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华南板块西南缘中三叠统底部普遍发育凝灰岩夹层,但对火山灰的来源存在不同认识。位于华南板块西南缘的右江盆地在早—中三叠世为连续海相沉积,较为完整的火山沉积记录为探讨火山灰的来源提供了基础。本文以右江盆地者堡敢南一带早、中三叠世之交凝灰岩为研究对象,在剖面测制基础上,对含凝灰岩层段灰岩进行生物地层分析,划分为4个牙形石带,分别为Neospathodus pakistanensis间隔带;Neospathodus waageni—N.abruptus组合带;Neospathodus homeri—N.triangularis组合带以及Chiosella timorensis间隔带,由此确定第17层凝灰岩为中三叠统底界凝灰岩。凝灰岩岩石学、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为流纹质玻屑凝灰岩,属于亚碱性系列。稀土配分曲线显示为右倾轻稀土富集,明显的负Eu异常。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U、Th和Ba等)富集和高场强元素(HFSE)(Nb、Ta、P和Ti等)亏损,整体表现出与弧相关的地球化学特征。在生物地层、同位素年代学对凝灰岩形成时代进行精确限定的基础上,通过华南板块西南缘中三叠统底界凝灰岩的区域分布、矿物组成、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右江盆地中—下三叠统火山岩层序特征进行详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广西凭祥—十万大山一带火山岩是其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2.
用灰色理论预测齐家-古龙凹陷中心线以西油气储量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齐家—古龙凹陷是松辽盆地主要油气源区,其中心线以西生排出的油气一部分存留在凹陷内,另一部分向西部斜坡运移。为了预测齐家—古龙凹陷中心线以西部分和西部斜坡区油气储量及其分布,根据研究区油气地质特征和油气田分布特点,建立了距离序列的灰色GM(1,1)模型,预测了油气总储量和该储量在各带中的分布比例。并以此为依据,在利用成因法计算出了油气排运量的基础上,计算了不同聚集系数下的齐家—古龙凹陷中心线以西各带的预测储量分布,根据齐家—古龙凹陷和西部斜坡区油气运聚、保存条件,结合松辽盆地的勘探实践,选择适当的聚集系数,预测了齐家—古龙凹陷西半部最终石油可探明储量为(4.4~6.2)×108t,天然气为(770~1078)×108m3;西部斜坡区最终可探明的石油储量为(1.0~1.3)×108t,天然气为(208.4~291.7)×108m3。  相似文献   

3.
曲靖市茨营乡茨营—蔡家冲一带分布着下第三系蔡家冲组的中—碱性凝灰岩 ,厚2 1— 2 4m ,分布面积 69 75× 10 4 m2 ,其含沸石 5 8% ,蒙脱石 10 68% ,ω (K2 O) =3 71% ,稀土总量ω (REO) =0 0 34 %。具吸附性、吸水性、膨胀性及阳离子交换性能 ,是一种新型的农用岩石。储量 3141× 10 4 t。笔者对其理化性质进行了详细研究 ,为该凝灰岩改土肥田的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又通过对该凝灰岩的可利用的元素激活、释放原理及化工工艺的研究 ,开发形成了系列的该凝灰岩为载体的复混 (合 )肥。在烟草、蚕桑、土豆、水稻、玉米五种作物多组试验、示范 ,证明系列凝灰岩复合肥肥效优于同营养成分的其他肥料  相似文献   

4.
1980年夏,笔者等在四川青川—白水街—阳平关深断裂附近白水街北约两公里处的白家沟—山根里一带,发现该地前泥盆系“碧口群”火山岩系中有蓝闪片岩,主要矿物组合为蓝闪石—绿泥石—黝帘石。现将其简述如下。 (一)“碧口群”火山岩系剖面及蓝闪片岩赋存部位“碧口群”火山岩系,其层序由下而上为:深灰绿色玄武质凝灰岩夹熔岩、玄武质熔凝灰岩夹紫灰色铁质碧玉岩、块状墨绿色玄武岩和灰绿色薄层玄武质凝灰岩等。其中玄武岩、玄武质凝灰岩及铁质碧玉岩中分布有蓝闪片岩,且是这几类岩石的重要成分之一。  相似文献   

