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年来,头屯河组已成为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勘探主要目的层系.该区头屯河组主要为河流相沉积,储层以岩屑砂岩和长石砂岩为主,含高岭石、绿泥石等粘土矿物.主要储集空间类型为粒间孔隙、粒内孔隙和微裂缝.通过分析,确定该组段储层为低渗-中渗型储层,影响物性主要因素有原始沉积作用、后生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等.  相似文献   

2.
为揭示三台油田和阜东斜坡区在物源方向、沉积相等方面的差异性,采用重矿物分析法、沉积差异对比法展开研究。结果表明:三台油田物源由南向北,来自南部的博格达山。研究区以中砂岩为主,发育以表征分流河道为主的槽状、板状交错层理及平行层理砂岩相,水动力较强,以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环境为主;阜东斜坡区主物源为NE向的卡拉麦里山,次物源为南部博格达山。研究区以细砂岩为主,发育以表征侧积作用为主的板状交错层理砂岩相,水动力条件由强到弱,以曲流河沉积为主。通过对研究区“量体裁衣”式差异对比研究,理清了三台油田和阜东斜坡区沉积相沉积特征,为后续井网部署明晰方向,即三台油田应在前缘区寻找优质储层,阜东斜坡应在西北区寻找有利区提供井网部署方向。  相似文献   

3.
目前,对准噶尔盆地石南地区中侏罗统头屯河组沉积相的认识存在较大分歧和争议。通过岩心观察和精细描述、薄片鉴定和测井曲线分析等方法,对石南地区头屯河组岩石类型、沉积构造和沉积序列等特征进行详细研究,同时结合区域沉积构造背景,认为石南地区头屯河组沉积环境属辫状河三角洲。头屯河组一段沉积时期,研究区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呈条带状展布;头屯河组二段沉积时期以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为主,由于湖平面的下降,辫状河三角洲进积,靠近物源方向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河道砂体叠置连片分布;头屯河组三段沉积时期湖平面快速上升,全区基本演化为滨浅湖相沉积。  相似文献   

4.
陈君青  庞雄奇  庞宏 《地球科学》2016,41(5):821-831
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侏罗系头屯河组油藏是最近几年发现的新油藏,原油横向运移研究极少.在对阜东斜坡侏罗系地层特征和储层物性特征分析的基础之上,结合油源对比和油油对比地化研究,综合分析了原油的二次运移.结果表明:阜东斜坡侏罗系头屯河组原油主要来自西部阜康凹陷的中-下侏罗统和中二叠统烃源岩的混源,原油自西向东对侏罗系头屯河组储层进行充注.头屯河二段的地层厚度、砂地比、孔隙度和渗透率条件均好于头屯河三段和头屯河一段,可能为主要的油气横向运移的输导层.   相似文献   

5.
针对石南31井区储层岩性多变、油气水关系复杂等问题,按不同岩性识别油气层、水层和干层,据油气不同测井响应特征进一步识别油层和气层.将储层划分为细砂岩、中粗砂岩和砂砾岩3类,识别储层流体性质,分析油藏分布特征,指出油层、隔夹层平面分布特征,探讨油气水层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石南31井区主要有4个油藏.储层所含流体有油、水和气,中北部细砂岩储层为纯油层,南部中粗砂岩储层为水层.气层从南到北分布于全区,主要位于油藏北部和东部局部区域,为今后解释工作具很好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岩心、录井、铸体薄片以及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对准噶尔盆地石西地区侏罗系八道湾组储层进行分析,认为研究区储层以细粒沉积为主,岩石类型以长石岩屑砂岩、岩屑砂岩为主;储集空间主要由原生粒间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和微裂缝组成,属于中低孔、中低渗储层。同时探讨了石西地区侏罗系八道湾组储层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岩性是优质储层形成的物质基础;沉积相是控制优质储层发育的主导因素;成岩作用和早期油气充注控制着储层孔隙的发育程度。研究区有利储层主要分布于八一段(J1b1)和八三段(J1b3)的辫状河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中。  相似文献   

