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陕西凤县八卦庙金矿床是西秦岭已探明的超大型金矿床,矿床位于苏家沟-空棺沟复式向斜北翼之八卦庙次级倒转向斜北翼,主要赋矿岩性为星红铺组下段铁白云石粉砂质千枚夹条带状大理岩化灰岩。金矿体受北西向F13大断裂下盘的韧性剪带控制,形成石英脉型、构造蚀变岩型和蚀变糜棱岩型3种金矿化类型,而以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化为主。韧性剪带剪切带从地表浅部向深部依次分为脆性区、脆-韧过渡区和韧性区,分别与石英脉型、构造蚀变岩型和蚀变糜棱岩型金矿化相对应。印支期,随着造山运动、地壳隆升,剪切带中深层次的韧性剪切变形的糜棱岩被抬升,依次与其上的脆-韧性及脆性剪切叠加,从而构成不同类型的金矿化叠加富集,形成金的贫矿体。印支—燕山期,随着岩浆作用活跃并开始沿北东向F22断裂上侵,驱使深部及两侧围岩中金离子活化,分别向F22断裂西侧的F21和东侧F23断裂迁移、聚集,对韧性剪切带形成的贫矿体叠加改造富集,最终就位构成金矿体。  相似文献   

2.
210金矿床含金韧性剪切带特征与金矿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道全 《矿产与地质》1998,12(4):237-241
210金矿床为80年代发现的新金矿类型。赋矿地层为上泥盆统金窝子组层凝灰岩,定位于矿区的韧性剪切带中。对210剪切带的宏观特征、微观特征、蚀变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揭示金矿化的形成、富集与210韧性剪切带应变演化过程密切相关,金矿化主要发生在第二期韧性剪切带形成糜棱岩化岩石、蚀变岩石阶段,第三期NE-SW左行走滑脆-韧性剪切变形阶段使金矿化进一步富集。  相似文献   

3.
赵玉社  张彬 《西北地质》2014,(2):156-163
新疆富蕴县萨尔布拉克金矿床位于准噶尔盆地北东缘之喀拉通克岛弧带,莫勒迪尔巴斯陶复向斜北东翼的北西端萨尔布拉克-阿克塔斯断裂带中;矿体受次级断裂萨尔布拉克韧性剪切带控制,具明显受地层岩性及构造控制特征;矿石类型属于蚀变岩型金矿,蚀变主要有毒砂化、黄铁矿化、硅化。通过综合分析,初步认为该区金矿属于早期变质热液形成矿胚,随后有多期地热事件发生,地下热水(液)发生多期蚀变叠加形成金矿床;总结了地层岩性、构造、褐铁矿"铁帽"、围岩蚀变和地球化学异常4个方面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4.
安康沈坝金矿位于南秦岭褶皱系南缘,安康北部志留纪岩金矿成矿带中部,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贮存于早志留世梅子垭组地层中,受韧性剪切带控制,其成矿与韧性剪切带时空、成因有密切联系,矿区金矿床应属于韧性剪切带蚀变岩型金矿。  相似文献   

5.
尹家坪金矿位于西秦岭褶皱系南秦岭印支褶皱带北缘,矿体赋存于海西—印支期侵入的闪长岩岩体及围岩接触部位。文章分析了尹家坪金矿体产出的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认为地层岩性及火山喷发、断裂构造、岩浆岩作用三位一体控制着尹家坪金矿金的富集与成矿,特别是F2断裂破碎带是成矿的关键构造条件;金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海西中-晚期闪长岩,源自地壳深部,热液来源有岩浆热液、大气降水。尹家坪金矿为浅层中低温热液活动形成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6.
雪峰金矿田位于扬子准地台与华南加里东褶皱带两大地构造单元过渡地带的巨型雪峰弧形推覆剪切金锑钨成矿带中段西部,被两条深大断裂及三大岩体所夹持,具有地层-构造-岩浆岩三位一体的极好成矿条件。区内地壳运动频繁,赋矿地层发育,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强烈,金矿床点星罗棋布,由金矿化和围岩蚀变引起的物化探异常面积大、强度高、浓集中心明显,遥感地质环形构造及线性构造十分发育。矿体赋存于震旦系长滩组和前震旦系芙蓉溪群陆源碎屑及火山碎屑沉积浅变质岩的北东、北西向韧性、张扭性含金剪切断裂蚀变带及砂岩层中垂直层理的张扭性裂隙、顺层节理、片理和板岩层间剥离带、层间断层和层内裂隙中。矿床具成矿物质多来源,成矿过程多期、多阶段、多成因和多次叠加与再造成矿特点,形成韧性含金剪切带型、砂岩细脉浸染型和石英脉型复成金矿床。矿田中大型矿床1处,中、小型矿床多处,初步查明金金属量D+E+333近100t。研究认为矿田找矿潜力巨大,是个不可多得的超大型金矿成矿区。  相似文献   

