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用遥感技术编绘植被图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各种不同植被类型的波谱特性不一;同一植被类型的波谱特性随季节的不同也有差异。故在卫片上以不同影象密度而构成不同图形,从而达到解译植被类型的目的。 本图以美国陆地卫星假彩色合成卫片(1/25万、1/50万)、部分彩红外航片(1/3.5万、1/5万)作为制图资料,按照植物群落现状、作物分布状况、植被与地学的相关性和有关植被调查研究资料,经过典型地段的调查,建立解译标志,进行目视解译与核实编绘而成。  相似文献   

2.
一、解译方法、原则与分类系统 (一) 解译依据 根据实测地物光谱特性,水的反射率低变化平缓。故卫星影象对水系、水体解译的主要标志是色调和图型。阴影是水系解译的参考标志。 采用MSS4、5、7图象,陆地卫星——4号的TM1、2图象,以及RBV黑白片。利用了7波段对水与周围岩性及其它地物反射率反差大的特点,对MSS多波段图象进行了单波段(MSS7/5)的图象处理方法。为分辨出时令河与常流河,以枯水期(十一月至次年四月)的影象为主,而对水体的处理则采用汛期(七、八月份)的图象。  相似文献   

3.
通过陆地卫星MSS4、5、7波段假彩色合成卫片的解泽(比例尺为1/50万),参考地质图、地貌图和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分类系统。该图划分出十六个土类,四十四个亚类,现将各类土壤主要特征特性概述如下: A 黄棕壤:黄棕壤是我国北亚热带地区的地带性土壤。在我省主要分布在伏牛山主脉与沙河一线以南。该土硅铝率较低,明显的特征是心土层红棕至棕色,棱块或棱柱状结构,结构面有大量棕色或  相似文献   

4.
土地类型制图,过去采用地形图实地填图法。这种方法费工,费时,精度差。较好的方法是,利用航空象片编制土地类型图。虽然航片应用在我国已有多年历史,但航片上丰富的土地信息并未得到充分利用。如何根据航片上的地形、地物影象及地形图上等高线图形待征,将土地类型解译出来,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级土地类的解译  相似文献   

5.
利用遥感技术编制黄河下游(1/50万)古河道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编图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方法 1、古河道分布,力求反映其规律,古代宜粗,近代较细。虽然距今二万多年的全新世中期以来就有黄河,但本图仅表示人类有史以来的浅层古河道。 2、据历史文献资料并结合卫片解译,使两者互为补充印证。对古河道的形成年代以历史文献为主,决口扇形态及地表古河道痕迹以卫片影象为主。 3、本图以“禹王故道”作为原始河道,反映西汉以来六次大改道。所谓黄河大改道,是指河道大变迁,或称大徙。即大河在某处决河改道之后,不回归原河道;全河另由它道入海(不含尾闾变动);其经流期较长,影响国计民生比较严重。另外,北宋“二股河”并行入海,亦属变迁的范畴。  相似文献   

6.
长江皖江段岸线资源的遥感调查及开发利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TM卫片,彩红外航片结合调查与已有资料,牟皖江岸线资源的分布与利用现状进行了遥感解译与评价,并根据地区经济背影区位条件,效能网络等因素的综合分析,进一步提出了可利用岸线的建议,为今后皖江岸线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中国1:400万沼泽图的编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化群 《湿地科学》2004,2(1):15-20
中国1:400万沼泽图是我幽第一幅大范围的沼泽图件。本图及其附图以地图图像的形式,形象地、系统地总结和反映了我国有关单位近40年来在沼泽方面的研究成果,表现了我国及主要典型区的沼泽及诏泽化土地的类型、特征、形成及其分布规律。重点反映适合我国沼泽特点并具有新观点的分类体系和分区体系。全国沼泽分类体系被分为四级:类(第一级)、亚类(第二级)、型(第三级)、组(第四级)。全国沼泽化土地的分类系统也相应分为四级。主图表示沼泽和沼泽化土地的前三级类型,在作为插图(2幅)和附图(4幅)的典型区沼泽图(1:20万~1:150万)上侧重表示第四级类型。另一幅插图为《中国沼泽分区图》(1:2500万),全国被分为8个沼泽区和40个沼泽亚区。中国1:400万沼泽图采用综合图型,范围法与符号法(分级定位符号)相结合的表现方法,室内制图资料综合分析利用与野外验正和缩编相结合的编绘方法。  相似文献   

