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地名命名是地名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地名时代性的特性决定地名在每个时代都产生一批新的地名,同时又淘汰一些地名。新地名的命名,有极强的主观性,命名者在没有规范的地名管理的情况下,命名的随意性很大。评价地名命名是否恰当,很难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衡量尺度。人们生活在不同时代,而不同时代的文化影响,往往是影响命名者命名地名的重要因素。当前在地名命名,尤其在具有很强的指位性的建筑物命名问题上,出现许多新现象,新问题,应引起地名  相似文献   

2.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沿海城市地名管理如何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如何继承恢复历史的传统名称,坚持地名命名、更名原则,严把地名命名关,以及怎样把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做好沿海城市地名管理工作的问题,是地名工作者经常碰到和必须正确处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地名本身的价值在于使用 ,商品一旦与地名相结合 ,等于给商品卖了广告 ,地名的无形资产也就显现出来了。对地名命名权的有偿出让 ,地名界有不同的看法。现在占主流的看法是 ,地名的命名是政策性很强的行政工作 ,有很强的社会性。地名命名权有偿出让的做法 ,弄不好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所以 ,地名命名权的有偿出让不宜提倡。尤其是城市道路 ,关系到邮电、通讯、交通、户籍、治安、商务等等 ,关系到千家万户 ,不应搞有偿命名。当前地名命名活动中(主要是房地产开发建筑物的命名) ,商家能利用的就是冠用著名地名 ,从中得益。因此引出了一系…  相似文献   

4.
运用空间分析、数理统计方法对莆田市政区地名命名依据与地域特征进行分析,以期传承与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结果发现:(1)莆田市历史政区地名折射出传统的农耕文化色彩,反映尊贤尚教、追求功名、期盼安定的社会文化心理,但人文事象类历史政区地名逐渐被自然实体类替代;(2)现存政区地名命名可归纳为以自然实体、方位、移民姓氏、地方特色和重名为依据;(3)重名地名源于自然环境的相近性、农耕社会的滞固性,其构词形式为:方位词+自然实体/姓氏/人类活动场所;(4)特色地名源于莆田独特的科举、方言、宗教和水利工程。针对重名严重、新增地名文化内涵不足等问题,提出强化地名标准化、重视地名文化内涵挖掘、保护历史地名等对策。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由于地名管理体制不顺所延续的惯性以及多方面的因素,当前地名命名工作还存在着一些相当突出的问题:一是地名的专名、通名混乱,名不符实、贪大求洋的地名随处可见。特别是城市居民小区的命名,“花园”无花、“广场”无场,地名与地理实体特征明显不符;有的地名越起越大,明明是居民小区,偏要谓“城”、“都”;更有甚者,称为“美林国际村”、“伊莎士花园”等,混乱情况可见一斑。二是房地产市场上存在着为数不少的非法地名和非标准地名。  相似文献   

6.
文化生态学视角下的南海诸岛地名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静  张争胜  陈冠琦  南文龙 《热带地理》2016,36(6):1045-1056
地名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正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是中国政治敏感地带,多国为主权归属问题摩擦不断,研究其地名文化历史演变问题可为维护中国领土主权提供有力证据。基于南海诸岛地名命名、变更和演变等资料,采用文本分析方法,分析《更路簿》和不同时期公布的南海诸岛命名资料,并利用 GIS 将地名的演变情况进行地理可视化表达,同时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的开发者--渔民和老船长等进行深入访谈。研究发现:南海诸岛的土地名主要依据岛礁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而命名,地名的更替、消亡与社会文化环境紧密相关;1935 年公布的地名以音译英文地名为主,1947 年更名以去外国化、美化、纪念地名为主,1983 年对 1947 年所公布的标准地名更改很少,在这 118 个地名中,增加了前几次未公布地名 39 个,这些地名几乎都沿用渔民命名的土地名。  相似文献   

7.
基于所设计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探索性研究方法,以南宁市六城区村级地名为例,从地名数量、地名结构、地名类型、命名特征4个层面研究了村级地名特征和命名规律。结果发现:南宁市六城区的专名、通名以含有2个汉字字符的地名为主,其次是3个汉字字符的地名;地名结构类型有8种,以"1+1"结构为主,其次是"2+1"结构,地名字数类型和结构类型普遍较多样且均匀;聚落类和新旧老幼类地名在各区各种字数地名中普遍出现,字数为"2"的地名涵盖了大部分地名类型,其余类地名散布于各地区各字数类型的地名中;村级地名命名方式共有17种。  相似文献   

8.
地名与地理环境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名是特定地理实体的指称,是一定地域的标志。地名不仅代表命名对象的空间位置,指明它的类型,而且还常常反映当地的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特征。地名既是地理环境的产物,又能折射出地理环境的特征,反映人类社会不同历史时期的变迁和人类对地理环境特征的认识。按地理特征命名的地名最为普遍,也是主要的地名命名方式之一。经过漫长的历史考验,具有地理性的地名存在的历史长,保存的数量多,具有相当大的稳定性,自古以来为人民大众喜用乐见。  相似文献   

9.
地名不同于其它名称,地名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具有广泛的社会性。一个名称确立以后,将涉及到邮政、通讯、户政、交通等各个方面。同时必须具有较长的稳定性,才能发挥地名的应有作用。所以地名命名必须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强化权威性。辽宁省营口市的地名命名一直按照有关法规和各项审批手续进行,大项目由市政府直接审查审批,同时,根据  相似文献   

