礁缓坡-台盆阶段,潮滩缓坡-台盆阶段和泻湖潮滩-缓坡阶段。3个沉积模式分别代表这3个阶段。  相似文献   

8.
X射线荧光光谱法直接测定碳酸盐岩石中主次痕量元素   总被引:12,自引:10,他引:12  
采用粉末样品压片制样,碳酸盐岩石标样及人工合成标样为标准,使用理论α系数及散射线内标法校正元素的吸收_增强效应,用X射线光谱仪对碳酸盐岩石试样中的Na、Mg、Al、Si、P、S、Cl、K、Ca、Sc、Ti、V、Cr、Mn、Fe、Co、Ni、Cu、Zn、Ga、Rb、Sr、Y、Zr、Nb、Ba、Pb、La、Ce和Th等30种主次痕量元素进行测定,其分析结果与标样标准值(或化学法值)符合较好,方法的精密度(RSD,n=10)<10%(除含量在检出限附近的元素外),各元素检出限基本满足化探要求  相似文献   

9.
山西土壤元素背景值及其特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作者在全省范围内布设土壤采点255个,利用近代分析测试手段,数理统计方法对61种土壤元素进行了测试分析和数据处理,获得了61种土壤元素背景值。与世界土壤相对比,山西土壤元素背景值除Mg高于世界土壤范围值,In低于世界土壤范围值外,其余元素的背景值均在世界土壤范围值之内。与中国土壤相比,在山西61种土壤元素背景值中,Cu,Cd,Ni,Mn,F,Ca,Mg,Sr等元素高于平均值;Pb,Zn,Hg,Co,V,Se,Rb,Be,Sn,Mo,Br等元素低于全国均值(t检验结果达到显著水平);其余元素与全国均值相比均无显著差异。山西土壤元素背景值的分布特征是由南向北、田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土壤类型、土壤母质和土壤粒度。  相似文献   

10.
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大洋多金属结核中多种元素   总被引:18,自引:9,他引:9  
李国会  王晓红 《岩矿测试》1998,17(3):197-202
采用粉末压片和熔融法制样,理论α系数和散射线内标法校正元素间的吸收增强效应,在3080E2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上测定多金属结核中的Na2O、MgO、Al2O3、SiO2、P2O5、S、Cl、K2O、CaO、TiO2、V、Cr、Mn、Fe、Co、Ni、Cu、Zn、Ga、As、Se、Br、Nb、Zr、Y、Rb、Sr、Pb、Ba、Mo、Tl、La、Ce、Nd、Th、U和W等37种组分。方法经大洋多金属结核标准物质分析验证,其分析结果与标准值符合,具有较好的准确度。经10次重复测定同一样品,方法的精度(RSD,n=10):对大多数主、次组分小于1%;其余痕量元素除As(9%)、Cr(6%)和La(9%)外,均小于5%。  相似文献   

11.
阴极发光在古生物地层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志敏 《现代地质》1994,8(1):27-33
作者应用阴极发光对碳酸盐地层的划分和对比进行探索,结果表明:同一构造单元、同一沉积盆地中,时代相同的地层,阴极发光特征相似,可以运用阴极发光进行地层对比,而在不同构造带中,尽管碳酸盐地层时代相同,但阴极发光却不相同,不能用阴极发光进行对比。反之,已知时代相同,阴极发光却不相同的碳酸盐地层,可推断它们处于不同的构造环境之中。  相似文献   

12.
以河北省区域岩石地层组种元素含量为对象,以有序地质量最优分割方法为手段,进行化学地层界线划分.同时对地球化学异常层进行了梳理搜索,并对区域地层进行了地球化学对比,从而建立起区域地球化学格架.这是地层多重划分对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地层学研究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13.
辽东本溪-桓仁地区古生界发育,是研究地层学、沉积学的典型地区.在简述事件地层学原理和地层事件概念,并对主要地质事件进行初步划分基础上,通过对本溪-桓仁地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地层剖面测制研究,对该区古生界,根据地质事件的岩石记录,划分了构造上升和下降、海侵、缺氧、风暴、干燥炎热等6种事件地层单位,8个事件集群,并对各事件地层单位逐一描述,提出事件个体和事件集群、事件沉积层和事件集群沉积段的概念,并探讨了与沉积环境、层序地层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库鲁克塔格群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的分布,元素组合及元素对的研究,发现该群有3个金异常层位,并初步建立了该群的化学地层研究模式。这一模式亦适于其它时代的地层研究。  相似文献   

