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EH4电导率成像系统在水电隧洞工程地质灾害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剑  白宜诚 《矿产与地质》2006,20(4):560-563
EH4电导率成像系统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对构造、岩溶等不良地质现象的工程勘测,具有勘探深度大与分辨率高的特点,从而为水电隧洞工程勘察和评价提供了有效手段及依据。通过在吉沙水电站引水隧洞工程勘测中对地质灾害准确预报的实例说明,该系统是在特殊景观条件下先进的工程地质勘探手段。  相似文献   

2.
国外深埋长大隧道概况及主要地质勘测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对有关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汇总了国外30余座长大隧洞的基本情况及工程地质条件、主要勘测方法、施工方法等.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国外长大隧道(尤其是深埋长隧道)的主要工程地质勘测经验。根据这些经验,提出了我国雅砻江锦屏二级水电站深埋隧道工程地质勘测应把握的总体原则。  相似文献   

3.
魏杰  侯月 《辽宁地质》1998,(4):294-296
由于水电工程长隧洞受地质条件影响及勘测条件和勘探手段的限制以及施工难度大,变化因素多等原因其开挖造价问题较复杂。因此,在水电工程长隧洞开挖定额项目中应考虑短循环进尺因素,增加按围岩分类的补充调整系数,考虑长隧洞开挖艰难因素,补充洞长增加系数。  相似文献   

4.
刘大军  张益忠 《探矿工程》2008,35(10):60-65
TBM掘进机以其快速、高效、安全、优质等优点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隧洞开挖施工中,尤其更适用于深埋超长隧洞,然而在不良地质洞段中TBM掘进缓慢,甚至有卡刀可能,反而不如钻爆法灵活,这就需要根据围岩性状采取特殊技术处理措施,辅以监控量测手段对支护方案进行验证、调整支护措施、修正设计参数等。结合辽宁大伙房输水隧洞工程,总结了在不良地质洞条件下的超前地质预报方法、不良地质段处理措施以及围岩变形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5.
地质雷达在江苏宜兴段高速公路边坡勘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公路建设发展迅速,公路基础建设不断深入,各种边坡的稳定性成为基础工程建设中的一大难题。边坡设计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依据就是工程地质条件,对边坡工程地质结构的调查显得尤为重要。但由于客观条件所限,在地质条件复杂、施工条件恶劣情况下要得到较为确切的工程地质资料是困难的。使用常规地质钻探手段往往施工困难,工程投资大,控制范围有限。探地雷达作为一种新型的高分辨无损探测工具,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日趋广泛。论文在阐述地质雷达方法原理和地球物理特征的基础上,以江苏宜兴段高速公路边坡工程地质勘测为例,介绍了地质雷达技术在边坡工程地质勘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受特殊自然地质环境和经济飞速发展的强烈影响,大中城市及国民生产值高度集中的沿海地区正在面临地质灾害的严重威胁;其中泥石流灾害是主要4大地质灾害之一。在泥石流灾害研究中,区域性防治及其防治工程实践是预测预报重要依据。文章以浙江省小流域泥石流为研究对象,在系统勘测调查解剖的基础之上,运用地质工程与防灾减灾工程学的原理,采用工程勘察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手段,综合分析了浙江省小流域泥石流的背景地质条件、成因特征、对易发程度及趋势分别作了评价、预测。结果认为,地形地质条件是泥石流发生的基础,自然暴雨是引发的主因,在一定自然条件下较易再次发生泥石流灾害。  相似文献   

7.
白晔 《地下水》2014,(5):180-181
分析引红济石工程的地质条件和特点,结合监理工程过程中对相关施工问题的处理方案,提出该工程地质条件下有效对策,对类似的小断面、长引水隧洞处理同类工程地质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本刊1958年第1期刊载吴世静同志关于“水工隧洞工程地质勘测中坚固系数“f”与弹性抗力系数“K”值的确定方法”一文,该文从不同岩层的成层条件和地质构造方面,论述选择“f”“K”值时所应注意的事项,不但使工程地质人员在选择“f”“K”值时有个系统而明确的方向,对水工隧洞的设计和施工人员,也有着一定的启示。笔者曾于水力发电1957年第7期水工隧洞山岩压力计算方法的商榷”一文中,对 f 值的选择略加论述,本文仅对这一问题作部分补充,并提  相似文献   

