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武威自五十年代初期引进苹果栽培生产以来发展较快,1985年“金冠”苹果获奖后发展更为迅速,到1988年,全区苹果栽培面积已达3万多亩,给当地人民生活带来了一定好处。但从近年来的生产情况看,武威栽培苹果还存在许多不利条件的制约。象干旱、幼树越冬冻害、抽条等。就成年果树而言,也存  相似文献   

2.
魏有升  吴占银  杨月印 《气象》1978,4(12):34-34
苹果花期霜冻是造成我县果品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1972年因花期霜冻严重,致使果品失收,1977年减产70%以上,直接影响了果树的发展。因此,探讨花期霜冻与防霜效应,是当前果树生产的一个重要问题。 我县大多数果树品种的花期在4月下旬—5月上旬,而历年春季晚霜冻结束也在这个阶段,形成苹果花期迎受霜冻的危害。1970年以来因春季霜冻受灾的年份见表1。  相似文献   

3.
甘肃省天水地区是我国苹果主要产区和外销基地之一。元帅系苹果果形端正、色好、美观,耐贮藏,品质佳,尤其是“花牛苹果”果质优良,可与美国的王牌“蛇果”媲美,在国际贸易市场享有较高的声誉。我们从1981—1984年连续四年开展了元帅系苹果品质与气象条件关系的研究。本文试图通过大量的试验资料,用数理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元帅系苹果质量与气象因素的关系和变化规律,为趋利避害,提高苹果质  相似文献   

4.
利用2008—2015年眉县猕猴桃溃疡病监测资料和相应年份眉县地面气象观测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眉县猕猴桃溃疡病发生特点及规律,以及气温、降水、相对湿度、日照时数、积温等气象要素对猕猴桃溃疡病发生程度的影响,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眉县猕猴桃溃疡病发生程度的气象预报模型。结果表明:果树休眠期(11—1月),11—12月气温、积温偏低,降水(11中旬、12月中旬)偏多、日照(1月上旬)偏多利于猕猴桃溃疡病侵染传播;芽膨大期(3月),降水(3月上旬)偏多利于果树发芽染病。猕猴桃溃疡病气象预报模型预报效果较好,可以推广应用于当地猕猴桃溃疡病气象应用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5.
樊鹏 《陕西气象》2008,(4):17-20
分析了渭北优势果业区的地理、气象条件,通过渭北苹果优生区与世界苹果生长最适区气象条件的比较,渭北苹果生长的7项指标均符合世界苹果生长最适区的条件,是苹果产业发展的最优地区之一。但发源于白于山、子午岭、六盘山、黄龙山等地的冰雹,对渭北苹果产量和品质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减少冰雹灾害的损失,在渭北人工防雹基地工程建设的同时,加强人工防雹科学研究的内容,从冰雹云预报预警、三维冰雹云模式、雷达探测、决策指挥、空域申请、作业实施、效果评估等方面分别提出了研究和建设内容。  相似文献   

6.
利用眉县国家一般气象站1961-2016年气象资料和1991-2016年眉县猕猴桃物候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1961-2016年眉县猕猴桃越冬期和春季芽膨大期冻害发生日数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眉县猕猴桃越冬期和春季芽膨大期冻害次数呈阶段性变化,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呈减少趋势,90年代明显增加,2000年以后春季芽膨大期冻害呈减少趋势,2010年后越冬期冻害呈减少趋势;越冬期冻害1月发生最多,春季芽膨大期冻害主要发生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眉县猕猴桃种植最适宜区位于渭河川道的中北部,其越冬期冻害风险从南向北逐渐减轻。猕猴桃越冬期冻害主要影响猕猴桃主干和幼树;春季芽膨大期冻害造成猕猴桃花蕾、叶片等受冻。针对两种冻害提出了不同防御方法,对科学防御冻害,提高猕猴桃产品质量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陕西省气象局立足地方发展需要,以保障苹果产业扶贫为切入点,积极开展苹果气象服务工作,为贫困地区苹果产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从苹果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和服务开展情况两个角度,分析了陕西苹果气象服务在专职机构、长效机制、监测服务网、技术支撑体系、服务模式创新、全流程多方位气象服务保障等方面的工作实践,总结了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8.
为合理规划种植结构布局,开展了高酸苹果的气候区划研究。根据前期研究结果,在借鉴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制定了宁夏晚熟高酸苹果的气候区划指标及区划原则。利用宁夏23个地面气象台站30年(1981—2010年)的气象观测资料,计算获得多年平均≥10℃活动积温、年平均气温、7—9月日照时数、7—9月气温日较差,完成了宁夏高酸苹果的精细化气候区划。区划结果表明,宁夏引黄灌区和中部干旱带的清水河流域比较适合种植晚熟的高酸苹果,特别是引黄灌区大部地区种植的高酸苹果品质优良;中部干旱带大部地区和南部山区不适宜种植晚熟的高酸苹果,这一地区种植晚熟苹果除了较难获得经济产量外,品质也无法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9.
太白山是秦岭主峰,历史资料记载太白山冬夏积雪,近34 a太白气象站记录的高山积雪6月平均为0.2 d,眉县气象站为2.6 d。为了了解气象站高山积雪记录是否有很好的代表性,了解气候变暖背景下,太白山高山区6月积雪情况和天气气候特点,2018年6月2-3日对太白山天圆地方至拔仙台较大范围高海拔地区进行了考察。考察发现两处山体阴坡积雪,3日清晨大爷海水面有薄冰,大爷海至大文公庙之间的路边有正在消融的冻土和小冰柱。2-3日太白和眉县气象站都没有观测到高山积雪,但是监测数据说明太白山高山区部分时段气温低于0℃。由此可知太白和眉县气象站6月没有观测到高山积雪时,高山区个别地方有积雪,当气象站观测到高山积雪时,高山区积雪的面积应该比较大,说明气象站高山积雪记录有较好的代表性,也说明太白山山脚盛夏山顶寒,一日历四季,十里不同天名副其实。  相似文献   