15.
汪洋  胡云中  邓晋福 《矿物岩石》2001,21(3):200-204
根据三江地区中南部三叠系地层 30 0余件岩石样品分析结果 ,我们对该地区三叠系地层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三江地区中南部三叠系地层明显富集As,Sb和 Ca元素 ,亏损碱金属元素 K,Na,L IL元素 Ba,Th以及相容元素 Co,Cr,Mn,Ni,V ,且轻重稀土元素分异程度较高。在成矿元素方面 ,研究区三叠系地层富集 Pb,Sb,且Cu,Au,Zn的丰度值明显高于华北地台表壳 (出露地壳 )。根据微量元素比值推断 ,三江地区中南部三叠系地层的物源区在地球化学成分方面较典型岛弧造山带上地壳更为成熟  相似文献   

16.
As a useful approach for hydrocarbon exploration,the sequence stratigraphy has been commonly accepted.The concepts of sequence and parasequence provide a state-of -the-artframe-work for studying the distribution and characters of depositional system,and analyzing the occurrence,distribution,characteristics of source,reservoir and seal-play elements.The newly-developed geochemical -sequence stratigraphy focuses mainly on the occurrence,distribution and characters of source rocks and reservoir hydrocarbons within a chronostratigraphic framework,Integrated with sequence wtratigraphy,geochemistry can be used to study the surce rock potential within a sequence wtratigraphic framework and to describ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ydrocarbons accumulated in reservoirs,which were predicted by way of sequence stratigraphy.The concept of geochemical-sequence wtratigraphy was proposed by Peters et al.(2000).Constructing a reliable sequence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is the basis of geochemical-sequence wtratigraphic study although it is not the main goal.High-resolution biomarker analysis is critrical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 geochemical-sequence stratigraphic model.The geochemical-stratigraphic study involves mainly:(1) the distribution and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ource rocks with relative sea (lake)-level change;(3) to prodict if these reservoirs bear hydrocarbons and their geochemical features;(4) to be used to construct the time-stratigraphic framework.This paper also summarizes the lake basin types,and introduces their facies associatons,source potential and organic geochemical features.At the end,the authors offer some suggestions about how to carry out geochemical-sequence stratigraphic study in ladcustrine strata.  相似文献   

17.
西秦岭地区二叠—三叠系界线地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西秦岭地区南秦岭带广泛发育碳酸盐岩型二叠、三叠系。本文以选部益哇沟剖面为例,对该区界线地层进行研究,从岩石地层划分、生物地层划分以及地球化学元素最优分割研究出发,确定了二叠、三叠系界线点,证明牙形石Hindeodusparvus可作为三叠系开始的标志,并且二叠、三叠系是连续的。沉积环境分析表明,三叠纪初期相对于二叠纪末发生了一次海侵。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峨眉山地区地层剖面的实地观察和测量,采集界线附近的粘土岩,分析了该区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的组成特征,并通过对稀土元素标准化图解和其它微量元素的研究,利用微量元素的示踪作用以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初步探讨了界线粘土岩的来源,为全球二叠一三叠界线研究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南堡凹陷沉积岩化学元素分布特征及多元统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南堡凹陷Ed1亚段、Ng、Ng、Nm地层的75个沉积岩样品进行了主量、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粒度效应造成砂岩和泥岩元素丰度明显不同,砂岩除富集K、Na、Sr、Ba、Si外,其余元素均较泥岩亏损.根据地层垂向上元素丰度由高—低—高的变化规律,可将这4个亚段分为Ed1、Ng和Ng、Nm3个阶段,与凹陷构造演化特征响应.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表明,表生环境中元素具有不同的迁移富集规律,Ca、Na、Sr等具有较强的活动性,Zr、Hf等少数元素则在粗粒级中含量较高,而其余元素则多在黏土粒级中富集.元素在表生环境中地球化学行为的不同主要受化学结构特征控制,沉积环境对其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包头地区晚更新世—全新世地层划分对比及环境变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包头平原第四纪堆积物的年代地层、生物地层、岩石地层和磁性地层的研究表明,该区晚更新世—全新世地层可与我国华北晚更新世—全新世典型地层剖面——萨拉乌苏河滴哨沟湾剖面对比,并可进一步划分出萨拉乌苏组、城川组、大沟湾组和滴哨沟湾组。这一研究不仅重新厘定了包头平原这一时段地层的层序,完成大区域地层对比,同时也为研究包头地区乃至呼包盆地晚更新世—全新世古气候和古地理环境变迁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