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钱迈平  袁训来等 《地层学杂志》2001,25(2):135-139,143
淮北地区寒武系与新元古界的界线,长期以来存在争议,主要有5种划分意见,猴家山组/沟后组,沟后组/金山寨组,沟后组上段/沟后组下段,金山寨组/望山组及猴家山组/金山寨组之间,通过近年来的实地考察和室内研究,从叠层石,宏体碳质压膜化石及小壳动物化石组合合考虑,认为该区新元古界最上面的岩组应是沟后组,而超覆于区内新元古界不同层位上的长期被描述为猴家山组“豹斑状”灰岩,白云岩,实为昌平组,属下寒武统。  相似文献   

2.
《中国煤田地质》1994,6(2):8-11
广东二叠纪地层发育,分布广泛,是主要含煤地层。依据岩性,岩相古地理分布,生物群面貌等特征,可划归三个地层区:连阳区,曲仁—连平区,兴梅—广花区,其中兴梅—广花区分为兴梅亚区和广花亚区。连阳区的岩石地层单位有:栖霞组、茅口组、合山组、长兴组;曲仁—连平区的有栖霞组、当冲组、龙潭组、长兴组(大隆组);兴梅亚区有栖霞组、文笔山组、童子岩组、翠屏山组、大隆组;广花亚区有栖霞组、文笔山组、童子岩组、沙湖组、圣堂组。  相似文献   

3.
西藏羌塘南部地区的晚三叠世地层,前人曾划分为羌南——保山地层区多玛分区日干配错群和羌北——昌都—思茅地层区赤布张错分区肖茶卡群。经过笔者研究后,根据宏观岩石组合特征将原日干配错群划分为鲁宗乃组、曲瑞恰乃组、亏莫塔雀组,其中鲁宗乃组为碳酸盐岩组合。曲瑞恰乃组为碎屑岩夹碳酸盐岩组合,亏莫塔雀组为碳酸盐岩夹少量碎屑岩组合,将原肖茶卡群划分为节拉日组、多涌组、扎那组、赛公药组。节拉日组为中基性火山岩组合,多涌组为碳酸盐岩夹碎屑岩组合,扎那组为泥岩、细碎屑岩夹中碎屑岩组合,赛公药组为中碎屑岩夹细碎屑岩组合。多涌组与鲁宗乃组可进行对比,扎那组和赛公药组与曲瑞恰乃组可对比。通过对比,认为区内晚三叠世的沉积环境基本相同,因而认为羌南、羌北的分区界线不在本研究区内。  相似文献   

4.
华北北部中、上元古界具大陆裂谷沉积特征,地层自下而上分三种沉积类型,反映大陆裂谷的三个发展阶段。1.碎屑岩一火山岩活动沉积类型,反映裂谷早期拉张和火山活动阶段的沉积特征,包括常州沟组、串岭沟组、团山子组、大红峪组。2.碳酸盐岩活动沉积类型,反映裂谷强烈下陷、拓宽、广泛海侵阶段的沉积特征,包括高于庄组、杨庄组、雾迷山组。3.碎屑岩一碳酸盐岩稳定沉积类型,反映裂谷活动期后,稳定残余凹陷的沉积特征,包括洪水庄组、铁岭组、下马岭组、龙山组和景儿峪组。根据裂谷发展阶段及其沉积类型,华北北部中、上元古界可划分为:长城群(常州沟组、串岭沟组、团山子组、大红峪组);蓟县群(高于庄组、杨庄组、雾迷山组);青白口群(洪水庄组、铁岭组、下马岭组、龙山组、景儿峪组)。  相似文献   

5.
广东三叠纪岩石地层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下三叠统与二叠系为连续沉积,下部为碳酸盐岩(大冶组)上部为钙泥质粉砂岩,钙质粉砂质泥岩,薄层泥灰岩,夹细砂岩或粉砂岩(四望嶂组)。中三叠统称为黄健组,由杂色泥质砂岩,砂质泥岩和紫红色泥质砂岩组成,上三叠统的分布有显受印支运动后的构造格局控制,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按岩性,岩相和古生物特征等划分为小云雾山组,小坪组,头木冲组,小水组,红卫坑组和艮口组。  相似文献   

