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我国电气石矿产资源开发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气石是近年来开发的重要的新型功能矿物材料。文章论述了我国电气石矿产的类型、成矿特点及电气石矿产产出时空分布特征,表明我国具有电气石矿产资源优势。同时介绍了电气石矿物功能特性和电气石应用产品,展现我国电气石资源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我国电气石矿床类型及其地质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卢宗柳 《矿产与地质》2008,22(2):174-178
在研究我国电气石矿产产出地质环境、成矿地质过程和电气石矿物组分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电气石矿产成矿类型:花岗伟晶岩型、岩浆热液型、火山次火山热液型、热水沉积型和表生残积砂矿型。并阐述了各类型电气石矿床类型产出的时代、成矿地质特征和电气石矿物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3.
错那洞淡色花岗岩与错那洞穹隆及周边的铅锌和钨锡铍矿床具有时空上的密切关系.含电气石淡色花岗岩是错那洞高分异淡色花岗岩的代表性岩石.岩相学研究表明,错那洞电气石可分为GT型和PT型两类.本次研究利用电子探针以及LA-ICP-MS分析两种类型电气石的化学组成.结果表明,GT型电气石中Fe/(Fe+Mg)原子比值为0.83~0.87,Na/(Na+Ca)的原子比值为0.93~0.95;PT型电气石中则分别为0.78~0.95以及0.81~0.95,表明二者均为碱性电气石和黑电气石.矿物地球化学特征表明GT型电气石来源于早期岩浆阶段的熔体,PT型电气石则来源于晚期岩浆热液流体.二者的成分变化分别符合低—中盐度流体对应的x-vac-Al(NaR)-1趋势和高Na及高盐度对应的AlO(R(OH))-1 趋势,表明从电气石花岗岩到花岗伟晶岩岩浆结晶环境中Na含量的增加,反映花岗伟晶岩结晶分异演化程度更高.与GT型电气石相比(Sn元素平均含量为23.15×10-6),在PT型电气石中Sn元素明显富集(平均为193.57×10-S),二者均表现出Sn成矿电气石的特征,并且PT型电气石特征更为显著.此外,PT型电气石中Sn-W-Be元素含量(193.57×10-6~0.13×10-6~8.41×10-6)较GT型电气石中(23.16~0.02×10-6)显著富集;Pb+Zn1含量(45.47~2 687.29×10-6,平均为787.55×10-6)也较GT型电气石中显著富集.这一特征指示了错那洞高分异花岗岩形成钨锡铍、铅锌等金属矿床的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4.
<正>电气石是人类发现最早的具有压电性和热释电性的材料,近年来的研究又发现电气石具有辐射远红外线、释放负离子、抗菌除臭性以及对水具有净化和改善的功能(吴瑞华等,2001;潘艳芬,2006)。有关电气石的应用研究很多,但关于电气石的性能机理研究很少,制约了电气石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电气石对成岩成矿环境的示踪性及应用条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毛景文  王平安 《地质论评》1993,39(6):497-507
本文在系统查阅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对我国部分地区电气石的研究,讨论了电气石在不同成岩成矿环境中的鉴别特征及应用条件。在以火山岩和以沉积岩为含矿岩石的块状硫化物矿床中,电气石通常为富镁的镁电气石-黑电气石固溶体系列。在花岗岩、伟晶岩和细晶岩中,电气石有镁电气石-黑电气石固溶体系列→黑电气石-锂电气石固溶体系列→锂电气石和镁电气石-黑电气石固溶体系列→黑电气石电两个方向。此外,还提出了应用电气石指  相似文献   

6.
宝石级电气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善园 《地学前缘》1999,6(2):350-350
近年来,电气石作为中、高档宝石,引起了国内外不少专家、学者的研究兴趣。笔者针对宝石级电气石矿床特征、电气石的宝石学特征、颜色成因及颜色改善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1宝石级电气石分布及产出特征宝石级电气石分布广泛,在许多岩石类型和地质体中都...  相似文献   