10.
果树黑星病与降雨相关分析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果树栽培是陕西省的农业支柱产业之一 ,1 998年苹果挂果面积 53.3万 hm2 ,梨树挂果面积 6.8万 hm2 ,产量居全国第二 ,面积占全国第一位。然而 ,近几年来梨、苹果黑星病发生已成为影响果树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其发生面积已正如过 6.8hm2 ,1 998年全省范围梨产区梨黑星病大流行 ,平均病叶率达 30 %左右 ,病指数达 2 0 %以上 ,个别地方出现毁园现象 ,造成经济损失达数亿元人民币。 1 997~ 1 998年陕西关中部分县区红富士苹果黑星病发生流行 ,仅兴平市周围县区果树平均病叶率 2 0 %~ 40 %。直接影响到该区苹果产业的发展。1 苹果、梨黑星病…  相似文献   

11.
窦志平 《山西气象》2002,(1):23-24,32
红富士苹果优质是当前果树生产的重要研究项目之一。通过近年来对山西吉县异常天气的分析调查及对苹果生产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生产管理措施,对红富士苹果优质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基于GIS的三门峡市苹果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明三门峡市苹果气候适应性及种植规模扩展空间,利用三门峡、灵宝、卢氏、渑池4个县级气象站点和苹果种植区及周边19个区域多要素气象站点资料,依据海拔高度将苹果种植区划分为塬区、浅山区和中山区3种区域,运用模糊隶属度评价各区气候因子,筛选出年均气温、年降水量、6—8月平均气温作为区划指标,针对不同气候要素采用克立格或反距离权重的GIS方法进行小网格插值,最终形成精细化的三门峡市苹果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图。区划结果表明:最适宜区多位于三门峡市中部和中南部,适宜区多位于东部和北部,不适宜区为北部边缘地带。当前三门峡市苹果种植主要分布于灵宝中部、南部和陕县西南部,是苹果的主产区和优质区;其他未开展苹果种植的卢氏县北部、陕县东南部处于最适宜区域,渑池县大部分处于适宜区,是未来苹果种植面积扩展的首选地区,但尚需综合考虑土壤、地形、气候等因素对苹果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利用铜川市1990—2019年国家基本站气象观测资料,依据前人研究所得的苹果各类气象灾害等级划分标准,分析铜川市近30 a苹果晚霜冻、高温热害、连阴雨、干旱等气象灾害特征。结果表明:(1)1990—2019年铜川市苹果晚霜冻灾害、高温热害、连阴雨灾害均为先增多后减少趋势,而干旱灾害的强度先减弱后增强;(2)苹果晚霜冻与连阴雨灾害均为北多南少;高温热害北少南多,南北差异显著;干旱灾害强度为中部弱,南部、北部强。研究结果可为铜川市苹果气象灾害防御提供理论依据,为铜川地区苹果产业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4.
寻幽探胜西汤峪余辉乘汽车从西安出发,沿着西宝公路西行,到眉县境内的横渠或槐芽向南拐再行30多分钟便到了秦岭北麓的汤峪,为区别于西安东南面蓝田境内的汤峪,这里通常人们叫它西汤峪。这是近几年新辟的一处以秦岭自然景观为主体的森林公园.汤峪河从秦岭深处向北流...  相似文献   

