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根据近些年珠海市地质灾害发生概况,选取地质灾害主要致灾因子,并进行细化评分,以2 km×2 km面积为单元,将珠海市共划分出680个单元,采用地质灾害综合危险性指数法,分别予以赋值,运用MapGis软件获得各单元的地质灾害综合易发性指数,将珠海市地质灾害划分出高、中、低和不易发生4个等级,然后用ArcGis软件生成珠海市地质灾害易发分区图。划分结果为珠海城市建设防灾减灾、国土空间规划、地质灾害预警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四川华蓥市最新的地质灾害数据和野外地质数据,选取坡度、坡向、坡高、工程地质岩组、断层、河流影响距离、道路和采矿活动等8个影响因素,采用信息量模型,在进行评价因子分析的基础上,通过GIS空间分析平台,对华蓥市开展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可划分为高易发、中易发、低易发和极低易发四个区,分别占研究区面积的17.31%、27.63%、32.66%和22.40%。通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的线下面积(AUC)进行检验,其值为72.50%,评价结果良好,能够为华蓥市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4.
武山县地质构造复杂,岩土体破碎,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发育。以GIS平台的空间分析和栅格计算功能为基础,选取区内对地质环境影响较大的和易量化的因素作为评价因子,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通过栅格化各评价因子形成叠加运算图层,结合计算分析结果和野外调查认识,形成最终的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图,较之传统的评价和分区方法具有半定量评价与定性认识相结合的改进,在具体实践中具有较明显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在白龙江流域甘肃段主要城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统计分析确定了影响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的评价因子,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各评价因子的权重进行了计算。采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空间分析,按照自然间距分类方法将地质灾害易发性结果栅格图分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极低易发区4类,并绘制了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图。该问题的研究对于地质灾害的防灾减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安徽省池州市为研究区,选取坡度、坡向、工程地质岩组、断裂、道路、河流、降雨量、土地利用类型8个影响因子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基于全市345个地质灾害点(崩塌和滑坡)样本数据,采用信息量模型对研究区各影响因子的信息量进行计算,依据灾害点密度将区域灾害易发性划分为5个等级:低易发区、较低易发区、中易发区、较高易发区和高易发区。结果表明:安徽省池州市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和较高易发区主要分布在坡度较大的山区河谷两侧,反映人类工程活动破坏、流水冲刷作用和地形地貌因素是影响该区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其中,高易发区和较高易发区面积为1 801.47 km~2,分别占全区总面积的7.89%和13.88%,高易发区和较高易发区内的灾害点分别占所有灾害点的48.7%和21.5%,其中高易发区的灾积比为6.17,明显高于其他易发等级。对地质灾害易发性的方法与技术的研究,旨在为该区的灾害防治和经济建设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GIS的北京市延庆县地质灾害易发性区域划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灾害科学研究的深入,区域地质灾害已成为其重要的研究领域。文章利用遥感技术及GPS工具获取地质灾害的特征信息,在对地质灾害的成因背景分析基础上,运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评估理论构建了地质灾害发育度模型。以北京市延庆县为实验区,采用ArcEngine&.NET进行易发性分区程序的编写,计算研究区域内单元网格的发育度值。为了克服调查数据的局限性和人为因素,在计算发育度时引入修正系数,从延庆县DEM数据中提取单元格网内的地形坡度值,根据坡度值区间确定修正系数。将发育度计算结果按照一定规律、原则聚类。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区域划分,取得了与实际情况较为一致的结果。基于“3S”技术及灾害地质条件,采用地质灾害发育度模型,可以较好地用于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区域的划分,并能为防灾、减灾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8.
基于GIS和加权信息量的湖北鄂州地质灾害易发性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湖北省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之一鄂州市为研究区,在鄂州市地质灾害详细调查的基础上,选取地貌单元、高差、坡度、工程地质岩组、断层、开矿活动6个影响因素,应用加权信息量模型,通过GIS空间分析平台,开展研究区易发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划分为高易发、中易发、低易发三个区,分别占研究区面积的4.58%,13.59%,81.83%。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的线下面积(AUC)进行检验,其值为89.2%,评价精度较高。本文湖北省鄂州市为例开展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结果分析以及预测精度评价等,为湖北省内县域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云南省瑞丽市为研究区,基于GIS空间分析功能,选取高程、坡度、坡向、距断裂带距离、降雨等评价指标,用信息量模型和确定性系数模型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通过ROC检验评价模型精度,确定瑞丽市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  相似文献   

