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极为关心和关注.然而,从苏丹红到有毒奶粉,从瘦肉精到二恶英猪肉,食品安全事件接连不断…… 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则从更广的角度、更深的层面,从生产农作物的土地质量、土地环境切入,来全方位地分析研究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2.
土地     
黄昏,农人们都收工了土地也收起笑脸女人把黄昏掩在门外守住盏豆油灯也终生守住土地和粗茶淡饭的幸福其实还有她男人的那颗心知更鸟叫起来土地也醒了一场梦的光景女人已锄完了男人的哈欠屋后的土地啊我妩媚的情人离开你我会在城市的角落走失土地@问问  相似文献   

3.
关于做好土地查封登记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不动产物权的资产价值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和利用,为此,不动产物权的登记管理部门即房地产管理部门的管理重点也相应地从单纯的由产权人申请的产权保护登记,进一步发展成由各债权人申请的抵押和查封登记。查封土地登记作为土地登记的一种类型、  相似文献   

4.
正土地整理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必由之路,是我国耕地保护的重要举措。有效的土地整理有利于增加一定数量的耕地面积,促进经济发展和耕地减少矛盾的解决;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协调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随着人们对土地整理内涵理解的深入,对土地整理的功能和目标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目前土地整理的内容目标正从单一的"数量型"向"数量、质量、生态综合型"发展。在这种形势下,借鉴国外土地整理的发展经验,不仅可以促进  相似文献   

5.
俗语云: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土地.广大无边,负载万物.生财为人所用.人们要依赖它才能生存,这就促使人们感谢它:有时它又像是在发怒.不愿负载使人害怕它。所以才要“亲地”,即崇敬土地,才要“美报”.即酬劳其功进行献祭  相似文献   

6.
高房价的背后,在引起人们对土地高度关注的同时,也给了土地管理与执法部门莫大的压力,闲置土地自然就成了此轮调控的焦点。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推进。与此同时,城市进程中日益突出的土地需求已经严重抑制了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土地资源的价值也越来越凸显,巨大的经济利益驱使人们侵占耕种土地,甚至使一些地区的土地因等待开发闲置数年而成为荒地。  相似文献   

8.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土地的自然特性1.土地位置的固定性2.土地质量差异性土地是真正的不动产,占据地球表面一定空间的土地是自然综合体,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每一块土地都有固定的区位,形成其特殊的位置,不能移动。土地位置的固定性,要求人们就地利用和改良各种土地。由于土地自身条件以及相应的气候条件的差异,造成土地质量的巨大差异。在城市用地中,土地质量的差异将从根  相似文献   

9.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千百年来,音乐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抒情感怀、怡心咏志,成为人们最古老、最有激情、也最美妙的语言。“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从塞北草原到江南水乡,从黄土高原到白山黑水,不同的地形地貌和自然环境,孕育出不同的民族音乐,构成了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10.
土地发展权与土地利用规划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王群  王万茂 《国土资源》2005,(10):28-30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城市土地开发与农地和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的矛盾突出,形势十分严峻.从宏观角度而言,节约和集约利用城市土地,减少耕地占用,维护生态环境,是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从微观角度而言,对于某一块具体的土地利用,各方当事人都想"攫取"其最高经济价值并据为已有,因而产生了土地利用宏观与微观目标的各异,各方当事人利益归属的矛盾.  相似文献   

11.
土地荒漠化是全球性的环境灾害.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人口迅速增长,土地开发日趋扩大,出现了人们始料未及的全球性土地荒漠化问题,涉及各大陆的100多个国家,全球1/6的人口受到危害.截至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为3600万平方公里,几乎等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我国国土面积的总和,而且正以每年5~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大,相当于每年吞噬一个比利时加丹麦.从受荒漠化影响的人口的分布情况来看,亚洲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影响的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地矛盾的日益突出,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整理不断得到人们的重视,而其中的土地整理问题已成为重中之重。通过对土地科学合理的整理,不但能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地地质量,促进土地集约利用,  相似文献   

