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素萍 《海洋科学》2011,35(10):42-45
卵织纹螺亚科(Cylleninae)隶属于腹足纲(Gastropoda)、织纹螺科(Nassariidae)。此亚科动物主要分布于热带印度.太平洋海区,通常栖息于潮间带至浅海的砂或泥沙质海底。以往中国对本亚科动物除一些零星报道外,缺乏系统的分类研究。作者利用传统的形态分类方法,对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标本馆收藏的卵织纹螺科...  相似文献   

2.
张树乾  张素萍 《海洋科学》2014,38(1):102-106
<正>1蛾螺科简介蛾螺科(Buccinidae)隶属于软体动物门(Mollusca),腹足纲(Gastropoda),新腹足目(Neogastropoda)。蛾螺科种类个体从小到大,小的壳长不足10 mm,而大的可达150 mm。贝壳多呈卵圆形或纺锤形,壳质通常坚硬,表面常被有壳皮或具短的绒毛。壳面较平滑或具螺肋、纵肋和结节突起;缝合线(Suture)深或浅;前水管沟(Siphonal canal)有的稍长,有的宽短。壳口大或狭窄,外唇(Outer lip)简单或厚;内唇(Inner lip)平滑或具褶襞。厣(Operculum)角质,通常为黄色、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海有害藻华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海洋或淡水环境中的一些藻类生物量暴发性增长会形成有害藻华(harmfulalgalblooms,HAB),对人类健康、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构成威胁。近50年来,近海有害藻华问题不断加剧,已经成为一类全球性的海洋生态环境问题。在"全球有害藻华生态学与海洋学研究计划(GEOHAB)"和"全球变化下有害藻华研究计划(GlobalHAB)"支持下,有害藻华研究不断深入,在"有害藻华原因种多样性、生物地理分布特征与适应策略"、"典型有害藻华的生态学与海洋学研究"、"富营养化和气候变化对有害藻华的影响"、"藻毒素与人类健康"、"有害藻华的监测、预警和防控"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有害藻华是我国近海最突出的生态灾害之一,自2000年以来,我国近海大规模有害藻华不断出现,藻华原因种表现出多样化、小型化和有害化的演变趋势,对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系统健康构成严重威胁。针对我国近海的有害藻华,本文从有害藻华原因种基础生物学研究、有害藻华生态学与海洋学研究、近海有毒藻和藻毒素研究、有害藻华监测与治理研究等四个方面对主要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综合国内外有害藻华现状和相关研究进展,建议进一步深化对我国近...  相似文献   

4.
珍珠贝科的种类都属暖水种,广泛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海区。由于珍珠贝能产生价值很高的珍珠,长时期来一直是重要的捕捞对象。在我国不仅有产优质珍珠的母贝,而且还有许多适于珍珠贝生长的良好海湾;大力发展人工养殖和育珠,对增加水产资源、支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为此,搞清我国沿海珍珠贝科的种类及其分布,也是十分必要的。 珍珠贝科和其他贝类一样,早在Linnaeus(1758)时已有记载。其后Lamarck(1819),Adams(1857), Reeve(1857)及Dunker (1872)等都有系统的报道,但由于多数种的形态具有较大程度的变异性,所以在分类上一直存在着比较混乱的现象。早期的分类仅根据模式标本的外部特征,后来虽有些学者也曾注意到珍珠贝的形态变异,但由于当时条件所限,往往将一些变异类型订为不同的种。  相似文献   