7.
鄂尔多斯盆地西部侏罗系煤储层特征及有利区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系统采集样品的基础上,通过对煤样的煤质、煤岩显微组分、煤相、煤岩显微裂隙分析及孔隙度和压汞孔隙结构测试,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西部的煤层气储层物性特征,并采用多层次模糊数学评价方法,预测了煤层气资源分布的有利区。结果表明,该区侏罗系煤储层具有较强的生气潜力和储气能力,孔隙系统具双峰分布特点,以微孔-小孔和大孔为主,其中二道岭-汝箕沟地区具备\  相似文献   

8.
准噶尔盆地石南31井区AVO多属性储层及流体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朱明  潘龙  邹玉萍  张仲祜  张静 《新疆地质》2005,23(4):401-405
针对石南31井油藏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首先通过AVO正演证明AVO多属性预测砂体空间展布的可行性,其次优选提取出的AVO属性,对每种属性建立对应的检验标准,采用多数据体、多方法综合标定技术准确标定层位.利用P波数据体以层序地层学的方法原理为指导,建立地层和沉积格架;利用泊松比道积分确定砂体内部物性变化,利用流体检测数据体分析砂体含油气情况,最终综合分析以上3个数据体的结果进行油藏评价.通过以上研究说明在含钙泥岩发育地区,利用AVO多属性储层预测是常规方法的有效补充,而AVO油气检测则存在一定多解性.  相似文献   

9.
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区头屯河组二段为重要产油层,客观合理的储集层评价是提高目的层勘探开发效果的基础。在前人研究以及储集层描述的基础上,筛选出储集层品质参数、岩屑相对体积分数、砂地比等13个储集层质量的评价指标,利用灰色关联理论对头二段所对应的中期旋回MSC2上升和下降半旋回内储集层进行定量精细分类评价,并对储集层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上升和下降半旋回内储集砂体以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为主,储集层内碎屑组分、颗粒结构、孔隙结构以及物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利用灰色关联理论对各个评价指标的关联性以及权重系数进行定量计算,得到储集层质量的综合权衡评价分数,实现储集层质量评价的定量化;利用综合评价分数的差异将储集层质量划分为4类,发现Ⅰ类储集层质量和Ⅱ类储集层质量较好,同油田实际勘探开发方向一致;上升和下降半旋回内储集层质量的控制因素不同,导致储集层质量存在一定差异性。综合评价认为,定量的评价结果为研究区头二段有效合理的勘探开发指明方向,同时为相似背景下储集层评价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杨潮  赵霞飞 《沉积学报》1988,6(4):33-43
本文通过详细的野外和室内研究,划分了新疆昌吉州南部中侏罗世头屯河组下部河流沉积的岩相。运用转移矩阵法,得出了纵向相序的模式剖面。为了再造古水流条件和古河道形态,算出了有关水流和河道特征的一系列参数值。中侏罗世晚期的河流为浅水急流,流量变化大的相对永久性河,属混合负载的蛇曲河类型。  相似文献   

11.
柳妮 《地质与勘探》2017,53(6):1208-1218
探讨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区头屯河组短期旋回不同结构类型内储层非均质性,为后期储集层精细开发以及采油率的提高提供理论指导。主要利用岩心、测井以及地震资料,对两个重点短期旋回不同结构类型中的非均质性特征进行详细分析,发现SSC4主要发育A2和C1两种结构类型;SSC7发育C1和C2两种结构类型,且SSC7的C1结构类型中储集砂体非均质性程度中等-强,为最有利勘探目标;次要勘探目标为SSC4的A2和C1两种结构类型中较强非均质性的储集砂体,SSC7的C2结构类型中储集砂体非均质性程度中等,但本身物性较差,勘探意义不大。这为研究区头屯河组的勘探提供地质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野外勘察和实测剖面的基础上, 运用粒度分析、碳氧同位素分析及多碎屑三角端元分析等方法, 对新疆昌吉南部侏罗系头屯河组进行研究. 认为头屯河组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以及滨浅湖亚相. 碳氧同位素样品结果显示13CV-PDB值均在-9‰~-17.3‰之间, 平均-13.275‰, 18OV-PDB值在-14.2‰~-16.2‰之间, 平均-15.425‰, 18OV-SMOW值在-14.2‰~-16.3‰之间, 平均-15.05‰, 表明头屯河组砂岩形成于大气淡水成岩环境. 成岩压实的温度范围为99.26~114.1℃, 埋深在4.34~5.23 km之间, 平均4.87 km. 物源分析反映其主要为隆升基底、岛弧造山带的构造背景, 并在沉积后期显示为混合物源区. 侏罗纪沉积环境由潮湿型气候逐渐向干旱型气候转变, 在头屯河组沉积时期, 沉积环境发生多次弱还原-弱氧化环境与较强氧化环境之间的交替转换.  相似文献   