7.
研究区属北秦岭金多金属成矿带,大店沟金矿床位于李子园-湘潭子新元古―晚古生代陆源裂陷火山-碎屑沉积岩带中,控矿因素主要有地层、构造。奥陶―震旦系李子园群是金矿床的赋矿层位,矿床分布受区域性元家坪―小寺沟韧性剪切带控制,NE向次级的韧性剪切带是重要的控矿构造,矿床类型为构造蚀变岩型。通过对本矿床成矿地质条件、控矿因素、矿化富集规律研究,总结了北秦岭地区地层、构造、岩体、围岩蚀变、地球化学异常等找矿标志,提出了该地区金矿勘查思路及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8.
本文较系统地研究了葫芦沟剪切带韧性和脆-韧性剪切构造变形的构造岩和显微构造特征,在对韧性剪切动力变质和脆-韧性剪切动力蚀变等成矿作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后者叠加于前者的剪切带动力成矿模式,并将该矿床的形成过程归纳为4个主要成矿阶段:I、矿质储备阶段-原始矿源层形成;Ⅱ、矿质活化、运移阶段——区域变质和热动力分异导致金活化、迁移,形成初级衍生矿源层;Ⅲ、韧性剪切动力变质成矿阶段——韧性剪切变形、变质,使金活化、迁移;并局部富集形成高级衍生矿源层;Ⅳ、脆-韧性剪切动力蚀变成矿阶段——脆-韧性断裂的动力蚀变成矿作用的叠加,金等元素富集并成矿,形成剪切带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9.
阿尔金北缘地区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构造控矿解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韧性剪切带型金矿是一种成矿机制与控矿因素都与韧性剪切带及其演化密切相关的金矿床类型。阿尔金北缘地区不同层次剪切带发育,金矿床受韧性剪切带控制明显,在区域上,韧性剪切带控制金矿床(点)的分布;在矿床范围内,韧性剪切带及其演化过程中形成的韧脆性剪切带既是唯一的赋(含)矿构造,也对矿化带、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及分布起决定性的控制作用;压扭性韧性剪切变形特点决定了金矿化类型以蚀变糜棱岩型为主,交代蚀变作用发育。含矿构造裂隙以P型为主,少量D型和R型,个别为R~1型和T型;构造变形所引发的动力分异作用及其形成的动力变质热液是金矿成矿流体的主要来源之一,这与地球化学和成矿流体包裹体研究显示的大平沟金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变质岩、成矿流体有相当部分来源于变质水的特征相吻合。结合糜棱岩磁组构研究,发现磁各向异性度P值与金元素含量呈负相关关系,说明构造变形早于金矿化蚀变作用,这种时序关系进一步佐证了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的成矿模式。即大面积的韧性变形构造动力分异作用形成的含金热液不是就地原位矿化,而是向上迁移并集中到范围比较窄小的韧-脆性或脆性裂隙中才发生金元素富集,最终形成金矿床。  相似文献   