15.
为了有效利用气候资源,趋利避害,合理规划和发展陕西苹果产业,促进县域苹果种植布局优化和健康、可持续生产,结合陕西省苹果种植区地理、气候的实际特征,计算和分析了代表不同气候类型的4个代表县的苹果各生育期的干旱指数;并对4个代表县进行了分生育期的苹果干旱风险分布分析。结果显示:萌芽—幼果期是陕西苹果全生育期旱情最重时段,其次是果实膨大期和着色—成熟期,再次是越冬期;延安果区苹果全生育期的旱情在整个陕西果区最为严重,其次是渭北东部果区,再次是渭北西部果区,关中果区苹果全生育期旱情相对最轻。研究成果可为陕西苹果不同生育期、不同果区的防旱抗灾工作开展和县域单元内苹果产业防灾减灾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基于县域单元的陕西苹果越冬冻害风险分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柏秦凤  王景红  郭新  霍治国  梁轶  张勇  杨涛 《气象》2013,39(11):1507-1513
为了有效利用气候资源、趋利避害、合理规划和发展陕西苹果产业,促进县域苹果种植布局优化,实现健康、可持续生产,依据3个苹果种植代表县县站与其境内区域站越冬期气温的关系,进行概率移植,借助各代表县县站1971—2011年越冬期气温数据,计算获得各代表县县站及其境内区域站苹果不同等级越冬期冻害的发生概率。根据对30多个苹果越冬冻害历史个例的分析结果,分别赋予苹果越冬期轻度、中度、重度等级冻害0.3、0.5和0.7的灾损系数。依据气候致灾风险的基本原理和模型,计算获得各代表县县站及其境内区域站的越冬期冻害风险指数,并基于GIS系统制作了各代表县的降尺度苹果越冬期冻害风险分布图。  相似文献   

17.
陕西不同生态区苹果品质差异及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屈振江  郑小华  刘璐  张勇 《气象》2017,43(7):872-878
为做好苹果气候品质认证工作,基于2013—2015年陕西31个苹果种植生产基地县155片果园的果实品质调查数据和物候监测资料,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和逐步回归方法,分延安果区、渭北东部果区、渭北西部果区和关中果区4个生态类型区,分析了苹果品质的分异特征,研究了影响苹果品质的关键物候期及主要气象因子。结果表明:各生态类型区的果形指数和可滴定酸含量较为一致,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实着色度差异较为明显。第一次膨大期最高气温、生长季最高气温和幼果期平均气温对苹果品质的影响最为显著。其中开花期和幼果期气温高、降水少,第一次膨大期气温低、日照多,着色期气温低、相对湿度大有利于提高陕西苹果品质。利用多元回归构建的品质预测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可在业务中应用。  相似文献   

18.
苹果花期冻害气象指标和风险评估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花期冻害是影响苹果产量和品质形成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基于苹果花期冻害发生的地理分布、气象背景数据和已有研究成果,利用最大熵模型和ArcGIS空间分析工具,筛选出影响苹果花期冻害发生分布的暴露性指标和主要致灾气象因子,利用全国1981—2013年2084个气象站资料,评估了苹果主产区花期冻害的风险。结果显示:苹果花期冻害发生的暴露性指标是花前日最高气温大于等于6℃有效积温为420~550℃·d,主要致灾气象因子和高风险阈值按照贡献率大小依次为冻害过程的最大日较差 (大于等于22℃)、极端最低气温 (小于等于-2℃)、降水量 (小于等于5 mm) 和日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积温 (小于等于-14℃·d)。花期冻害风险较高的区域位于北疆、黄土高原西部和北部及川西高原区,而环渤海湾和黄河故道产区风险相对较低。不同风险区的分布与各地苹果物候期差异和春季冷空气的活动路径有关。  相似文献   

19.
眉县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的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比分析眉县农作物病虫害调查资料与气象条件。得结论:暖冬天气是导致来年病虫害大发生的主要气象因素,春季温度、降水、日照、夏秋季雨涝连阴雨分别影响着有关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和流行,应根据不同天气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防范。  相似文献   

20.
1 引言 在目前生产水平下,苹果产量与气象因子极为密切,通过气象因子预报苹果产量,比其他方式的估产要准确得多。这将为苹果的销售、贮运、加工提供可靠信息。 我站利用1957~1991年熊岳地区苹果产量与相应年份气象因子的关系,经过筛选找出11个具有生物学意义的气象因子,组合成8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