13.
胡志伟 《地质与勘探》2024,60(3):494-504
前人在准噶尔盆地南缘楼庄子地区发现头屯河组砂岩型铀矿化,针对该地区铀成矿前景及找矿方向进行了论述,但铀控矿因素尚不明朗。砂岩型铀矿作为一种水成矿产,研究水文地质条件与铀成矿关系对铀成矿规律和找矿靶区的预测至关重要。本文利用铀矿勘探和煤田钻孔资料,分析了楼庄子地区头屯河组含水层特征并对其进行了划分;通过分析研究区地下水演化特征,推断出铀成矿地质时期;通过分析含水层发育特征(砂岩含水层厚度、沉积特征、砂泥比,连通性、渗透性等)、“天窗”特征,揭示了不同区域水循环交替强度、铀成矿水文地质条件的差异;综合有利成矿信息,预测头屯河组有利成矿的区域和含水层,经过钻孔验证,楼庄子地区中部铀矿化较好,东部次之,西部较差,仅Ⅲ含水层见工业铀矿化,取得了良好的勘探效果。  相似文献   

14.
通过电镜扫描、铸体薄片和X射线等技术手段,结合录井和测井资料,研究了石南地区西山窑组碎屑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孔隙类型、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等,并分析了储层物性的主控因素,指出了优质储层的分布区域,为后期油田勘探开发提供了理论指导。研究表明西山窑组储层发育于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以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为主,岩性以灰色或灰绿色的细砂岩和中砂岩为主,孔隙类型以剩余粒间孔、原生粒间孔和粒间溶孔为主,属于中孔低渗储层;成岩作用中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对储层物性起破坏作用,分别造成原生孔隙的损失约在30%~70%和5%~30%,溶蚀作用形成的次生孔隙占整个孔隙空间的30%左右,起建设性作用;储层物性主要受控于其沉积环境,成岩作用的对储层物性的控制作用较小,优质储层分布在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中。  相似文献   

15.
准噶尔盆地夏盐凸起石南31井区下白垩统清水河组为1套砂泥岩互层沉积,前人关于清一段沉积相和物源方向的研究成果较少。通过岩心观察和描述以及岩屑录井、分析化验资料的综合研究,从碎屑百分含量、砾岩厚度分布以及锆石-电气石-金红石指数(ZTR指数)、泥岩颜色分区等方面对物源方向进行了判断。综合分析表明:石南31井区清一段沉积时期的物源不是单一方向的,而是随时间推移,物源方向有所变化。碎屑百分含量分析发现清水河组一段第二砂层组第1砂层(K1q1^2-1)和清水河组一段第一砂层组第3砂层(K1q1^1-3)沉积时期的物源主要来自东南方和北方;清水河组一段第一砂层组第1砂层(K1q1^1-1)沉积时期物源方向发生了重大变化:东南方的物源消失,物源的变化主要是由于清一段晚期地层发生掀斜运动,导致古地理面貌由早期的南高北低变为北高南低。砾岩的厚度分布、重矿物ZTR指数分析及泥岩颜色分区也反映了相似的特征。综上所述,石南31井区在清一段沉积时期主要存在两个方向的物源:一为东南方向,一为北方,而且在一定时期,两个方向的物源各有一定的影响范围。由早到晚,北方物源由北向南逐渐深入,到晚期影响了整个研究区,早期东南方物源也为主要物源,到晚期退出了研究区范围。  相似文献   

