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佳佳  林楠 《地质学报》2016,90(10):2908-2918
综合信息成矿预测是复杂高维非线性系统的建模与评价过程,通过识别和提取地、物、化、遥等多源地学观测数据中的综合致矿地质异常信息,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成矿预测。成矿预测是在科学预测理论的指导下,应用地质成矿理论和数理统计方法对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等信息进行充分挖掘,剖析成矿地质条件,总结成矿规律,建立综合信息成矿模型并应用于成矿预测,从而圈定和评价成矿远景区,为区域找矿工作部署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统筹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本次研究将证据加权模型引入到成矿预测研究中,通过建立和评价地质信息、化探信息、遥感蚀变信息、遥感线环形构造密度信息与已知矿化点的关系,然后用贝叶斯公式计算成矿后验概率,推出研究区成矿预测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综合信息成矿模型预测结果符合研究区地质成矿规律,和已知成矿点吻合率达71.4%。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扎兰屯地区位于大兴安岭成矿带中段,受植被覆盖厚、自然地理条件复杂、工作程度低等因素影响,铀矿找矿进展较为缓慢。在对扎兰屯地区典型铀矿点控矿因素剖析的基础上,对航放、化探异常、遥感多源铀成矿信息进行了分析,基于GIS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研究区火山岩型铀矿预测评价层次分析模型,预测铀成矿远景区7处,其中2处尚未发现铀矿床(点),其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成矿信息丰富,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3.
邓勇  邱瑞山罗鑫 《地质通报》2007,26(9):1228-1234
在建立广东省地质、矿产、物探、化探、遥感等基础空间数据库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其成矿规律及成矿地质环境,充分利用现代的GIS矿产资源评价技术提取了与矿产有关的信息,运用证据权重法对研究区进行综合定位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圈定了74个成矿远景区。预测结果对于该区的进一步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介拉斯台盆地处于扎兰屯火山岩型铀成矿远景带中段,是国内中生代火山岩最为发育地区之一,多期次断裂、火山活动强烈发育,铀成矿地质背景优越。文章通过对介拉斯台中生代火山岩盆地的大地构造背景、基底和盖层的含铀性、潜火山岩、断裂、火山机构、热液蚀变、铀矿化等铀成矿地质条件研究,并结合航放、化探及遥感找矿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认为介拉斯台中生代火山岩盆地具有较好的铀成矿潜力,圈定成矿远景区5处。  相似文献   

5.
李素雅  陈建平  刘畅 《江苏地质》2023,47(2):166-174
应用地质、化探、物探、遥感等手段和资料进行多元信息成矿预测已成为找矿工作的重要方法。以贵州铜仁地区锰矿为研究对象,基于研究区与成矿相关的多元信息,建立区域找矿模型;运用GIS技术对多元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并提取有利成矿信息,形成找矿标志专题图层,构成找矿预测指标集;利用证据权重法建立锰矿综合预测模型,结合研究区成矿地质条件、已知锰矿床(点)等因素,确定找矿有利地区,并圈定7个远景区,为发现大规模锰矿产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江西省桃山地区花岗岩型铀矿预测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省桃山地区是我国南方四大花岗岩型铀矿田之一,铀成矿条件极其有利。前人在桃山地区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但是缺乏对整个桃山地区地质、物探、化探和遥感等多元信息的综合集成和铀矿产的定量评价工作。从大布等典型铀矿床的剖析入手,厘定了模型区铀成矿要素和预测要素,总结了区域岩性、构造、蚀变与铀成矿的关系。提取预测要素,在GIS平台上圈定并优选了最小预测区,并指出了桃山地区铀资源量扩大的前景及方向,认为桃山断裂南西段铀找矿应以硅化带亚型为主,桃山断裂北东段找矿应以碎裂蚀变岩带亚型为主,北东段深部找矿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个旧西区成矿地质条件和东区典型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综合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遥感等找矿信息,建立了个旧西区锡多金属矿综合信息找矿模型.根据找矿模型,优选出地层、构造、物探、化探、遥感等12个预测变量,在MORPAS平台上应用特征分析法对矿区进行了成矿预测,圈定了3个一级成矿远景区和3个二级成矿远景区.其中,个旧西区的梨花寨区(A2)和陡岩区(A3)成矿地质条件良好,具有很大的找矿潜力,为个旧西区新一轮的找矿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尼木矿集区是冈底斯铜矿带重要的铜矿区之一,采用基于GIS的证据权法对该区进行成矿预测。介绍了证据权法的基本理论,对研究区进行综合致矿信息提取,分别从地质、化探和遥感数据中提取致矿异常信息,将不同异常信息作为成矿预测证据因子,并对相应证据因子进行分析和筛选。选择10个证据因子进行成矿预测,最终得出A类远景区1处,B类远景区5处,C类远景区10处。  相似文献   

9.
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预测技术方法理论框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主要内容包括了应用大地构造相分析方法研究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应用建造构造分析方法研究成矿地质作用,通过典型矿床研究和预测工作区成矿特征,按矿产预测类型确定工作区范围,按预测方法类型编制预测底图,开展物探、化探、遥感、自然重砂等多元信息研究,圈定预测区、估算资源量。  相似文献   