5.
笋螺科(Family Terebridae)是腹足类软体动物中种类较多的一个科,总共有300种左右,遍及世界各海洋,尤以印度-太平洋热带海域最为丰富。我国近海的笋螺科种类主要产于南海,有些种也出现在东海,仅个别种见于黄、渤海区。它们生活于潮间带至水深200多米的海区,但多栖息于百米之内的浅海沙滩或沙泥质、泥质海底,通常白天潜居其下、夜晚爬出活动。据记载这一科种类的化石多发现于第三纪的始新世、中新世和上新世。 本科动物和芋螺科同属芋螺超科,许多种类有同芋螺科动物相像的鱼叉形(标枪形)的齿并具毒腺;也有的种类只有齿舌,而无毒腺;还有的既无齿舌,也无毒腺。它们全为肉食性,以多毛类(Polychaetes)和半索动物(Hemichordat)等为捕食对象。虽然有许多种类齿舌的齿为鱼叉形,又有毒腺,但未见有伤害人的报道。 这个科的种类较多,壳形、雕刻、色彩图案各异。它们的形态变异和颜色花纹的变化也较大,是腹足类软体动物中最混乱的类群之一,在分类系统和命名上存在不同程度的混乱现象。早在二百多年前Linnaeus(1758)等对这一科就有不少记载。但大量的和比较深入的研究是在近百年来,如Hinds(1844)报道了他认为的有效种109种;Deshayes(1859)报道了221种和许多可疑种;一年Reve''s monograph of the genus Terebra共记载了155种;Tryon(1885)将以前的学者以贝壳雕刻、颜色图案及壳形等的微小差异而误定的许多种进行了整理归并、减少到120种。随着潜水配套装置和多种采集方法的出现,比较容易到达从前隔离的区域,获取了较完整的标本资料。Bratcher and Cernohorsky(1987)的《Living Terebras of the World》一书,共报道了268个有效种和许多可疑种。这部专著对布在世界各海洋的此类动物,进行了深入细致、全面系统的研究;对属的划分和种的归属以及种的鉴别均有较为明确的界限范围;对相近种的比较,同物异名及相互间的演化关系等作了全面的记述;订正了错误命名,归并了许多误定的种类;在很大程度上澄清了这类动物在分类系统和命名上的混乱。为世界各国研究这类动物提供了全面、系统和完整的资料,不足的是缺少研究和比较其内部形态,这对分类研究工作是一个很大的缺欠。除上述外,还有许多早期和近期学者对本科动物也作了大量工作,并发表了一些有参考价值的著作,如Kiener(1839), Adams,H.和A.Adams(1858),Melvill和 Stenden(1917),Dautzenberg (1929, 1935),Kuroda(1941),Oyama(1961a,b),Bratcher(1977),Bratche等(1967)Cernohorsky(1969,1978),以及Bratcher和 Cernohorsky(1987)等。 本科在属和亚属的划分和使用上是较混乱的,各学者所持观点也不尽相同。近期Bratcher等(1987)等所划分和使用的属和亚属,虽然在其依据上有缺欠,但他们比较和综合了前辈的研究成果,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划分和使用的四属二亚属,作者认为界限范围较为明确,故在本文中我们采纳了这一分类系统。  相似文献   

6.
王祯瑞 《海洋科学》1982,6(1):23-27
襞蛤科(Plicatulidae)与扇贝科 (Pec-tinidae)、海菊蛤科(Spondylidae)近绿。这一科的种类在中生代相当多,现代生活的较少;有的种类数量较大,是底栖生物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所有种只见于世界各热带和亚热带海,我国多发现于东、南沿海低潮线至潮下带200米以内的泥沙质海底。多数种以右壳附着在他物上营固着生活,幼虫附着后终生不再  相似文献   

7.
锉蛤科(Limidae)的种类既可食用又可做装饰品。它们的贝売大小不一,多呈椭圆形或三角形。两売相等,两侧等或不等。有的种壳质重厚,有的极薄脆。壳背缘直,腹缘呈圆形。壳顶小,略凸,位于背缘中部,其前、后方略具耳状突起;一般前耳小或退化,后耳较明显。贝壳为白、黄、褐等色。壳表具有各种放射肋,肋上有小棘、鳞片和颗粒等。有些种前缘和后缘开孔,足丝孔位于前腹缘。两壳顶分离,其间具有三角形的韧带面,中央有三角形的韧带槽。铰合部一殷无齿,有的只在韧带面两侧有齿状小突起。外套薄、外套触手极发达,少数种具外套眼,无水管,软体部具鲜艳色彩(图1)。 锉蛤科的种类虽不很多,但分布面较广,世界各大洋从潮间带的下区至数百米深的海底都有分布。它们是多能的双壳类类群,既能用足在海底做缓慢地爬行和移动,又能分泌足丝牢固地附着在岩石和其他物体上,而且还能在海水中自由游泳;当它们不活动时,又能以足丝和砂粒等筑造保护自己的巢穴。多数种软体部具色彩,在它们生活时,鲜红的足,朱红的鳃,浅桔红的外套及桔红的短外缘触手和细长的白色内缘触手衬托着白色或浅黄色的贝売,极为美丽。 中国近海的锉蛤科过去只有零星记载,未曾有人进行过系统研究。作者对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历年来在中国近海搜集的材料,进行了系统整理,共鉴定有13种,分隶于5属及5亚属,其中有5种为我国首次记录,1种为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相似文献   

