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工业化以来,由于人类的活动,使得厚度为一二公里、与人类和其他生物息息相关的大气边界层环境遭到了日益严重的污染和破坏。例如,大量污染物排入大气,使得人们时刻呼吸的空气质量变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大量排放造成了酸雨;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可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氟氯碳类化合物不断排入大气,破坏了保护人类和其他生物的臭氧层;空气中气溶胶颗粒物浓度的增加,不但影响能见度,而且也改变辐射平衡;地表生态环境破坏,加速了干旱化和沙漠化,等等。因此,近年来世界各国普遍关注那些与社会、环境、生态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大气科学问题的研究。 大气边界层是地圈、生物圈与大气圈之间进行能量和物质交换的界面和场所,它既  相似文献   

2.
濮培民 《气象学报》1963,33(3):408-409
本书并不是作者与丘德诺夫斯基在1949年合著的大气近地面层物理一书的再版,在内容上两者有很大差别,本书除绪言外共有五章,第一章具有引言性质,叙述了一般流体热力学原理,对大气边界层内的物理过程进行了初步讨论,第二章讨论了定常及水平均匀条件下大气行星边界层的性质及结构。第三,四章讨论了大气边界层内气象要素的非定常变化和由于作用面的水平不均匀而引起的变化(日变化,夜间降温,气团变性及地方性风等问题)。最后第五章讨论了一些与大  相似文献   

3.
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科技部组织的建设期验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2007年8月29日正式接受科技部组织的建设期验收.验收会由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张峰主持,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符淙斌院士任验收专家组组长.两年来实验室通过公开招聘,人才引进等方式健全了领导班子、确定了关键岗位、成立了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及顾问专家组,完成了实验室人员队伍和机构建设;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定;圆满完成了建设任务书中的基本科研能力建设任务,主要包括:  相似文献   

4.
大气边界层物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本文总结了近4年来(2009~2012)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大气边界层物理理论、观测实验、数值模拟和超声风速温度仪等仪器研制领域的主要研究进展,并对未来几年内大气边界层物理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大气边界层物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大气边界层物理是大气物理的一个分支学科。随着大气污染方面的工作和大气物理学科发展的需要,建国三十年来,特别是近十几年来,大气边界层物理有了较大的发展,并且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下面分三个方面进行扼要的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6.
7.
大气边界层物理与大气环境过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张美根  胡非  邹捍 《大气科学》2008,32(4):923-934
总结了近5年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LAPC)在第二代超声风速温度仪研制、城市边界层研究、复杂地形大气边界层探测与数值模拟、湍流机理研究、大气污染模式发展与应用等领域的主要进展,其中,第二代超声风速温度仪的野外对比测试结果表明其主要性能完全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北京城市化发展使得北京325 m气象塔周边近地面流场已经具备了典型城市粗糙下垫面的流场特征,近地面夏季平均风速呈现非常明显的逐年递减趋势;北京沙尘暴大风时期湍流运动主要是小尺度湍涡运动,而大风的概率分布偏离高斯分布,风速较大的一侧概率分布呈指数迅速衰减,大风中风速很大的部分具有分形特征;珠穆朗玛峰北坡地区两次综合强化探测实验是迄今为止在青藏高原大型山地中实施的针对山地环流和物质/能量交换最为全面和连续的大气过程探测实验;白洋淀地区的观测研究表明,非均匀边界层具有一般边界层不具备的特点,无论是边界层结构还是湍流输送方面,水、陆边界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凸显其地表非均匀性的作用;为了解决不同尺度、不同类型的大气污染问题和实际应用,研制或发展完善了多套大气污染模式系统,包括全球大气化学模式、区域大气污染数值模式、城市大气污染数值模式和微小尺度(如街区尺度)范围内污染物输送扩散模式。  相似文献   

8.
《贵州气象》2006,30(4):F0004-F0004
2006年8月3日上午,贵州省科技厅、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贵州省财政厅组织有关专家在贵阳召开了“贵州省山地气候与资源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验收会。  相似文献   

9.
大气边界层和大气环境研究进展   总被引:35,自引:9,他引:3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非  洪钟祥  雷孝恩 《大气科学》2003,27(4):712-728
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环境是大气科学的重要领域,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自成立以来在这一研究领域取导了丰硕的成果.作者重点介绍最近十多年来在大气边界层探测、大气边界层结构特征、大气湍流理论、城市和区域大气污染预测预报模式研究等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并对大气边界层和大气环境研究的未来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胡隐樵  王介民 《高原气象》1989,8(2):133-138
我所建立不久,根据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1962年以苏从先为首开始组建了“近地面层物理”学科组,是我国西北地区第一个大气边界层物理的研究实体。几经演变成为目前具有一定规模的“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环境”研究室。我所先后按国家建设需要提出了一系列边界层研究课题。为了解决西北干旱地区农业提  相似文献   