7.
笔者对辽宁后仙峪硼矿床中电气石的矿物学特征和化学成分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电气石化学成分对成岩成矿的指示意义。本区电气石属于镁电气石-铁电气石系列。其Mg/Fe与硼酸盐矿体有着密切的时空关系。不同产状中电气石的颜色、粒度、形态和环带特征都有明显的差别。靠近硼酸盐矿体的电气石环带各环圈都较为富Mg。从中心到边缘Mg总体有降低的趋势;远离硼酸盐矿体的各环圈都较富Fe。从中心到边缘Fe总体上有降低的趋势。电气石含量上盘总体上较下盘高,电英岩主要出现在硼酸盐矿体附近.Mg/Fe在远离硼酸盐矿体的电气石中与Na2O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电气石的上述化学成分特征反映了成岩成矿过程中流体演化的特点.早期的电气石是沉积物中富B部分经交代作用而成。在蒸发盆地的演化过程中,流体中Mg、Na、K成分增加,造成Mg/Fe的分带现象。电气石的所有矿物和化学特征表明电气石的形成方式包括沉积变质成因和热液交代两种.电气石的形成与硼酸盐的沉积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有关高压-超高压变质电气石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指出未来该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电气石是一种分布广泛的矿物.实验证明其稳定存在的温度大于850℃,压力大于4 GPa.由于较慢的空间扩散作用、复杂的成分替代关系和较高的环境敏感度,电气石可以保存完好的生长环带.这有助于我们分析同位素演化、变质流体成分、岩石变质历史等.高压-超高压电气石结构化学研究表明电气石结构中的某些元素含量(如Al和F含量)和矿物的形成温度具有很好的相关性.根据不同的硼同位素来源,高压-超高压变质电气石的生长模型可以分为A型电气石、B型电气石和C型电气石.通过分析出露在全球各地的代表性高压-超高压变质电气石,其特征总体表现为:①多为镁电气石;②X晶位具有很高的占位率(>0.8 pfu);③化学结构中硼元素具有过量特征(3.2~3.3 pfu);④Ti、Mn、Li、Cl含量很低;⑤硼同位素成分的变化范围为:-16% <δ11B<+ 1‰.未来高压-超高压变质电气石的研究重点应该放在电气石晶体化学和变质p-t条件的关系、电气石-流体之间微量元素的分异作用以及含硼矿物组合的相平衡模拟等.  相似文献   

9.
中条山铜矿区电气石特征及其对成岩成矿作用的示踪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条山地区是我国著名的铜矿床集中区。在胡-篦型层控铜矿床容矿热液沉积岩建造和铜矿峪型铜矿床容矿钙碱性次火山-火山沉积岩系及其它地质环境内发现有大量电气石产出。电气石均属镁-铁系列,且以不含锂为主要特征。电气石由海底盆地热液沉积作用、火山热液喷气作用及热液交代作用形成。这些地质作用的产生均与中条山地区21亿年左右的岩浆活动有关。由于形成条件和形成方式不同,在不同地质环境产出的电气石具有明显不同的光性和标型特征。  相似文献   

10.
福建南平花岗伟晶岩中的电气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气石是南平伟晶岩和围岩中分布广泛的一种副矿物,根据化学成分,它们属于镁铁锂电气石亚族,其端员为铁(黑)电气石、镁电气石和锂电气石,其间还有一系列过渡矿物。南平伟晶岩中除未发现端员锂电气石外,其他端员及过渡系列电气石均十分发育,这在国内外同类伟晶岩中十分少见。不同成分电气石分布于不同类型伟晶岩及同一伟晶岩分异演化的不同阶段。本文在对电气石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产状等较详阐述基础上,对它们的演变规律及形成环境进行了讨论,这对于探讨南平伟晶岩的形成及寻找稀有金属伟晶岩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电气石的化学特征与相关矿床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进军  赵枫 《地质找矿论丛》2002,17(3):161-163,174
电气石是一种含挥发分的硅酸盐矿物,作为副矿物的电气石与其他矿物共生,且含量较少,但在电气石岩中可达60%以上,以前很少被人们重视。近10年来,随着对一些大型锡、钨等矿床的勘探和研究,发现电气石与这些矿床有着密切的关系。分析对比电气石成分中w(FeO)/w(FeO MgO)的比值,把国内几个有关矿床与国外一些典型矿床作比较,再借鉴前人对典型矿床中的电气石进行硼同位素的研究结果,找出不同特征电气石与不同矿床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黑色电气石矿物组成与红外辐射特性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对产自云南马关-麻粟坡矿带、广西钟山八步矿区的黑色电气石进行了矿物组成及化学成分的分析测试。实验表明,不同矿点黑色电气石的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存在明显差异,化学成分对红外辐射特性存在一定影响,氧化镁含量较高的镁电气石具有高的红外法向比辐射率。论文对电气石的化学成分与成因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讨论,为合理选矿,有效利用黑色电气石资源提供了实践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藏南过铝花岗岩中电气石的矿物化学特征及成因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藏南过铝花岗岩中电气石的地质产状、矿物学和矿物化学特征。结果表明:(1)在以氧原子数为24.5计算的化学式中,电气石的(Fe+Mg)/Mg比值在2.32~5.37之间,指示花岗岩和伟晶岩中的电气石均为黑电气石系列,而且属镁电气石—铁电气石系列中的较富铁电气石的成员;(2)电气石的FeO/(FeO+MgO)值高达0.70~0.89,与贫Li花岗岩接近,Al-Al50Fe50-Al50Mg50图解和Fe-Mg-Ca图解投点均位于贫Li花岗岩区,属于贫Li花岗岩有关的电气石;(3)TiO2-MnO/CaO-MgO/FeO三元图解可判定属于第Ⅰ类,即MgO和FeO含量同步消长,且较贫Mg富Fe,而MnO和TiO2含量为异步消长,这与电气石的FeO/(FeO+MgO)值所反映的性质相同;(4)地质产状、矿物学及矿物化学揭示的成因信息表明藏南过铝花岗岩中的电气石为酸性侵入体岩浆期后热液成因。  相似文献   