10.
新书介绍     
谢前明先生主编的《地名规划原理》已由湖南地图出版社印刷出版。全书分为四篇十八章500余页46万字,该书对地名结构、地名命名、功能和美学,采用新的城市地名原理;地名规划工作综述、地名命名原理地、地名标志、地名调查和资料收集、地名信息系统与地名图书编撰、地名档案原理等进行了系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地名》2011,(10):55-55
有读者问:我国的地名命名有哪些规定? 对此问题,编辑查了一下资料。根据我同1986年颁布的《地名管理条例》第四条的规定。地名命名应遵循以下规定:  相似文献   

12.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如何使地名管理适应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需要,笔者就新形势下城市地名管理工作中的焦点、难点问题及对策,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一、存在问题:   (一 )城市建设投资渠道多元化向传统地名管理方式提出挑战。   1、居住性、综合性建筑命名主体问题。   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建设由政府统一投资,统一管理。政府统一命名顺理成章。而今,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居住性、综合性建筑的投资渠道日趋多元化,房地产业进入市场。开发商进行市场运作,对外宣传要求树立品牌效应,其开发建设区域的名称正是其房地产…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民是最早发现和命名南海诸岛的。据史籍记载,从汉代开始每个朝代都有对南海诸岛命名。中国政府正式对南海诸岛的命名共有4次,分别为:李准巡海对西沙群岛的命名、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对南海诸岛的命名、民国政府内政部对南海诸岛的命名、中国地名委员会对南海诸岛的命名等。详细阐述了每次对南海诸岛命名的背景、经过、特点,地名演变、地名系统化和标准化,存在问题以及每次命名对维护南海诸岛领土主权的意义等。  相似文献   

14.
城镇地名规划是对城镇地域内各种地名的命名、更名及相应的分布做出整体规划,从而提高城镇地名的科学管理水平,提高城镇信息传递效率,适应现代化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地名规划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工作,笔者试就地名规模的意义、内容、原则、命名方法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1991年全国地名管理工作会议上 ,民政部崔乃夫部长指出 :“目前 ,要以城镇地名管理为重点 ,全面做好全国地名管理工作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 ,城镇地名管理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 ,但不可否认 ,地名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加强城镇地名管理规划的研究 ,解决地名命名、更名管理滞后 ,地名命名、更名随意性、主观性和不标准、不科学等问题制定城镇地名规划 ,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一项超前的地名管理措施 ,也是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城镇地名管理工作的依据。地名规划则是从地名管理全局出发 ,在…  相似文献   

16.
地名是人们赋予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地名的来历纷繁复杂,有以地理事物命名的,如黑龙江、黄山;有以地理方位命名的,如河北、济南;有以名人命名的,如炎陵;有以食物命名的,  相似文献   

17.
李巍  杨斌 《地理研究》2019,38(4):784-793
地名是特定空间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村落地名作为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着多元文化信息,也是集体记忆的重要载体。研究村落地名的空间格局、生成机制与保护策略,对于传承乡土文脉具有深远的价值。以甘南州夏河县藏族村落为例,应用GIS核密度估计法刻画了地名的空间格局,从文化景观视角出发解读了藏族村落地名的类型和生成机制。研究表明:以文化型为主、自然型为辅、复合型补充的地名体系是藏族村落命名的基本范式;映射出深厚的自然性基因、恋地性基因、记述性基因和关系性基因等文化景观特质;环境指向、族源沿袭、信仰认同和区际交融是藏族村落地名生成的源发力量。制定地名保护名录、建立地名标识系统是藏族村落地名保护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1995年二季度以来,上海地名管理推出了几项新举措,短短几个月,地名工作的形势顿时起了变化:地名工作的社会知名度大有提高;地名命名申报率增加很快;各级地名管理人员积极性空前高涨。变化从何而来呢? 一、实行命名审核收费 长期以来,上海的地名命名、更名是一种无偿服务,地名管理无必要的经费支撑,工作多干,经费多支,向上要钱,困难重重。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纯粹的无偿服务,体现不出地名管理的自身价值。出路在于改变无偿服务为有偿服务,走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道路。在市政府重视下,多次与市财政局、物价  相似文献   

19.
前苏联崇尚以著名人名命名地名。曾有一大批以政治家、文学家、艺术家、战斗英雄和劳动模范的姓名命名的地名。如列宁格勒、斯维尔德洛夫斯克、高尔基、普希金、斯达汉诺夫等。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前苏联的解体,一些十月革命后更改的地名,尤其是以人名命名的地名纷纷恢复其原来的名称。这个变化引起了世界各国国际问题专家、新  相似文献   

20.
天津市大港区地处滨海新区,又是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所以地名规划要规范化,指位性强,要突出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大港区的地名从历史沿革看,路道名称曾以经纬向命名。南北向为经,即“一经路”、“三经路”……,东西向为纬,即“二纬路”、“四纬路”;生活区曾使用的名称为“一区”──“七区”……这些名称只有一定的排序性,但指位性不强,没有突出地方特色和时代特点。通过地名规划、命名,道路名称南北向为街,东西向为路。城区的规划建设反映着城区的整体结构,因此,在城区规划建设之初,就应对城区地名标准化工作进行整体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