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剖仪在水域活断层调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引进的ChirpⅢ声学剖面系统以及Boomer轰鸣器单道地震系统在不同水域环境下进行了活断层调查研究。通过分别在江河、湖泊以及海域等环境下进行测试,都获得了较好的地层剖面记录,并据此对调查水域的活断层存在情况进行了判断。通过对不同条件下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认为本套探测适合用于查明晚第四系(从数十米到上百米)沉积结构,判断晚第四纪断层存在及其活动性,是了解工程区潜在地质灾害因素的重要途径。另外,本套系统的探测效果与水深以及地层土层性质有较大的关系,在具有一定水深(4m以上)、土层以粘土、粉土居多的地层条件下探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苏小妹 《地球》2021,(1):62-65
中国的湖泊众多,遍布祖国大江南北,每个湖泊基本都承载着当地特有的地域文化,湖泊作为一种特殊的符号象征着自然和人文的交叉和融合。说起湖泊的文化符号,就不得不提到远在我国西南边陲的泸沽湖。泸沽湖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与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之间,为云南和四川两省共有。泸沽湖湖面海拔2690.8米,水域面积48.5平方千米,最大水深93.5米,平均水深40.3米,湖长9.4千米,湖宽5.2千米,集水面积171.4平方千米,属于西南地区典型的高原深水湖泊。  相似文献   

3.
《地球》2018,(6)
正地球上最深的海沟在哪里?海沟是位于海洋中的两壁较陡、狭长的、水深大于6000米的沟槽,是海底最深的地方,最大水深可达到一万多米。马里亚纳海沟是目前所知地球上最深的海沟,该海沟地处北太平洋西部海床,最深处达10924米。海底火山知多少?世界上80%的火山爆发发生在海底。据统计,全世界共有海底火山约2万多座(太平洋就拥有一半以上)。这些火山中有的已经衰老死亡,有的正处在年轻活跃时期,  相似文献   

4.
东京大学理学部的金泽敏彦等人在世界上首次开发研制出9000米级的超深海海底地震仪。迄今为止,海底地震仪的水深限度为6000米,很难对日本近海被称之为地震巢的海沟进行观测。据说用这种新研制的海底地震仪可观测水深超过6000米的海底的90%。金泽希望新地震仪能成为捕捉地震发生机制的有力武器,并计划从1990年夏天开始将其用于实际观测。超深海海底地震仪是通过将高精度的电磁式地震仪装入直径为24厘米的耐压玻璃球内并与记录仪和电源等一起沉入海底来进行观测的。观测后,再通过超声波信号使之与重物分开并浮起,进而回收。目前的试验已证实该地  相似文献   

5.
水深是影响浅水湖泊沉水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莲座型苦草(Vallisneria natans)和冠层型穗花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是我国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中常见的沉水植物种类,二者在形态特征上具有较大的差异.在自然水体中,水深变化对这两种植物的生长以及竞争格局的影响还有待研究.本文设计了3个水深梯度(水深0.5、1.5、2.5 m),探讨混栽条件下苦草和穗花狐尾藻生长和竞争格局对水深变化的响应.结果显示在实验系统内,中水深(1.5 m)处理组对两种植物的生长均最有利,表现为两种植物的相对生长率和生物量均最高.低水深(0.5 m)处理组苦草的生物量和相对生长率均显著低于高水深(2.5 m)处理组;穗花狐尾藻则相反,高水深对其生长的抑制作用更大.2种沉水植物在高水深胁迫时均表现出地上部分(叶长或茎长)增加,地下部分(根长)减少的形态响应特征.此外,随着水深由高到低,苦草与穗花狐尾藻生物量之比逐渐减小,表明苦草在两种植物中的竞争优势逐渐降低.研究表明湖泊水深变化不仅能够影响沉水植物的丰度,同时还可能会影响沉水植物的群落结构,而在我国浅水湖泊的生态修复实践中,在通过水位调控恢复沉水植物时,调控范围应考虑目标植物(如苦草)的光合特征.  相似文献   

6.
美国的奥罗维尔(Oroville)水库位于旧金山市北东约二百公里处,南距加利福尼亚州首府萨克拉门托市约一百二十公里,北离奥罗维尔市约四公里。大坝为土坝,座落在内华达山脉西麓的费瑟(Feather)河上,高235米。水库的最大水深为200米,库容44亿立方米。该库于1967年开始蓄水,1975年8月1日诱发了M_L(下同)5.9级地震,从而成为世界上第六个诱发强烈型地震的水库地震震例,为美国乃至国际学术界所  相似文献   

7.
海底地形影响着海洋自然灾害、资源开发以及军事国防.海底地形的探测手段由过去传统的船载声呐技术发展到依靠重力数据反演水深.国外从1980年代就开始利用船载和卫星测高数据开发全球水深模型,截至目前发布的水深模型空间分辨率达到15″.本文总结了声呐、激光测深雷达、卫星测高重力数据和遥感影像反演水深的研究现状,并分析每种测深手...  相似文献   

