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建立中国差分GPS实时定位系统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介绍了局域和广域差分GPS及其增强系统的技术特点,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在中国建立广域差分GPS实时定位系统的重要意义,以及有关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Android平台下实时BDS+GPS双系统广域差分定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位置服务应用正在飞速扩张。Android智能终端,因其性价比高而占据了大多数用户市场,但定位精度有待提升。因此,利用广域差分增强技术,提升室内外位置服务精度,成为当前研究热点。本文利用Android studio 2.2.2平台、Java语言及JNI技术,开发了BDS+GPS广域差分定位软件,该软件通过串口读取北斗移动终端原始卫星观测数据,进行差分数据流解析、实时轨道和钟差改正并实现增强定位。在移动终端硬件平台上,运行BDS+GPS实时WAAS软件,分析了定位结果,双系统单频广域定位精度为4 m左右,对于GNSS卫星技术在低成本移动终端位置服务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正星基增强服务系统(satelite 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s;SBAS),也叫广域差分增强系统,是一种通过卫星向用户播发星历误差、卫星钟差、电离层延迟等多种修正信息,实现对于原有卫星导航系统定位精度的改进增强手段。目前全球发展的S B A S系统主要有欧空局接收卫星导航系统(EGNOS),覆盖欧洲大陆;美国的DGPS(Differential GPS)和广域增  相似文献   

4.
当前广泛使用的实时GNSS定位应用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低成本定位应用,其采用廉价的芯片和天线,广泛应用于手机、共享单车和公交车定位等方面;另一种是高精度GNSS定位应用,采用网络RTK技术并结合测量型天线和接收机,为高精度测量用户提供实时厘米级测量服务。随着物联网、5G等技术的发展,实时分米到亚米级的定位需求逐渐增多。原有的低成本GNSS定位技术无法达到这一精度要求,高精度定位的设备成本高昂,无法用于大众导航领域。因此,本文实现了一种基于CORS系统的低成本差分定位终端。该终端包括两个部分:外接设备和手机。试验表明,在接入CORS系统后,该设备水平方向的定位精度可以达到亚米级,对推进CORS系统的大范围应用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基于BDS系统的多模CORS(Continuously Operating Reference System)网络RTK定位性能,本文在全球定位系统(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的基础上融合BDS系统与GLONA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系统,分别构建GPS/BDS双星CORS系统与GPS/BDS/GLONASS三星CORS系统,通过对比与分析双星系统与三星系统观测数据的解算精度,得出的结论为:双星CORS系统的内符合精度、外符合精度与时间序列精度较三星系统均更高,同时,双星系统、三星系统的平面精度要大于高程精度。将双星CORS系统应用于城市地形测绘中的控制测量中,结果表明,双星CORS系统能够在保证数据精度的前提下,提高外业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虚拟观测数据生成、动态定位后处理基本原理,设计并实现了基于CORS的PPK服务平台软件。通过集成虚拟参考站数据生成技术、后处理算法,用户仅需采集较少的GNSS静态观测数据用于后处理差分计算,可获得与网络RTK同等精度的结果,提升了CORS作为基础测绘设施的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7.
大庆CORS系统精度(RTK)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GNSS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系统(CORS)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成熟期,为了更好地发挥其性能,文章是针对大庆CORS站系统精度进行的测试与分析(RTK)。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CORS增强的卫星定位技术及其在地理信息采集中的应用,设计了基于CORS的Android移动终端定位方案,实现了Android移动终端的GPS通讯模块、CORS系统数据通讯模块、伪距差分定位模块,建立了利用CORS系统获得RTCM改正信息的亚m级精度Android移动终端地理信息采集系统原型,并通过实例验证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北斗三号卫星发射、组网成功,为城市北斗CORS系统升级改造带来了实质性的建设意义。广州、深圳、中山等城市相继完成了城市级的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建设改造,湖北省、广东省、四川省等也完成了省级北斗地基增强服务系统的建设工作。如何充分利用原有CORS资源,完成城市CORS网络北斗化升级改造工作,笔者探讨与总结了结合广州城市CORS网络改造、城市CORS网络北斗化升级改造需要考虑的几个关键因素:一是CORS基准站选型与兼容性问题;二是数据处理中心对多系统数据处理的软件;三是CORS网络如何统一时空基准。经过系统测试,广州城市CORS网络的各项精度指标满足系统改造建设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CORS系统中GNSS高程受技术条件限制精度不高的问题,贵阳市进行了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工作。本文论述了GNSS和水准网的布设及精度,使用了3 877个点重力数据和54个GNSS水准资料,以EIGEN03C地球重力场模型作为参考重力场,由第二类Helmert凝集法完成大地水准面计算,利用球冠谐调和分析方法将GNSS水准与重力似大地水准面联合求解得出的2'!2'格网似大地水准面,在高原高差地区其精度达到"0.010 m。  相似文献   

