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王自力 《地质与勘探》2020,56(1):219-229
爬奔金矿位于老挝西北部琅勃拉邦构造带,是该带内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大型金矿床。为了解该矿床形成时的沉积环境及矿床成因,对矿区的岩石及矿石进行了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同位素等方面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矿区岩石的微量元素特征表明,矿床形成时处于相对缺氧的沉积环境;矿石的硫、氢、氧、碳同位素特征证明岩浆流体参与了成矿作用; Eu异常特征说明围岩灰岩不是矿床的成矿母岩; Ce异常特征表明矿区形成于水体深度适中的氧化还原界面附近; Y/Ho特征也说明金矿床与围岩灰岩的源区不同。通过与我国滇黔桂地区的卡林型金矿进行对比研究,爬奔金矿虽然在诸多方面与卡林型金矿有着相似之处,但两者之间更多的是差异性。综合研究认为,爬奔金矿应为与岩浆有关的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2.
爬奔金矿位于琅勃拉邦岛弧带中段西侧,矿体赋存于石炭-下二叠统厚层-巨厚层灰岩中,受NW-NNW向断裂构造控制,是少硫化物型中-低温热液矿床。野外调研及室内研究结果表明:爬奔金矿的围岩蚀变以中-低温蚀变矿物组合为特征,主要有硅化、褐铁矿化、菱铁矿化、方解石化,随着岩石蚀变强度的增加,Au与Si、Fe同步增加,而Ca减少。蚀变受断裂构造控制,分带明显,不同的矿化蚀变对应不同的矿石类型。多种蚀变叠加部位是成矿有利地段。"红化"蚀变和"褪色"蚀变是区内独特的围岩蚀变现象,找矿指示作用明显,结合构造、地层、化探异常等其他条件,可作为矿区外围及邻区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3.
李会恺  张翔君  王军 《云南地质》2011,30(3):280-284
琅勃拉邦省位于“三江”成矿带南延部分,爬奔金矿为受剪切带控制的低温热液矿床,矿体产出空间符合里德尔剪切裂隙规律,进一步工作后该矿区应有中型以上规模。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以往成矿区带划分的基础上,充分研究利用近年的地质矿产调查与勘查工作成果,通过地层、构造、岩浆岩的控矿因素分析研究,系统的总结了全省金矿成矿规律,结合物化遥多元信息的相互印证,对吉林省金矿单矿种成矿区带进行了初步划分。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岭头坪矿区金矿成矿基本特征、地质条件和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认为利用化探结合地层、构造、岩浆岩特征找寻同类型成因含金多金属矿床(点)是一种行之有效方法.因此,通过岭头坪矿区金矿成矿条件的研究,对其找矿方向及提高潜在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了查明福建政和马仑头金矿水文地质条件,并对自然地理概况、水系条件、矿区疏干排水区内地层(岩石)的富水性、构造断裂带的富水性等方面进行调查,同时研究了矿山开采后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的变化,计算了坑道涌水量,结果表明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有利于开采活动。  相似文献   

7.
老挝爬奔金矿矿体类型主要为角砾岩型金矿和蚀变岩型金矿,其中角砾岩型金品位较高,属于富矿段。前人认为该区赋矿角砾岩型金矿是断层角砾岩型金矿,随着采掘巷道对V-1号矿体的不断揭露,笔者观察到角砾岩呈囊状产出、围岩未变形、角砾岩内部未见明显断层角砾岩显微构造、角砾具原地破碎的可拼性特征、胶结物为热液充填物、角砾内部发育网脉状的热液充填物等不同于断层角砾岩的特征,因此提出爬奔金矿角砾岩型金矿体角砾是由于热液爆破所致,同时对热液爆破角砾岩的动力学成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老挝爬奔金矿床存在两类金矿化,即产于二叠系灰岩及其接触带上,受断裂构造控制的碳酸盐化低温热液型原生金矿化和产于凹陷地形中,与原生金矿化伴生的红土型金矿化。两类矿化在空间上紧密相关,空间结构自上而下为红土型金矿化和碳酸盐化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矿区土壤地球化学Au异常区、红土型金矿以及原生型金矿体常具"三位一体"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当地地形地貌、暴雨特征、流域面积、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泥石流物源的调查与分析研究,对该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基本特征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按泥石流地质灾害勘察规范的要求对其参数进行了分析计算,对该泥石流的特征有了清晰的认识,为进一步治理提供了基础依据,也为相关地质灾害的分析评价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李向前  王文庆 《安徽地质》2022,(2):166-169+192
通过对安徽庐江龙桥镇地质灾害的类型、斜坡结构、岩性特征、分布高程、地形坡度进行详细的野外调查,并运用统计学进行梳理分析,进一步查明地质灾害点和地质灾害隐患点,提出防治措施与对策。研究区主要地质灾害为滑坡、崩塌,共计17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其形成条件和诱发因素在全国地质灾害共性的基础上又呈现了区域特点。诱发地质灾害的内因主要为地形地貌条件、地层岩性、边坡结构类型和地质构造特征;外因主要为强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地矿局建局60年来,先后完成了全省中小比例尺的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发现并探明了资源储量世界排名第3的金川铜镍矿和白银铜矿、镜铁山铁矿、玛曲大水金矿、敦煌方山口钒矿、肃北塔尔沟钨矿、合作早子沟金矿、西和大桥金矿、肃南卡瓦铁矿、阿克塞余石山铌钽矿等为代表的大中型矿床180余处,发现各类矿产地875余处;完成了全省中小比例尺区域地质、水工环地质调查,评价了主要水源地和地质灾害的勘察;取得了一批地质科研成果,获得多项国家及省级科技成果奖励;为我国及甘肃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文章对甘肃省地矿局承担的基础地质调查、矿产地质勘查、水工环地质、地质科技等方面进行较系统、全面总结,对今后地质工作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据贵州省晴隆―安龙金矿矿山地质环境背景、现状、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人类工程活动强度与地质环境质量的相关性,并结合金矿露采的特点,探索性地提出了一套金矿露采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体系并用之于调查区的地质环境质量分区评价,通过专家进行野外验收和成果报告审查,一致认为评价结果比较真实地反映了调查区的实际地质环境质量状况,提出的评价方法是合理可行的,对类似金矿矿山的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萧县牛头山水泥用石灰岩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简要介绍了牛头山水泥用石灰岩矿的地理、地质背景条件及开采方法,讨论由于矿山开采活动而造成的土地挖损和压占、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和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隐患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根据矿山地质环境特征和萧县城镇发展规划,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截水沟工程、挡土墙工程、边坡与临时堆场清理工程、凿宕穴工程、养护道路工程、覆土工程、植树工程、养护管理工程等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的布局,进一步强调了地质环境治理对恢复矿区生态环境、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皖南天井山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前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皖南地区山高林密,地质工作条件差,基础地质工作相对还很薄弱,金矿的找寻工作一直没有取得大的突破.本文选取皖南休宁县天井山金矿为切入点,对该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基本理清了本区与金成矿相关的各种因素,对矿床成因进行了剖析,并对其找矿前景作了探讨.系统统计分析区内地层、岩浆岩、矿石的主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特征,讨...  相似文献   

