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马微细浸染型层控锑-金矿床是在特殊的大地构造背景下的扩张海盆复杂岩相古地理沉积环境中,首先形成金等成矿元素初始富集矿源层,并在沉积成矿作用基础上,经进一步叠加改造成矿作用,形成具有沉积(含火山热液)-构造叠加-地下水循环热液改造成因的矿床。  相似文献   

2.
丁-马微细浸染型层控锑-金矿床是在特殊的大地构造背景下的扩张海盆复杂岩相古地理沉积环境中,首先形成金等成矿元素初始富集矿源层,并在沉积成矿作用的基础上,经进一步叠加改造成矿作用,形成具沉积(含火山热液)-构造叠加-地下水循环热液改造成因的矿床。  相似文献   

3.
北祁连镜铁山海底喷流沉积铁铜矿床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镜铁山矿区以开采铁矿著称,最近又发现铜矿床,并正在进行勘探。该铁铜矿床沉积于震旦纪裂陷海盆之中,该海盆同沉积期构造活动明显。铁矿层及其中上部产有大量纹层状,层状碧玉岩和重晶石岩,底板伴随硅化等同生退色蚀变,产有细(网)脉浸染状工业铜矿体。地质和地质化学特征揭示出铁铜矿床主期成矿为海底喷流沉积方式,后生改造仅对铜的局部再富集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金龙山金矿床矿源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龙山金矿床产于秦岭元古宙-晚古生代海槽特殊有限洋盆之中,矿床赋存于上泥盆统南羊山组和下石炭统袁家沟组,该层位金丰度度,认为赋矿层位为矿源层。通过对矿源层沉积区域地质环境,地层岩石组合,岩相结合,沉积地球化学诸特征分析,以揭示矿源层是在动荡海盆环境下喷流沉积作用的结果,构造,火山热液活动是金矿源层形成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5.
阿尔哈达铅锌矿主要产于泥盆系的NW向断裂破碎带中,矿体具雁行排列、局部交叉产出的特征,以盲矿体为主;成矿早期可能以岩浆热液(399-407℃)为主,而中、晚期的热液以大气降水或混合水(194-287℃)为主;硫分别来源于岩浆热液、沉积地层和大气降水;铅同位素测试结果则显示了成矿(岩)物质的混源特点。矿床为与岩浆热液有关的受断裂控制的中温热液铅锌(银)矿。  相似文献   

6.
变质矿床成因分类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探讨了变质矿床的定义并结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变质矿床初步提出了一个新的成因分类方案。该方案共分为五个大类和十三个亚类,并对每个大类和亚类都提出了一些代表性矿床实例。新的变质矿床成因分类方案为:(1)受变质矿床类,分为受变质硅铁质建造沉积矿床、受变质硅铁质建造火山–沉积矿床、受变质其它建造沉积–火山沉积矿床、受变质火成岩改造矿床和受变质细碧角斑质火山喷发沉积矿床五个亚类;(2)区域变质作用变成矿床类,分为变质重结晶型、变质化学反应重组型和变质热液型三个亚类;(3)局部变质作用变成矿床类,分为接触交代夕卡岩矿床、局部接触热变质变成矿床和局部动力变质变成矿床三个亚类;(4)受变质沉积–火山沉积变质热液叠加改造矿床类;(5)混合岩化作用形成矿床类,又分为混合岩化交代型和后期混合岩化热液型两个亚类。  相似文献   

7.
中国西部新疆三塘湖地区的二叠系芦草沟组是一套以內源碎屑为特征的新型沉积组合-地幔热液喷流沉积岩(简称喷积岩)。该套岩石呈毫米级纹层状,沉积厚度大,岩石类型多样,是地球深部岩浆-热液流体脉动式喷流沉积的累积物,表现出富含幔源热液矿物和岩浆微屑的特点。按物质来源、形成方式和结构构造可划分为:以岩浆喷发爆破的岩浆碎屑为特征的喷爆岩;以岩浆溢流显示岩浆矿物及结构构造为特征的喷溢岩;以热液喷流显示“黑、白烟囱”型矿物组合为特征的喷流岩;以岩浆矿物碎屑、热液喷流物质和湖水均匀混合沉积为特征的喷混岩以及与热液活动相
关的嗜热嗜毒生物岩。该套岩石组合形成于陆内裂谷欠补偿深水湖盆中。  相似文献   

8.
闽粤地区铁矿床存在三种成因类型,海底热液喷气沉积型,夕卡岩化海底热液气沉积型和风化淋滤海底热液喷气沉积型,建立了海底热液喷气沉积型铁矿床的宏观和微观标志,探索了新的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9.
抚顺地区金矿成矿规律及找矿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抚顺地区(特别是清原)金矿资源丰富,岩金矿床主要分为岩浆-热液型金矿床、(次)火山-热液型金矿床及沉积-变质型金矿床三大类型.在分析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的基础上,总结出三类金矿床的成矿规律,建立成矿模式,提出找矿设想.  相似文献   