8.
冠螺科是世界热带至温带常见的海洋腹足类。它们的贝壳坚厚,呈卵圆形或三角卵圆形,螺旋部短,体螺层膨大,螺层上常有纵肿脉。壳口长卵形,外唇向外翻卷并增厚,常有齿,壳轴常有褶皱或突起,有角质厣。这一科动物中,现代生存的种类约有60种,其中约1/2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我国海岸线长,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海区,软体动物的种类十分丰富。冠螺科的种类经我们研究整理历年来在我国沿海采到的标本计有13个种及亚种。文献记载我国有分布的泡光鬘螺Phalium glabratum bulla (Habe)和宝冠螺Cypraecassis rufa (Linnaeus)(前一种记载于台湾省,后一种记载于东沙群岛)我们尚未采到。台湾省沿海、东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特别是离岸较远的深海,我们调查的还很少,随着采集调查的进一步发展可能还会有更多的种类发现。 冠螺科中很多种类的肉可供食用。许多种的贝壳绚丽多彩,是广大工农兵群众喜欢搜集的观赏品,也是做贝雕的良好材料。西沙群岛产的冠螺和台湾省产的宝冠螺都是世界上有名的刻浮雕用的贝类。 本文初步搞清了我国冠螺科的种类和分布,为我国这一科动物的鉴定、资源调查和利用以及教学、科研提供了必要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海鹑螺科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鹑螺科是中腹足目鹑螺总科中的一个小科,包括的种类不多,数量也不大,但是它的贝壳较大,又较有光泽,而且具有整齐的肋纹和色彩,所以是人们喜爱搜集的贝类之一。它们的肉均可食用,贝壳常同其他贝类的贝売和在一起烧制建筑用灰。这一科动物全部是暖水种,世界各暖海区都有分布,而以印度一西太平洋区的种类为最多,化石出现于第三纪。 本科动物的贝壳通常较薄,呈球形或卵圆形,螺旋部短,体螺层膨大,各层表面具有平滑的螺肋。壳口宽大,内面具沟纹,外唇薄或増厚形成一个具齿的环,水管沟宽短。成体不具厣。软体部分头大:前端膨大,触角长,呈圆柱状,眼位于其基部外侧的一个短柄上。吻极长,不能完全缩入壳内,呈管状,末端扩张形成蔷薇花状的唇部,伸展时长度可超过贝壳。水管长,伸展时可直立于贝売的背部。雄性交接器极长大,弯弓形,全长具沟,末端有一尖钩。为肉食性动物,常以海参等动物为食。 我国鹑螺科的种类过去金叔初和秉志、张玺、阎敦建等曾有零星记载,国外学者也有一些记载,但对各种的分布地点记载不详。我们根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历年来采集保存的标本和全国海洋综合调查所采得的底栖动物标本进行了整理研究,共鉴定10种,其中1种仅在东海发现,4种为东海和南海共有,5种仅分布于南海;有一种,即黄口鹑螺在我国沿海尚系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海榧螺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榧螺科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区,它所包括的种类色彩丰富,某些种的种内个体之间的颜色和花纹变异甚大,所以过去在种的鉴定上相当紊乱。早期学者象Duclos(1845)、Reeve(1850)、Marrat(1870)、Weinkauf£(1878)和Tryon( 1883)等人曾记载过数百个种名。以后有些学者,如Vanatta(1915)、Dautzenberg(1927)、Kuroda(1941)等人将某些在形态上近似的种合并起来,在这些种下又分若干变种。根据我们查考到前人记载的中国海榧螺科的种名,计有三属四十三种,其中至少有二十三种的模式标本采自中国海。 根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我国沿海进行的调查(1953-1963)、潮间带生态调查(1958-1963)和全国海洋综合调查(1958-1960)所获的标本,并参考本所和天津、大连两个自然博物馆收藏的国外标本,对中国海的榧螺科重新作了研究。我们的材料包括极大部分前人报道的分布在我国海的“种”,其中许多“种”形态特征差别较小,而且具中间类型的标本。据这些材料我们归并为10种和2亚种,  相似文献   

11.
中国海蟹守螺科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启梦  张素萍 《海洋科学》2013,37(8):125-129
1蟹守螺科简介
  蟹守螺科(Cerithiidae)属于软体动物门(Mollusca),腹足纲(Gastropoda),前鳃亚纲(Prosobranchia),中腹足目(Mesogastropoda),蟹守螺超科(Cerithioidea)。因蟹守螺的贝壳常被甲壳动物寄居蟹占用,故名蟹守螺。贝壳小至中等大,一般为纵长的纺锤形或尖锥形,螺层多,螺旋部高。贝壳大多厚且坚实。壳面通常有纵横螺肋和结节等突起,并常出现纵肿肋。有些种类的胚壳可作为一个分类特征,其早期螺层雕刻也很明显。但一般情况下,蟹守螺贝壳基本上缺失胚壳或被严重侵蚀,甚至幼体中也是这样。成体贝壳壳口卵形,有加厚的外唇,向外扩张,轴唇上一般有滑层。前水管沟明显,突出或短,曲而斜;后水管沟小。厣角质,通常呈卵圆形,少旋,大多数种类有一个偏心核。齿舌为扭舌型,齿式:2+1+1+1+2。中央齿的基板为四边形,基板上端的切割面上有中央小齿,基板下端有长短不一的突出。侧齿呈铲状,一般有数个齿尖,缘齿长勺状。  相似文献   

