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矿床原生晕的垂直分带研究是寻找隐伏矿体和盲矿体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通过对 30余种元素的分析 ,研究元素的分带指数、变化系数和变化指数梯度差 ,由此得出矿床原生晕由上至下的垂直分带为 :Mn Cd Zn Sn Cu Au Hg As( 1 82 0中段 ) ;Bi W Co Sb( 1 730中段 ) ;Mo Y( 1 70 0中段 ) ;Ni V Nb Sr La Sc Ti Yb Be Ag( 1 6 4 0中段 ) ;Pb Ga B Ba( 1 5 2 0中段 )。 30种元素的分带序列为 :Mn Ag1 Pb1 Cd Zn Sn Cu Au Hg As Bi W Co Sb Mo Y Ni V Nb Sr Cr La Sc Ti Yb Be Ag2 Pb2 Ga B Ba。  相似文献   

2.
西藏隆子县恰嘎锑矿位于藏南错美-隆子锑金成矿带中东部,该区成矿条件有利,是找锑铅锌的良好靶区。研究表明:1矿体原生晕发育,且分带明显。2结合原生异常分布态势及其与矿体的关系,成晕组分可以分为:前缘元素(Cd、Hg、As)、近矿元素(上部为Pb、Zn,中部为Sb,下部为Cu、Au、Ag)、尾晕元素(Mn、Bi、Mo、W、Sn)。3对该区利用浓集中心法和分带指数法分别求出了相近的分带序列:Pb-Zn-Mn-Bi-Mo-W-Sn-Cd-Hg-As-Sb-Cu-Au-Ag-Ba。4深部找矿方面,矿体很大可能向深部继续延伸或有盲矿体存在,且该矿床为热液型矿床。5在原生晕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深部矿体评价的指标(Cd×Hg×As×Sb)D/(Bi×Mo×W×Sn)D,数据表明该指标随深度的增加有规律地降低,是预测深部矿体资源潜力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3.
《四川地质学报》2022,(Z1):160-170
四川子杠坪铅锌矿床位于松潘~甘孜地槽褶皱系的东南缘,处于滴痴山背斜的西翼。矿区发现了一条铅锌矿体,赋存于二叠系下统甲黄沟群片岩地层的层间断裂带中,呈似层状产出,具显著的层控特征,成因类型为沉积变质叠加热液改造型。对I号矿体6个中段的56件矿样的副样分析,通过数理统计分析、分带序列研究、建立矿体深部预测模型等方法,系统研究了矿体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成矿主要指示元素为Pb、Zn、Cu、Co、Ag、Sb、Hg,次要指示元素为Au、As、Mo、Ni、Bi、W、Sn。原生晕分布特征显示了单一期次成矿作用前缘晕指示元素为As、Sb、Hg,近矿晕指示元素为Pb、Zn、Ag、Bi、Co,矿体下部及尾晕元素为Au、W、Mo、Cu。矿体原生晕综合轴向分带序列为:As―Sb―Ni―Bi―Ag―Ba―Zn―Sr―Mo―Au―W―Co―Pb―Sn―Cu―Hg,出现反分带现象。地球化学参数评价指标变化趋势为由大到小再变大,叠加作用明显,前缘晕元素Ag、Sb、Hg的含量在最下部中段有增大趋势,推测矿体向下延伸很可能再次富集膨大,膨大部位较远。建立了矿体深部预测模型,结合成矿指示元素浓度分布情况,预测了矿体在深部呈囊状展布,在P08-P16勘查线向下可能再次膨大,往东西两端则有逐渐尖灭趋势。  相似文献   