13.
“温总被捕了,温总被捕了”,5月6日,一条爆炸性的消息在广西藤县县城的大街小巷不胫而走,人们在议论纷纷。温总是谁?他的情况人们为何如此关心呢?近日,笔者在检察院翻开了几卷厚厚的案卷,了解了该案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4.
随着土地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土地交易日趋频繁,形式多样,已逐步从一个隐蔽的、无序的市场向公开的、有序的方向发展.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培育土地市场,可为当地财政增加一笔可观的收入.但是由于山区小县当前土地市场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人们对土地这份国有资产的认识不足,致使土地资产还在大量流失.  相似文献   

15.
对我们青海来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载体和途径,就是推进包括土地在内的资源节约性发展。抓住了这个关键,也就是抓住了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在保护土地资源方面,是粗放利用,还是节约利用;是外延扩张,还是在集约挖潜的深度上作文章,就是不同发展观的较量。是以牺牲耕地求发展,还是永续利用土地资源;是固守原有"土中刨食"的旧模式,还是为农民谋求更大的福祉,也是不同民生观的博弈。因此,我省开展的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从规划设计、工程实施乃至竣工验收,都注入了关注民生的全新理念。它在注重当前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同时,也认真考量了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把"保护方寸地,留于子孙耕"的长远目标引入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求之中。现在,整理复垦开发的耕地保护,站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当口,当人们在思想解放大讨论中,关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时,它"地中生地","一样的土地,不一样的产出"等全新内涵必将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在节约资源,科学发展的大背景下,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保证粮食安全、促进社会稳定和生态建设做贡献是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带来的实效之一。而且这已经开始成为社会的理念和追求。  相似文献   

16.
正夏日斑斓,山清,水秀,林丰,田肥,湖美,草茂……一幅壮美的自然生态画卷徐徐展开。人们尽享大自然的馈赠,感恩大地对万物的滋养。带着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我们迎来了第28个全国土地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珍惜土地资源,建设美丽家园"。这一主题,就是要提醒人们更深入地了解各类土地资源,更有效地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现有的20.23亿亩耕地资源质量总体不高,近7成为中低产田,  相似文献   

17.
善待土地     
总觉得是在那片肥沃的土地上走着。黑黑的泥土充满无限诱惑力。躬身抓起一把,在手中轻轻捻着,潮潮的粘粘的,清香沁人心脾。泥土的原汁原味时时刻刻诱导着我,使我经受一种心灵的活鲜和充实。就在这片依恋着的土地,人们年复一年地耕耘播种,一头头牛,一架架木犁,还有扶着犁吆喝着牛的众多的农人,腰全弓成一种虔诚,弓成一种感恩土地的姿势。犁,轻轻侍弄得土地翻了个身,土地裸露出了鲜鲜的嫩嫩的肌体,一种新鲜氤氲的气息在阳光里。然后,农人将汗珠与种子一道播种进泥垄,在打磨得银亮亮的锄尖的抚弄下,土地松软起来,庄稼一个劲地往深处扎下根系。…  相似文献   

18.
土地整理是我国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就目前在土地整理工作中我们只重视对土地整理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往往忽视土地整理的生态效益这一实际问题作了分析,并就此问题从制度上和技术上试探性地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土地管理者的职业道德是“忠于职守、通晓业务、秉公执法、热情服务”。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既是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重要内容,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任务。纠正部门行业不正之风必须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这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反对腐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治本措施。所谓职业道德,就是各行各业人们从事职业活动所遵循的规范准则。  相似文献   

20.
目前,人们对土地开发的理解,大体可分为广义开发和狭义开发两种。广义开发几乎包含了人们在土地上的所有投入,如未利用土地开恳为农田后,所进行的平整土地、修建的温室、大棚、水井、沟渠、为提高土地生产力所进行的耕耘、施肥等。在城镇土地上建设的道、桥、电力、电讯、给排水、煤气及供热等基础设施,医学、学校、公园、绿地、文化宫、体育场图书馆等公用设施,以及商场、住宅、工业厂房等各种不同用途的建筑物等,都属广义土地开发的范畴。正是由于这些开发,才形成不同质量,等级的农用地和城镇土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