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韦所长离开我们快一年了。但是,他那天离开的情景,我还记得很清楚。我记得那是去年3月29日,才早上7点,我就开着车子出了门,在他经常等我的那个路口,我看见他早已在那里等我。  相似文献   

2.
雍正回忆录     
唐博 《地图》2006,(2):72-80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日,北京圆明园。我在思考一个问题。很多人都说我的皇位是抢来的,他们在我身上造出了所谓的“雍正继位之谜”;很多人都觉得我太狡黠,甚至编出了不少关于我的谣传;很多人知道我善辩,就拿《大义觉迷录》开涮。他们觉得我很有个性,却不了解我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们只在乎我是怎样登基的,却根本不注意我登基后做了些什么。我很苦恼,也很冤枉。我操劳了十几年,却得不到天下臣民的好感,这是为什么?在我还有继续为自己辩护的精力之时,我要告诉天下人,“朕之心可以对上天,可以对皇考,可以共白于天下之亿万臣民”。我要告诉天下人,他们正在沐浴着一个好皇帝播撒的雨露,他们正在享受着一个好皇帝带来的福音。  相似文献   

3.
无声的爱     
1964年,我出生在湖北应城一个偏僻的小村庄里。1982年高中毕业后,我报考了中国地质大学。在大学的4年里,我心中充满了对地质事业的无比热爱。1984年,在学校我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毕业的那年,老师找到我说,希望有人到鄂西北地质大队去工作,但没有人愿意去,那里已经有5年时间没分到大学生了。当时我二话没说,毅然决定去了鄂西北。因为在党旗下我宣过誓。鄂西北地质大队队部地处湖北与陕西交界处,那是大山深处的一个荒僻的角落,地质队员们住在山坡上一排排牛毛毡盖顶的平房里。与我一年去的其他学校两个学生一看这情形很快调走了。但我留…  相似文献   

4.
怡情     
北岛 《地图》2010,(6):1-1
<正>说到我的北京地图,是完全属于我个人的,带有某种私密性质。在这张地图中,首先是我家,然后是我的小学、初中和高中,我父母所在的单位,还有我和同伴行走的路线。这是我生命旅途的开始。  相似文献   

5.
和田画卷     
<正>和田和我的家乡阿拉尔在地理位置上是邻居,可在我心里,觉得是那么遥远,因为中间隔着浩瀚无垠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维吾尔语意思为"进去出不来"。为赶一个项目,春节一过,我登上了去和田的飞机。飞机上的蓝天白云,也未能掩盖我内心隐隐的忐忑。白云悠悠中渐渐浮现出漫漫黄沙,这我不陌生,我中学时晨读的地方就在我家后面细细柔柔的沙梁子上。这是到了。  相似文献   

6.
《地图》2008,(4)
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十一日,北京,紫禁城。人生的前十六年,我是在这里度过的。可它还是令我感到阴森恐怖。本已迁到宫外信王府,过起与世无争的避祸生活,却在这一日突然受命进宫,我的心里有种莫名的恐惧。许久没有见到皇上了。他是我的兄长,同父异母,一起长大,情同手足。如今在病榻之上,他脸庞消瘦,眼眶发青,嘴唇干裂,双手颤抖,怕是病入膏肓。请安之后,他把我拉到身边,费力地说:"吾弟当为尧舜!"这话犹如晴天霹雳,惊得我不知所措。皇兄的昏庸天下皆知,但在他的庇护下,我过得很安全。因此,我不希望他驾崩,更不希望他把我推上政治的前台。因为朝廷的水太深了。皇上不容我推辞,勉慰再三,希望我不仅要"善视中宫",而且建议"魏忠贤宜委用"。尊奉皇后理所应当,但重用权阉似非良策。在惶恐与疑惑中,我匆匆告退。十一天后,皇上驾崩。次日。魏忠贤迫于各方压力,宣读太后懿旨:"召信王入继大统!"入宫守灵的那一夜,我胆战心惊。身藏岳父家做的麦饼,绝不吃宫中送来的点心;对于提剑近前的宦官,我都要仔细端详,以防万一;爱妻周氏在王府里更是彻夜未眠,祷告上苍,保佑我免于不测。一生中最难熬的一夜过去了。八月二十四日,皇极殿。这是紫禁城的主殿,根据祖制,几乎所有的盛大典礼都要在此举行。三十年前遇火焚毁,四天前刚刚修复。就在这里,我开启了挽狂澜于既倒的崇祯时代。  相似文献   