10.
蒋少涌  徐耀明  朱志勇  周巍  孔凡斌  孙岩 《岩石学报》2013,29(12):4051-4068
九瑞地区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最重要的铜金多金属矿集区,成矿作用可分为海西期喷流沉积期及燕山期岩浆热液期,其中燕山期的构造-岩浆热事件对成矿至关重要。本文在详细的野外矿田构造-地层-岩浆岩调查与分析及室内成岩成矿机理研究基础上,对九瑞矿集区构造系统、岩浆系统和成矿系统进行了综合研究。梳理厘定出该区主要控岩成矿断裂构造为NEE(近EW)向脆韧性走向叠掩逆冲断裂带和SN(近SN)向张扭性横向破碎断裂带。两组断裂形成“井”字形的构造格架,制约着该区的岩浆岩分布并与成矿密切相关。区内岩浆岩种类繁多,与成矿有关的主要是花岗闪长斑岩和石英闪长玢岩。两类岩体侵位的时期都集中在燕山早中期(138~148Ma)。其产状一般为岩株、岩锥、岩枝和岩墙等。岩枝、岩墙多沿NEE向逆冲断层带,尤其是沿其特有的“Y”字形断裂分布。而与成矿关系最为密切的岩株、岩锥则都侵位于NEE向和SN向断裂的交汇处。本文特别强调前人关注不够的SN(近SN)向张裂带及其控岩成矿作用。在本区确定的4组SN向张扭性带中,其中第2组宋家湾-严家村一线同NEE断裂带的几处交汇处是值得进一步详查的预测区。九瑞矿集区矿床成因类型主要包括矽卡岩型、斑岩型(包括隐爆角砾岩型)、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和热液脉型等。在不同矿区,各种不同成因类型的矿床可以叠加复合为不同的矿床式,如①武山式(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矽卡岩型矿化);②丰山洞式(矽卡岩型+隐爆角砾岩型矿化);③城门山式(斑岩型+矽卡岩型+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矿化);④洋鸡山式(隐爆角砾岩型+斑岩型矿化)。  相似文献   

11.
秦岭泥盆纪是造山带成因演化和成矿作用的重要时期之一。最近的研究表明,泥盆纪海盆中出现过明显的热水沉积环境,海底热液沉积岩的类型之多、海底热液沉积特征之明显还不多见。  相似文献   

12.
邱振  王清晨  严德天 《岩石学报》2011,27(10):3141-3155
广西来宾地区中上二叠统广泛发育硅质岩,蓬莱滩剖面和铁桥剖面是本地区中上二叠统出露最好的剖面.本文对蓬莱滩剖面28件硅质岩(分别为中二叠统茅口组3件与上二叠统合山组25件)的主量和稀土元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并结合岩石学特征,认为:蓬莱滩剖面合山组硅质岩沉积于受到陆源物质影响的边缘海盆环境,它们的硅质主要来源于硅质生物,为生物成因;而其茅口组硅质岩则沉积于远离陆源物质影响的边缘海盆环境,它们的硅质主要来源于热液,为热液成因.通过与铁桥剖面的热液成因硅质岩的沉积背景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中晚二叠世时期,来宾地区为富硅的边缘海盆环境,而陆源物质输入程度的差异是造成本地区形成不同成因硅质岩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产于碳质硅岩、碳质泥(板)岩、泥质板岩、粉砂质板岩及不纯的碳酸岩盐中的金矿床,因与碳硅泥岩型铀矿含矿主岩很相似并有一定的共生关系,将该类金矿床称之为碳硅泥岩型金矿。其含矿主岩属裂谷构造环境下形成的海相热水沉积产物-碳硅泥岩系,该类矿床的形成与沉积其后 的构造改造有关,多数与岩体关系不明显。对湘中桂北地区碳硅泥岩型金矿床成矿地质条件的研究,总结出该类金矿床形成的三个阶段;(1)矿源层金的原始富集,(2)构造改造-热液成矿阶段蚀 变带富集,(3)表生氧化改造富集。  相似文献   

