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中科院院士增选结果12月9日揭晓,《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编委舒德干教授被增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院士。《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编辑部在此特向舒德干院士表示热烈的祝贺!舒德干院士196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古生物学专业,1981、1987年分别在西北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获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是德国洪堡学者、中国长江学者,现任西北大学特聘教授和  相似文献   

2.
正2021年7月16日,《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在长安大学召开了二届一次编委(主编)会议。学报主编、中国科学院院士彭建兵教授,长安大学副校长贺拴海教授,学报执行主编、长安大学副校长范文教授,学报副主编、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薛国强研究员,学报副主编、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张洪瑞研究员,学报副主编、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李荣西教授、温汉捷教授、程宏飞教授、赵志琦教授,  相似文献   

3.
编委会主任委员周绪红编委会副主任委员汤中立 李佩成 刘建朝 杨 琦委 员(按姓氏笔画排列 )山 仑 门玉明 王仁享 王文科 王焰新 毛景文汤中立 朱光明 安芷生 刘池阳 刘光鼎 刘宝 刘建朝 刘家铎 孙建国 张国伟 张 勤 李云峰李文渊 李庆春 李佩成 李 勇 陈 骏 陈毓川杨 琦 何继善 林学钰 郑绵平 周绪红 金 巍赵法锁 钱壮志 秦 勇 殷跃平 常印佛 黄润秋彭建兵 舒德干 裴先治 裴荣富 薛春纪 魏子卿戴塔根                    主 编刘建朝《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第一届编…  相似文献   

4.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4,(1):F0003-F0003
正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是我国最早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由中国遥感科学与地球信息科学的奠基人、地理学家陈述彭院士于1985年倡议建立。该实验室致力于地球信息科学的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发展地理信息  相似文献   

5.
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是我国最早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由中国遥感科学与地球信息科学的奠基人、地理学家陈述彭院士于I985年倡议建立。该实验室致力于地球信息科学的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发展地理信息系统核心技术,构建国家级行业重大应用示范系统。建立  相似文献   

6.
经过3年的试出版,《地球信息》(科学·技术·产业)杂志,现正式改名为《地球信息科学》(ISSN 1560—8999,Geo Information Science),在香港出版发行。改版后的《地球信息科学》在继承原杂志的风格基础上,着重于发表地球信息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基础理论方法研究。《地球信息科学》由陈述彭院士任主编,中国科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地球信息科学联合实验室主办,每年四期,分别于3、6、9、12月出版,并在国内外发行。  相似文献   

7.
<正>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不知不觉中,《地球信息科学学报》已经创刊28周年。在这春末夏初万物生长的季节,我们迎来了《地球信息科学学报》第200期的发行。1995年12月,中国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应用的奠基人陈述彭院士高瞻远瞩地倡议建立“地球信息科学”博士学位点,同时提出筹办以“地球信息科学”作为主题的学术刊物,以推动我国地球信息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办的学报级综合性学术刊物,2001年9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ISSN中国国家中心批准,2002年正式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相似文献   

9.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06,8(1):F0002-F0002
参加揭幕仪式的嘉宾有:全国政协副主席霍英东博士、国家科技部部长徐冠华院士、国家外交部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特派员杨文昌先生、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李刚副主任、联合国粮农组织助理总干事兼亚太区代表何昌垂博士、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刘遵义院士、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署顾问余安正教授、中国科学院陈述彭院士、香港中文大学太空与地球信息科学研究所所长林珲教授。  相似文献   

10.
<正>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是我国最早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由中国遥感科学与地球信息科学的奠基人、地理学家陈述彭院士于1985年倡议建立。该实验室致力于地球信息科学的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发展地理信息系统核心技术,构建国家级行业重大应用示范系统,建立"数据-模型-软件-系统"一体化的地球信息科学研究体系,对我国地球信息科学的发展起到了学科导向、应用示范及骨干人才培养的作用。2010年实验室被评估为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目前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为徐冠华院士,实验室主任为周成虎院士。  相似文献   

11.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地理学会联合主办,由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师范大学)、三维信息获取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首都师范大学)联合协办的地球信息科学领域综合性学术期刊,月刊。  相似文献   

12.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地理学会联合主办,由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师范大学)、三维信息获取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首都师范大学)联合协办的地球信息科学领域综合性学术期刊,月刊。  相似文献   

13.
正《地球信息科学学报》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地理学会联合主办,由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师范大学)、三维信息获取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首都师范大学)联合协办的地球信息科学领域综合性学术期刊,月刊。  相似文献   

14.
正《地球信息科学学报》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地理学会联合主办,由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师范大学)、三维信息获取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首都师范大学)联合协办的地球信息科学领域综合性学术期刊,月刊。  相似文献   

15.
正《地球信息科学学报》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地理学会联合主办,由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师范大学)、三维信息获取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首都师范大学)联合协办的地球信息科学领域综合性学术期刊,月刊。  相似文献   

16.
正《地球信息科学学报》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地理学会联合主办,由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师范大学)、三维信息获取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首都师范大学)联合协办的地球信息科学领域综合性学术期刊,月刊。  相似文献   

17.
正《地球信息科学学报》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地理学会联合主办,由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师范大学)、三维信息获取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首都师范大学)联合协办的地球信息科学领域综合性学术期刊,月刊。  相似文献   

18.
正《地球信息科学学报》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地理学会联合主办,由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师范大学)、三维信息获取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首都师范大学)联合协办的地球信息科学领域综合性学术期刊,月刊。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科学院和香港中文大学联合组建的“地球信息科学联合实验室”于1997年8月28日在香港正式成立,来自内地、香港科技界、工业界和政府部门的100多位贵宾参加了开幕典礼。中国科学院路甬祥院长、香港中文大学李国章校长亲临主持揭幕,并作了重要讲话。在成立典礼上,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孙枢院士、中国国家遥感中心副主任郑立中教授、联合国亚太社会经济委员会环境和自然资源管理部何昌垂博士在会上致贺词。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述彭先生在揭幕前作了题为《优势互补 比翼齐飞》的演讲,联合实验室主任林珲副教授在仪式上对联合实验室作了介绍,周成虎主任、郭华东副主任 (学术委员会) 回答了贵宾们提出的有关问题。 地球信息科学联合实验室的成立得益于多方面的支持,是在杨振宁院士、陈述彭院士等的鼓励促进下,在中国科学院路甬祥院长、陈宜瑜副院长,香港中文大学李国章校长等领导的支持下,在许多科学家的积极参与下,由陈宜瑜副院长及李国章校长代表双方于1997年6月28日签定协议后,正式建立的。  相似文献   

20.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2,(1):F0003-F0003
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窒依托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是我国最早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由中国遥感科学与地球信息科学的奠基人、地理学家陈述彭院士于1985年倡议建立。该实验室致力于地球信息科学的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发展地理信息系统核心技术,构建国家级行业重大应用示范系统.建立“数据-模型-软件-系统”一体化的地球信息科学研究体系,对我国地球信息科学的发展起到了学科导向、应用示范及骨干人才培养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