6.
广东奥陶纪岩石地层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颐 《广东地质》1995,10(1):17-22
广东奥陶纪沉积分为两种类型,类复理石含笔石页岩沉积(出露于桂湘赣分区及东江分区)和产三叶虫,腕足类的浅海壳相砂页岩沉积(出露于云开分区)。前者整合于八村群之上,以硅质岩、灰岩为标志,自下而上划分新厂组,虎山组,下黄坑组,长坑水组,半坑组,古亭组与黄竹洞组等7个岩石地层单位,后者以角度不整合覆于八村群之上,以砾岩,含砾砂岩及灰岩为标志,自下而上划分为罗洪组,罗东组,东冲组与兰瓮组等4个岩石地层单位。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新建岩石地层单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地层清理研究后,除第四系外,福建省整个地层序列拟新建岩石地层单位17个,其中组级正式地层单位15个,段级正式地层单位2个,各新建地层单位名称,由老而新为:桃溪岩组、宝石组、黄潭组、泮地组、三溪寨组、龙头组、岩雅组、亲营山组、泉上组、罗坑组、鹅宅组、赤水组、黄坑组、寨下组、崇安组、石碧溪泥岩段、兰田灰岩段。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地层清理研究后,除第四系外,福建省整个地层序列拟新建岩石地层单位17个,其中组级正式地层单位15个,段级正式地层单位2个,各新建地层单位名称,由老而新为:桃溪岩组、宝石组、黄潭组、泮地组、三溪寨组、龙头组、岩雅组、亲营山组、泉上组、罗坑组、鹅宅组、赤水组、黄坑组、寨下组、崇安组、石碧溪泥岩段、兰田灰岩段。  相似文献   

9.
樊怀阳  陈文  刘百春 《新疆地质》2004,22(4):417-421
卡拉沙依组砂岩是塔河油田石炭系重要储层,从上到下分为4个砂组,即Ⅰ砂组、Ⅱ砂组、Ⅲ砂组及Ⅳ砂组,根据岩石组合特征、岩石粒度、分选性、以及沉积构造等特征,可得出Ⅰ砂组为较典型的扇三角洲沉积环境;Ⅱ-Ⅳ砂组为潮坪环境,其中Ⅲ砂组沉积时的古环境水动力相对最强,以潮间带下部为主,储层砂体最发育,单个砂体的厚度也最大,为纵向上最好储层段。  相似文献   

10.
赣东北珍珠山群的建立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赖家组建于1978年,根据岩性特征曾划分出a,b两段,该组产出恐龙骨骼和恐龙蛋等化石,20多年来在国内外引起关注,1994年赖家组一名被废弃,由两头塘组和赤城山组替代,本文用新修订的“赖家组”代表原赖家组a段地层,赤城山组代表原赖家组b段地层,并对天台盆地上白垩统分布做出修改。  相似文献   

11.
薛步高 《云南地质》2001,20(4):376-384
近年完成的1:5万禄丰幅,段七村幅,洼垤街幅区测成果,否定易门小街向斜及其核部禄表组的存在。段七村幅明确提出柳坝塘组底部细砾岩以微弱不整合覆于黑山头段之上,将该组原有的底部含铁砾岩贫铁矿层改划为澄江组,以不整合覆于柳坝塘组之上;洼垤街幅对石屏黄草岭组有效的认识,除保留原有黄草岭组外,对其下部含黄铁矿(马鞍山)和铅锌铜矿化(黄沙厂)的含碳酸盐岩地层,另新建车家城组,热水塘组,为滇中区下亚群出露的最低层位。这些成果,对将小街剖面建立的美党组之上的岔河组,清水沟组向东川,禄劝,安宁,晋宁,石屏等地对比推广,提出置疑。  相似文献   

12.
华北太原组镜质组中的超微类脂体及其煤性质异常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飞宇  傅家谟 《沉积学报》1995,13(3):107-116
利用超薄切片透射电镜分析技术,对华北太原组和山西组煤中镜质组的超微结构和组分进行了分析,确认太原组镜质组中含有较丰富的超微类脂体,且超微类脂体主要来自菌藻类,山西组和太原组镜质组中超微类脂体数量存在明显差异。证实镜质体中超微类脂体数量和其化学性质紧密相关。从超微组分层次解释了山西组和太原组镜质组性质差异的原因,并分析讨论了太原组煤性质异常性的原因和煤还原程度问题,提出成煤过程中明显菌藻类低等生物贡献是太原组煤性质异常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羌塘盆地侏罗纪末—早白垩世沉积特征与地层问题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羌塘盆地侏罗纪末至早白垩世地层包括扎窝茸组、雪山组、白龙冰河组和索瓦组上段,目前对它们的划分、对比和相互间关系的认识不一。笔者根据各组的含义和时代依据,指出各地层组为岩石地层单元,目前资料尚不足以作进一步年代学划分。通过全面统计各组的分布情况,分析各组的沉积特征,发现白龙冰河组为陆棚相,仅见于盆地北西部;索瓦组上段为海湾泻湖相,见于盆地中部;雪山组和扎窝茸组为河流一三角洲相,见于北东部。为此,认为各地层组是盆地内同期异相沉积,作为上下关系处理是不妥的,据此又提出了新的地层对比方案,认为盆内最高海相层位应该跨入了下白垩统,海水最终是向北西方向逐步退出盆地的。  相似文献   