11.
军事测绘学和军事地理学的演进与发展,都有近两千多年的历史,如今都已进入信息时代,成为分属工科和理科的两门独立的学科。本文论述了军事测绘学和军事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范围和方法;分析了军事测绘学和军事地理学各自的发展过程,描述了各自的演进轨迹,特别是分析了信息时代的军事测绘学和军事地理学的发展趋势和各自特点;就军事测绘学和军事地理学在战场地理环境信息保障中的作用,分别从战场地理环境信息保障的两种思维、发展过程、发展特点和发展趋势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军事测绘学和军事地理学的"分异"与"聚焦";最后,从哲学的高度论述了"空间与时间一起构成运动着的物质存在的两种基本形式"和"空间参照与时间参照是自然与社会现象的两个基本参照系统"的观点,认为军事测绘学和军事地理学都是研究存在于空间和时间之中且运动着的物质,但研究的具体对象、内容、范围和方法有很大区别,必将在无限和有限统一的空间和时间中深化各自的研究内容、开拓各自的研究范围,创新各自的研究方法,同时又更加紧密地聚焦于战场地理环境信息保障。  相似文献   

12.
秦志远 《测绘工程》2000,9(2):75-78
教学效果直接与教学方法相关。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过程及对象 ,应实施相应的教学方法。本文主要讨论“讨论班”机制与测绘教育的关系及如何将这种模式应用于实践。  相似文献   

13.
围绕"天地图·上海"与主节点数据融合方案的制订,分别对双方的数据内容、融合的技术流程、实现融合的关键技术等进行了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分析对比数据找出差异,确立融合原则和内容,制定技术流程,在对双方资料做详细分析的基础上,解决海量数据存储、处理和管理技术、专题数据变化检测和提取技术、数据自动检查和处理技术等关键技术问题。经过35 km~2数据试点,融合方案达到了预期目标,试点成果满足了主节点的要求,证明了本方案设计路线可行。  相似文献   

14.
工学交替模式下的工程测量技术课程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高职高专土建类建筑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测量新技术和人才市场的需求,从我院实际出发,提出了工程测量技术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办法与措施,符合教学认知规律,利于改进教学效果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地图》2004,(6)
  相似文献   

16.
城市信息系统是高校GIS及其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针对城市信息系统的应用性、实践性的特点,紧密围绕课堂教学、上机实验、项目开发、课程总结等四个环节,开展教学改革和实践。教学实践证明,开展实践型的教学改革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主动性,有利于GIS专业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面临严峻的环境安全形势,基于ArcGIS Server,构建一张图"环境应急"体系"一机制、一张网、一中心、一平台、一张图"五个一模式,并从风险控制、应急准备、应急处置、事后恢复等全过程对一张图"环境应急"体系的功能设计和实现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8.
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举措。当前,理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仍在探索阶段。本文深入分析了理工科思政课程建设的内涵与特点;以地理信息科学核心课程“空间分析”为例,探讨了理工科专业教学融合思政教育的一些探索与实践,可为推动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赤子"南方"     
  相似文献   

20.
"数字管道"技术研究与发展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新时期长输油气管道具有口径大、距离长、压力高、参建单位众多、环境复杂、用户数以亿计等特点,从管道设计、施工与运营管理方面的实际出发,按照"数字地球"的构想,2003年,国内油气储运与工程建设专家、地理信息技术专家联合提出了"数字管道"新理念,即充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航空航天遥感技术、3维仿真模拟技术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