7.
<正>我是国测一大队的退休老队员,叫张志林。我是1961年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国测一大队的,从事天文测量工作。我已经八十岁了,可每当我回忆过去,那些年我们发生的事情还像是在昨天,历历在目,不断在我的脑海里回放,让我经常一遍遍地去重温那些艰苦而美好的岁月。记忆中最深刻的就属1975年了。1975年是一个我永远都忘不了的年份,就是那一年,我有幸被选中参加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成为8名珠峰测绘技术人员中的一员。当时我觉  相似文献   

8.
在德国,处处能感受到节约用水的氛围。德国朋友常说的一句话是:"在德国,水源确实很多,那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节省着用的缘故。所以,到了德国,你也一定要学会节约用水。"对此,我只觉得惊奇,并没太往心里去。但有件事,却让我彻底改变了先前的散漫想法,而对"抠门儿"的德国人肃然起敬。那天我去一家公司洽谈业务,公司主管接待了我。他问我:要喝水吗?我说:喝。他问我:你要喝多少?我随口说:一杯吧。结果一杯水没喝完,业务谈妥了,我  相似文献   

9.
九十感言     
感谢刚才各位在发言中给我的肯定和鼓励。有时我也在分析自己。我想,我这个人,看问题一般说来还算敏锐,不笨,但是在学术研究工作中,不论古学、新学,底子都不算深厚。我自己清楚,学识浅,常识比较多。之所以这样讲,并非是我的谦虚。我这个人有一些优点,但是谦虚不在其内。我对自己有一个“二表人才”的称法。所谓“二表人才”,一是爱表现;二是爱受表扬。我认为爱表现自己和爱受表扬都是人的天性,只不过我不忌讳说出来而已。恩格斯指出生活资料分三种: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发展和表现自己  相似文献   

10.
光绪回忆录     
唐博 《地图》2007,(5):96-103
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二月初五夜里,像往常一样,不满四周岁的我,早早地就在奶娘的故事中进入梦乡。待到天蒙蒙亮的时候,剧烈的晃动把我惊醒。眼前的一切都变了。这里不是醇王府,但比家里豪华得多。一个老太监把睡眼惺忪的我从怀抱中放了下来,让我在地上跪倒磕头。偷眼旁观,很多大臣也都在下跪,其中有一个熟悉的身影——父亲。我想叫一声,但整个屋子里一片肃杀,我不敢。磕头之后,抬起头来,面前的宝座空无一人,宝座后面的垂帘里,端坐着两个年逾四旬的女人。其中一个女人一抬手,我就在糊里糊涂中被一个太监抱到了这个宝座上。只见父亲和所有的大臣都向我磕头,山呼万岁。30多年过去了,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可笑。从那一刻开始,我就成为这个帝国的君主。但作为专属于我的年号,"光绪"却并没有给我带来多少好运,反而像梦魇一样折磨了我30多年。  相似文献   

11.
静初 《地图》2014,(6):143-143
关于单身女性在缅甸旅行,有个流行的说法:无论走在哪儿,都会得到热情的关心。我在认识眉儿之后才明白其中的含义。我一个人旅行到曼德勒时,穿着素净白衣的眉儿满口法语正和身边的法国男人说话,法国男人手里举着一叠100欧元的钞票,高声嚷道:“我有钱,有的是钱,就是花不出去!”我本来只是路过,眉儿一边解释一边看我,好像我有什么特别的法子能解救她。我猜得没锚,很快,眉儿走过来,向我求证周末银行是不是歇业。来缅甸之前,我已事先细读了有关的资料,知道周末银行不开门,并且在缅甸这地界,欧元根本没有美元好使,其通用度还不如人民币,私人兑换点也根本不接受欧元大钞,这也难怪法国男人的百元大钞花不出去了。  相似文献   

