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国家海洋行政管理工作,如同我国其他国家行政机关实施的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国家土地行政管理和国家水利行政管理一样,都是国家行政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际海洋形势的变化和国内海洋经  相似文献   

2.
高抒 《海洋世界》2006,(3):11-15
“一个创新型国家,不仅要有能力解决本国的问题,而且应该对全球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制定和实施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是实现创新型国家目标的第一步,它主要是针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尤其是我国十分突出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长远地看,一个创新型国家,不  相似文献   

3.
论我国海洋权益的现状与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洋权益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我国海洋权益现状,积极地保护我国海洋权益,这对维护我国主权,搞好我国海洋综合管理工作,建设、发展海洋经济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我国海洋权益的现状从历史和现实上看,国家存在海洋权益,却并不等于国家自发地就会对这一权益实际地占有和管辖。国家海洋权益虽然是客观存在的,还需要通过国家的力量去维护,运用国家的职能对其海上“领土”和主权所及海域对象,实施有效控制、管理,以保证国家海洋权益的最终实现。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和其他国际海洋…  相似文献   

4.
警察权是国家统治权的一种,是国家、地区为维护社会秩序所行使的强制权。海洋警察权是沿海国警察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管辖海域约数百万平方千米。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显重要,因此,加强对海洋警察权的研究,正确运用海洋警察权,是维护国家安全、维护海洋秩序和国家海洋权益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海域划界是一项关系国家主权和权利、民族利益及海洋经济发展的国家行为,是解决国际海域争端有效措施、维护海洋权益的前提和保证,是沿海国家实施海洋战略、发展海洋经济的先决与必要条件,受到沿海国家的高度重视.本文吸取有关海域划界技术和方法著作中的精华,阐述海域划界方面的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英国国家海滨公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英国国家海滨公园概况英国国家海滨公园全称是英国潘姆伯克郡国家海滨公园。它位于西威尔士半岛,面积582平方公里,岸线包括了近岸岛屿总长4]8公里。这个公园是根据1949年英国的国家公园和农村进入法,于1952年建立的,是英国面积最小,但也是唯一的国家海  相似文献   

7.
《海洋开发与管理》2006,23(4):F0003-F0003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是一所公益性综合型海洋科学研究所。近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攻关、国家攀登计划、国防建设专项、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项目、科技部基础性研究项目和公益性研究项目、国家海洋勘测专项、国家勘界办专项、国家海洋局科技专项、福建省重大科  相似文献   

8.
《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明确指出:国家湿地公园是指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开展湿地宣传教育和科学研究为目的,经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准设立,按照有关规定予以保护和管理的特定区域。  相似文献   

9.
推进国家海洋治理体系和海洋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建设海洋强国的行动纲领。文章在介绍"国家治理体系"政治概念的基础上,对国家海洋治理体系和海洋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涵进行了解析,从治理主体、治理功能和治理手段等方面探讨了国家海洋治理体系基本内容,并基于此开展国家海洋治理整体制度设计的探讨。最后,提出了推进国家海洋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海洋与国家的生存与发展、繁荣与进步密切相关,发展海洋事业不仅仅是沿海和涉海部门的事,而且是国家的大事,民族的大事。要实现建设海上中国的宏伟目标,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为此,国家应采取如下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1.
杨文艳  刘宪斌 《海洋信息》2003,(2):24-27,19
2.1.3 重要栖息地和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 美国地质勘探局的一项优先工作是要为管理者、决策者和民众提供关于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和其他重要栖息地的信息。 2.1.3.1 加利福尼亚州的蒙特里海湾 在加州蒙特里海湾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研究人员研究在保护区内,沉积物是如何被侵蚀、堆积并转移的。这些信息会帮助管理者保护海洋保护区内的栖息地。  相似文献   

12.
1994年11月16日生效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规定,岛屿是划定领海基点的重要依托,直接影响国家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范围和面积;一个海岛主权的归属,可以确定1550平方千米的领海海域,以及43万平方千米的专属经济区。自《公约》生效以来,各主要沿海国家都把开发利用海洋列入国家的发展战略,将海岛开发与保护、海岛权益维护作为推动国家持续发展的重心。为加强对海岛的保护和管理工作,维护国家海洋权益,2009年12月26日,  相似文献   