16.
侏罗系延安组是鄂尔多斯盆地马岭油田的主力油层之一。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扫描电镜观察等,研究马岭油田侏罗系延安组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结果表明,马岭油田延安组储层纵向上自延10期至延4+5期,其沉积相由辨状河相演化为网状河三角洲相。受沉积相影响,延10至延4+5油层组碎屑岩石英含量逐渐减少、长石含量增加,碎屑岩粒度变细,储层厚度变薄。马岭油田各探区储层物性受物源影响,近物源区如北区、南区、镇原区的储层物性较好。上里塬区位于河流下游区,碎屑岩粒度细,储层物性较差。研究区储层的成岩作用程度较低,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使储层物性变差,溶蚀作用则改善了储层物性。  相似文献   

17.
渤中凹陷石南斜坡区古近系中深层优质储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薄片镜下观察、物性分析、扫描电镜、X衍射及阴极发光等分析手段,对渤中凹陷石南斜坡区古近系中深层储层特征和成岩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渤中凹陷石南斜坡区古近系中深层储层砂岩类型以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为主,部分为湖相碳酸盐与陆源碎屑混合沉积.孔隙类型以粒内溶孔和粒间溶孔为主,储集性好,孔隙度一般为20%左右,渗透率为100×10-3 μm2~1 000×10-3 μm2,为高孔—高渗储层.区内古近系中深层储层中发育有3个次生孔隙发育带,分别为2 500 m~2 800 m次生孔隙发育带、3 200 m~3 400 m次生孔隙发育带和3 700 m~3 900 m次生孔隙发育带.以贫石英、富长石为特征的储层具备了在中深层形成次生孔隙的基础,孔隙演化与成岩演化具有耦合关系,成岩演化是控制储层发育至关重要的因素,溶蚀作用是形成中深部优质储层最重要的建设性成岩作用.  相似文献   

18.
对准噶尔盆地阜康凹陷北部斜坡区(阜北地区)中侏罗统头屯河组储集层非均质性进行探讨,为研究区头屯河组储集层深入勘探提供指导。综合运用钻测井、岩心描述、薄片、粒度、(恒速)压汞曲线以及核磁曲线等资料,对研究区头屯河组储集层的微观、宏观非均质性以及非均质性的控制因素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头屯河组储集层发育2类孔隙结构,造成储层微观非均质性较强;储集层包含3类粒度韵律、2类渗透率韵律以及2类夹层不均匀分布导致层内非均质性较强,分层系数以及砂地比不均导致层间非均质性较强,变异系数、突进系数和非均质性系数反映平面非均质性较强,宏观非均质性整体表现较强。沉积环境和成岩环境对头屯河组储集层非均质性程度都有影响,以成岩环境为主。最终认为研究区勘探目标区为应首选头一段河道砂体主体区域。  相似文献   

19.
通过岩心观察、测井及各类分析测试资料,对姬塬油田胡1 54井区延长组长4+5油层组储层岩石学、孔隙结构和储集体物性等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延长组长4+5为典型的低孔、特低孔-起低渗储层;储集砂体为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都较低的岩屑质长石砂岩和长石质岩屑砂岩;储集空间主要为粒间孔和长石溶孔;孔隙结构以小孔微喉型...  相似文献   

20.
为揭示准噶尔盆地东缘中侏罗统头屯河组(J2t)层序地层特征及其沉积充填规律,结合露头、岩心及测井资料并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理论,对研究区头屯河组层序地层进行划分对比,对其沉积相展布特征和沉积环境演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头屯河组可划分出个1个Ⅲ级旋回、3个Ⅳ级旋回及9个Ⅴ级旋回,沉积物岩性以砂砾岩和泥岩为主,沉积环境主要为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和滨浅湖,发育向上"变深"对称型和非对称型的两种结构类型。头屯河组沉积时期湖泊较浅,沉积基底平缓,湖泊边缘坡度小,在头屯河组下段(J2t1)时期到头屯河组上段(J2t2)段时期经历了湖侵演变过程。结合研究区的层序地层和沉积相展布特征,认为研究区中侏罗统头屯河组具有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及湖泊3种沉积环境相结合的沉积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