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碎石桩作为处理软弱地基土的一种有效手段,往往需要对其试验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碎石桩处理后复合地基的性状是否达到地基处理考核指标,并提出可能调整的方案。论文以四川九寨一黄龙机场高填方地基处理工程为背景,介绍了碎石桩法加固软弱土层的现场试验,并对碎石桩处理后复合地基的加固效果进行了检测分析。包括碎石桩体检测和桩间土检测,最后综合室内土工试验、动力触探测试及载荷试验检测结果得出,碎石桩对本工程软弱地基的处理能达到预期的加固效果。其复合地基承载力高于设计要求,具良好的导水性,能有效排出地基中地下水。目前,该试验成果已用于指导机场地基处理与高填方填筑体施工。同时,它对于其它类似工程亦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碎石桩注浆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综合砂石桩、高压注浆两项技术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地基处理方法,其施工占地面积小、设备移位灵活,大大提高复合地基承载力等优点,在沿海铁路施工中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振冲碎石桩在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波 《中国煤炭地质》2013,(8):46-47,67
振冲碎石桩是近几年发展较快的软弱地基处理方法。通过对辽源污水处理厂A?/0反应池地基处理的应用,系统介绍了振冲碎石桩在施工过程中的机械及工艺流程。并就加固机理、施工方法以及实用效果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说明振冲碎石桩适用于松散砂土、粉土及淤泥质粉土地层,经过成孔、排污、清孔、填料、振密,最终控制成桩,可明显改善地基承载力,对软弱地基处理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采用CFG桩和碎石桩相结合的复合地基方法处理黄河冲积平原新近沉积液化粉土地层,CFG桩属刚性桩,主要提高地基承载力,碎石桩则主要消除粉土层液化问题,通过该工程设计及实践,该复合地基方法处理黄河冲积平原液化地层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以曹妃甸原油商业储备基地工程项目为依托,根据工程特点,选用振冲碎石桩加固储罐地基。由于水压振冲扰动等原因,部分桩土复合地基检测沉降较大,无法满足设计要求,采用了沉管碎石桩加密处理的加固措施。实践证明,采用沉管碎石桩补强加固地基的处理方法,能消除原地基固结承载力不足,是一种经济合理的地基补强加固方法。  相似文献   

6.
干振碎石桩复合地基处理及其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礼来  牛二元 《河南地质》1996,14(3):195-199
干振碎石桩是处理松软地基土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是挤密桩的一种,新乡市地方铁路处仓库场地经干振碎石桩地基处理后,桩间土密实度有明显的提高,液化指数大幅度降低,复合地基承载力相应提高,满足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抗震液化设计的对比和分析.提出了以承载力和抗震液化相互综合考虑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
赵忠伟  李勤厚  赵军 《探矿工程》2010,37(11):55-57,72
介绍了某工程应用振冲碎石桩在堆积时间较短的杂填土地基中的处理情况,尤其是对承载力特征值要求较高的杂填土地基提出了经济、合理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碎石桩复合地基设计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燕杰  牛志民 《岩土工程技术》2006,20(1):48-50,F0003
通过对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抗震液化设计的对比和分析,提出了以承载力和抗震液化相互综合考虑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介绍软土地基的加固处理,利用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垫层联合碎石垫层综合解决软土地基的承载力不足及冻胀问题。对于软土地基二维固结变形,瞬时沉降在地基总沉降量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而充分利用表面硬壳层及均匀慢速加载均对减少地基沉降有着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从临安昌化镇和大峡谷镇采集了一百多个昌化鸡血石样品,分别对其作了岩石薄片鉴定、红外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归纳总结了常见鸡血石种类的成分和岩性:冻地主要成分为地开石/高岭石,岩性为粘土质岩石;软地主要成分为强粘土化火山碎屑或粘土,岩性多为强粘土化凝灰岩-粘土质岩石;软刚地主要成分为蚀变火山碎屑/明矾石,岩性多为明矾石岩或中等粘土化/明矾石化凝灰岩;硬刚地主要成分为石英,岩性为弱明矾石化/弱粘土化凝灰岩;硬地主要成分为石英,岩性为弱-强硅化凝灰岩。  相似文献   

12.
烟台市地面变形灾害特征及其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山东省烟台市相继出现了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面变形灾害,给当地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对烟台市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面变形的特征、成因、危害及其防治对策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对产生这些灾害的主要原因和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方家庄地裂缝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地调查掌握区内地裂,房裂时空分布的基础上,结合对地质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地下开采过程及地面变形与地裂关系的研究,确定了本区地裂缝的非构造属性。并利用地下水系统理论和太沙基因结原理进行了地裂缝成因机制的探讨,认为该区地面升降是导致地裂发生的直接原因,粘性土层是地面变形的物质基础,大强度交流量开采奥灰水是地面变形的主导因素,地下水系统功能和松散层厚度,岩性在横向上的变化,是地面不均匀变形的充要条件,当地面变形程度达到足以使土体完整性坡坏时,地裂缝便在区内应力集中的部位显现。  相似文献   