15.
贵州矿山地质灾害类型及其基本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贵州是矿产资源大省,随着全省矿产开发利用规模、强度的不断扩大和提高,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出现,其中矿山地质灾害数量多、分布广,其危害和威胁最为严重。根据实地调查结果,贵州省矿山地质灾害主要发育有采空地面塌(沉)陷、滑坡、崩塌(危岩)、泥石流和矿坑突水五类。其中,采空地面塌(沉)陷分布最广、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最严重,滑坡和崩塌频发、造成的人员伤亡最大。本文基于实际调查数据,从地质环境条件、矿种、矿山开采规模和开采方式等方面,分析论述了贵州省矿山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发育分布特征及其危害特点。  相似文献   

16.
"十三五"期间,甘肃省地矿局地勘工作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新要求,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地质工作全过程实施绿色勘查,同时也经受住了经济下行、矿业市场低迷、投资环境不利等严峻考验。文章反映了甘肃省地矿局在基础地质调查、矿产勘查、地质科研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通过开展区域地质调查、矿产远景调查等工作,全省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程度进一步提升。在重要成矿带开展矿产勘查工作,发现一批新的矿产地。西秦岭金矿勘查继续推进,新发现天子坪金矿、饮马河金矿;玛曲县格尔珂金矿、合作市早子沟金矿、西和县大桥金矿、夏河县加甘滩金矿持续勘查,矿山实现增储。在甘肃北山相继发现五一山、塔水井、甜水井西、红柳沟北等钒矿,杨岭为铁钒异体共生矿。铅锌、镍等有色金属找矿取得了显著找矿前景。在阿尔金东段新发现晶质石墨富集区3个,先后发现大型晶质石墨矿床7处、中型矿床2处,探获晶质石墨矿物资源量累计达到1 200万吨以上。地热、氦气、砂岩型铀矿等矿产勘查也取得了重大突破,萤石、蓝晶石、硅灰石、饰面石材等地优质非金属找矿工作持续推进。地质科研有力指导了区域找矿勘查工作。文章还展望了"十四五"期间地质工作,提出了部署思路,对新时代地质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招远市黄金资源蕴藏丰富,开采历史悠久,素有“金城天府”之称,建国以来,累计向国家交售黄金近200t,是全国第一产金大市(县)。其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不同于一般的县市,通过对其矿山地质环境特点的分析,认为招远市金矿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为采空塌陷,地裂缝,渣石流等地质灾害及水环境等。  相似文献   

18.
针对香丽高速公路边坡地质灾害,在详细的道路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的基础上,结合现场踏勘调查,系统地研究了其边坡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发育特征和分布规律;提出高速公路等线性工程边坡灾害的基本地质条件、自然诱发因素、人类工程活动和灾害历史记录等完整信息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专家评分法与因素累积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建立了线性工程边坡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模型,并基于GIS平台完成了香丽高速公路边坡地质灾害的易发性区划。为指导香丽高速公路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价及科学防治提供了重要依据,对类似山区道路等线性工程边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与实践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张克尧 《福建地质》2005,24(1):60-64
金矿是地质演化历史中的特殊产物,在其形成的过程中本身已经历了长期、多期次的地质作用,形成后又受到多种、多次地质事件的影响,因此,现今金矿的地质特征及其分布特点,是受多种地质因素联合控制的复合物。不同类型的金矿因所受控制因素的不同.其找矿标志也有明显的差异。在一个地区寻找金矿,要考虑多种地质因素联合控制的复杂性和类型的特殊性。在深入研究各类型金矿特征的基础上.系统地总结了全省主要金矿类型找矿标志,以期为省内的金矿勘查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