13.
“冰上丝绸之路”作为连接亚欧大陆的国际贸易通道,把北极东北航道的经济优势转化为沿线贸易便利化水平增益。基于北极事务参与度和相对于北极东北航道的位置,文章将“冰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划分为东北亚国家、北欧5国、北海周边国家和北极东北航道扩展线沿线国家4类国家主体;综合市场准入、口岸和海关管理、规制环境以及金融和电子商务4个一级指标及其下设的24个二级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贸易便利化评价模型,并测度和分析2014—2018年各国贸易便利化指数。研究结果表明:“冰上丝绸之路”沿线贸易便利化水平在国家主体和一级指标的维度上都存在显著差异,北欧5国和北海周边国家具有稳定且较高水平的贸易便利性,而东北亚国家和其他欧洲国家处于不便利的临界状态;市场准入是“冰上丝绸之路”沿线贸易便利化的薄弱环节,不同类型国家主体的贸易便利化水平主要由规制环境体现。  相似文献   

14.
内水是指一国领海基线以内的水域,包括湖泊、河流及其河口、内海、港口、港湾、领峡以及其他位于领海基线以内的水域。《公约》规定:“领海基线向陆一面的水域构成国家内水的—部分。”内水如同陆地领土一样,是沿海国领土的组成部分,沿海国对其拥有完全的排他的主权。领海有时被称为领水,是指处于沿海国主权之下、位于其陆地领土及其内水以外邻接的—带海域。领海是国家领土在海中的延续,属于国家领土的—部分。国家对领海行使主权,对领海内的一切人和物享有专属管辖权。国家对领海的主权及于领海的上空及其海床和  相似文献   

15.
一、海洋管理的概念我们这里所说的海洋管理,不是海洋研究和开发单位内部的组织管理,而是国家对整个海洋的管理,即国家政权机关对各种海洋研究和开发利用活动的计划、组织和控制活动。管理者是政府机关和官员,管理对象是在海上活动的人及其所使用的技术装备、  相似文献   

16.
1994年11月16日生效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规定,岛屿是划定领海基点的重要依托,直接影响国家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范围和面积;一个海岛主权的归属,可以确定1550平方千米的领海海域,以及43万平方千米的专属经济区。自《公约》生效以来,各主要沿海国家都把开发利用海洋列入国家的发展战略,将海岛开发与保护、海岛权益维护作为推动国家持续发展的重心。为加强对海岛的保护和管理工作,维护国家海洋权益,2009年12月26日,  相似文献   

17.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中国海洋科技发展50年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是海洋大国,发展海洋事业,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和长治久安,对于实现国家“三步走”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海洋科技是国家海洋事业发展的强大支撑和不竭动力,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环境、发展海洋经济、维护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必须依靠海洋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18.
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成立于 1 990年 7月 ,是国家海洋局直属事业单位。同时兼为国家海洋计量站 ,是国家质检总局授权的国家级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和国家科技部与国家质检总局联合授权的科技成果检测鉴定国家级检测机构。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的主要职能是管理全国海洋标准化、计量和质量工作 ,为海洋管理、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科技进步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支撑与公益服务 ,其基本任务是 :   (一 )宣传并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拟订全国海洋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法规、管理制度和规划、计划 ,并对全国海洋质量…  相似文献   

19.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地处中南半岛的东部,东面和南面濒临北部湾和南海,北面和我国云南、广西相接,西与老挝、柬埔寨为邻,面积32.9556平方千米,海岸线全长0.32千米,人口约7300万,首都河内。越南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也是一个爱闹事的国家。1884年越南沦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将是人类社会全面开发利用海洋的新世纪。伴随国际海洋法律新秩序的建立并逐步被世界各国、特别是沿海国家所认同,海洋事务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数量展现在沿海国家政府的面前。海洋管理任务涉及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以及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健康的方方面面。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国家各级海洋管理部门、管理者,需要转变思路、开拓视野,以效益管理为宗旨,抓纲带目,纲举目张,探讨一套在我国现行海洋管理体制条件下,国家海洋综合管理的有效途径。海洋、海岸带综合管理是近20年来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国家海洋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