8.
河西走廊张掖绿洲LUCC的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蒙吉军  李正国 《地理科学》2003,23(4):464-470
利用1995和2000年Landsat 5、4、3、2(RGB)波段合成影像解译结果,采用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数据库中的中国1:10万土地资源利用分类系统,对河西走廊中段的张掖绿洲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进行了研究。并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张掖绿洲LUCC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统计分析,诊断出各影响因子对该区LUCC的贡献作用大小,同时运用典型相关系数和冗余度分析,检验了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9.
中国 1∶4 0 0万沼泽图是我国第一幅大范围的沼泽图件。本图及其附图以地图图像的形式 ,形象地、系统地总结和反映了我国有关单位近 4 0年来在沼泽方面的研究成果 ,表现了我国及主要典型区的沼泽及诏泽化土地的类型、特征、形成及其分布规律。重点反映适合我国沼泽特点并具有新观点的分类体系和分区体系。全国沼泽分类体系被分为四级 :类 (第一级 )、亚类 (第二级 )、型 (第三级 )、组 (第四级 )。全国沼泽化土地的分类系统也相应分为四级。主图表示沼泽和沼泽化土地的前三级类型 ,在作为插图 (2幅 )和附图 (4幅 )的典型区沼泽图 (1∶2 0万~ 1∶15 0万 )上侧重表示第四级类型。另一幅插图为《中国沼泽分区图》(1∶2 5 0 0万 ) ,全国被分为 8个沼泽区和 4 0个沼泽亚区。中国 1∶4 0 0万沼泽图采用综合图型 ,范围法与符号法 (分级定位符号 )相结合的表现方法 ,室内制图资料综合分析利用与野外验正和缩编相结合的编绘方法。  相似文献   

10.
云南通海震区的构造地貌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70年1月5日在云南通海发生的7.7级地震,仅次于1973年炉霍7.9级地震和1976年唐山7.8级地震,是近二十多年来发生在我国的第三个大震。在79年底,作者结合航片与卫片解译、钻探与物探资料的分析,对震区进行了专门的构造地貌调查,发现震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霍林河地区1∶5万航磁数据进行研究分析,根据磁场变化、磁异常形态等值线走向及异常组合等将研究区划分为6个磁场区;圈定出20处局部异常;解译出46条断裂,其中包括18条大断裂及28条一般断裂。航磁数据的解译工作对进行区域地质调查找矿和构造格架研究起到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本届南极地球科学讨论会(1987年8月24—28日)期间及会后,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SCAR)分别举行了南极地质制图学、火山岩地质及岩石学、南方高纬度新生代古环境演化、南极岩石圈结构与演化四个专家组正式会议.由于时间冲突,笔者未能参加古环境会议.制图会议对讨论会上展示并向SCAR提交的图件逐一审议.其中地质图均为小范围大比例尺图,如巴西提交的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地形地质图(1∶1.5万);地球物理方面以航磁图为多;最引人注目的是大面积遥感图,利用卫(航)片经数据处理清晰地反映出地质构造或冰盖结构特征.会议着重讨论了今后几年计划实现的16幅图件(地质6、地球物理6、遥感3、水文1),其中主要有“南极地质全图”(1∶1千万,Tingey主编,“斯科舍弧构造图”(1∶3百万,J.W.Thomson主编),“罗斯海、威得尔海构造及地震剖面图”(比例尺未定,K.Hinz主编),“南极半岛地区地震剖面及地质图”(比例尺未定,C.O.Berbert主编)等.当讨论新遥感图件协调问题时,几家大公司代表就“LANDSAT”、“SPOT”、“AVHRR”等卫星及数据处理性能优劣争论激烈,并都希望由本公司承担这一任务.  相似文献   

13.
作者通过参加《遥感技术在新疆托里-艾比湖地区金矿资源的探测》课题,对西准噶尔地区优选出的四个找矿远景区进行红外细分航空飞行及其图象处理和地质验证工作的基础上,着重对雅玛图航区的构造、侵入岩、地层以及金矿化色调异常特征进行解译和分析.探讨本航区金矿化异常的展布特征和矿化类型及其金的成矿机理,圈定出三个找金远景区.从而为在玛依勒断裂带寻找金矿开辟了一个“窗口”,证明了利用红外细分遥感技术进行地质找金矿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西部资源》2014,(5):31-31
<正>鄂尔多斯市国土资源局成立土地矿产卫片及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土地复垦监督检查小组,于近日起,分两组对各旗(区)和直属分局国土资源局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监督检查。监督检查小组认真听取了各旗(区)主要负责人的汇报,详细了解了各旗(区)土地矿产卫片及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土地复垦的情况,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督查。会上各旗(区)通过投影仪展示了下发的土地矿产卫片图斑和实地现状图,法规科就  相似文献   