10.
以四川峨眉山市为研究区,选取坡度、坡高、坡向、岩土体类型、构造、河流侵蚀、地表覆被、降雨、工程切坡以及矿产开发10个影响因素作为评价因子,采用改进信息量法,在评价因子分级分析的基础上,利用GIS技术,对研究区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方法科学可靠,评价结果与实际基本相符;地质灾害在高陡斜坡区域、坚硬薄层-厚层状砂岩、粉砂岩夹白云岩、灰岩岩组、构造密集区最为发育,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是地质灾害发育最主要的控制因素;地质灾害易发性划分为高易发、中易发、低易发、极低易发4个等级,分布面积分别为169.37km2、429.07km2、363.43km2和221.12km2。易发性评价精度74.80%。评价方法可为县域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提供理论指导,评价结果可为该区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在甘肃省白龙江流域地质灾害资料收集及现场调查的基础上, 统计分析了该区滑坡发育与地层岩性、坡度、坡向、高程、断裂、植被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建立了白龙江流域滑坡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GIS的层次分析法评价模型, 完成了滑坡易发性分区评价, 将研究区滑坡按易发程度划分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和极低易发区, 其中, 高易发区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3.59%, 主要分布在断裂带、白龙江两侧以及软弱岩土体分布的区域; 中易发区占27.85%;主要分布在白龙江支流以及主要道路两侧的一定范围内; 低易发区占33.09%, 主要分布在海拔相对较高、植被覆盖度较高、基本上无断裂带通过的区域; 其余区域为极低易发区, 占25.46%。对比分析显示评价结果与实际滑坡发育情况吻合, 可以较好地反映区内滑坡灾害发育的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12.
以绿春县城为研究区,在绿春县城地质灾害详细调查的基础上,选取地层岩性、高程、坡度、坡向、断层、道路、河流7个影响因素,在信息量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赋权重,通过GIS空间分析平台,进行研究区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划分为地质灾害极高易发、高易发、中易发、低易发4个等级,分别占研究区面积的32.24%、2...  相似文献   

13.
在勘查、试验的基础上,对嘉陵江北碚城区段岸坡地质灾害的空间、时间分布规律、稳定性现状及影响因素作了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4.
海南省昌江县地质灾害的发育受地质环境条件控制和多种外在因素影响.依据昌江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资料,选择各类地质灾害发育的控制条件和诱发因素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建立地质灾害影响因子体系,构建信息量分析模型.通过对各项因子进行量化并使其归一化,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因子权重系数,利用ArcGIS的空间叠加分析功能,实现对昌江县地质灾害易发程度的评价分析.本研究将为昌江县地质灾害预警监测和地质灾害避让搬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借鉴GIS基本思想在Sufer中实现复杂地质图件的绘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作者在本文中通过对GIS中点、线、面及图层等基本思想的讨论,在Sufer中成功地实现了复杂地质剖面图的绘制,其成图方法比用GIS绘图更简单,同时又保持了用Sufer绘图的优点。最后提出了绘制复杂地质平面图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重庆市城口县作为研究区域, 基于地理空间数据库, 结合逻辑回归模型, 开展山地环境地质灾害易发性县级区划研究。在研究过程中选取坡度、坡向、剖面曲率、微地貌、坡位、距水系距离、岩性、距断层距离、距道路距离、高程、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顺逆向坡、年平均降雨量等13个因子作为诱发地质灾害的影响因子, 应用GIS技术将各个因子专题图层栅格化, 建立地理空间数据库。采用逻辑回归模型, 在R软件中进行逻辑回归模型训练, 得到各个影响因子的回归系数。建立地灾等级评价图, 并将危险等级划分为极低、低、中、高、极高5种类型。对于研究结果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进行合理性检验, 位于ROC曲线下的面积AUC值为0.901, 结果表明逻辑回归模型适用于重庆市城口县山地环境地质灾害易发性区划研究。  相似文献   

17.
GIS技术的产生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化发展的共同产物,是管理和研究空间数据的技术系统,可以迅速地获取满足应用需要的信息,能以地图、图形或数据的形式表示处理的结果。此文介绍了GIS技术的应用现状,建立基于GIS技术的地质灾害信息系统的必要性,讨论了基于GIS技术应用在地质灾害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及系统结构,并就建立地质灾害数据库和建立地质灾害模型做了初步探讨,对于全面掌握一定范围内可能自然灾害的分布,预测和预报可能的工程地质灾害,对地质灾害的防护和处理,最终保障社会的安全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由客观世界到信息化世界的认识和抽象过程以及由信息世界返回客观世界的利用改造过程的发展和转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相似文献   

18.
基于ArcGIS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多种多样, 但在致灾因素多样与复杂的沟谷地区, 传统的易发性评价模型的评价精度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基于斜坡单元法的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析可以充分体现控制因素和诱发因素的综合作用, 而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信息量法既可以把灾害诱发因素按支配关系形成有序的分组和分层, 又可以使统计分析评价与定量模型相结合, 从而对斜坡体的评价更为有效, 适用性更强. 因此, 本研究将基于斜坡单元的易发性评价方法与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信息量法相结合, 并加入斜坡类型评价因子, 以陕西省略阳县灾害易发性评价区划为例, 通过空间叠加分析得出易发评价区划并检验评价精度. 研究结果符合实际情况, 可为该地区地质灾害精细化评价和防灾减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基于Web-GIS构建昆明市地质灾害信息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昊  朱杰勇  钟延江 《云南地质》2005,24(4):450-454
简要介绍基于GIS平台的昆明市地质灾害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功能,并对系统实现过程中几个关键问题进行讨论,为昆明市地质灾害信息的规范化管理以及地质灾害预报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