8.
冯村水库引起的小震群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 冯村水库位于陕西省三原县北约14公里的清峪河中游。大坝为均质土坝,高30.75米,长840米,库区流域面积177.0平方公里,坝前水深11.2米,有效库容1125万立方米。该水库虽于1970年11月竣工,但因坝基下潜存着透水性较强的砂卵石层而不能截流,直至1982年7月水库防渗墙基本筑成后才开始正式蓄水。近两年来,在水库区西侧小震群  相似文献   

9.
与地形(水深)以及相应的均衡补偿相联系的质量是引起重力变化的主要原因,尤其是短波长变化,此时直接地或间接地考虑地形影响都是必要的。因此,本文综合国内外有关资料全面论述了地形在我国未来大地水准面精化中的作用。最后指出,GPS与经典水准测量的结合将会大幅度提高我国大地水准面的精度,如果在广大地区辅以高分辨率的数字地面模型DTM,我国未来大地水准面将跨越米级,有可能达到分米级或厘米级。  相似文献   

10.
郭娅 《地球》2021,(1):44-47
俗语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可是您听说过“水往高处流”的倒流湖吗?我国确实有这样一个奇妙的“倒流”湖,它闻名遐迩,那就是滇池。滇池位于我国云南省昆明市西南侧,是云南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中国第六大的淡水湖,有着“高原明珠”的美誉。滇池现有面积311平方千米,平均水深4.5米,湖面海拔1886米。  相似文献   

11.
湖泊水深是影响沉水植物生长、繁殖与分布的重要环境因子,水深增加改变了水下光照、风浪和底泥特性等,因而可能导致沉水植物的生理生化指标发生相应变化.本研究通过对云南洱海沉水植物苦草(Vallisneria natans)随水深分布的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了定植于不同水深的苦草叶片碳(C)、氮(N)和磷(P)含量及其比率,以阐明水深变化对苦草叶片生态化学计量学的影响.结果表明洱海苦草定植的水深范围为0.5~5.6 m,在1.5~2.4 m处达到最大频度,在2.5~3.4 m处达到最大相对生物量,这表明苦草在洱海中的最适生长深度在1.5~3.4 m范围内;苦草叶片C、N和P含量平均值分别为356.10、26.13和3.54 mg/g,C:N、C:P和N:P的平均值分别为14.38、113.46和7.85;苦草叶片C含量、C:N和C:P均随水深增加而降低,N和P含量则随水深增加而升高,N:P在0.5~1.4 m较高,其余水深梯度之间则没有显著差异.总体上,苦草叶片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显著地受到了湖泊水深的影响.另外,本研究还发现水深的增加使得苦草叶片N、P含量发生聚敛,这导致其N、P之间的耦合性变弱.  相似文献   

12.
利用地震海洋学方法在南海北部陆架和上陆坡区域发现了15个雾状层.这些雾状层的延伸长度从几千米到几十千米,厚度十几米到一百米,其顶界所处水深在135 m至715.5 m范围之间.雾状层在地震海洋学剖面上表现为强反射特征.不同于其他传统声学或光学方法,地震海洋学方法分辨率高,且能在短时间内对整个水体进行成像,可以记录到雾状层的时空变化特征,实现对雾状层的"四维"观测.南海北部上陆坡区域是内孤立波浅化、能量耗散集中的区域,在此过程中内孤立波会导致较大的波致流速,侵蚀海底使得表面沉积物再悬浮,进入水体,形成和维持雾状层的存在.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水深梯度对苦草(Vallisneria natans)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实验设置0.6、1.3、2.0 m 3个水深条件,利用水下饱和脉冲荧光仪测定3种水深处理下苦草叶片的荧光参数和快速光响应曲线.结果表明:(1)随着水深增加,无性系分株数、叶片数、根系总长度、根系表面积等形态指标显著降低,而最大叶长、平均叶长、最大叶宽没有显著变化,2.0 m处苦草生长受到抑制;(2)不同水深对苦草叶片初始荧光F0和最大荧光Fm没有显著影响,而最大量子产率Fv/Fm和荧光参数Fv/F0随着水深增加显著增加,叶片光合系统Ⅱ光化学效率亦显著提高;(3)0.6 m处苦草的相对电子传递速率显著低于2.0 m处;(4)通过拟合光响应曲线所得的光响应曲线初始斜率、光抑制参数、最大电子传递速率以及半饱和光强在不同的水深处理间均差异显著;(5)2.0 m处苦草叶片的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类胡萝卜素(Car)以及Chl.a+Chl.b含量均显著高于0.6 m处,而Chl.a/Chl.b和Car/Chl.a的差异则不显著.综上所述,0.6 m处苦草的光合能力较弱、保护机制强,而2.0 m则相反,从而说明苦草通过调节自身光合生理来适应不同水深环境.  相似文献   

