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龙在乡土     
FOTOE 《地图》2012,(1):48-55
龙文化贯穿在 中国时间的春夏秋冬, 浸润于 普通中国人的生活起居。 龙飞翔在庙堂, 也腾游于江湖, 庇佑一方百姓、增福减灾、促进生产。  相似文献   

2.
程龙 《地图》2012,(5):62-73
是什么原因使中国能够在应对经济危机的过程中独善萁身,中国的发展是否已经证明除了西方之外还存在一个经济发展的"中国模式",而在经济发展的背后,中国文化又在其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陈文平 《地图》2011,(6):44-49
青山、青竹、青草、青苔,作为自然界最广泛、最表现生命传承的颜色,青色点缀于中国传统农业生活的各处,青与中国文化的渊源数之不尽。  相似文献   

4.
龙图腾     
任卓  FOTOE 《地图》2012,(1):24-35
作为一个图腾, 龙贯穿了中华民族的崇拜历史。 作为一种生物, 龙是虚拟的,又是文字可查的。 几千年来,龙的形象不断地发展、演变,直至最终定型。 对中国人来说, 龙既熟悉,又陌生;既扑朔迷离,又魅力无穷。  相似文献   

5.
龙行天下     
郝敏敏  全景 《地图》2012,(1):56-67
我们需要 一次以龙为名的旅行, 我们需要知道 自己为何被定义为是龙的传人, 脚下这块土地 为何被称作龙的国度。 所以,出发,在路上。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古书《周易》中有"观乎天文以观时变,观乎人文以成天下",表明自先秦时期就开始对包括地理环境的自然界与人类活动创造的社会文化做出定义和区分.地理环境一方面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对象,一方面又因为人类活动产生出文化和文明自身现象的分布和变化,例如疆域与政区、民族与人口、交通与城镇聚落、历史、旅游与文化等等.文化与地理犹如血脉与身体,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7.
自然界中存在的天然放射性元素主要有铀系、钍系、锕铀系元素,还有钾的同位素40K.  相似文献   

8.
由于受到自然界、仪器、人为等一些因素的影响,观测数据中不但存在偶然误差而且还存在着由这些因素引起的粗差。因此,对观测数据进行认真检测,定位并修正粗差观测,以提高参数估计的准确度和精度,一直是测绘工程领域的热点问题。本文对粗差探测进行了简要概述,同时详细地介绍了三种粗差探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龙在庙堂     
申时 《地图》2012,(1):36-47
在帝王的生活中, 身曰龙体,面曰龙颜,须曰龙髯, 衣曰龙袍,冠曰龙冠,座曰龙椅; 皇帝们迈龙步,登龙庭,睡龙床,生龙子, 未即位时曰潜龙,创业曰龙兴,死曰龙驭上宾。 皇宫上下,处处都有龙的踪迹。  相似文献   

10.
张谷英历史文化名村调查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9年春,本刊记者张安蒙在湖南的一次采访中偶然发现了张谷英村,经多次考察和专家鉴定,这是一个有保护价值的历史文化古村,并认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春节,记者张安蒙利用春假再度来到了张谷英村。此行走访的目的是想了解开放开发以后的张谷英村在政治、经济与文化等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问题是哪些该变、哪些不该变?该变的是否变了。不该变的是否也变了?该变的是否按照规划和预期的目标在变?不该变的该采取何等措施保留保护下来?由于时间的关系,这些计划中的课题对记者调查所得而言,还不能说已经完成。但是,旅游开发以后的古村落现状令人堪忧。为此,本刊呼吁有关部门在各种评选命名之后必须重视和加强对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名村的管理,对昨天达标今天倒退的单位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和手段,以严肃荣誉称号,敦促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保护与建设。  相似文献   

11.
陈平 《地图》2018,(4):120-129
承客家人聚族而居、守望相助的生活方式,侨乡村人数百年来建造了为数众多的客家围龙屋。围龙屋又称围屋,是传统客家民居(围屋、排屋、土楼)三大样式之一。侨乡村现存38座围屋,它们建筑风格多样、特色各异,是我国客家地区最典型的围屋古村落,被人们誉为客家围屋“大观园”。  相似文献   

