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以构建土地发展权为视角,分析了我国土地利用规划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我国应该建立土地发展权。有了土地发展权,就可以从行政和产权两方面明确界定政府的土地管理权限,维护土地规划的法律权威性;构建土地发展权市场运作机制,增强市场调节作用,促进土地利用规划的调整和完善;建立土地发展权的产权运作流程,优化土地开发利用管理流程。  相似文献   

2.
美国的土地发展权制度作为农地保护政策中的一项制度创新,近些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关注。美国的土地发展权制度分为两类,一类是发展权购买(PDR),另一类是发展权转移(TDR)。同任何一种政策一样,美国的土地发展权政策作为一种典型的农地生态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也并非完美无缺,仍然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改革完善。本文在概要评述美国土地发展制度的基础上,简要总结了生态文明建设中经济补偿经济机制的6个主要政策要素,提出利用经济补偿机制保护农地必须要牢牢把握市场、公平和效益的原则,在坚持自愿的前提下,通过经济补偿机制实现资源保护过程中的利益分配公平。  相似文献   

3.
英国土地管理体制、土地财税政策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英国国土总面积为24.5万平方公里,自1066年以来,英国的土地在法律上都归英王或国家所有,个人、企业和各种机构团体仅拥有土地的使用权。英国1947年通过的《城镇和乡村规划条例》规定,一切私有土地的发展权即变更土地用途的权利归国家所有,土地所有人或其他人如欲变更土地用途,在进行建设用地开发前,必须先向政府以缴纳发展税的形式购买发展权。实行所谓的“土地发展权国有化”。从此,任何私有土地只能保持原有使用类别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之权,变更原使用类别之权为国家独占。英国的土地用途管制,主要是通过发展权的管理实现的。2004年…  相似文献   

4.
土地使用权转让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我们所谈的土地使用权转让是狭义的转让,是指土地使用将土地使用权再转移行为。  相似文献   

5.
《国土资源通讯》2007,(4):14-1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财政厅(局),计划单列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财政局;各军区联勤部,各兵种后勤部,总参三部、管理保障部,总政直工部,总装后勤部,军事科学院院务部,国防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校务部,总后所属直供单位:为进一步加强军队空余土地转让管理,规范土地转让行为,严格执行经营性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根据国家土地管理法律政策规定和军队的有关规定,现就军队空余土地转让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6.
土地利用变化空间格局演变特征是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前提和基础。以黑龙江省绥芬河市为研究区,以2010年、2014年、2016年三期土地利用数据库为基础,利用GIS技术手段,基于景观指数法、核密度分析法分析研究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幅度趋于减小趋势,且变化均发生在斑块密度高和斑块边缘地区,土地利用的整体空间格局趋于稳定;耕地分布密度大,均匀分布在研究区内,而建设用地分布密度小,主要集中分布在"十"字型的横向部位,呈现出中部多、四周少的空间分布特点。研究成果可以为土地利用规划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为县域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林平 《浙江测绘》1993,(4):21-24
土地勘测定界是土地征用、划拨、出让、转让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精度问题在土地勘测定界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其精度指标需综合考虑土地的产权管理、产籍管理、产业管理对土地勘测定界精度的具体要求。尤其是随着我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地产市场的逐渐发育,  相似文献   

8.
2009年,国家土地督察机构围绕服务扩大内需和农村改革发展两个大局,以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为核心,以监督国家土地调控政策和农村土地改革政策执行为主线,着力规范拓展督察核心业务,积极推进保经济增长保耕地红线行动,国家土地督察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公告》内容共五个部分:对9个省(区、市)的土地违法问题开展专项督察;对150个县(市、区)开展例行督察;全面开展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事项督察;组织实施保经济增长保耕地红线行动;不断完善调控和预警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9.
津巴布韦管理土地的政府机构是津巴布韦土地和土地重新安置部,该部主要由土地征用和转让局、重新安置和计划开发局、咨询委员会、财务行政管理和人力资源局及测绘总局组成。该部的主要作用是获取、规划、划定、公平分配和管理农村土地及发展基础设施,并实现社会经济发展和优化土地利用。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土地资源管理方式,已经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土地资源管理正呼唤新技术来改变这一窘境。近年来,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是数字国土的关键技术,可以满足现代化土地资源管理的需要,可以大大提高土地资源管理的科技水平。本文对以GIS为主的"3S"一体化的必要性、技术支持及发展前景进行论述,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3S"一体化技术在土地利用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温礼  程博  柴渊  汪景宽 《测绘科学》2014,(6):65-69,78
本文研究利用SAR穿透能力强的优势,解决传统光学遥感数据缺失区造成年度土地变更遥感监测出现盲区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距离-多普勒(RD)定位模型法进行几何纠正,可以解决SAR侧视成像造成的几何畸变大的问题,增强提取效果和发现土地变化信息;SAR影像的识别能力和精度可满足土地变更遥感监测要求,可用于光学遥感数据缺失区年度土地变更遥感监测。  相似文献   