5.
Reater  A 李才 《世界地质》1993,12(4):49-55
在较低级变质泥质岩石中利用全岩的K—Ar和~(40)Ar/~(39)Ar分析方法来测定劈理形成年龄时,由于矿物样品的特殊性和碎屑颗粒间潜伏氩的存在,使测定工作变得复杂。复杂的矿物影响可通过仔细分辨K/Ca和~(40)Ar/~(39)Ar的年龄光谱加以解决。然而,碎屑的影响可能继续存在,甚至在具有渗透性裂开的变质泥质样品中(全岩和白云母,粒级均在0.4~0.63μm之间)也不例外,直到浅变质带(或浅带)的边缘这种影响才被消除。伴有浅变质裂开的凝灰岩夹层其~(40)Ar/~(39)Ar和K—Ar法测定的全岩劈理年龄与地层古生物学测定的劈理年龄相一致,这说明K—Ar和~(40)Ar/~(39)Ar法不受碎屑的影响。在粒级上与上述浅变质凝灰岩相区别,富含白云母的另一种凝灰岩具有下面特征,颗粒间界限明显,K—Ar和~(40)Ar/~(39)Ar全气体年龄与上述凝灰岩一致,不随颗粒的大小发生变化。近带高变质凝灰岩由边界不清的白云母颗粒组成,它们连续记录了~(40)Ar/~(39)Ar全气体年龄,其中~(40)Ar/~(39)Ar值比K—Ar值高10%~15%(全岩粗碎屑颗粒),这一差异是由于在辐射中受反冲气体~(39)Ar的影响,并表明颗粒的边界形态(有效表面积/体积)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39)Ar的反冲。  相似文献   

6.
我国西南地区广泛分布着中-下三叠统海相(包括盆地相、斜坡相及台地相)沉积地层和多层凝灰岩。通过采用锆石LA-ICP-MS U-Pb测年方法,对黔西地区沙窝剖面和彝良柳溪剖面中/下三叠统界线上凝灰岩首次进行了锆石微区同位素定年,分别获得界线年龄为247.2±2.4Ma (2σ, MSWD=0.85)和247.4±1.4Ma (2σ,MSWD=0.51),界定了"黔中隆起"及北部坳陷区中/下三叠统界线时限,此年龄结果与国际地层年代表(2018版)建议的奥伦尼克阶/安尼阶(Olenekian-Anisian)界线年龄247.2Ma以及贵州关刀剖面Olenekian-Anisian界线附近凝灰岩锆石TIMS年龄247.2±0.1Ma高度吻合。凝灰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出富集K_2O、MgO,具明显负铕异常的特征,其物源可能来自古特提斯洋俯冲作用形成的大陆岩浆弧。幕式的火山活动可能是导致早-中三叠世生态环境间歇性恶化和生物迟滞复苏的重要原因,而深化对三叠纪幕式岩浆活动的认识,为我国西南地区三叠纪地层划分对比、构造演化以及探索三叠纪生物复苏-辐射与生态系统协同演化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铁铝榴石在凝灰岩中有两种产状:一种呈晶屑状稀疏地分布于凝灰岩中;另一种为四角三八面体和菱形十二面体的聚形铁铝榴石晶体,生于凝灰岩的孔洞中和柱状节理面上。 铁铝榴石为褐红色,少数为血红色,玻璃光泽,断口油脂光泽,透明。摩式硬度6—7.5,无解理,比重:D_1(晶屑)=4.15、D_2(晶体)=4.10。薄片下为浅褐色,均质体,折射率:N_1(晶屑)=1.822、N_2(晶体)=1.823。铁铝榴石结晶化学式: 晶屑:(Fe_(1.779)~(2 )Mn_(0.750)Mg_(0.022)Ca_(0.057))_(2.608)(Al_(1.890)Fe_(0.178)~(3 )Ti_(0.009))_(2.077)Si_(3.133)O_(12) 晶体:(Fe_(2.045)~(2 )Mn_(0.614)Mg_(0.025)Ca_(0.065))_(2.749)(Al_(1.759)Fe_(0.062)~(3 )Ti_(0.006))_(1.327)Si_(3.254)O_(12) 本文还作出了铁铝榴石晶屑和晶体的红外光谱吸收曲线。 流纹英安凝灰岩中的铁铝榴石晶屑是从岩浆中原始结晶的。而生于凝灰岩孔洞中和柱状节理面上的铁铝榴石晶体,则是凝灰岩在冷却成岩过程中火山气水热液作用的产物。 流纹英安凝灰岩中铁铝榴石的发现,为研究石榴石的产状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8.
三塘湖盆地条湖组含沉积有机质凝灰岩致密储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剑  黄志龙  刘再振 《地学前缘》2015,22(6):185-196
含沉积有机质凝灰岩是三塘湖盆地一种特殊类型的致密储层,对这套含沉积有机质凝灰岩致密储层的研究将为提高我们对非常规致密储层的认识提供一个很好的机会。文中通过凝灰岩样品岩石矿物组成、薄片、扫描电镜、石英结晶度和物性等的分析,阐述了三塘湖盆地二叠系条湖组含沉积有机质凝灰岩致密储层的特征。结果表明:条湖组凝灰岩致密储层的岩石类型主要有玻屑凝灰岩和晶屑玻屑凝灰岩,凝灰岩中最主要的矿物是石英,平均含量可以达到50%以上。凝灰岩致密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可以分为脱玻化作用形成的矿物粒间孔,溶蚀作用形成的粒内孔、无机矿物粒内孔和黏土矿物粒内孔,有机质孔以及裂缝。凝灰岩储层的物性具有高孔低渗的特点,孔隙度主要分布在10%~25%,空气渗透率主要分布在(0.01~0.5)×10-3 μm2,凝灰岩火山玻璃质的脱玻化作用是导致凝灰岩储层高孔低渗的主要因素,脱玻化形成的粒间孔体积小但数量巨大造成了凝灰岩总孔隙度较高,孔隙喉道半径极小又导致渗透率很低。凝灰岩储层物性主要受原始火山灰的组分以及脱玻化程度的控制,玻屑凝灰岩比晶屑玻屑凝灰岩储层物性好,脱玻化程度越高储层物性越好,而脱玻化程度主要受凝灰岩的埋深(温度)、有机质(有机酸)含量等因素控制。  相似文献   