14.
井泉的引水一取样系统对水氡动态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者对此问题进行了初步地试验研究。一、泉水的引水条件试验是在涿鹿矾山泉上进行的。(一)泉点简况矾山泉为上升泉。泉水以多点出水的形式自第四系冲积、洪积砂砾石层中流出。流量约57升/秒。当地群众在很久以前已将泉口修建成储水池,其直径约30米,水深2.5~3米。在水池的北堤上建有闸门;南堤上设有固定的溢水渠道。为进行水氡观测,在水池西侧的泉眼上安装有1吋引水管(1号管),将泉水引入地下室内取样(图1)。  相似文献   

15.
《地震》1981,(4)
在非洲的赞比西河上,有一个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湖之一——卡里巴水库。该水库坝高128米,库区长250公里,最宽处30公里,总面积约665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3米,库容达1604亿立方米。世界上五个超过一千亿立方米的特大型水库中,卡里巴是唯一发生强烈地震的水库,其地震活动又具有一系列显著特征,是目前国内外水库地震中一个比较典型的例证。  相似文献   

16.
一、地基与震灾墨西哥城是一个湖上城市。有些地方在六、七百年前的阿斯特克时代,曾于水深约5米的浅湖中心的岛上建造神殿,并在其周围填湖造田,从事浮岛农业。到了西班牙殖民地时代,又继续不断地扩大填湖面积,最后变成现在的样子。表层30—50米为冲积层,由砂、淤泥、粘土、腐蚀土构成,非常松软。其下为火山喷出物堆积而成的新洪积层,但它并不像日本的洪积层那样坚硬,而是硬软兼有的互层。另外,墨西哥城是个盆地,四周群山环抱,市区内只要挖两米深就有地下水涌出,为超松软地基。如果把水注入盆中并将其摇动,则会  相似文献   

17.
《地球》2017,(11)
在新疆巴里坤县天山山脉的分支——莫钦乌拉山上发育一套灰岩-硅质岩沉积,笔者在其中发现了距今四亿两千万年前的珊瑚、海百合茎和微体古生物化石。本文主要介绍了这些化石的形态和地质意义,并推断出在晚志留世-早泥盆世,莫钦乌拉山一带为一片水深200~1000米左右的海洋。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西昌市是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州府,座落在一第四纪断陷盆地中。盆地呈北北西向展布,长约15公里,宽5—6公里。盆地的中、南部为邛海湖所占据,积水面积31平方公里,水深最大可达30余米,为四川第二大湖。这里地处北北西向则木河断裂与近南北向安宁河断裂的汇合部位附近,  相似文献   

19.
闫峰  王艳姣 《湖泊科学》2008,20(5):655-661
针对悬浮泥沙影响水体遥感测深精度的问题,选择长江口南港至南槽为研究区,通过对遥感测深方法研究,结合悬浮泥沙光谱特性分析,把"泥沙因子"引入到水体遥感测深反演模型中,研究表明:1)单因子非线性模型中,指数模型对0-2m的水深反演效果较好,对数模型对2-7m的水深反演较好,二次回归模型对7-14m的水深反演效果较好:2)建立的BP人工神经网络水深反演模型综合了多个波段具有的水深信息,模型的反演效果好于单因子非线性模型;3)实验构建的泥沙遥感参数综合了不同波段具有的悬沙信息,削弱了叶绿素和外界环境条件对泥沙信息的干扰,可较好地反映悬沙浓度变化特征;4)建立的BP人工神经网络泥沙因子水深反演模型削弱了悬浮泥沙对遥感测深的影响,模型实际反演能力明显优于单因子非线性模型和多因子BP人工神经网络水深反演模型.  相似文献   

20.
顾燕飞  王俊  王洁  方根生  韩璐 《湖泊科学》2017,29(3):654-661
苦草(Vallisneria natans)为我国常见的沉水植物之一,目前对水生态修复工程后苦草种群生长策略尚缺乏深入了解.以水生态修复工程1年后的苦草种群为研究对象,探讨水深对苦草叶片、匍匐茎、块茎等形态特征和苦草株数、匍匐茎数以及生物量等种群参数的影响,并分析水深胁迫下苦草的生长策略.结果表明,随着水深增加,尽管苦草单位面积株数和单位面积匍匐茎数均显著降低,但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叶片厚度、叶面积、匍匐茎长度、匍匐茎粗和块茎粗随水深显著增加,因而,苦草地上生物量也显著增加.其中,叶片长度和叶面积变异较大,对水深变化敏感,而叶片宽度、叶片厚度、匍匐茎长度、匍匐茎粗和块茎粗变异不大,对水深变化敏感程度低.在低光照胁迫下,苦草在亲株生长和子株输出之间存在权衡,一方面通过增加叶片投资保障亲株的资源利用效率,一方面通过降低亲株密度保障子株生长发育,从而实现种群空间生态位扩展和持续更新.在水生态修复工程中,考虑苦草的种群更新能力和施工的可操作性,在透明度为1.0~1.5m的条件下,苦草的适宜种植水深为0.5~1.0 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