9.
对场地地质条件进行平面上合理的分区和评价,是岩土工程勘测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地基基础方案设计的第一步。通过工程地质分区在济南奥体中心勘测中的实际应用,分析场地按地质条件细分对地基承载力、地基基础设计及场地类别划分的影响,指出工程地质条件的详细分区在重大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涌水灾害问题广泛存在于隧洞工程的建设之中,它直接关系到施工进度、洞室稳定性及人身安全。目前国内外学者研究出大量的隧洞涌水量预测计算方法,但不同计算方法具有不同的适用条件和优缺点,选取合理的计算方法对于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本文将当前广泛应用的隧洞涌水量预测计算方法分类总结为4种:经验公式法、解析公式法、数值计算法和物理模拟法。经验公式法多来源于大量工程案例的总结,着重于相似地质条件下隧洞涌水量计算;解析公式法则基于严密的理论推导过程,计算过程快速简洁;数值计算法适用于复杂水文地质条件下涌水问题的计算;物理模拟法借助于试验的手段,直观地显现出隧洞的涌水规律。本文对现有计算方法的理论原理、适用条件和优缺点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并展望了隧洞涌水问题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李泽发 《地下水》2019,(3):113-114,147
参照某隧洞工程实例数据,借助数理模拟方法,对复杂地质水文结构的越岭隧洞掘进中的隧外水压力课题开展专题研究,探讨复杂地质水文条件下越岭隧洞掘进中的外水压力分布及其数理状态,将隧洞外水压力的数值解法与轴对称解进行对比,验证了两者演变规律,揭示了水文地质构造对隧洞外水压力的控制作用,以期为同类隧洞安全开挖施工提供研究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徐铁铮 《地下水》2009,31(1):6-8
深埋隧洞在现代工程建设中日益增多,但长距离深埋隧洞工程较少,而引红济石工程不但属长距离深埋隧洞,而且所处地质环境复杂,其中最为突出的地质问题是施工期隧洞涌水量较难预测。对其计算预测,将直接影响该工程的工程造价、施工安全、处理方案。就“引红济石工程”中隧洞水文地质条件,采用三维渗流理论计算作了介绍,对今后类似工程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焦振华 《地下水》2011,(4):96-97
分析下坂地水库引水发电洞的工程地质条件,对隧洞工程存在的主要地质问题进行了综合评价,提出的工程处理措施及建议,经施工开挖验证,大部分结论和处理措施可靠有效。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地质勘测中,为研究岩体的透水性,往往需要进行压水测试。实践表明,对于诸如承压输水隧洞、深埋地下厂房、水库大坝等工程的地质勘测,岩体透水率的原地测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除此之外,岩体的透水性亦与地下水的运动及水库诱发地震密切相关,而且地下水的运动对于断层活动也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研究工程区岩体的透水性不仅对防渗设计,而且对水库诱发地震及工程区的稳定性评价也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云南省已建和正在勘测建设中高等级公路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评价,阐述各种特殊地质与不良地质的特征与规律,并对山区高等级公路工程地质的勘测提出要求。  相似文献   

16.
张盛鲲  彭敏 《探矿工程》2013,40(3):71-74
对汶川地震诱发的文家沟特大泥石流,采取引水隧洞工程进行治理,是四川省地质灾害治理应急抢险项目,时间紧、任务重,在没有时间进行详勘的前提下,利用动态施工管理,采用各种手段和方法获取信息,根据开挖时发生的应力、应变特性,给出适合该地质条件的施工方法和支护结构。介绍了该引水隧洞的设计及动态施工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杨松青  李万逵  崔东 《岩土力学》2006,27(Z2):615-620
新疆长距离引水工程通过区的各种地质现象极为丰富和复杂,除常规的地质问题以外,各地段的工程地质现象和地质体又有其独特的性质和特征,对不同地区的地质体、地质现象进行有针对性的、深入细致的研究,以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乌伦古河南岸引水工程中遇到了常规的地质问题以外,还有软岩隧洞、“500”水库大坝下的软基和沙漠风积沙等各种复杂工程地质问题和不良地质体、地质现象,经过仔细地工程地质勘测工作,该庞大的引水工程体系目前已建成并投入正常运行,但仍有许多工程地质问题如盐胀、冻胀等,在今后的工程运行实践中有待于进一步的证实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南水北调中线大宁河补水工程区域工程地质条件概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对南水北调中线大宁河补水工程线路地面地质调查,初步评价了西线剪刀峡(檀木-茅草坡)方案工程地质条件,认为一级泵站大昌八角丘场址工程地质条件优越,剪刀峡水库库尾二级取水泵站檀木场址较神基坪场址工程地质条件适宜。自大昌八角丘至剪刀峡隧址区地表岩溶发育,岩溶涌水、涌泥、局部高地应力是该隧洞段关键性工程地质问题。檀木至茅草坡深埋长隧洞存在高地应力至软岩流变、长隧洞局部高压涌水、局部岩溶涌水、沿河断裂接触性岩溶涌水等工程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19.
杨永鹏 《浙江地质》2001,17(2):40-43
本通过对乌溪江引水工程厚黄隧洞工程实践,分析研究金衢盆地红层软岩工程地质条件,对在红层软岩中的浅埋引水隧洞的安全施工,初砌支护等施工组织设计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1953年以来,山西地质系统的钻探工作,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恰好经历了三十个年头。钻探工程随着我省地质勘探事业的不断发展,已成为地质普查勘探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之一。三十年来,先后在金属、非金属、煤田以及石油普查找矿中,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国防工程勘测以及农田供水勘探中,完成钻探工作量达324万米,为已提交的1222份各种地质普查、地质勘探报告提供了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