10.
本文较系统地研究了葫芦沟剪切带韧性和脆-韧性剪切构造变形的构造岩和显微构造特征,在对韧性剪切动力变质和脆-韧性剪切动力蚀变等成矿作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后者叠加于前者的剪切带动力成矿模式,并将该矿床的形成过程归纳为4个主要成矿阶段;Ⅰ、矿质储备阶段-原始矿源层形成;Ⅱ、矿质活化、运移阶段——区域变质和热动力分异导致金活化、迁移,形成初级衍生矿源层;Ⅲ、韧性剪切动力变质成矿阶段——韧性剪切变形、变质,使金活化、迁移;并局部富集形成高级衍生矿源层;Ⅳ、脆-韧性剪切动力蚀变成矿阶段——脆-韧性断裂的动力蚀变成矿作用的叠加,金等元素富集并成矿,形成剪切带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1.
双峰岭金矿床处于塔里木板块东北缘的库鲁克塔格陆缘地块,北邻艾尔宾晚古生代残余盆地,南为塔里木中央地块;金矿体严格受地层岩性、韧性剪切带、脉岩三重控制.矿石类型有石英脉型和石英脉蚀变岩复合型;蚀变主要有绿泥石化、褐铁矿化、黄钾铁矾化、绢云母化、碳化和碳酸盐化、硅化等.金矿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变质热液,由于矿体受断裂构造控制,...  相似文献   

12.
湖南西部钨锑金矿床赋存于雪峰弧形构造带之前寒武系浅变质岩系中,受到韧-脆性剪切构造控制,具有明显的地层层位效应。区域变质和动力变形过程中,大规模深层次的韧性剪切变形促使矿源层中的Au活化迁移,连同SiO2,K等活性组分和岩石中的H2O一起形成含金动力变质热液,当其进入伸展型脆韧性剪切带及其剥离构造带、张扭性断裂带时,形成充填交代型含金石英脉型和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研究表明,矿床具有特定的元素共生组合,矿脉(体)沿倾向延伸大且普遍具有侧伏成矿现象,沿控矿构造方向侵入的长英质脉岩带与成矿有一定的联系;载金的硫(砷)化物以富集轻硫同位素为特点,氧化-还原反应是金成矿的主要化学机制等特征性成矿标志。矿床广泛发育中低温热液蚀变,黄铁矿、毒砂矿物和As元素是找金的标型矿物和指示元素。矿床成因主要属于受韧-脆性脆剪切带控制的变质热液型金矿。  相似文献   

13.
南秦岭汉阴北部金矿田含矿岩系主要是志留系梅子垭岩组中浅变质岩层,该套地层经历了中生代的构造变形,复杂多样,其中发育的脆-韧性剪切带成为梅子垭岩组发育蚀变岩型金矿富集的良好场所。通过对汉阴北部金矿田近年新发现的长沟金矿区及周邻区带成矿地质背景、控矿构造特征等进行解析研究,结合以往资料,总结汉阴北部金矿田该类型金矿床的控矿构造特征和成矿规律,初步探讨长沟金矿床的热液成因类型。研究发现汉阴北部金矿田区发育有五条脆-韧性剪切带,其构造样式、变质作用具多样性和多期性,其中第二期变形与金成矿作用关系密切;长沟金矿区受区域DSZ3(≈RF5)脆-韧性剪切带及多期构造置换中的S2面理控制,控矿构造样式具有斜列排布特征。含矿流体包裹体研究认为其在低—中温热液环境形成,主要是在退变质作用下易于在局部两种岩性差异界面附近、片理面之间薄弱变形带、密集剪切节理带或劈理化带等有利构造部位含金热液发生富集成矿。因此,脆-韧性剪切带及其多期面理置换与密集片理、剪切节理带及热液蚀变岩是主要的控矿构造类型。进一步的找矿预测工作主要应该紧抓其脆-韧性剪切带的走向延伸和倾向延深,更应重视侧向斜列富集规律。   相似文献   