12.
非同温离散体热辐射方向性模拟与验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然界中的离散植被类型是广泛存在的,用离散圆锥体代替单棵树冠,详细说明了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非同温离散体热辐射方向性规律的过程.模拟结果经室内实验结果对比表明对较为光滑的目标作朗伯体假设,以及只考虑目标物的直接辐射而忽略多次散射,其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差稍大.  相似文献   

13.
2012年6月25日,由中国科技部和欧洲空间局共同主办、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和欧洲空间局对地观测部共同承办的"龙计划"二期总结研讨会暨三期项目启动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中欧合作"龙计划"是目前我国在地球观测领域的大型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旨在建立面向地球观测数据应用研究的中欧联合研究队伍,促进双方卫星遥感技水平的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14.
城市绿地以植物为主要存在形态,是城市的净化器,有着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自然界生态平衡等作用,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都息息相关,是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以淮南市为例,使用World View-2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先对影像进行预处理,然后利用面向对象方法,对影像进行多尺度分割,再提取绿地信息。实验结果表明,使用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利用面向对象的方法进行绿地信息的提取的效果是可行的,并且效果和精度都比较好。  相似文献   

15.
早在1966年就已知道自然界中形成并存在天然气水合物。天然生成的天然气水合物最初是在1967年发现的。这些水合物主要产在极地附近和深水区域。 据估计,这些天然生成的天然气水合物中所含的天然气可能超过16万亿吨石油当量。有人估计,这些资源98%产在近海,其他2%产在陆地永冻带中。产在陆地上的这  相似文献   

16.
随着近年来许多大型楼房的建设,人们越来越关心这些高楼的主体是否倾斜,同时,由于一些建筑物由主体和裙房构成,它们的荷重相差悬殊,并且有不同类型的基础构成,这些基础是否均匀沉降呢?是否存在居住隐患呢?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同时人们不仅注重这些建筑物的沉降,也关心其几何重心是否铅直,是否存在着扭曲变形。  相似文献   

17.
正"地图罐头"开启了观察庚子疫情的一个非常有趣且有特殊意义的窗口,这就是灾难的地理成因。其实我们所谓的"灾难"是就人类而言。一般基于地质和气象的人类灾难不过是自然界的常规运动,这些运动与人类生存活动的冲突构成灾难;疫病也是生物生命周期中的自然存在,带入人类影响群体生命存续的成为疫病。鉴于灾难对人类生存影响极大,所以我们格外注重灾难  相似文献   

18.
用航空遥感技术摄制彩红外航片的特点是成本低 ,穿透力强 ,航片图面元素清晰 ,立体感强。但彩红外航片是假彩色 ,存在着一种视觉上的不习惯 ,特别是自然界中广袤的植被在彩红外航片中呈火辣辣地红色 ,镶嵌后的航摄图色彩单调 ,缺乏美感 ,利用计算机技术转换彩红外航片中的色相 ,使彩红外航片接近其自然色调 ,已成为当前各测绘行业处理彩红外航片的理想手段  相似文献   

19.
变形观测处理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变形在自然界和工程中广泛存在,因此变形观测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结合工程实践,探索了一个变形观测处理系统(WX变形观测处理软件?WXDAS)的构架与实现,以及支撑其功能的关键技术,并通过两个实验分析了新系统的相关性能,对系统的功能、稳定性和应用前景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朱炳贵 《地图》1999,(1):39-43
地图是一种古老的人类语言,它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产生的,它的产生发展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文化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生活方式的总和,包括人类智慧结晶的知识、行为和物质存在,以及凝结在这些存在中的思想意识、蕴含。在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上生长起来的地图,凝结着人类的价值观念、创造精神、审美意识;同时,地图作为人类用图形方式表达对世界认识的语言,是一种文化手段、文化工具,它对文化的发展有促进作用。一、地图文化发展历程掠影地图的发展历史几乎与人类文明一样悠久,它是与文化共同发展起来的。自从人猿揖别,人类便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