1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委、直属机构: 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现将《关于完善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二级市场的试点方案》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土资源部 2017年1月22日 关于完善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二级市场的试点方案 土地二级市场是我国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近30年来,土地二级市场对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节约集约利用、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2008年年底,丰县以全省排名第三的优异成绩被江苏省国土资源厅表彰为"2008年度江苏省土地执法模范县",获得农用地转用指标300亩的奖励,成为江苏省开展创建"土地执法模范县"以来,苏北地区首获此殊荣的县(区)之一。  相似文献   

14.
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精河流域绿洲为研究区,基于CLUE_S模型,运用logistic逐步回归法选择铁路、公路、水渠、河流、湖面及居民点驱动因子,利用1972年和1990年2期土地利用数据,对研究区2010年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格局进行模拟。在通过精度检验的基础上,分别设置"历史趋势预案"和"生态保护预案"2种情景模拟了研究区2025年土地利用变化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对于干旱区绿洲小区域尺度未来土地利用的变化趋势,CLUE_S模型具有良好的模拟能力;没有加入任何限制区域的"历史趋势预案"模式下,2025年研究区生态环境将进一步恶化;坚持耕地保护制度和执行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制度的"生态保护预案"前提下,2025年研究区生态环境明显向好,土地利用率显著增加。研究结果对干旱区绿洲及生态环境脆弱区的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具有明显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基于武汉市地理国情数据,围绕城市土地资源承载力问题,研究建立了一套城市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技术方法。首先,根据土地利用功能进行"三生用地空间"划分,将市、区有关经济统计指标按街道进行了尺度下推;其次,在分析评价适宜建设开发用地、已利用建设用地、可开发用地资源的基础上,开展了土地资源承载状态的综合评价;最后,利用地理加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人口、经济、交通因素对土地资源承载状态的影响。该方法将城市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由传统的人口承载力测算转换为开发建设状态评价,不仅为城市承载力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思路,也为制定精细化和差异化的城市建设用地资源配置和调控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土地整治是提高土地质量、改善生产条件、保护生态环境和粮食安全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落实保障发展、保护耕地、统筹城乡土地资源配置的重要措施。简述了武汉市土地整治管理信息平台建设的目标与任务;以"互联网+土地整治"为思路、以武汉市国土规划云平台为依托设计了总体架构和功能;并阐述了平台建设技术特色和应用创新路径,可为相关地市土地整治管理工作和"智慧国土"应用提供借鉴和实施模式。  相似文献   

17.
前言 在马来西亚,地籍调查由联邦政府负责,而各州专管土地。因此,尽管马来西亚测绘总局(以下称总局)是负责进行地籍调查的联邦部门,但土地转让和土地交易依然归各个州政府管辖。地籍调查的重要性反映在总局的工作中,是其  相似文献   

18.
6月25日是第十四个全国"土地日"。今年"土地日"的宣传主题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珍惜每一寸土地。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国土庄严"、"庄严国土"之说,这是个国家层面的概念,说的是一个国家的领海、领空、领地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当保卫、保护。还有"江山社稷"之说,这与"国家"同义。其中的"社"也可以理解为土,"稷"也可以理解为谷,也就是说,有土地能种谷,才能  相似文献   

19.
现行土地征收补偿制度下,土地增值收益由政府独享,增值收益与征收补偿的巨额差距,引起农民信访问题增多.文章对土地制度二元结构对比分析,认为将土地增值收益与农民割舍开来,有悖于公平正义的法理要义,也不符合物权价值规律和国际上土地发展的物权设置惯例.作者引入农地发展权视角,探索征地补偿新机制的重构,立意土地物权发展利益重新分配,让农民分享土地增值收益,为落实中央顶层精神和进一步完善我国法制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湖南常宁水口山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测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分析被视作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重点内容。本文选取湖南常宁水口山经济开发区作为研究对象,测算其主区和发展方向区范围内的各类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计算其潜力规模和尚可供地年数,定性分析其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的主要特征。结果表明:1)水口山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规模较大,扩展潜力数量最大,第二位的是强度潜力,结构潜力数量较小,没有管理潜力;2)发展方向区内潜力规模大于主区范围内的潜力规模;3)尚可供应土地主要分布在发展方向区范围里面,未来几年工矿仓储用地的发展重心将向发展方向区范围内转移。针对水口山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现状给予挖掘潜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