10.
乌兰毛都盆地是发育于古生界浅变质岩及花岗岩基底之上的中生代火山盆地,基底历经多期次强烈改造、成熟度高、富铀,中生代盖层具多旋回、多期次、岩相复杂多变、铀含量普遍较高等特征,铀成矿条件优越。通过分析区域铀成矿地质条件,对区域典型铀矿床(点)控矿因素及物化遥多源成矿信息进行剖析,系统梳理了区域多源铀矿找矿信息。类比邻区国外典型火山岩型铀矿床,对研究区航放、化探及遥感等找矿异常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认为乌兰毛都盆地具有较好的铀成矿潜力,预测成矿远景区4处,为进一步找矿勘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江绍拼合带中西段地质工作程度高,但矿产地质研究薄弱,在找矿方面至今尚无重大突破。以地质理论为指导,运用GIS 技术,从该地区的地质、化探和遥感等信息中提取不同成矿标志信息,对多源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利用证据权重法对研究区进行成矿预测与评价,共选取18套变量作为证据图层,对预测结果进行分级,划定三级成矿远景区,提高研究区成矿预测的精确度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利用小南沟矿区的遥感影像分析,系统分析了该地区遥感影像的线性构造特征、环形构造特征和蚀变分布特征,结合地质、化探等找矿信息,以多元信息综合解译和相互印证的找矿思路对矿区进行了成矿预测,获得了两个重点找矿靶区,为进一步开展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新的成矿理论、新思路的指导下,通过对已有地质、物探、化探、遥感资料进行二次开发及综合研究分析。应用以遥感技术(RS)为主。辅以GIS、GPS技术和野外现场验证等多源信息手段和方法,进行成矿预测,高效、快速、经济地实现找矿靶区的预测与定位。  相似文献   

14.
陈勇敢 《地质与勘探》2014,50(Z1):1418-1423
以多元地学信息综合成矿预测为理论指导,综合分析攀西成矿带基础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等与成矿相关的异常信息,利用计算机图形叠合处理方法将多元地学信息与遥感数据融合,重建遥感图像并进行综合成矿信息提取;利用综合成矿信息预测显示,成矿有利区多位于大量已知矿床发育的地段或周围区域,且在已知矿床点的外围仍是综合成矿信息的主要区域,表明在已知矿区的外围仍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5.
利用遥感TM图象信息中包含与金矿成矿有关的构造、蚀变及植被信息,经计算机遥感图象处理,综合其信息,提取金矿生物地球化学效应的植被异常信息,从而圈定金矿遥感异常区。在乌拉嘎地区进行成矿预测试验研究中,优选了六个遥感异常区,并对异常区进行了地面验证。论证表明在金矿勘查中,运用生物地球化学遥感技术进行成矿预测是一种快、准、省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基于ETM+遥感数据解译研究区地质构造,利用ASTER数据,采用光谱角填图法(SAM)提取矿化蚀变信息.同时,结合研究区化探异常数据分布特征、岩体的空间展布特征、已有的地质资料等,总结了研究区典型矿床的成矿地质规律,并达到了成矿模型要求.最后,在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满都地区进行了成矿远景区的圈定.研究结果表明:结合ETM+和ASTER遥感数据和化探异常数据,建立遥感成矿模型,在圈定成矿远景方面有一定的可行性,该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7.
正射遥感影像地图是遥感数字图像经过精纠正(包括投影差改正),并与数字化的简化地形图复合的一种新图.通过在GPS,GIS数据点控制下遥感图像的精校正,研制出了试验区具有国际分幅规格标准的1∶5万正射遥感影像地图,并直接用于遥感区调试验和成矿预测研究.研究中应用新研制的正射遥感影像(地图)进行地质解译和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等多元地学信息综合与复合处理及成矿预测,完成了试验区1∶5万解译地质图、成矿预测图等系列图件,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8.
刘晓玲  陈建平 《地质通报》2010,29(4):571-580
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地区地跨大兴安岭东坡、主峰、西坡3个成矿带,具有良好的成矿条件。在提取该地区的地质、物探、化探和遥感基础信息的基础上,以地质异常理论为指导,运用数理统计分析的方法和GIS技术,综合分析多源数据,提取不同的成矿信息标志,利用证据权重法对研究区进行成矿定量预测与评价。此次预测工作共选出15个证据因子层,对该地区以热液型矿床为主的有色金属矿产进行定量预测与评价,最终得出3个远景区。  相似文献   

19.
小兴安岭北部逊克—嘉荫—萝北一带金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由于地表覆盖较厚,近年来一直未有突破性进展。为加速该区金矿找矿进程,在对小兴安岭北段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等金成矿信息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依托GIS平台空间分析功能,对区内成控矿要素进行定量化,提取了断裂buffer、燕山早期岩体buffer、燕山晚期岩体buffer、航磁异常、遥感蚀变异常、化探异常等在内的14个证据图层;利用证据权重法对研究区金矿进行预测,圈定了三级成矿远景区,其中Ⅰ级成矿远景区9个,Ⅱ级成矿远景区9个,Ⅲ级成矿远景区14个,所预测成矿远景区覆盖了大多数金矿床(点),预测结果为该区进一步找矿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了黑龙江西北部地区金矿床成矿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区域金矿找矿模型,然后提取了各类找矿信息,并在GIS中构成了与成矿有关的地层、构造、岩浆岩、遥感、物探、化探异常等11个证据图层。用证据权重模型统计综合证据图层生成研究区成矿后验概率图。按照后验概率相对大小把预测区成矿可能性划分成三级,圈定5个Ⅰ级成矿远景区,为在黑龙江省西北部进一步找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