11.
受中国科技部委托,中国气象局于2001年5月14日在北京主持召开攀登-B“青藏高原地-气系统物理过程及其对全球气候和中国灾害性天气影响的观测和理论研究”验收会。验收组认为该项目关于高原边界层的观测分析及其研究成果是创新性工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项目所属课题已于2001年4月全部通过验收,项目圆满完成合同规定的各项任务,达到项目考核目标,验收组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验收。  相似文献   

12.
刘辉志  王雷  杜群 《大气科学》2018,42(4):823-832
本文总结了2012~2017年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气边界层物理研究的最新进展,主要包括不同下垫面(城市、青藏高原、草原、沙漠、湖泊、海洋等)大气边界层观测实验、大气湍流和阵风相干结构的理论研究以及大气数值模拟的参数化改进等,同时对未来几年内大气边界层物理的发展方向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14.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2005年3月22日正式进入建设阶段。实验室主任为气科院院长张人禾研究员,常务副主任为从海外招聘的王东海博士,数值预报研究中心主任陈德辉和灾害天气研究所所长刘黎平担任实验室副主任。为加强实验室与海外气象界的合作,聘请了美国马里兰大学气象系的张大林教授任实验室海外主任。目前全室有固定人员31人,流动人员(包括在读硕士、博士、博士后)58人以及全职客座人员8人已全部到位。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2005年3月22日正式进入建设阶段.实验室主任为气科院院长张人禾研究员,常务副主任为从海外招聘的王东海博士,数值预报研究中心主任陈德辉和灾害天气研究所所长刘黎平担任实验室副主任.为加强实验室与海外气象界的合作,聘请了美国马里兰大学气象系的张大林教授任实验室海外主任.目前全室有固定人员31人,流动人员(包括在读硕士、博士、博士后)58人以及全职客座人员8人已全部到位.  相似文献   

16.
17.
在中国气象局领导、国家科技部的大力支持和我院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下,2004年11月,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准组建。实验室定位: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主管部门为中国气象局。实验室以中国气象局强风暴重点实验室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数值预报研究中心为基础组建,定位于应  相似文献   

18.
夜间城市大气边界层和气溶胶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利用能量闭合的二维非线性、非定常模式,结合地面热量平衡方程,研究了夜间城市边界层和气溶胶的相互作用问题。结果表明:气溶胶在夜间对大气低层起保温作用,对大气上层起冷却作用;使大气低层稳定度减小,上层稳定度增加;此外,气溶胶还能够削弱贴地逆温强度。在正常城市气溶胶污染情况下,气溶胶对城市热岛强度影响不大,但可使城市热岛环流稍有增加。夜间城市边界层对气溶胶的反馈作用使大气下层气溶胶浓度减小,上层气溶胶浓度增加。上述部分结论得到了在天津取得的城市热岛观测资料的直接验证。  相似文献   

19.
低重力下云物理实验室的简况报告,原载美国气象学会公报1979年第一期。作者是M.H.Davis,H.Weickmann及R.E.Smith等有名望的云物理学家。此报告是1978年8月1日,在华盛顿召开的美国气象学会云物理委员会的年会上,由H.Weickmann提出的。报告的目的是向委员会成员介绍美国宇航局大气云物理实验室(ACPL)当前的状况。我们感到这对我国关心大气云物理实验的同志来说也会感兴趣的。原报告因篇幅所限只是定性地介绍大气云物理实验室的概况。大气云物理实验室是一个通用的研究设备,由通用电力公司为美国宇航局的马歇尔空间飞行中心设计并建造的。该实验室是在航天飞机上进行科学  相似文献   

20.
大气化学是研究大气微量成份的一门学科。一立方米大气约重1.2公斤,一般说来,其中所含的悬浮微粒不会超过100微克,约占总质量的80 ppb(十亿分之一)。这些被称之为痕量物质的元素,10年前的技术对它还是无法测定的,但是现在,随着新方法的出现,测定它已经成了现实,从而不断地揭示出大气化学方面的新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新方法。痕量物质的自然源包括火山、植被、土壤沼泽、海洋等,另外,对低层大气来说,平流层也应算做是一个臭氧的自然源(图1)。人工源来自燃烧、工业过程和消费产品(图2)。这些进入大气的一次污染物不仅相互间发生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