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中强地震孕育过程中,震中周边一定区域内的小震活动会因次级破裂的非均匀性,而在各震级档的比例分配失调,会导致采用古登堡公式拟合时的拟合优度下降.利用该规律,对玉树地震前一定区域内的地震,运用地震拟合优度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在玉树地震前一段时间,震中周边一定区域和青海省及邻区地震拟合优度均表现出明显的下降异常.该方法可为地震监测能力较弱地区的中期地震预报提供参考依据,弥补地震前兆台网分布稀疏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4.
中强地震前地震频次-震级关系式拟合优度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著名的Gutenberg-Richter(以下简写成G-R)地震频次-震级统计关系式研究了我国东部地区(108°E以东)部分Ms≥5.0中强地震前一定时空尺度内中小地震频次与震级线性拟合优度(线性相关系数r)随时间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利用中强地震前震中区一定范围内的中小地震进行G-R关系式拟合时,其线性拟合优度在地震前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现象。其变化特点是:在中强地震发生前期,震源区及其附近中小地震的发生在能级上分配均匀,线性拟合优度接近1;随着中强地震的临近,该区中小地震在能级上的分配存在着较显著的不均匀现象,表现为线性拟合优度明显下降。这种拟合优度的异常变化具有中期异常性质,有可能为中强地震的中期判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中强地震前地震频次—震次关系式拟合优度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著名的Gutenberg-Richter(以下简写成G-R)地震频次-振级统计关系式研究了我国东部地区(108°E以东)部分Ms≥5.0中强地震前一定时空尺内中小地震频次与震级线性拟合优度(线性相关系数r)随时间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利用中强地震前震中区一定范围内的中小地震进行G-R关系式拟合时,其线性拟合优度在地震前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现象,其变化特点是:在中强地震发生前期,震源区及其附近中小 相似文献
6.
运用地震拟合优度的计算公式,首先确定了对异常反映最为明显的计算参数,接着对2008年11月10日大柴旦6.6级地震震中(37.55°N,95.80°E)附近3°×3°范围内的地震拟合相关系数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周边300km范围内的ML≥.5级地震前一段时间内,该区域的地震拟合相关系数的计算结果都有明显的下降异常反映,特别是大柴旦6.6级地震前的异常反应幅度明显,形态清晰。因此,该区域的地震拟合相关系数可以作为周边ML≥5.5级地震中期预报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7.
选取中国大陆有代表性的31次M_S≥5.0地震,分别进行G—R公式的地震拟合优度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逐一分析,结果发现,77%的地震震中周边一定区域内地震拟合优度在震前表现出明显下降异常,若同震或震后1-2个月内再次出现明显下降,数年内周边500km以内往往有中强地震发生。异常出现的时间、形态和幅度等与地震震级、发震构造等关系不明显。部分地震震前异常不明显,可能与震源深度、监测能力等有关。 相似文献
8.
选用新疆地区1978~2005年28个MS≥5.5地震,分析研究线性拟合优度r值在这些中强地震前异常变化过程,总结出r值震前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以震中为圆心200 km范围内多数地震在地震发生前10~30个月或稍长一段时间内,G R关系式线性拟合优度r值会出现低值异常变化,异常的持续时间与未来发生地震震级之间存在弱正相关关系,r值可以作为地震中短期预报的判定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强地震前地震群集度CV值的异常特征及其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地震活动群集度指标 CV值对华北地区 1 6次中强地震前 CV值与地震活动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发现在中强震前 1— 3年 CV 值显示高值异常。把 CV值的这种特征应用于河南及其邻区 ML≥ 5.0地震的预报研究中 ,再根据制定的预报规则 ,进行预测内符检验和预报评分。结果表明 ,该方法是一种有效的中期地震预报方法 ,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按两种分区和两对象划分方式在华北地区进行了TIP中期地震预报方法中CN算法的应用检验。结果表明,被检验的中强地震中有80%震前出现了TIP,TIP持续时间最长3年多,最短0.7个月,平均为14-16个月左右。TIP警戒时段点总研究时间的32%,综合计算报准率R值为0.5左右。表明该算法不失为一种较好的中期地震预报方法,在华北地区有实用意义。最后对方法中某些有待改进的问题进行了简单讨论。 相似文献
11.
地磁短周期转换函数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琼中地磁台、肇庆地磁台2004—2006年的高精度数字化地磁观测资料,采用地磁短周期转换函数研究方法,系统地分析了琼中、肇庆地磁台周边地区在此期间的地磁异常和地震的对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2004年9月17日阳江M_L 5.2地震前,琼中、肇庆地磁台的地磁短周期转换函数A、B,有比较明显的前兆异常。 相似文献
12.
13.
青海地区强震活动的统计分析及预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统计的角度出发,研究了青海地区1993年M≥6强震的发生概率,在此基础上应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的Gompertz与Logistic曲线模型以及可公度模型对该区M≥6.5强震进行了预测探索。结果表明,1993年该地区M≥6强震的发生概率将达到0.76-0.87,1993-1994年有可能发生M≥6.5强震。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一种新颖的液体悬浮式长周期、超低频检测技术,避免电磁信号可能产生的一切干扰,由此研制地震前驱波检测装置及分析软件.提取前驱波信号与实际地震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利用该装置及分析软件,对于记录前驱波和地震预测研究较以往有新的收获. 相似文献
15.
16.
17.
CalculationofbvalueanditsapplicationinearthquakepredictionHua-ChenDUAN(段华琛);Chang-QingFAN(范长青)andYue-MinXU(许跃敏)(Seismological...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has introduced the method of self-similarity analysis of time series into the analysis and study of earthquake
sequence, and then researched its application in earthquake prediction. As parameter of earthquake time series, we can take
the cumulated sum of the numbers of equivalent earthquakesQ=ΣN*, the numbers of equivalent earthquakeN*, maximum magnitudeM
max, average magnitudeQ=ΣN*, and the difference ΔN* between the numbersN* in two adjacent time intervals. The given method may be applied to analysis of long-period seismic sequences in different
regions as well as to anlysis of seismic sequence in the aftershock region of strong earthquake. For making quantitative analysis
the coefficient of self-similarity of earthquake sequence in order of timeμs was introduced. The results of self-similarity analysis were obtained for the earthquake sequences in North China, West South
China, the Capital region of China, and for the East Yamashi region of Japan. They show that in period or half year to several
years beforeM⩾7.0 andM⩾6.0 earthquakes occurred in these regions separately, the self-similarity coefficientμs calculated by using the above-mentioned parameters had remarkably anamalous decrease variations. The duration time ofμs anomaly depends on the earthquake magnitude and may be different from different regions. Therefore, the self-similarity coefficient
in order of timeμs can be considered as a long-medium term precursory index.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is paper appeared in the Chinese edition ofActa Seismologica Sinica,15, 455–462, 1993.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