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2.
杨挺 《沙漠与绿洲气象(新疆气象)》2009,3(Z1)
介绍了新疆气象局视频会商系统的系统结构、组成、功能及主要应用.该系统利用气象通信网络平台将中国气象局一新疆气象局和新疆气象局一地州气象局间会商系统级联在一起,实现了全疆各地州(市)气象局与新疆气象局交流的新模式.系统在日常天气会商、行政会议及业务培训中已发挥出重要作用,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1引言近年来,计算机通信和多媒体技术飞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视频会议系统的发展,实现远程天气预报双流视频会商,在技术上已经完全成熟。吉林省气象局以现代信息通信技术为支撑,已经建成了省局到国家局6M SDH宽带和MPLUS备份链路、省局到市(州)4M宽带和VPN备份链路,具备了承载双流视频会商系统的通信能力。基于已建成的宽带数字通信网络和计算机多媒体通信技术,以省气象台为中心,连接国家气象局、省局机 相似文献
4.
5.
广西气象视频电视会商及会议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广西气象远程视频电视会商及会议系统的设计、功能简介及具体应用。该系统利用当今先进的动态视频编解码技术并通过广西气象部门新建SDH数字电路宽带网络平台实现了区内不同地理位置各市气象局与区局面对面交流的全新模式。系统主要应用于天气会商、行政会议及教学培训,在实际应用中发挥出了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目前六盘水市业务科在地面测报基础业务方面对各台站指导及台站之间互相交流存在一定难度,为解决这一难题,结合六盘水市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有的视频会商系统,加强市局业务科在测报基础业务方面对各县局进行指导及全市各县局之间测报基础业务交流,以促进六盘水市测报基础业务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13.
简述“六盘水市人工影响天气综合技术系统”的建设及应用情况。以一次实际的防雹作业指挥为例,详细介绍“系统”在人工防雹作业指挥方面的应用情况及由此而来的良好效应。 相似文献
14.
<正>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是造成我国重大自然灾害的主要根源,并且在近年来有加重的趋势。暴雨、台风、持续性强降温、暴雪、高温热浪、重霾污染等都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科学家们需要剖析形成这些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原因和科学过程、机理,并研究构建有效的科学预测方法,以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自动气象站的建立,确实大大减少了观测人员的地面观测工作量,提高了观测时效和质量。在室内通过“实时遥测数据观测”显示屏就能直观地,一目了然地看到各气象要素数据。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自动气象站显示出来的气象要素值不能正确地反映当时的天气实况,而自动气象站又不能自动处理,此时则需要人工处理方可。 相似文献
16.
17.
利用观测数据和最大熵增(Maximum Entropy Production,MEP)模型,估算了京津冀地区小汤山、顺义和武清3个站的地表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模型的输入量为地表净辐射、地表温度以及地表比湿,其中地表温度和地表比湿分别通过地表向上、向下长波辐射和相对湿度估算得到。将MEP模型计算结果与涡动相关(Eddy Covariance,EC)观测得到的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进行比较,验证评估MEP模型。此外,将MEP模型计算结果与另一种简化计算方法(M20模型)以及7种再分析资料(NCEP1、NCEP2、MERRA2、ERA-5、ERA-Interim、JRA55、CRA)的日平均地表感热和潜热通量进行比较,对比分析它们在京津冀地区计算地表感热和潜热通量的准确度。结果表明:MEP模型计算的地表潜热通量和感热通量与涡动相关观测结果较为接近,具有相似的日变化、月变化和季变化特征。相比M20方法和再分析资料,MEP模型的计算结果与观测吻合得更好,具有更小的均方根误差和平均偏差。因此,最大熵增模型在京津冀地区计算地表热通量的准确度和可信度较高,在该地区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8.
天气研究与预报预警业务系统利用9210工程等现代化建设成果,发挥计算机技术优势和MICAPS平台的功能和作用,充分挖掘天气预报信息资源提高天气分析、研究和预报能力,推进天气预报由人工向计算机智能化方向发展以及天气预报的精细化制作与显示等方面积极探索,为开展天气预报研究和预报业务提供了有益的工具,对于提高气象预报服务水平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reviews the main theoretical progress of mesoscale weather dynamics since 2003, including: (1) The dynamic mechanisms of balanced and unbalanced flow are applied to study the genesis and development problems of mesoscale circulation. The symmetric instability and transverse-wave instability are analyzed in line and vortex atmosphere convection, and further research has been done on nonlinear convective symmetric instabilit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forced convection and unstable convection and the wave characteristics of mesoscale motion are also discussed. (2) Intermediate atmosphere dynamic boundary layer models are developed. The complicated nonlinear interaction is analyzed theoretically between the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 and the free atmosphere. The structure of the topography boundary layer, atmospheric frontogenesis, the structure and circulation of the low-level front and other boundary layer dynamic problems are discussed. (3)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eso-β-scale rainstorm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East-Asia atmosphere circulation are diagnosed with the variation of MPV (moist potential vorticity) anomalies. And some physical vectors are modified and applied in the moist atmosphere.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