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交流活动,在跨文化交际中常常会发生文化冲突,这大多是由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造成的.中西文化差异导致旅游跨文化交际障碍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中西方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的差异.在旅游跨文化交际中应特别增加中西文化差异意识,方能尽量减少交际障碍.  相似文献   

2.
中西文化差异对旅游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宣 《福建地理》2006,21(2):48-50
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交流活动,在跨文化交际中常常会发生文化冲突,这大多是由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造成的。中西文化差异导致旅游跨文化交际障碍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中西方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的差异。在旅游跨文化交际中应特别增加中西文化差异意识,方能尽量减少交际障碍。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因此,大学英语教学要加强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本文不仅指出了跨文化意识培养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重要性,并且提出了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培养跨文化意识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窦娟 《地理教学》2014,(12):43-44
大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需求在于深入掌握英语语法,能够灵活的运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为日后的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本篇文章主要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需求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大学英语教学的合理改进措施,旨在有效提升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为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所谓交际教学法,就是以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英语语言的交际活动为手段,以培养学生英语语言的交际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方法。文章通过实施英语交际法教学,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实施英语交际法教学,是新课程的要求;实施英语交际法教学,是新教材的要求;实施英语交际法教学,是学业生个性发展的要求;实施英语交际法教学是教师个人成长的要求等五个方面阐述了英语“交际教学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当前,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问题不少。首先是教学中语言和文化本末倒置,其次是文化教学实施过程呈现单向性,第三是学生和教师的角色颠倒,第四是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比较传统。针对上述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认清现状的基础上进行深刻的反思,同时找出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网络的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使现今社会出现了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跨文化交流能力也随之成为英语应用能力的更加直观的衡量标准。这也就要求英语教学不能够仅仅满足于听说读写等基础技能训练,而要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能力,这就要求大学英语设计要考虑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还要注意教学内容与国际的接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使用文化体验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英语综合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相似文献   

8.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中职英语课堂教学得到了不断提升并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实践证明,合作教学的学习模式能够让学生自主学习,在不断沟通交流中互相帮助,促进英语教学成效,使得班级学生的英语成绩得到整体的提高。本文对合作学习模式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英语阅读教学在卫校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不容小视。本文首先分析了卫校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现状,在此基础上从课堂阅读之前的阶段、课堂阅读期间的阶段以及阅读之后的阶段三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卫校英语阅读教学效果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进一步加强,英语作为交流工具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而大学英语作为各大高校在校生的基础必修课,在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大学英语课堂是教师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与沟通的语言平台,教师的教学语言将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教学效果产生重要影响。所以,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课堂教学语言的使用,使他们充满艺术性和魅力。  相似文献   

11.
马季青 《地理教学》2014,(12):155-156
网络时代的悄然而至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发展的契机,同时也对大学英语语言学习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高新技术不断渗透进教学环节中,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学习目标均发生了系列变化,单凭课内语言教学显然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教学需求。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教师应科学借助网络技术与学习软件,充实英语教学活动,为学生构建科学的语言实践环境,通过校园英语学习平台,使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在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中获得飞快的成长。  相似文献   

12.
邹文 《地理教学》2014,(12):15-17
“艺体生”是普通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特殊群体,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其大学英语教学进行了研究。本文分析了“艺体生”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普遍性问题,并从转变观念、分级教学、师生关系、教学研究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对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徐健 《世界地理研究》2005,14(3):109-112,71
由于传统地理教学的弊端,人们探索着更高效、更能符合信息化、国际化、综合化和个性化的地理教学模式.作为当今科技制高点的“数字地球”的提出,将对传统地理教学的内容、形式、学习方式等产生根本的变化,数字地球技术支持下的协作学习和开放自主学习,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宗录 《地理教学》2010,(16):38-40,47
一、变“教案”为“学案”变“教案”为“学案”的课堂教学设计策略,核心是学案的编写。在当前地理课堂教学中,学案的编写和使用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对学案类型、功能定位、基本环节、编写原则、编写策略等学案编写的基础理论认识不清,  相似文献   