14.
云南文山麻栗坡新寨锡矿成矿条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国尼 《云南地质》2008,27(2):229-234
早加里东期拗陷区沉积形成矿源层,晚加里东一印支期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使锡质初步富集,后期热液叠加淬取使成矿元素得以重新活化转移到热液中,成为含矿热液(矿浆),运移到适当部位聚集形成工业锡矿体。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系统的取样分析基础上,总结了川北砂岩型铀矿床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研究了围岩、矿石、方解石脉和铀矿物的稀土元素组成、关系,讨论了岩、矿石沉积和成岩过程的稀土元素变化规律,与国内外典型的火山岩型和变质岩型热液成因铀矿床进行了对比,认为川北砂岩型铀矿具有热液(水)改造成矿作用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铀矿化经历了沉积成岩和热液改造富集两个阶段,为砂岩型铀矿成矿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西成地区小沟里和三洋坝金矿区发育层状的花岗质岩脉带,其成岩物质既有岩浆热液来源又有地层来源,反映了海西期秦岭裂谷扩张时岩浆热液顺层交代泥盆系岩层的成因特征;层状的花岗质岩脉与石英钠长岩等共同构成了西成地区泥盆纪热液交代,热水沉积所形成的层状交代沉积岩系;层状的岩脉与金矿床的空间关系密切是寻找金矿床的有效岩石标志。  相似文献   

17.
叶杰  张安立等 《岩石学报》2002,18(4):588-592,T001,T002
沉积喷流型矿床往往有各种喷流岩(热水沉积岩)的共生,正确识别这些喷流岩经常能为认识矿床的成因提供关键证据。大兴安岭南段是我国北方著名的锡-多金属成矿区,燕山期火山-侵入岩广泛出露,因此认为区内矿床大都是与燕山期岩浆活动有关的热液矿床。但是,区内近90%的矿床却产在二叠纪地层中,显示了与二叠纪沉积地层的密切联系。本文以其中的黄岗铁-锡矿床和大井锡-多金属矿床为例,对与矿石密切共生的热水沉积岩开展了系统的地质学、岩相学、矿物学和组构学研究,并结合必要的地球化学数据,证明大兴安岭南段在二叠纪沉积盆地演化过程中可能普经有重要的水下热液沉积喷流成矿作用发生,尽管历来被人们所忽视,但其重要性可能并不亚于燕山期的岩浆热液成矿作用。黄岗矿床的层状矽卡岩与二叠纪海底火山活动关系密切,是一种很具特色的喷流岩;而被误认为是燕山期流纹斑岩的大井矿床菱铁织云硅质岩可能是一种产在陆相断陷盆地、与锡铜铅锌银多金属矿化有关的新类型热水沉积岩。显然,与热水沉积喷流矿床紧密共生的热水沉积岩是认识该类矿床至为重要的岩石学证据之一。  相似文献   

18.
重晶石沉积类型丰富,具有多种成因过程。通常,沉积型重晶石可分为生物、热液、成岩和冷泉重晶石四种类型。富钡与富硫酸盐的流体(海水、早成岩孔隙水或热液流体)及其相互作用过程(水柱、热液系统、沉积柱、沉积物-水界面附近)决定了重晶石的沉积环境、宏微观产出方式、同位素组成及相应的地质意义。另外,根据扬子地区下寒武统富重晶石沉积的地质特征,简述了其各种富集机制的适用性及争论。据此建议,结合埃迪卡拉纪-寒武纪转折时期的古海洋背景,对其进行详细的沉积学及地球化学分析,有助于深化成因认识,弥合分歧。  相似文献   

19.
从七十年代末开始,特别是八十年代以来,国内外沉积学界出现了风暴沉积作用与风暴沉积物或风暴岩(Storm deposits,tempestites)研究的热潮。大型湖盆浅水地带、特别是开阔海盆的滨海与浅海区的风暴沉积的重要性与普通性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过去对浅海细粒沉积中的粗粒夹层无法理解的现象从风暴沉积中得到了解释;而过去有些被认为“浅滩沉积”或“浅水浊流”的岩石,现在有可能被怀疑为风暴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20.
南秦岭旬阳盆地下古生界热水沉积成矿地球化学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新近在南秦岭旬阳盆地志留系中发现重要铅锌矿化,含矿岩系主要是下、中志留统弱变质含炭细碎屑岩和新发现识别出的热水沉积炭硅质岩、钠长石岩等;矿体呈层状与志留系整合产出,含矿层中有热水沉积硅质岩和铁碳酸盐岩。矿床REE地球化学反映铅锌矿石、硅质岩和钠长石岩的形成物质可能来自盆下源深处,成岩成矿作用具有热水沉积性质;岩矿石稳定同住素组成指示成矿流体为深部来源,成矿流体中富含CO2(18.656~35.063mol%),成矿温度135~297℃;矿石S和Pb同位素组成反映S来源于深部,Pb来自盆地基底和沉积地层。受地幔热点控制的扬子北缘古生代伸展海盆中,热水沉积是旬阳盆地志留系铅锌成矿的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