14.
陕西周至马鞍桥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阐述了马鞍桥金矿区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特征,总结了金矿床矿体、矿石及化学成分的基本特点,分析了围岩、剪切构造带、中酸性岩体与金矿化的关系,认为马鞍桥金矿的成矿物质来源于围岩泥盆系罗汉寺岩群,成矿作用严格受脆性剪切变形变质带控制,剪切同期中酸性岩浆活动为含矿热液上升迁移和富集成主矿体提供了必要的热能。含矿热液与韧性剪切变质岩之间交代作用的强度是导致金的沉淀和富集形成金矿体的关键。矿床为韧性剪切带蚀变岩型金矿。  相似文献   

15.
双旗山金矿,矿体呈似层状产于韧性剪切构造带中,该金矿的形成,与区内上元古界大岭组第二岩性段火山-碎屑沉积变质岩系、印支-燕山期岩浆活动以及韧性剪的构造活动都有着密切的关系。矿区内具有强烈黄铁矿化、硅化蚀变的韧性剪切构造带,是最主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6.
新洲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彭少梅 《矿产与地质》1991,5(5):375-381
广东新洲金矿床产于褶皱式推覆构造外来系统——震旦系乐昌峡群变质地层之中.金矿床主要属碎裂石英脉型,次为蚀变糜棱岩型.成矿作用早期形成糜棱岩型金矿,为韧性剪切成矿期;晚期形成碎裂石英脉型金矿、属韧-脆性和脆性成矿期.成矿溶液为浅成中低温变质-混合岩化热液,成矿物质来源于震旦系,属褶皱式逆冲推覆-剪切带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7.
德兴-铜厂岩块地层序列属怀玉地体构造沉积区.金矿赋存于中元古界韩源组.控矿构造为北东东向韧性剪切带及顺层滑脱碎裂岩带.矿石类型为蚀变糜棱岩型和石英脉型.韧性剪切强应变岩带且叠加碎裂化部位是找矿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8.
金矿是海南岛优势矿种之一。根据矿床的空间分布、规模、成矿时代与成矿地质条件等,海南岛金矿床成因类型主要可划分为3类:与古中元古代抱板群和脆-韧性剪切构造有关的戈枕式剪切带型金矿;与穿层构造破碎蚀变带和印支期花岗岩体有关的抱伦式热液脉型金矿;与层间滑脱破碎蚀变带和燕山晚期花岗质岩有关的富文式热液脉型金矿。本文对上述3种成因类型金矿床的成矿规律与成矿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9.
胡积球  马涛 《甘肃地质》2017,26(3):18-23
土地堂金矿位于碧口金、铜、钴成矿区,金矿体主要赋存于蓟县纪阳坝岩组中,区域上金矿床的分布受早期NEE向韧性剪切带控制,金矿体的展布严格受叠加在韧性剪切带之上的NEE向脆—脆韧性断裂构造控制,且与印支期花岗闪长斑岩脉空间关系密切,特定的岩性组合和断裂构造双重控制着金矿体的空间分布和形态。通过分析研究金矿床与韧性剪切带发展演化之间的关系,初步认为土地堂金矿不具有典型韧性剪切带型金矿的特征,其成因类型应为中低温热液构造蚀变岩型金矿。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北祁连红土沟川刺沟金矿及韧性剪切带的基本特征和成矿关系等研究,发现该区韧性剪切带形成过程中韧性、韧脆性剪切作用形成的构造蚀变岩控制了金矿的产出。韧脆性剪切带构成了该矿床的富矿和储矿构造,为矿液的迁移、富集提供了较好的条件,也是深部流体的通道。位于中、下地壳中的超临界流体能够以硫络合物形式溶解大量金和其他成矿元素,这种含金的超临界成矿流体沿韧性剪切带向浅部迁移。流体中金的溶解度迅速降低,导致金大量沉淀而形成金矿。北祁连地区的红土沟川刺沟金矿床产于早古生代碰撞造山带中,是该造山带形成和演化的阶段性产物。红土沟川刺沟金矿是一种典型的造山带中的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其主要的矿石类型为构造破碎蚀变岩型金矿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