12.
小塔螺科系统分类学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志云  张素萍 《海洋科学》2011,35(10):123-127
1小塔螺科简介 小塔螺科Pyramidellidae属于软体动物门Mollusca,腹足纲Gastropoda,肠扭目Heterostropha。其贝壳大小差异很大,但小型者居多,多数壳高1~10mm;少数个体壳高可达50mm,多为热带和亚热带种。壳质薄或较厚。贝壳螺层较多,螺旋部高,  相似文献   

13.
Two species of Nassarius Duméril, 1805 from the South China Sea are described and illustrated. The specimens are in the Nassariidae collection of the Marine Biological Museum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Qingdao.Nassarius concavus sp. nov., from the sandy bottom at a depth of 180 m, resembles Nassarius glabrus Zhang and Zhang, 2014 in general shell morphology, but differs from the latter in having a smaller, more slender adult shell without axial ribs on the upper teleoconch whorls. Nassarius nanshaensis sp. nov., from the Nansha Islands at a depth of 56–147 m, is similar to Nassarius maxiutongi Zhang, Zhang and Li, 2019 in the shell sculpture, but differs in having a more slender shell with a higher spire, and fewer cusps on the rachidian tooth(9–11 vs. 13–17).  相似文献   

14.
A new species, Nassarius (Zeuxis) humeratus n. sp. of Nassariidae was described based on the specimens collected in the Huanghai Sea (Yellow Sea) and Bohai Sea during the expedition from 1958 to 1959. The new species was distinguished from similar species Nassarius (Zeuxis) bolangoi (Ladd, 1976) and Nassarius (Varicinassa) variciferus (A. Adams, 1852) in shell characteristics. Some relative discussion was provided. The new species mainly distributes in the subtidal zone of 30-53 m depth, in muddy and sandy bottom in the Bohai Sea and northern Huanghai Sea.  相似文献   

15.
蜑螺科软体动物系统分类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蜑螺科是一类广盐性腹足类动物,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域,是潮间带底栖生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该科动物为探讨物种适应辐射及热带海域生物多样性模式提供了重要研究材料。本文对蜑螺科的国内外系统分类学研究现状和趋势进行了回顾与展望。蜑螺类动物为适应不同生境而进化出多样的贝壳形态,仅依据外部形态很容易产生误导或错误鉴定,因此蜑螺科的分类系统以及一些种属的有效性仍存在争议。我国缺乏系统的蜑螺科分类学研究,已报道的种类还不能完全反应中国海实际的物种数。未来需强化标本采集,在传统形态学分类的基础上,借助分子生物学和解剖学等手段,明确中国海蜑螺科种属组成和区系特点,进而完善蜑螺科的系统分类学研究。  相似文献   

16.
核果螺属(Drupa)和小核果螺属(Drupella),隶属于骨螺科(Muricidae)、红螺亚科(Rapaninae)。它们为暖水性较强的热带种类,主要分布于南中国海(海南岛以南),栖息于潮间带至浅海珊瑚礁或岩礁质环境中。对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标本馆收藏的骨螺科标本进行了整理分类,共鉴定出2属,7种。并对以往使用混乱的种名进行了修订。  相似文献   

17.
In the present study, four new species of the genus Reticunassa Iredale, 1936 collected from Chinese waters are described and illustrated. Reticunassa hugokooli sp. nov., Reticunassa jungi sp. nov. and Reticunassa aureolineata sp. nov.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northeastern coast of Taiwan Island, whereas Reticunassa fuscofasciata sp. nov. was collected from the northeastern coast of Taiwan Island and the South China Sea. The four new species can be distinguished conchologically from other congeners mainly in protoconch, shell shape, sculpture, and coloration. These findings demonstrate that the biodiversity of this group in China might be largely underestimated.  相似文献   

18.
张素萍  尉鹏 《海洋科学集刊》2006,47(47):149-157
中国近海珊瑚螺科的研究后,作者又陆续从东海和南海收集了部分珊瑚螺科的标本,经整理分类,又鉴定出14种,隶属于3属。其中1个未定种,3种为中国新记录。到目前为止共报道中国沿海珊瑚螺科动物37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