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刘灏 《海洋信息》2000,(3):22-23
根据海洋监测资料表明,1999年我国近海海域环境质量仍呈继续恶化趋势,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的河口、海湾以及大中城市毗邻海域污染更为严重,超过海水水质标准一、二类区域的面积已达16万平方公里,其中超过四类海水水质标准区域的面积也有3.7万平方公里。超标水质区距岸最远处已达200公里,  相似文献   

2.
根据1998—2002年对古镇口港海域5期的监测结果,初步探讨了该海域环境因子的变化特征和营养水平。结果表明:该海域水质较好,除油类和CODMn外,1998年达到GB 3097—1997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1999年水质超过第四类标准,2000,2001年水质达到第三类标准,2002年达到第二类标准。其中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含量近年略有上升,氮磷比平均为26.8。富营养化指数平均为37.2,并呈迅速下降态势,已从1999年的137降为2002年的0.733。但该水域受油类和CODMn污染较严重,CODMn的含量从1999年开始连续3年超过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2002年明显好转,达到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油类的含量连续5a达到第三类海水水质标准。综合来看,古镇口港海域水质目前状况较好。  相似文献   

3.
海口湾秀英浴场水质状况及其影响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自90年代以来曾多次对秀英浴场的污染状况进行调查,发现海水水质已有一定程度的污染,油类和悬浮物经常超过海水浴场水质标准。大肠杆菌不仅超过浴场水质标准,其含量还逐年增加,说明该浴场受生活污水的污染程度在增加。营养盐在该海域也偏高,有时也超Ⅰ类海水水质标准,存在一定的富养化倾向。本文对上述海域存在污染的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指出离浴场1km处的海南化肥厂等厂家的综合排污口对海水水质影响较大;海口市经济发展很快,陆源污染物入海量增加,污染物在流、浪、潮的作用下不断向浴场搬运,也造成水质一定污染。  相似文献   

4.
福建南海海岛周围海域的化学耗氧量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蔡清海 《海洋通报》1998,17(5):40-45
根据福建省1990年海岛调查资料对福建澳岛海岛周围海域的化学耗氧量分布作了探讨,结果表明,海岛周围海域的环境质量达到一类海水水质标准,但在某些局部地区,已受到了不同程度污染,化学耗氧量(COD)有少数海域超标。  相似文献   

5.
厦门西海域海水和养殖动物污染物初步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9年2月和4月对厦门西海域海水和两种养殖动物的重金属(Cu、Zn、Cd、Pb)、石油类和大肠杆菌数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西海域海水的重金属(Cu、Zn、Cd、Pb)、石油类含量基本符合国家一类海水水质标准,养殖动物鲈鱼和僧帽牡蛎也基本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海水中的大肠杆菌数量超过了国家海水卫生标准,显示该海域有一定程度的有机质污染,其养殖产品不宜生食。马銮湾内海水和养殖动物的污染物含量较海外高。养殖鲈鱼的肝脏对重金属和石油类的浓集系数远较肌肉为高,而僧帽牡蛎对污染物的浓集能力又明显比鲈鱼强。  相似文献   

6.
海洋纵横     
中国海洋环境持续恶化中国海洋环境污染范围不断扩大,并呈逐年加重之势。中国大部分海湾以及大中城市邻近海域污染日趋严重,1998年,中国近海海域水质劣于国家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面积已达到约20万平方千米,比1992年扩大近一倍。其中约4平方千米的海域水质不能满足水产养殖、海上运动娱  相似文献   

7.
三亚湾海域水质现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99年夏季三亚湾海域水质监测结果,在对各水质参数进行污染指数计算的基础上,应用水质综合评价模式,对该海域进行水质评价。结果表明:(1)受河口和港口高浓度测值的影响,三亚湾海域水质呈现轻度污染状态,河口水质已被严重污染;(2)除溶解氧和重金属Pb外,该海域其它水质参数均未超出一类海水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8.
福建主要港湾的水质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2000年和2001年福建主要港湾的水质监测资料,对福建16个港湾的海洋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福建部分港湾的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超过二类海水水质标准.局部海域已达到富营养化,要重视和防范赤潮的发生和危害.有些港湾还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其综合评价指数在0.43~1.07之间.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家对长江流域实施环境综合整治、浙江省委省政府开展“五水共治”等环境整治工程,陆源入海污染物总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近几年舟山近岸海域环境质量呈好转态势。2007—2013年舟山近岸海域水质均不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2014年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有1 269 km2,仅占全市海域面积的6.1%,海水质量总体形势不容乐观,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较高,海洋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较低。通过对舟山海域84个二级类基本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进行统计分析,2012—2014年海洋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分别为35.7%、38.1%和44.0%,超标因子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  相似文献   

10.
三门湾蛇蟠海域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根据 1 997年 8月三门湾蛇蟠海域现场调查结果 ,采用环境质量指数法 ,对该海域的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 ,该海域除营养盐及锌含量超标外 ,其它环境要素基本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及底质标准。水体中营养盐含量普遍偏高 ,无机氮含量 98%超一类海水水质标准 ;活性磷酸盐 66%超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沿岸锌矿的开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海域重金属中的锌含量  相似文献   