14.
耿家街组是抚顺煤田下第三系最上部地层,这一组名正式见诸文献为1978年。因建组剖面不含化石,它的时代历来就有始新世与渐新世之争。本文证实它是西露天组的一部分,是西露天组上部地层的相变,其时代应和西露天组相同。由于其分布面积不到1km2,又隶属于西露天组上部。已动摇了作为一个独立的组存在的意义。为慎重起见,建议对该组进一步研究后再决定取舍,并遵重这一组名的使用者──辽宁省和抚顺煤田地质工作者的意见。  相似文献   

15.
华南地体北缘(湖南部分)前寒武纪地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构造解析和多重地层研究手段,将华南地体北缘(湖南部分)的前寒武系,划分为新元古代青白口纪大江边组;震旦纪泗洲山组、天子地组、正园岭组、埃岐岭组、丁腰河组。测得大江边组的沉积年龄859-866Ma,泗洲山组为794Ma,埃岐岭组718-721Ma。  相似文献   

16.
运用构造解析和多重地层研究手段,将华南地体北缘(湖南部分)的前寒武系,划分为新元古代青白口纪大江边组;震旦纪泗洲山组、天子地组、正园岭组、埃岐岭组、丁腰河组。测得大江边组的沉积年龄859—866Ma,泗洲山组为794Ma,埃岐岭组718—721Ma。  相似文献   

17.
聊城煤矿区属太原组的可采煤6层,属山西组的可采煤2层。各煤层煤岩有机显微组成以镜质组为主,次为惰性组、半镜质组、壳质组;无机显微组成以粘土组为主,次为碳酸盐组和硫化物组。各类显微组分含量乃至硫化物产状等沿垂向不同煤层呈规律性变化,这是聚煤环境变化的反映。  相似文献   

18.
论云南武定旧城组的地质时代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通过地层层序与生物群分析,云南武定地区旧城组的时代相当于早泥盆世Emsian晚期。武定地区泥盆系连续沉积,旧城组之下为具“坡脚动物群”的坡脚组,与郁江组相当。旧城组应是四排阶的沉积,产有丰富的节甲鱼类化石,面貌与欧洲及澳大利亚同期的节甲鱼类相近。海口组应归入中泥盆世早期的Eifelian阶,大致相当于湖南的跳马涧组。  相似文献   

19.
在雅鲁藏布江南带分区蹬岗组之上新发现硅质岩与玄武岩两套地层,分别新建为郭雅拉组和盐多组,时代为始新世;在北带分区嘎学组之下发现一套砂岩、页岩的韵律层,新建为桑果组;建立了仲巴分区泥盆纪系马攸木群,分上、中、下3个组和4个岩性;对石炭纪地层新命名为康拓组和拉沙组;将下二叠统变质玄武岩命名为才巴弄组;将原划冈仁波齐组中下部与沃马组下部地层新命名为旦增竹康组,时代为中新世,其上部地层仍为沃马组,时代为上新世,两组合称岗仁波齐群。进一步证实了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具两带夹一微陆的特点,南带在中侏罗世发生过双向俯冲事件。对蛇绿岩、混杂岩进行详细划分。  相似文献   

20.
吉中呼兰镇地区呼兰群的划分及时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吉中呼兰镇一带分布的轻变质岩系称呼兰群,曾划分为黄莺屯组、小三个顶子组和北岔屯组,对其划分和时代一直分岐较大。本文重新厘定了黄莺屯组,其主要为片麻岩、变粒岩、片岩等夹大理岩和石英岩,小三个顶子组由大理岩夹片岩和变粒岩组成;北岔屯组由大理岩、钙质砂岩和板岩组成,时代为晚志留世。北岔屯组在变质程度、岩性组合和时代上与另两组都有很大差别。因此,呼兰群仅包括黄莺屯组和小三个顶子组,时代为寒武-奥陶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