15.
教学科研的深度融合是研究型大学的共同特点,但各个大学实现融合的模式仍存在差异。本文拟基于地方文化传统和周边产业发展需求,探索地方对大学主导功能的影响,并结合对英美典型研究性大学的案例剖析,研究不同大学教学科研融合发展的主要立足点不同的内在原因。研究显示,地方不仅为大学的发展提供资金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支持,也需要大学提供人力资本、知识创新等方面的服务,因此,大学的主导功能与地方文化经济环境密切相关,而教学科研的融合则往往立足于大学的主要功能。例如,牛津大学以人才培养为重点就深受英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哈佛在基础研究方面的卓越贡献也与其追求真理的文化传统有关,而斯坦福大学以服务产业发展促进人才培养与科研紧密融合的模式也受到实用教育理念的影响。总的看来,研究型大学都应该力促教学科研的深度融合,这是其承载文化传播和知识创造功能的基础,但就具体大学而言,很有必要适应特定地方的文化环境,探索适合的教学科研融合发展模式,而不要陷入盲目模仿的误区。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个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势,高等教育机构必须顺应这一发展趋势才能在教育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办学时间短,市场竞争力相对较弱,所以更加需要加快国际化进程来促进其发展。而在新建本科院校的国际化进程中英语教学扮演着十分关键的角色,在英语教学改革的背景下,英语教学应该逐步转变角色为推动学校国际化服务。  相似文献   

17.
灌溉管理改革背景下农户生计脆弱性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灌溉管理改革有助于提高水资源管理效率,完善灌溉管理体制,降低农户生计脆弱性。以内蒙古地区为例,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构建农户生计脆弱性定量评估指标体系。利用内蒙古5个旗县区的353户农户样本数据,对灌溉管理改革地区和非改革地区农户的生计脆弱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改革地区的脆弱性程度为-2.19,非改革地区的脆弱性程度为-1.76,两类地区农户的适应能力都比较高,脆弱性较低,但非改革地区的脆弱性要大于改革地区,灌溉管理改革对降低农户生计脆弱性具有重要意义。原因在于灌溉管理改革改善了农户所处的脆弱性环境,提高了生计资本水平,增强了农户的适应能力。为提升农户福利水平,降低其生计脆弱性,在以后的工作中需要加强农户可持续生计能力建设;需要政府的正确引导和大力扶持,为灌溉管理改革的发展提供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同时还要强化农户抵抗自然灾害风险能力建设,从长期预防和短期应急两个方面来强化农户抵抗风险的能力,多渠道降低农户的生计脆弱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要论述了探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的重要意义,深入分析苏州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经济、政策成因,提出城市化发展模式的择定原则,并阐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化发展动力的结构性变化,指出苏州应采取分而亲集型城市化发展模式,以期对东部沿海地区推进城市化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张瑞芳 《地理教学》2014,(16):14-16
课堂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教师和学生进行一切教学活动的依据。科学合理地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是实现有效教学并最终落实课程目标的基础和前提。通过问卷分析法和访谈法,发现当前许多中学地理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目标时仍存在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新课标的新要求,提出改进和完善地理课堂教学目标的四大策略。  相似文献   

20.
苏芳  郑亚萍 《干旱区地理》2018,41(4):826-832
劳动力转移的行为和经历对贫困农(牧)户的生计产生了并继续产生着复杂而深远的影响,并构成了留守家庭成员进行新的生计选择的背景和前提条件。在资本变动和要素约束下,西部民族地区农(牧)户进行着不同的生产决策,并形成不同类型的生计策略。以甘南牧区为例,通过解析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变量,总结典型的劳动力转移农(牧)户家庭主要的生计策略模式,揭示了甘南牧区劳动力转移对留守农(牧)户生计策略选择的作用关系,并得出相应的结论。结果表明:转移劳动力文化水平、劳动力转移的外出时间、务工去向与转移劳动力工种类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留守农(牧)户生计策略的选择。这可为西部民族地区政府部门制定科学、合理、可持续的劳动力资源利用政策,促进当地农(牧)户生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