14.
Tourmalinite from northern Guangxi,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extensive development of tourmalinite is a feature that distinguishes the northern Guangxi polymetallic tin province of China from similar metallogenic provinces elsewhere. Two types of tourmalinite occur in the province. The first type, in the lower part of the Early Proterozoic Sibao Group, is bedded, stratiform or lenticular tourmalinite that shows well-developed laminated, gel, and degelatinized structures. Its mineral assemblage is very simple and the grain size ranges from 2 to 8 m. This tourmaline is relatively rich in Mg, with an Fe/(Fe + Mg) ratio of 0.25–0.50.The second type of tourmalinite occurs as lodes distributed in the exocontact zone of Late Proterozoic biotite-granite intrusions. Its mineral assemblage is relatively complex; the tourmaline is present as euhedral or subhedral crystals ranging from 0.1 to 3.5 mm, mostly from 0.5 to 1 mm. This tourmaline commonly exhibits a radiating, zoned structure with Fe/(Fe + Mg) ratios of 0.64–0.79.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bedded tourmalinite formed by exhalation in an Early Proterozoic spreading-ridge environment, whereas the vein tourmalinite formed in a plate-convergence setting genetically associated with emplacement of Late Proterozoic biotite granite. As the tourmalinites themselves are related to mineralized rocks and orebodies, their origin and the related boron cycle of the region reflect to some extent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associated polymetallic tin deposits of the region.  相似文献   

15.
电气石是一种以含硼为特征的硅酸盐矿物,矿物中硼含量在2.78%~3.4%之间,但电气石中的硼被束缚在稳定的晶体结构中难以溶出而被植物吸收,从而影响电气石中硼在农业上的应用。本文通过一系列实验与检测分析,对电气石中硼的溶出机制进行了研究,发现"高温煅烧十活化剂"相结合的方法能有效地将电气石中硼的溶出,并初步选定Na2CO3为理想的活化剂,为开发电气石硼肥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碧玺是一种色彩丰富倍受青睐的宝石,同时也可以作为环境矿物用来治理环境.碧玺具独特的自发极化现象,具有表面电场,可以电解水、吸附带电离子、释放空气负离子.这些独特的性质赋予碧玺治理环境的用途,例如吸附污水中重金属离子、降解有极大分子污染物等.人体佩戴碧玺时,这种自发极化现象也会带来一定的保健功效,具有一定的电磁屏蔽效果,促进人体新陈代谢.  相似文献   

17.
广西龙头山金矿床是热液型金矿床,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矿石的微裂隙特征、结构构造及成分进行分析。其结果表明,矿石的微裂隙是相通的;矿液在运移过程中,在相对封闭、酸碱度较适宜的条件下沉淀,形成了较自形的电气石、黄铁矿和金矿物;矿液经过了多期上升过程,对早期形成的矿物不断地进行叠加和改造,使不同期次形成的金矿物成分略有不同;金矿物有次生加大现象。进而认为,该金矿床应有三期以上的成矿期。  相似文献   

18.
叶蜡石传压介质资源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分析国内叶蜡石传压介质材料供需状况,指出北京赵家台叶蜡石传压介质材料资源枯竭,虽然国内叶蜡石矿石资源丰富,但适宜作叶蜡石传压介质材料资源却极少,急需从资源和材料特性着手,加大研究力度,寻找新的接替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