11.
杭州湾丰水期主要污染因子的分布变化及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2000年~2001年杭州湾交通通道工程海域环境调查与监测、大小洋山海域跨海大桥和码头建设以及宁波镇海炼化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资料,结合浙江省海洋污染基线调查的成果,分析了杭州湾丰水期主要污染因子的分布变化规律及其成因,结果表明:(1)杭州湾海域水质受陆源影响显著,面源和无组织排放的污染物以及沿岸径流携带入海的污染物,使水体处于严重的富营养化状态。(2)无机氮、活性磷酸盐是丰水期杭州湾海域水体的主要污染因子,其在水体中的含量从湾顶至湾口逐渐降低。无机氮在水体中的含量较高,均超过四类海水水质标准;活性磷酸盐在水体中的含量在湾顶和湾中段超过四类海水水质标准,在湾口段超过三类海水水质标准。(3)化学需氧量和石油类物质也是丰水期杭州湾海域水体重要的污染因子,湾顶段的化学需氧量、石油类物质平均含量超过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石油类污染物质含量呈现湾中段低,湾顶段和湾口段高的分布态势,表明石油类污染物质的含量除了受陆源排污的影响外,还与各类船舶及大型石化企业等长期排污有密切关系。(4)由于钱塘江潮汐的作用,杭州湾海域水体交换剧烈,湾内高含量的悬浮物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水体中污染物质的降解。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SFI)和生物富集系数(BCF)分析并结合污染程度评价和海水水质标准,研究和评价了2015年12月钦州湾东部海域表层水和浮游生物中Zn、Cd、Cr、Hg、As、Cu六种重金属的含量和污染现状。结果表明,钦州湾东部海域表层水中重金属含量大小依次为CdCrZnAsCuHg,其中Zn、As、Cu、Hg含量符合国家一类海水水质标准,Cr含量符合国家二类海水水质标准,Cd含量超标;浮游生物中Zn、Cd、Cr、Hg、As、Cu含量依次为6.57×101mg/kg干重、1.51×10~(-1)mg/kg干重、4.13×10~(-1)mg/kg干重、9.48×10~(-3)mg/kg干重、1.85×10~(-1)mg/kg干重、6.89×10~0mg/kg干重,浮游生物中重金属含量远高于表层水中的重金属含量。浮游生物对重金属的富集系数最高达40000,表明浮游生物对重金属有很强的富集能力。  相似文献   

13.
利用1999年夏季三亚湾海域水质监测结果,在对各水质参数进行污染指数计算的基础上,应用水质综合评价模式,对该海域进行水质评价。结果表明:(1)受河口和港口高浓度测值的影响,三亚湾海域水质呈现轻度污染状态,河口水质巳被严熏污染;(2)除溶解氧和重金属Pb外,该海域其它水质参数均未超出一类海水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14.
云霄县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位于厦门、汕头两个特区之间,依山面海。有沿海乡镇3个,沿海行政村25个,沿海人口7万人。浅海面积0.67万ha,滩涂面积0.2万ha,淡水面积0.2万ha。“九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海上再造一个漳州”、“加快培育和发展水产支柱产业”等战略部署的推动下,云霄县海水养殖业得以持续、快速发展,已担当了全县农村经济和海洋渔业经济发展中十分重要的角色。2001年全县海水养殖业产值达6.4亿元,占全县大农业产值的38.9%。随着海水养殖业的迅速发展,海域开发力度不断加大。而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15.
海南三亚湾海域水质状况评价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根据1998年10月至1999年8月海南三亚湾海域水质监测结果,分析了各水质参数的周年变化,在对各水质参数进行污染指数计算的基础上,应用水质综合评价模式,对该海域进行水质评价。结果表明:(1)受河口和高含量测值的影响,三亚湾海域水质呈现轻度污染状态,河口水质已接近严重污染;(2)除重金属Pb外,该海域其它水质参数均未超出一类海水水质标准;(3)除重金属Pb外,该海域其它水质参数变化的控制因子。  相似文献   

16.
根据2012年春季滨州浅海水域水质监测结果,在内梅罗污染指数法评价的基础上,考虑最大权重因子,采用权重修正的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对该海域水质现状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滨州浅海水域春季环境质量总体为清洁。在11项评价项目中,DO、COD、铜、铅、砷含量在各调查站位均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pH、活性磷酸盐、无机氮、锌、镉指标符合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汞和石油类在部分站位符合第三类海水水质标准,是滨州浅海水域的主要潜在污染因子。  相似文献   

17.
于2003年8月28日对奥运帆船赛场海域海水水质要素进行了现场调查,并以无机态氮(DIN)、无机态磷(PO4-P)、化学耗氧量(COD)、溶解氧(DO)为化学指标参数,探讨了该海域的富营养化状况。结果表明,奥运会帆船赛场海域除石油烃外,大部分海域符合国家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石油烃平均含量超过国家二类水质标准。该海域调查海区PO4-P、DIN主要受陆源排放影响,特别是浮山湾至石老人沿岸海域含量较高。部分区域已经开始呈现轻微富营养化状态,富营养化状况主要受陆源排放等因素的影响。整体上奥运会帆船赛场海域水质良好,污染较轻。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海的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近岸海域水质中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活性磷酸盐、无机氮、汞、铅、镉、石油类等8项评价因子均有超过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测值,其中活性磷酸盐、无机氮、铅的超标率分别为66%,62%,57%。主要污染指标是无机氮、活性磷酸盐、铅、汞,污染指数分别为3.12,2.46,2.18,2.10。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江苏省对可能影响近岸海域海水水质的相关区域实施了全面监测。文章首先指出了江苏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现状,进而依据2008—2012年连续5年所取得的大量监测数据,详细分析了江苏近岸海域海水水质主要污染物指标变化趋势。提出了造成近岸海域海水水质污染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20.
我国海域油气勘探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海域的油气地质工作开始于1959年,目前已发现和圈定的主要沉积盆地有六个.1979年开始执行了对外合作勘探的方针,其合作面积有15万平方公里,钻井190余口,获油气井83口,已有两个油田投入生产.发现井及高产井不断出现,显示了我国海域的油气远景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