4.
《四川地质学报》2019,(Z1):160-161
四川子杠坪铅锌矿床位于松潘~甘孜地槽褶皱系的东南缘,处于滴痴山背斜的西翼。矿区发现了一条铅锌矿体,赋存于二叠系下统甲黄沟群片岩地层的层间断裂带中,呈似层状产出,具显著的层控特征,成因类型为沉积变质叠加热液改造型。对I号矿体6个中段的56件矿样的副样分析,通过数理统计分析、分带序列研究、建立矿体深部预测模型等方法,系统研究了矿体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成矿主要指示元素为Pb、Zn、Cu、Co、Ag、Sb、Hg,次要指示元素为Au、As、Mo、Ni、Bi、W、Sn。原生晕分布特征显示了单一期次成矿作用前缘晕指示元素为As、Sb、Hg,近矿晕指示元素为Pb、Zn、Ag、Bi、Co,矿体下部及尾晕元素为Au、W、Mo、Cu。矿体原生晕综合轴向分带序列为:As―Sb―Ni―Bi―Ag―Ba―Zn―Sr―Mo―Au―W―Co―Pb―Sn―Cu―Hg,出现反分带现象。地球化学参数评价指标变化趋势为由大到小再变大,叠加作用明显,前缘晕元素Ag、Sb、Hg的含量在最下部中段有增大趋势,推测矿体向下延伸很可能再次富集膨大,膨大部位较远。建立了矿体深部预测模型,结合成矿指示元素浓度分布情况,预测了矿体在深部呈囊状展布,在P08-P16勘查线向下可能再次膨大,往东西两端则有逐渐尖灭趋势。  相似文献   

5.
边家大院铅锌银多金属矿床为大兴安岭中南段新发现的一个典型的热液脉型矿床,矿体呈脉群状产出。文章通过对矿区5个钻孔岩心进行系统采样和光谱测试分析,运用格里戈良分带指数法和数理统计方法(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对矿区A—A′勘探线矿脉群的原生晕特征进行了详细系统的研究。认为矿脉群原生晕分带明显,前缘晕元素为Sb、Hg、As,尾晕元素为Mo、W、Sn、Bi,近矿晕元素为Pb、Zn、Ag、Cd、Cu、Au;垂向分带序列为Sb-Co-Zn-As-Mo-W-Bi-CdPb-Hg-Sn-Ag-Cu-Ni-Au,出现了Mo、W、Bi的"反向分带"现象,具有两个阶段成矿作用;成矿元素(Pb、Zn、Ag)和前缘晕元素(Hg、As)在矿脉群下部异常值较高,且异常向深部延伸,推测矿区深部可能存在隐伏矿脉群。综合上述特征,初步建立了矿区的成矿成晕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6.
为预测和评价那仁陶勒盖金矿的成矿潜力,运用多元统计方法,结合地球化学各参数信息,对那仁陶勒盖金矿原生晕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显示:那仁陶勒盖金矿赋矿花岗闪长岩中Au、Ag、Bi等元素浓集克拉克值明显偏高,与那仁陶勒盖金成矿作用关系密切;矿石中Au与Sb、Cu、Pb、Ag、Hg、Zn、As、Bi等关系最为密切;矿体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出现尾晕元素W、Sn等与前缘晕元素As叠加的现象,同时(As+Sb)/(Bi+Mo)、100Sb/(Bi·Mo)等分带性指数出现转折,指示深部存在盲矿体.依据上述矿体原生晕特征,建立矿体叠加晕预测模型,预测盲矿体赋存位置在海拔710m以下的岩体与地层接触带附近.  相似文献   