9.
八达岭地区分布有大量的火成岩体,时代为J_2—J_3。在其中的J_3东岭台组火山凝灰岩内发现了罕见的球状体。张之桑(1987)在福建的流纹岩中发现过小铁球,颜文瑞等(1988)在大兴安岭南端发现过豆状二辉安山石,都被认为与岩浆的熔离作用有关。然而凝灰岩是由火山灰堆积而成,而其中的球状体与岩浆的熔离作用无关。八达岭火山凝灰岩的球状体如鹅蛋大小,成分同于含球体的凝灰岩,均为灰色,且均有1—2mm的白色砖质细脉穿切。球体木身自成物理独立体。球体的分布密度1—5个/m~2。这种球状构造是耗散结构理论研究(於崇文,1986,张招崇,1990)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相似文献   

10.
东兴区地质灾害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危害严重,以小型崩塌(危岩)为主。主要分布在区域东北部、西北部窄谷深丘地貌区及中南部人口相对密集地区。即地质灾害中易发区;其发生时间多集中在每年7~9月。地质灾害发育分布受多种因素控制及影响。即地形地貌控制着地质灾害的规模及空间分布;软硬相间的岩性组合易产生差异性风化,引起斜坡失稳;近水平的地质构造可产生大量的斜坡失稳;斜坡结构形式控制着崩塌(危岩)发生的可能性;降雨使岩体受到冲刷及软化并且在岩体内部产生水压力,促进斜坡失稳;人类工程活动导致斜坡原始状态破坏,诱发斜坡失稳。根据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特征及控制和影响因素,建议采取治理与避险搬迁、加强监测以及保护斜坡地质环境等措施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针对弹性波三维散射和动应力集中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球面波势函数的基本解方法(SWP-MFS)。方法基于单层位势理论,采用膨胀波和矢量剪切波球面波势函数构造散射波场,根据边界条件建立边界积分方程并配点求解。精度检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数值精度及稳定性。以无限空间中三维夹杂体及空洞对平面P、SV波的散射为例,进行方法展示,并揭示了三维夹杂体周围弹性波散射的一些重要规律。结果表明:三维夹杂体随其内部介质刚度降低,位移谱曲线震荡越加强烈。三维球形空洞在P波和SV波水平入射下应力集中规律不同,前者在顶部和底部及附近更明显,后者在纵截面两45°角线附近更明显。与以往的集中力源函数相比,新的波场构造基本解更为简洁易用,为三维弹性波动分析提供了一种新型无网格数值方法。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各种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对Sc-铜铁试剂体系的增敏效应;观察到在pH9.0的NH_4OH-NH_4Cl缓冲介质中,溴化十四烷基三甲铵使该体系催化波灵敏度提高了25倍。峰电位在-1.50V(us.Ag/AgCl),峰高与Sc浓度在2~40ng/ml呈线性关系,检出限1ng/ml;用拟定的方法测定了岩石样品中的痕量Sc;并对其极谱性质和表面活性剂增敏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以典型工程实例综述波动与振动测试技术在工程勘查和测试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在两层流体中,内波的特性受到许多控制变因的影响,其中包括上下层水深比、造波区位能差(位能大小)、上下层的密度比等。本文以成功大学水工试验所研发的MNDAS套装软件记录,协助数据分析及处理,研究上下层水深比对内波波型的影响,当水深比值差异越大造成的孤立波形与明显,且Kdv及修正mKdV可以合理描述内波振幅与频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地震结构爆裂理论与短临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雄飞 《地学前缘》2013,20(6):1-14
在地震结构爆裂动力学理论基础上,揭示了临震前兆波的客观机制。作为储能体的地震包体,其流体压力达到覆盖岩层的断裂强度和重力之和时,在引潮力的作用下,包体发生局部破裂,裂纹发生扩张,产生破裂流和破裂波,交替发生冲击加载和垮塌卸载,同潮汐波叠加,形成地震前兆共振波,以相速度和群速度向围岩传播,其振动频率和周期表征包体的固有频率和周期。波速和周期均可以被灵敏度高和抗干扰性能强的PS100HRT地电仪在地震爆发前捕捉到,从而可用于确定地震的震中和震级。依据共振波出现后振幅随时间增加的规律,月潮规则,可以确定发震时间。地震和临震理论以及诊断技术均已经成熟,中国有望在世界上首先实现地震预报。查清地震包体,地震能可以如同油气那样供人类利用。  相似文献   