15.
将遥感技术应用于1:5万区域矿产地质调查,可以充分利用遥感技术宏观、综合、快速和多层次的技术优势,对广阔区域进行遥感区域地质和矿产地质调查研究,查明地质体的分布规律、矿化蚀变带的分布范围,为编制成矿规律图和进行矿产预测提供资料。本文介绍了内蒙古古朔根乌拉地区1:5万矿调项目遥感影像的处理与制作、工作区遥感地质特征,以及遥感提取羟基蚀变异常和铁染蚀变异常的整个过程,并结合地质特征和矿(化)点分布情况对提取的遥感蚀变异常进行了初步评价。由于工作区第四系和植被覆盖严重,1:5万遥感地质解译对1:5万区域矿产地质填图起到了指导作用,提取的遥感蚀变异常与已知矿(化)点套合良好,是重要的找矿信息。  相似文献   

16.
1:25万《毛乌素风沙地貌图》的编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风沙地貌图是认识和研究沙漠(沙地)最基本的图件。毛乌素沙漠沙丘类型复杂多样,对毛乌素沙漠风沙地貌进行详细划分,编制《毛乌素风沙地貌图》对深入研究毛乌素沙漠风沙地貌成因、分布和演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编图范围和印刷纸张的要求,将《毛乌素风沙地貌图》的比例尺确定为1∶25万。选用1∶10万地形图作为基础资料,并以1∶5万地形图和1∶20万地质图作为补充资料;专题内容资料以landset-8卫星影像为主,结合Google Earth影像对部分细节内容进行补充。在形态成因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地貌分类体系,将毛乌素沙漠地貌划分为风成地貌、湖成地貌、流水地貌、干燥地貌、黄土地貌和其他等6类,其中风成地貌是本图重点展示的内容。根据毛乌素沙漠的地貌特征,采用图例系统和地貌晕渲相结合的方法表示毛乌素沙漠的具体地貌类型,其中图例系统包括底色、符号、代码和注记等多种表示方法,地貌晕渲的使用增强了地貌的立体感,使地图看起来更加美观。  相似文献   

17.
一、卫星图像的选择、分析与应用 用于解译河南省冬小麦麦田类型的基本资料是美国陆地卫星MSS(4,5,7波段)和TM(2,3,4波段)标准假彩色合成图像,比例尺为1∶25万,系粗纠正图像产品,共15幅。 上述卫星图像按应用的适宜性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最适宜图像。根据冬小麦生育期内不同发育阶段地面覆盖度或叶面积指数(LAI)及小麦光谱反射率或垂直植物指数(PVI),用于目视解译冬小麦种植区图像的最佳时相是三月中旬至四月下旬。因为此期间冬小麦正值拔节抽穗期,LAI  相似文献   

18.
一、遥感图象解译方法 (1) 研究制图区域地貌特点、分布规律 地貌特点与分布规律对土地利用类型有直接的关系。区域内的太行山为石灰岩组成,多断层,蓄水性差,耕地多分布于谷底、山间盆地和缓坡上,一般都在600米以下。山前洪积扇有石砾地分布,卫片上呈白色。洪积扇过渡到平原时,是潜水溢出带,有丰富的地下水,水浇地分布较多。如伏牛山、大别山与平原接触的地方水浇地分布比较普遍。又如黄河改道频繁,故道上的民权、兰考一带多沙丘地。  相似文献   

19.
面向对象解译方法在遥感影像地物分类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建芳  包世泰 《热带地理》2006,26(3):234-238,242
针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快速高效萃取有用信息这一遥感技术应用的热点问题,探讨了基于面向对象(Object-oriented)解译方法的遥感影像自动及半自动解译和提取的新思路.文中分析了面向对象解译方法在地物信息分类应用中的优势,并提出了基于此方法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多尺度信息提取技术流程.具体结合广州市新白云机场开发区IKONOS高分辨率遥感数据进行地物快速提取、自动分类的试验,并对解译效果进行了评估分析,证明此方法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地物分类中确实高效可行.  相似文献   

20.
本图以农业气候和陆地气象卫片资料为主要依据,结合自然景观综合分析,把全省划为八个一级区,十九个二级区。 一、作图的方法步骤 (一) 利用卫片图象相似性作图。根据气象卫星卫片的伪彩色处理CH_4图象,做亮度温度相似性分区。该图象底部有对应的彩色,并标出相应的温度数据,使CH_4图象的温度场信息较为清晰,并且图象色调分层显著,二者结合可分出不同相似区。选择了1986~1987年分季的晴好天气、代表性较好的气象卫星卫片,进行释析,把河南划分出10个相似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