7.
对龙门店银矿K4矿体Au、Ag、Cu、Pb、Zn、W、Mo、Hg、As、Sb、Bi等11种微量元素的原生晕特征进行研究,为矿体深部成矿预测提供理论依据。微量元素统计学分析表明,Pb、Zn可作为矿体主要的近矿指示元素,矿体的成矿过程具有多期次叠加的特点;分析K4矿体原生晕地球化学参数垂向变化规律,发现矿体前缘和中部分别表现出明显的尾晕指示元素强异常和前缘晕指示元素强异常;计算得到矿体自上而下的轴向分带序列为W—Mo—Au—Hg—Cu—As—Bi—Zn—Ag—Sb—Pb,出现了明显的"前尾晕共存"和"反向分带"现象。依据上述K4矿体原生晕特征,建立了矿体原生叠加晕模型,并预测矿体深部存在规模较大的盲矿体,909 m标高以下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8.
彩霞山铅锌矿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及深部矿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彩霞山铅锌矿是位于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南缘的热液型铅锌矿床。对其Ⅱ号矿体36号勘探线剖面的原生晕特征研究表明:1)矿体前缘晕元素为Cd、Hg、Zn、As、Cu,近矿元素为Ag、Pb、Sb,尾晕元素为Sn、Mo、W; 2)根据格里戈良分带指数法计算,其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由矿体头部至尾部)为Zn-Mo-Hg-Cd-Cu-As-Ag-Sb-Sn-W-Pb。采用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方法研究了成矿元素与相关金属元素、主量元素之间的亲缘性,并建立了(Cd+Hg)/(W+Mo)、F1因子以及主量元素Fe2O3、Na2O 和Na2O/K2O等评价指标。根据各评价指标的分布特征,认为在矿体深部仍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9.
火山热液型铅锌矿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预测指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火山热液型铅锌矿床赋矿围岩、后期脉岩和蚀变岩石中成矿元素铅锌银含量高,矿体元素组合复杂,原生异常发育,并存在着原生分带现象。矿体前缘元素为I、Hg、As、Sb、B、Ba;近矿指示元素是Pb、Zn、Ag、Au、Cd、Mn、Cu;尾部或矿下指示元素为Cu、Mo、W、Sn。根据矿床指示元素的分布规律和原生晕的分带性,研制了判别矿床剥蚀程度和评价异常的地球化学指标,建立了该类矿床的地球化学找矿预测标志。  相似文献   

10.
针对矿区地表及井下四个中段共采集地层和构造蚀变岩样品194件,分析Ti、V、Cr、Mn、Co、Ni、Au、Ag、Cu、Pb、Zn、W、Sn、Mo、Bi、As、Sb、Hg等18种微量元素含量,编制各元素地球化学0号勘探线横剖面图,综合利用地球化学图件分析法与格里戈良分带指数法,确定元素的轴向分带序列。通过地质地球化学资料可知,石英闪长岩、构造蚀变岩中Cu、Ag、As、Au、Mo、Sn元素含量高,变异系数大,表明这些元素参与成矿蚀变作用。矿区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为:(Zn、Cr1、Hg1、Ni、As)→(Pb、V、Mn、W、Cr_2、Ti)→(Hg_2、Sb、Co、Bi、Sn、Ag、Au、Mo、Cu),根据元素地球化学横剖面图中主成矿元素异常高值带向下延伸未封闭、矿体向下未尖灭、特征前缘晕元素Hg、成矿晕元素Cu出现矿尾晕等特征,说明矿体向下仍有一定的延伸,预示着深部具有一定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1.
西藏柯月Pb-Zn-Sb-Ag多金属矿床位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IYS)与藏南拆离系(STDS)之间的北喜马拉雅成矿带。该矿床经详查验证,4 300 m以浅的矿体赋存于日当组钙质板岩夹薄层泥晶灰岩中,严格受北东向断裂控制,但深部延伸不明。本文通过该矿床I号矿体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对此问题进行初步探讨。研究表明,前缘晕元素为Hg、As、Tl,近矿晕元素为Pb、Zn、Sb、Ag、Au、Cd、Cu、Mn,尾晕元素为Sn、In、Bi;采用改良的格里戈良分带指数法计算分带序列为In-Mn-As-Cu-Zn-Cd-Bi-Pb-Sn-Hg-Tl-Ag-Au-Sb,重心法计算分带序列为In-Mn-As-Cu-Cd-Zn-Hg-Bi-Sn-Pb-Ag-Sb-Tl-Au;同时,讨论原生晕地球化学参数变化规律,并以各元素的几何平均值累乘比建立矿体的剥蚀参数模型及矿体原生晕叠加理想模型。综合以上分析,推测矿床有多次成矿作用叠加,上部存在剥蚀至尾部的矿体,而深部可能有矿体延伸。  相似文献   