14.
《福建地质》2012,31(3)
推导了等应变条件下桩阻作用时的碎石桩复合地基固结方程,并与现场沉降观测数据换算出碎石桩复合地基在路堤施工过程中的固结度对比,二者吻合较好,证明了公式的正确性。沉降观测数据还表明:使用碎石桩处理软土地基能加快地基的固结速率。  相似文献   

15.
河北唐山开滦赵各庄煤矿采空区地质灾害特征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各庄煤矿多年采矿活动导致的地质灾害十分发育。本文介绍了矿山自然及地质环境、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矿体(层)地质特征等矿山基本情况,重点阐述了采空沉陷区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和成灾机制,根据"区内相似,区际相异"和各阶段评估取其重的原则,对矿区进行了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给出了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砂土及完整性较差、黏聚强度较小的破碎岩体中,浅埋隧道地层拱作用机制随地层变形发展而变化,受此影响隧道松动土压力也相应变化。常规方法忽略了地层拱不同阶段力学机制的不同,同时未考虑剪切面转动与大主应力旋转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不能解决浅埋隧道地层能否成拱、地层拱何时贯通至地表以及地层拱发展对隧道松动土压力影响等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提出渐进地层拱力学模型以反映不同阶段地层拱的力学机制;其次,同时考虑主应力旋转、剪切面转动及二者相互关系,确定拱内土体应力分布;随后,优化了传统主应力偏转与地层差异沉降间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渐进地层拱对隧道松动土压力的影响。改进方法结果与传统方法结果及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改进方法的有效性与适用性。通过参数分析研究了隧道初始松动压力、随地层变形发展的松动压力以及地层拱贯通至地表时的极限变形等关键参数。最后,对下北山超大跨浅埋隧道的研究说明了改进方法的实用性。结论显示:(1)初始松动压力为初始松动区内土体重力,初始松动区范围不受覆跨比影响,而受地层强度影响,随内摩擦角增加而减小;(2)最大拱效应阶段以后,松动土压力随地层变形发展而增加,深埋、小跨度隧道( )增长速率较慢,反之较快;(3)极限变形随覆跨比、内摩擦角增加而增加,深埋、小跨度隧道地层拱效应更明显;(4)对于下北山隧道,初始地层拱存在,初始松动土压力为0.37 ,极限松动土压力为0.41 ,最终松动土压力为0.54 ,隧道变形应控制在5.7%以下避免地层拱贯通至地表。  相似文献   

17.
林绍凑 《福建地质》2012,(3):273-277
推导了等应变条件下桩阻作用时的碎石桩复合地基固结方程,并与现场沉降观测数据换算出碎石桩复合地基在路堤施工过程中的固结度对比,二者吻合较好,证明了公式的正确性。沉降观测数据还表明:使用碎石桩处理软土地基能加快地基的固结速率。  相似文献   

18.
夏开宗  陈从新  付华  郑允  邓洋洋 《岩土力学》2016,37(5):1434-1440
以典型陡倾结构面条件下的金属矿山--程潮铁矿西区为例,通过对矿区的地表变形监测资料及宏观破坏特征分析,认为矿区的岩层移动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为采空区顶板岩体破坏扩展至地表引起塌陷阶段;第2阶段为采空区周边围岩向采空区的倾倒破坏阶段,并得出了倾倒滑移区的地表岩体变形规律:岩体主要发生水平移动,水平移动值大于沉降值;变形先以缓慢变形为主,然后进入一个快速变形阶段,存在明显的转折点;开采沉陷和地形引起的应力同向叠加作用,使得地表岩体沿下坡方向的变形值增大,特别是水平移动值。同时揭示了矿区岩层移动角的分布特征;南部岩层移动角大于北部,究其原因是北部受最为发育的NNW、NNE结构面影响,倾倒破坏较为严重。所得成果为其他类似的金属矿山工程提供可借鉴的规律。  相似文献   

19.
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下卧层沉降特性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杨涛 《岩土力学》2003,24(1):53-56
采用复合本构有限元和传统有限元两种计算模型,通过不同桩土模量比和置换率条件下复合地基、双层地基、人工均质地基下卧层沉降与天然地基相应计算结果的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复合地基下卧层的沉降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上海地区土层锚杆的群锚效应,本文以明德林(Mindlin)解为基础,通过引用根据试验所得的锚杆非线性传递函数,对软地层中斜拉锚杆的长度、间距、入土深度、压浆等因素对群锚效应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