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藏公路路面病害成因分析   总被引:23,自引:6,他引:17  
青藏公路多年冻土段路面大范围出现波浪沉陷和开裂等病害, 在综合病害调查、钻探取芯分析、动力触探、路面弯沉检测和面层材料试验等基础上, 讨论了病害与青藏高原特殊自然条件, 路基下多年冻土变化, 路基及地基密实程度, 路面基层性状和面层材料的关系. 分析了路面病害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 认为恶劣的气候条件和多年冻土的变化是路面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 面层和基层材料质量达不到要求也是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1989年1月1日,南京市区中山南路中段路西的慢车道路面突然塌陷,直接塌陷面积约30m~2,深度近2m,陷坑周围的路面“架空”,路面下的大片石、木桩等裸露,路边一根电线杆下沉1.03m,慢车道旁树木严重倾斜。有关单位认为事故原因是浅部老下水管道渗漏,泡软了自来水管的土基,致使自来水管渗漏,渗出的自来水将路面下的流砂和粉煤灰填土带走从而架空了路面,导致路面塌陷。笔者去现场察看,认为中山南路路面塌陷原因是多方面  相似文献   

3.
半填半挖式路基的差异沉降将对上承路面结构产生不利的附加力学响应。本文以层状体系为基础,将半填半挖式路基差异沉降变形作为路面结构层底的约束条件,建立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对半填半挖式路基差异沉降变形力学响应的平面有限元模型。系统分析不均匀沉降量、不均匀沉降长度、路面结构与材料参数等对附加力学响应的影响。通过正交因子分析,研究路面结构层的优化设计以改善路面结构的不利受力状态。最后,建议使用柔性基层或设置级配碎石等松散性材料底基层来削减基层底附加拉应力,在路面结构层的优化设计中应以基层厚度作为控制要素。  相似文献   

4.
正裂缝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最普遍且最主要的病害之一。虽然裂缝病害一般不会影响公路的正常使用,但由于裂缝的发展会引起沥青混凝土路面产生松散、坑槽、基层强度降低、沉陷、翻浆等严重病害,这就加剧了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破坏速度,大大缩短了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最终会破坏路面的正常使用功能,导致公路养护成本的提高,从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
青藏高原冻土区路面类型对路基温度场影响的非线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焓模型, 建立含相变的冻土路基温度场, 综合考虑气温、太阳辐射、风速风向、坡面蒸发等气象因素, 将诸多气象因素归结为第二、三类边界条件的叠加组合, 对不同气温地区的沥青路面及水泥路面路基温度场进行了有限元计算. 结果表明: 路面类型对冻土路基温度场有着重要影响, 水泥路面的采用可有效地降低路面温度, 延缓冻土上限下降速率, 从而可以有效保护基底多年冻土; 从对基底冻土上限影响的角度来看, 路面类型、外部气温与路基高度三者间存在一定的动态等效关系.  相似文献   

6.
高原多年冻土地区公路修筑技术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章金钊  武敬民 《冰川冻土》1999,21(2):187-191
通过大量的研究课题实例,回顾了高原多年冻土地区公路修筑技术研究的各个历史阶段,综述了公路修筑技术的研究内容和成果。高含冰量冻土分布规律及工程地质研究、冻土路基设计与冻土路基变形规律研究及保持冻土路基稳定性的路基设计原则和工程措施研究、路面修筑技术研究、桥涵基础研究等。随着高原多年冻土地区公路路面等级的提高和路面使用时间的延续及人为因素的不良影响,高原多年冻土地区的公路路基、路面和桥涵等出现了一些新  相似文献   

7.
王锦荣 《安徽地质》2013,23(1):62-64,70
基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弹性层状理论体系,通过选用不同的层间接触状况、不同的沥青及水泥面层厚度,利用BISAR3.0软件程序计算分析了不同初始状态下,层间结合情况及结构层厚度对PCC+AC型复合式路面层间最大剪应力的变化规律,从而找出降低层间最大剪应力的途径,以便在设计、施工过程中降低由于剪应力的影响而出现的路面分层及推移变形等病害,延长路面的寿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路面类型对多年冻土区片块石路基热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王青志  房建宏  晁刚  薛兆锋 《冰川冻土》2019,41(5):1087-1097
为了研究不同路面类型对高温多年冻土区路基的热稳定性的影响,基于温度监测数据,针对沥青混凝土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下片块石路基温度、热流密度、热收支变化、冻融循环过程及冻土上限变化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发现沥青混凝土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都对片块石路基的温度有较大的影响,但沥青混凝土路面影响程度和深度远比水泥混凝土路面大。片块石路基中心热收支量呈上升趋势,沥青混凝土路面下其上升速率大于水泥混凝土路面,且路基阳坡热收支量大于阴坡。无论路面材料为沥青混凝土路面还是水泥混凝土路面,片块石路基阴阳坡路肩冻土仍处于不断退化阶段,而阳坡冻土上限下降速率明显大于阴坡。与普通路基相比,片块石层的存在能大幅度抬升或减缓路基冻土上限下降,且浅色水泥混凝土路面更有利于路基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孙阳  沈水龙  罗春泳 《岩土力学》2010,31(11):3667-3670
传统的以弹性理论和经验方法为基础的路面结构设计方法,对路面结构的安全性评价存在着不合理性。安定理论可为复杂荷载作用下的路面结构承载力分析提供理论依据,基于该定理发展了一种应用于路面结构的安定分析方法,并应用于2层路面结构的安定分析,计算给出了荷载作用方式、路面结构形式、材料性质变化对路面安定极限影响的定量分析结果,通过对比表明了安定分析应用于路面结构的可行性。安定极限可为路面结构的分析与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根据我国已建成通车的高等级公路的使用情况,从路基施工前期准备、路基施工、台背处理、路面施工及路表面排水处理等方面较全面地分析了水泥砼路面破坏的原因及其防治。  相似文献   