12.
五龙金矿是辽东地区大型岩浆热液型金矿床,163矿脉是矿区内目前发现的最大含矿构造。为进一步探测深部找矿潜力,近几年矿山对163矿脉进行了大量的探采工程,其中在-762 m坑道实施了600 m钻孔。本文在详细编录该钻孔的基础上,对全孔样品进行成矿元素测试工作,利用SPSS软件对所得测试数据进行元素相关性、聚类、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显示,具有显著正相关的元素主要为Bi、W、Cu、Ag、Au和As、Sb、Sn、Zn两组;Mo元素与Sn、Ag、Cu、Bi、W、Sb地素具有显著正相关性,而Pb元素与Cu、Mo、Au、W元素呈显著负相关性,Hg元素与其它元素相关性不明显。聚类分析结果表明,R型聚类在类的距离为5的水平上,这些元素明显可分为3组:Hg、Cu、Pb、Zn、Sn、Mo、As、W;Ag、Au、Sb、Bi。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提取3个因子可以反映出12个元素变量64.42%的地球化学信息,F1的主要载荷因子组成为Sn、Ag、As、Zn、Sb, F2的主要载荷因子组成为Au、W、Bi、-Pb, F3的主要载荷因子组成为Hg。根据成矿元素随深度变化特征,结合前人构造叠加晕研究成果,推测该钻孔深部还...  相似文献   

13.
老代仗沟矿床为伏牛山岩浆期后热液充填成因的脉状铅锌矿的代表性矿床。基于1∶20万和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综合异常,开展了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和1∶5千岩石化探测量。土壤化探次生晕异常(Pb、Zn、Ag成矿元素)的分布面积大、强度高,且与矿带展布方向高度一致;岩石地球化学原生晕异常反映了矿带及矿体的浅、深部的铅锌工业矿体主元素的分布规律,其中Pb、Zn套叠好,Ag、Cu套叠差。矿带由内向外横向分带规律为:Pb-Zn-Ag-Cu→Mn-Sn→(Mo)-Co-Ni;轴向分带自上而下(高程750~450m,间隔60m)为:As-Ag→Sn→Zn-Pb→Be→MoCo-Ni→Cu-Mn;找矿指示元素:矿上为Be、Mn;矿中为Pb、Zn、Ag、(Cu);矿下为Co、Ni。该项研究成果可作为矿带、矿体深部勘查预测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李惠  张文华 《地质与资源》1999,8(4):217-222
胶东地区大型、特大型金矿都严格受构造控制,具有多期多阶段叠加成晕特点,一般都有1~2个主成矿阶段.在矿体周围能形成异常的元素有Au、Ag、Cu、Pb、Zn、As、Sb、Bi、Mo、Hg、Co、Mn、Ni、W(F、B)等元素.单阶段形成的晕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带,Hg、As、Sb(B、F)强异常总是分布在矿体上部及前缘,而Bi、Mo、Mn、Co、Ni的强异常总是分布于矿体下部及尾晕,Au、Ag一般正相关,Cu、Pb、Zn有时偏于矿体上部,有时偏于下部.典型金矿床的元素组合及矿床地球化学异常垂直分带特征是研究金矿床原生叠加晕叠加结构、建立矿床叠加晕模型、确定盲矿体预测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5.
该文以山东招远大尹格庄金矿床中微量元素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矿床围岩、矿石等微量元素的研究,表明大尹格庄金矿围岩中微量元素以富含 Bi,Au,Pb,W,Ag,Sn 为特点,矿体和矿化体中元素组合为 Au,Ag,As,Sb,Hg,B, Cu,Zn,Bi,Mo,Mn,Co,Ni,W。在5个成矿阶段中,第二阶段与第三阶段微量元素的富集程度较明显,表现为 Au, Ag,As,Co,Bi,Cu,Pb,Zn 等的富集,成矿元素可分为2个分带序列,主成矿元素为 Au Ag Cu Pb Zn Bi 组合、头晕元素 As Sb Hg 组合和尾晕元素 Co Ni 组合。  相似文献   