16.
某地下工程围岩的声波频谱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某地下工程围岩进行声波测试,利用FFT方法进行信号的频谱分析,得到围岩声波的频谱特性。结果表明,声波传播过程中携带了反映岩体固有特性的信息,声波的频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岩体的结构、构造、完整性等特征;完整岩石的声波频谱以高频为主,裂隙岩体的声波频谱以低频为主;比较岩石与岩体声波测试的频谱差异,可对岩体质量的好坏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17.
应力波在平台-桩系统中传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应力波在平台-桩系统中的传播图案。对有限尺寸的平台来说,应力波在平台边界面上会发生反射,反射波不仅有同类波同时还有转换波,除此之外,平台表面的响应还受桩及桩土相互作用的影响。除非桩身反射波走时较长,可以避开平台上的各种干扰波,否则,由平台实测波形特征来分析平台下桩的完整性是很困难的。通过对平台上完整桩实测波形与异常桩波形进行比较,可以提高波形识别的准确度,此外,根据桩侧面测点及平台表面测点走时,相位、幅值间关系,将两者信号进行比较,可以从复杂的信号中辨别出桩身反射波信号。  相似文献   

18.
铜—1—(2—吡啶偶氮)—2—萘酚络合物吸附波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平  谢水平 《岩矿测试》1999,18(3):229-231
在PH6.2的NaOH-KH2PO4介质中,Cu(Ⅱ)与1-(2-吡啶偶氮)-2-萘酚生成络合物,在线性单扫描示波极谱仪上于-0.25V处出现一灵敏络合物吸附波。铜的质量浓度在1-460μg/L内与峰高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0.5μg/L。  相似文献   

19.
滑坡涌浪的产生与传播波形分析与计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水平匀速滑坡涌浪传播过程中,当滑坡体匀速前进时,会形成一个冲击波,停止前进后,在滑坡体与冲击波之间又形成一个稀疏波,当稀疏波追赶上冲击波时,两个波则会发生相互作用。对稀疏波与冲击波相互作用后产生的反射冲击波和入射冲击波的情况进行了定量研究。从入射冲击波的轨迹方程入手,通过分析和计算,分别得到了入射冲击波和反射冲击波波高、波速等一些定量的关系式,并用简单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求解。  相似文献   

20.
在0.24mol/L酒石酸钾钠-0.15mol/L KOH及pH 9.2的NH_4Cl-NH_3·H_2O介质中,Au(Ⅲ)与四(4-三甲铵苯基)卟啉(简称T(4TMAP)P)的配合物于-1.72V(vs·SCE)处产生一灵敏的吸附波,波高与Au浓度在0.001~0.25μg/ml内呈直线关系。用泡沫塑料分离富集后,测定地质样品中的痕量Au,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