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五月石榴花     
那日闲来无事,去了附近的公园。正值多雨季节,灰蒙蒙的天空中飘着游丝似的细雨,星星点点。 老远,就看到绿色的园子深处,一株高大的石榴树花开得正艳。墨绿色的叶子油光发亮,经过雨水的冲洗,越发显得绿意盎然,一朵朵一簇簇,像一把把火炬,又如一盏盏红灯笼。花瓣娇艳欲滴,花蕾含羞娇媚。细雨蒙蒙中,园子升腾着袅袅雨雾,石榴树笼罩在一片白茫茫之中,宛如一位仙女在散花。  相似文献   

2.
秋游灯台架     
崔振祥 《河南地质》2014,(11):58-58
秋高气爽,远离尘世的纷扰与喧嚣,与三五好友一起畅游山水,亲近自然,是件很惬意的事情。 一个深秋的早晨,微微有些薄雾。驱车缓缓行驶在舞钢石漫滩水库湖滨大道上,入眼的是一片空蒙,心里顿时澄净起来。湖水平静如镜,岸边挺拔秀丽的杨树林,稀疏却错落有致,树下绿草如茵。湖中的小岛与树木的倒影在湖水中连成一片,间或听见几声鸟鸣,清风拂来,风景如画,犹如在朦胧的梦境。  相似文献   

3.
民生,乃百姓的基本生计。孙中山先生说,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随着社会快速发展,涉及民生问题也愈加复杂,尤其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更是愈来愈凸显。  相似文献   

4.
编者言     
《地质论评》1945,10(Z3)
“地质论评”在中国地质学会困苦的支持下,八年来幸未间断。这是我们的领导当局之苦心,与工作同人之努力,所收的效果。对于学会出版物,黄汲清,尹建猷,谢季骅,李赓阳,王斐轩,及帮助编印诸君,都尽了不少义务。他们求学之专,生活之苦,检讨之严,服务之热,都到了可敬佩的地步。出版  相似文献   

5.
罗立强 《岩矿测试》2012,31(3):375-376
五月里,一行十人,日落而行,马不停蹄,连续在祖国的六大地区展开了实验测试与地学研究紧密结合的探路之旅。每日清晨,都能感受到一股新意。这无疑是一次思想和视野的开拓之旅。实验与地学,犹如人类贴近大地,需要我们彼此恭身,携手而行。此时的五月,在北京已然夏意十足。信手翻看日历,正刚过小满,快到芒种,  相似文献   

6.
浙东大地,河山锦绣,景奇色美。其中许多景区藏而不露,少为世人所知,东海之滨的桃渚便是一例。 桃渚景区是8000万年前火山喷发而形成的独特的火山遗迹地貌,即喀斯特地貌。山上古洞幽壑遍布,奇岩秀石突兀,断崖索桥点缀,处处皆是大自然的神来之笔,令人叹为观止。  相似文献   

7.
理想催人奋进,指引着我们为之努力、拼搏。我们的人生,因为有理想而变得绚丽多彩,我们的生命之花也因理想的存在而绽放。理想是十分美好的,它充满着每个人对未来的期望,同时也是每个人对自己人生的规划。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树立了理想,你就已经迈进了成功的第一步。然而,光有理想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勤奋努力。因为,勤奋铸就成功。自古以来有很多人为理想而奋斗着。周总理有一个理想,他要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他不断努力地读书钻研,成为新中国第一  相似文献   

8.
以发展排水为基础 综合治理旱涝碱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生  陈秀玲 《地下水》2008,30(2):1-5
华北平原水资源短缺,旱涝碱成灾害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海河的治理,骨干排水河道的开挖疏浚,解决了排洪排涝排成出路,建成华北平原排洪排涝系统。春季开发地下水包括微成水和半咸水抗旱灌溉,井灌井排降低地下水位,增大地下库容,减少径流流失,增多降雨入渗,淋洗土壤盐碱,防治渍涝灾害,把降雨转化为可利用的水资源。秋冬利用深沟引蓄河水,回灌地下水补源,促使地下咸水淡化。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运用,保持水资源采补平衡。实现旱涝碱成综合治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9.
11月27日,冬日的阳光照射在核工业南昌技工学校的校园里,暖意浓浓。上午8点。考生陆续到来。此时,技校生化楼前的警戒线也已经用石灰粉划好了。8点30分,考生进入考场。9点整,考试正式开始,校园里顿时安静下来。  相似文献   

10.
柏红 《山东地质》2009,(10):66-68
济南,是一座文化古城。在3500年前的商代属于古潭国。西周至春秋战国时代,属于齐国。因它位于泺水的源头(即趵突泉),所以当时的名称叫“泺”、“泺邑”。到了西汉,在此设济南郡,属青州管辖,这是“济南”一名的最早记载。为什么叫“济南”?因为它地处“济水”(后称大清河)之南的缘故。在古代,把独流入海的4条大河称为“四渎”。分别是:东渎淮河,西渎黄河,南渎长江,北渎济水。到了明清两代,济水(大清河)的河道被黄河夺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