12.
怡情     
《地图》2008,(2)
在我只不过是个小家伙时,我就对地图充满热情。我会花好几个小时观看南美、或非洲、或澳洲地图,在探险的光荣历史中浑然忘我。当时地球上有许多空旷的空间,如果我在地图上发现特别吸引人的地点(不过它们看上去全都很有吸引力),我就会指着它说:"等我长大了,就要到那儿去。"——约瑟夫·康拉德《黑暗之心》  相似文献   

13.
今年我在欧洲学习生活了两个月。地图是我必不可少的工具,无论去哪个城市我一定先找到城市地图。作为一名制图人员,回国后我对此产生很多感慨。  相似文献   

14.
张琛 《中国测绘》2009,(1):57-57
我从小就与测绘有不解之缘,对陕西测绘局有不同寻常的感情!我是在测绘局的怀抱里长大的孩子,我的父亲曾经也是一名外业测量队员.妈妈告诉过我,我出生的时候,父亲在出野外没能回来;爷爷去世的时候,父亲依旧在出野外没能赶回来,在我上小学以前,对父亲是生疏的,因为父亲常年在外出测.  相似文献   

15.
尽管我走了全国很多地方,但对于我的家乡辽宁,却到达的地方有限。譬如全国知名的沿海城市大连,2003年我才第一次抵达。同样很有名气的志愿军赴朝作战出发地丹东,以及钢都鞍山,皆属于我从未涉足的地方。2005年我出版了我的一张远征路线图,看到我的行动路线在辽宁没有向东向南延伸.心情很不是滋味。疏于对家乡的行走,除了我本身努力不够.辽宁方面对我没有地理方面的需求也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6.
地图缘     
李蓬 《地图》2004,(6):100-100
童年时.因母亲在外地教书.每年只有寒暑假的时候母亲才能回来。因此,6岁以前.都是父亲带着我在武汉生活。由于我儿时的玩劣.常给邻居带来“麻烦”,这让父亲很伤脑筋——总是要想办法来束缚住我的手脚。经过多次尝试,效果均不理想。直到有一天.他带回来一本地图册.在图上给我指出母亲工作的城市.并告诉我去那儿要经过的路线。他还向我许诺:“如果表现得好,  相似文献   

17.
在“测绘通报”一卷四期上刊登了张雅达同志的“关於上海水准标点升沉问题的初步研究”一文,在这里我愿意提供一些不同的意见,由於我在测量方面的实陈经验与理论水平都相当差,这些意见可能有很多不恰当的地方,尚希海内专家不吝指正。首先我认为张雅达同志对华特生论文的分析与批判是有一定的正确性的。但是在这里我不准备谈这一点,要谈的是我对这一文章其他方面的意见和我对上海水准标点升沉问题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8.
胡杨颂     
我站在这孑然凄立的胡杨林中,我祈求上苍的泪,哪怕仅仅一滴;我祈求胡杨、红柳与红树,请它们再坚持一会儿,哪怕几十年;我祈求所有饱食终日的人们背着行囊在大漠中静静地走走,哪怕就三天。  相似文献   

19.
我经常发明人们早已发明过的事情。对这,我倒有一点自知之明。我是一个“时者也”之“圣”,注意赶上时代。我关心“前沿问题”,但是自己孤陋寡闻。很容易发明别人早于我发明的东西,这是很自然的。但是我做这一点事情的时候,我还是发挥了自己的创造性的。不过发明别人已经发明了的事情,总不能说是创新。对做这样的事情我起了一个新字眼“创旧”。是创造但这种创造没有创造出前人不知道的东西。我在2002年8月4日《今日国土》创刊座谈会的发言,提出要重视城市地下开发,自认为是自己创造性的发挥。当然我并不是说完全是我的创造,因为我的这个思…  相似文献   

20.
整体与局部     
<正>我是一个工作十年的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者,算不上老法师,但在朝气蓬勃的新进职工队伍中也很容易区分出来。既在东海大桥经历过考验,也在高架上日夜颠倒测试过毫米精度的高铁控制。随着整个测绘行业结构转型,现在我又走在地理信息服务的大道上。虽然我的专业面不算狭隘,但仍只能算是测绘行业的"冰山一角"。而从我进单位开始,老师傅们就教导我,干测量一定要记住"从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