11.
在BH大道SMA路面施工过程中,通过对SMA原材料、施工工艺及施工过程等的控制,确保了BH大道SMA路面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2.
根据多年冻土地区青藏公路路面病害的特点确定了青藏公路沥青路面路面状况评价的指标,依据信息论中熵的方法,得到了路面状况各指标在综合评价中的权重.将路面状况分成优、良、中、次、差五个等级,建立了多年冻土地区路面状况评价的物元模型,通过对路面破损状况物元进行关联度计算,得到了路面破损状况的等级.以青藏公路某路段为例利用建立的物元模型,对路面破损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准确地反映路面破损状况,适合多年冻土地区路面破损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杨尚平 《城市地质》2004,16(3):30-33
混凝土路面板块裂缝将直接影响路面的使用功能。根据水泥砼路面建设的施工实践 ,初步归纳了混凝土路面板块裂缝的主要类型 ,分析了各自产生的原因并介绍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阳恩慧  邱延峻  向可明 《岩土力学》2010,31(10):3329-3336
大量的研究表明,路基不均匀沉降导致上部路面结构在车辆重复荷载作用下出现早期的破坏,严重影响了路面服务性能,而现有的路面结构设计未考虑路基不均匀沉降对路面结构的影响。在以往对路基不均匀沉降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程序ABAQUS分析了在路基发生不均匀沉降条件下,路面承受车辆重复荷载作用的动力学响应以及路面开裂的变化过程,引入损伤变量定量描述了路面的破坏过程,分析了路基横向沉降差对路面开裂的影响,并参照路基边坡稳定安全系数的定义及规范取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山区公路典型沥青路面结构的容许横向沉降差值为2.2‰,并建议将其作为路基路面结构整体设计的一个控制指标加以考虑,以避免路基不均匀沉降导致的路面早期破坏,从而提高山区高等级公路的设计及建造水平。  相似文献   

15.
张军伟  李金平 《岩土力学》2011,32(Z1):532-0537
针对多年冻土区路基路面病害多发的现状,从路面材料入手,对水泥混凝土和沥青两种路面下路基温度场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计算高度范围内,对于8.5 m路面宽幅的路基来说,沥青路面下的最大融深大于混凝土路面下的最大融深,尤其在路基高度较低时两种路面下的融深差异更大。最大融化深度和最大融化深度发展速率均与路基高度和路面宽幅有紧密关系,通过研究可以提出有效的措施来保持路基热稳定性,从而减少路基路面病害的发生和公路的运营成本,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探地雷达探测公路路基质量的可能性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主要对探地雷达探测高等级公路的基层含水量和基层的压实程度,识别刚性路面下脱空和柔性路面下路基的不均匀沉降等公路路基质量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给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岩土钻凿工程》2010,(2):34-34
同步碎石罩面是对公路路面进行预防性养护,保障公路通行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多年来,宝鸡公路管理局扶风公路管理段一直采用传统的热油热拌工艺对路面进行罩面作业。然而,传统方法需要开挖路面,这种“开膛破肚”式的养护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工程质量低。为有效提高养护质量和养护效率,扶风公路管理段引进同步封层车、胶轮压路机等大型施工设备,使用非开挖技术,严格按照工艺要求和操作程序进行罩面作业。利用非开挖技术进行罩面,无需对路面“开膛破肚”,且提高了养护效率和质量,减轻了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8.
公路路面防冻层设计理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路面的抗冻能力,既决定于路面材料的力学特性,也决定于路面材料的稳定性。但是,在一般情况下,按强度要求所确定的路面厚度,有时还不能完全承受土基施加的不均匀冻胀力的作用,为此则需要设置足够厚度的防冻层,以增加路面的抗冻能力。因而,在冻土地区对路面防冻层的设计是路面按强度设计之后不可缺少的一项补充设计内容。  相似文献   

19.
移动荷载下黏弹性半空间体上双层板的动力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皓玉  齐月芹  刘进 《岩土力学》2013,34(Z1):28-34
采用黏弹性半空间体上无限大双层板模型模拟路面结构,通过三重Fourier积分变换得到单位脉冲荷载作用下路面动力响应的Green函数。根据线性系统的叠加原理,利用广义Duhamel积分推导出移动荷载作用下路面动力响应的解析解。采用自适应Simpson法编制了计算奇异、振荡函数的广义积分计算程序,完成了路面动力响应从波数-频率域到时间-空间域的转换。结合算例,对移动荷载作用下路面的振动规律进行研究,讨论上、下层板厚度和板材料的弹性模量对路面动力响应的影响,明确了路面结构的振动特性,研究结果可为路面结构的设计、施工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路面使用性能预测是路面管理活动中技术经济分析不可缺少的内容。为了提高路面状况预测精度,体现路面衰变的发展,应用灰色状态马尔科夫模型对路面使用性能进行预测。研究表明,该模型在数据较少的情况下,可以提高预测精度,实现动态预测,从而把有限的资金分配到最需要采取措施并能取得最佳经济效果的路段上,合理利用建设资金。应用GM(1,N)模型对路面寿命周期各费用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实现造价的主动控制和寿命周期费用最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