16.
罗卜岭矿床是与晚中生代花岗闪长斑岩体有关的隐伏斑岩型铜钼矿床, 矿区位于紫金山矿田的东北部; 铜钼矿体主要产于绿泥石化-绢英岩化和(弱)钾化-绢英岩化带中, 矿石矿物组合为黄铜矿+辉钼矿; 少量过渡类型矿体产于高级泥化带中, 矿石矿物组合为蓝辉铜矿+铜蓝+辉钼矿。罗卜岭矿区的原生晕地球化学三维模型显示, 微量元素具有一定的分带特征, 低温元素Au与高温元素组合W、Sn、Bi分布于矿体上方, 中低温元素Pb、Zn、Ag分布于Cu、Mo元素之间; 元素直观垂向分带序列大致为: (As、Sb、Hg)-(W、Bi、Sn)-Ga-Au、Ba-Cu、Ag-Pb、Zn-Mn-Mo; 前缘晕的元素与氧化物组合为As、Sb、Au、Ga、Al2O3, 矿体近矿晕元素组合为Ag、Pb、Zn, 缺失尾晕元素组合; Cu、Mo可直接作为找矿指示元素, Au、Ag、Pb、Zn、As、Sb、Ga、Ba、Mn可作为间接指示元素, 矿床深部K2O正异常与Al2O3负异常可作为斑岩型铜钼矿的重要找矿标志, 这一规律对紫金山矿田深部和外围隐伏斑岩型矿体的勘查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甘肃马泉金矿伴生元素特征及剥蚀程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姜启明 《黄金地质》2001,7(2):23-28
对马泉金矿伴生元素的一般特征、组合特征和垂直分带做了细致的研究,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对矿床的剥蚀深度做了较详细论证。马泉金矿矿石伴生元素的垂直分带(由上至下)为Bi-Cu-Hg-Ag-Pb-Sb-Au-As-Zn-Be-Mo;与Au相关的元素依次为As、Sb、Cu、Zn、Ag。矿床已剥蚀到中上部,四号矿带东段及五号矿带深部仍有盲矿体存在。  相似文献   

18.
青海果洛龙洼金矿床地球化学垂向分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福聚 《地质与勘探》2013,49(5):907-913
通过系统采样分析,运用格里戈良分带指数法,探讨了青海果洛龙洼金矿床原生晕垂向分带特征。果洛龙洼金矿床元素分带序列由浅到深为:Au-Pb-As-Ag-W-Co-Cu-Bi-Hg-SbZn-Sn-Ni-Mo。金矿床的矿上晕元素Au、Pb、Ag集中于该矿床的最上部,尾晕元素Sn、Ni、Mo在该矿床下部富集,矿上晕元素与尾晕元素按照理论金矿床垂向分带规律分布,代表了该矿床主成矿期的元素分带特征,而在主成矿期形成的位于矿床最上部的前缘晕元素分布空间已被风化剥蚀。结果表明,金矿床的前缘晕元素As、Hg、Sb,和矿上晕元素Cu、Zn以叠加晕的形式穿插于矿上晕元素及尾晕元素之间,反映了该矿床成矿具有两期次叠加成矿的特征,矿床深、边部找矿工作应围绕这两期成矿作用形成的矿化富集带进行。  相似文献   

19.
文章在阐述长坡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矿化富集规律:①长坡锡多金属矿床由上部锡石硫化物矿体和下部夕卡岩型锌铜矿体组成,锡石-硫化物型矿体形态主要表现为大脉型、细脉带型以及似层状;夕卡岩型锌铜矿化主要沿赋矿岩石的裂隙充填、交代,形成细脉状、层状以及浸染状矿化,矿体分为2段,南西段为锡多金属硫化物矿,北东段为锌铜矿;②长坡锡多金属矿床具有明显的水平以及垂向分带特征,平面上从岩体中心向外依次为Zn,Cu→(W,Sb)→Sn,Zn→Sn多金属→(Pb,Zn,Ag);垂向上自下而上依次为Zn,Cu→Sn,Zn→Sn多金属→(Pb,Zn,Ag);③长坡锡多金属矿床矿化富集与构造关系密切,尤其是次级构造部位,矿化富集程度高。夕卡岩型锌铜矿富集受花岗岩体影响明显,靠近花岗岩体矿化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