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70年4月22日,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国,人们为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自发地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性环境保护运动。在这一天,全美国有10000所中小学,2000所高等院校和2000个社区及各大团体共计2000多万人走上街头。人们高举着受污染的地球模型、巨画、图表,高喊着保护环境的口号,举行游行、集会和演讲,呼吁政府采取措施保护环境。这次规模盛大的活动,震撼朝野,促使美国政府于20世纪70年代初通过了《水污染控制法》和《清洁大气法》的修正案,并成立了美国环保局。自此,美国民间组织提议把4月22日定为“地球日”,它的影响随着环境保护的发展而…  相似文献   

2.
世界地球日     
《华北国土资源》2012,(Z1):36-37
历史渊源 世界地球日活动起源于美国.1969年,美国民主党参议员盖洛德·尼尔森提议,在全国各大学校园内举办环保问题讲演会.当时,25岁的哈佛大学法学院学生丹尼斯·海斯很快就将尼尔森的提议变成了一个在全美各地展开大规模社区性活动的具体构想,并得到很多青年学生的普遍支持.1970年4月22日,美国首次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地球日"活动. 作为人类现代环保运动的开端,"地球日"活动推动了多个国家环境法规的建立.1990年4月22日,全世界140多个国家、2亿多人同时在各地举行多种多样的环境保护宣传活动.这项活动得到了联合国的首肯.其后,每年的4月22日被确定为"世界地球日",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地球日     
世界地球日(WorldEarthDay)在每年的4月22日,是一项世界性的环境保护活动.该活动最初在1 970年由美国的盖洛德·尼尔森和丹尼斯·海斯发起,随后影响越来越大.活动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进而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每年都会在4月22日举办世界地球日活动.  相似文献   

4.
1970年4月22日,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国,人们为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自发地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性环境保护运动.在这一天,全美国有10000所中小学,2000所高等院校和2000个社区及各大团体共计2000多万人走上街头.  相似文献   

5.
世界地球日的由来 世界地球日活动起源于美国。1970年4月22日,美国哈佛大学学生丹尼斯·海斯在校园内发起和组织的保护环境活动,得到了1万所中小学、2000所高等院校以及社会团体共2000多万人的响应。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规模宏大的群众性环境保护运动。这项活动得到了联合国的首肯,其后,每年的4月22日被确定为世界地球日,旨在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山东国土资源》2007,23(4):F0004-F0004
自1970年4月22日美国首次举行“地球日”以来,该活动得到全世界人民的认可,从此“地球日”也成为“世界地球日”,它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我国也于20世纪90年代起加入了这项活动,每年的4月22日,国土资源部都要在全国开展“世界地球日”宣传活动,[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正世界地球日即每年的4月22日,是一项世界性的环境保护活动。2009年第63届联合国大会决议将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进而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  相似文献   

8.
世界地球日     
<正>2009年,第63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决议,将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使之成为一项世界性的环境保护活动。这一活动最初是1970年由美国盖洛德·尼尔森和丹尼斯·海斯发起的,随后影响越来越大。活动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进而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  相似文献   

9.
地球日简介活动起源于美国。1970年4月22日,在美国民主党参议员盖洛德·尼尔森(Gaylord Nelson)和哈佛大学学生丹尼斯·海斯的倡议和组织下,美国数十万群众参与了地球  相似文献   

10.
1970年4月22日,为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在美国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性环境保护运动。这一天,美国有10000所中小学、2000所高等院校和2000个社区及各大团体共计2000多万人走上街头。人们高举着受污染的地球模型、巨画、图表,高喊着保护环境的口号,举行游行、集会和演讲,呼吁政府采取措施保护环境。这次活动促使美国政府于20世纪70年代初通过了《水污染控制法》和《清洁大气法》修正案,  相似文献   

11.
4月22日是人类关爱地球家园的节日——“世界地球日”。这一纪念日起源于美国,1963年9月,在民主党参议员盖洛德·尼尔森等的劝说下,美国总统肯尼迪进行了一次全国范围内的巡回演说,内容主要是告诫人们警惕日渐恶化的环境问题。虽然这次演说没有达到尼尔森预期的目的,但他没有放弃,6年以后,1969年9月, 尼尔森提议在全国各校园内举办有关环境问题的讲习会。当时25岁的哈佛大学法学院学生丹尼斯·海斯,很快就将尼尔森的提议变成了一个在全美各地展开大规模社区性活动的具体构想,并得到青年学生的热烈支持。为错开期末考试,尼尔森提议以次年的4月22日作为“地球日”,在全美开展环保活动。  相似文献   

12.
北方的四月,树木刚刚吐出翠绿的嫩芽,粉红的樱花、娇艳的迎春花就迫不及待地竞相开放了.正是由于这春季是一年里最富生机的季节,所以当看到地球上的生物如此地欣欣向荣、一派生机的时候,“保护”、“珍惜”这些字眼自然成了人们回馈地球的义务.1970年当美国人盖洛德·尼尔森和丹尼斯·海斯第一次发起要保护地球开始,这项纪念活动的影响就越来越大.2009年第63届联合国大会决议将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这是一项世界性的环境保护活动,宗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进而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而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每年都会在4月22日举办世界地球日的主题宣传活动.  相似文献   

13.
<正>4月24日,广西国土资源厅联合桂林市国土资源局、广西地质环境监测总站、阳朔县国土资源局等相关部门来到阳朔县遇龙河地质公园开展"世界地球日"宣传活动,向社会广泛宣传国土资源政策,呼吁社会各界增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意识,提高群众地质灾害应急避险自救能力。2015年4月22日是第46个"世界地球日",此次活动主题是"珍惜地球资  相似文献   

14.
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地球日",是1970年4月22日,由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的-个刚满25岁的学生--丹尼斯·海斯在校园发起和组织的.他在今天被誉为"地球日之父".但实际上,"地球日"最早的发起人并不是他,而是美国-位政界名人盖洛·尼尔森.  相似文献   

15.
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我们需要加大统筹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走一条更加尊重自然的资源管理之路,并以此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2013年的4月22日是第44个"世界地球日",国土资源部确定的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生态文明共建美丽中国"。这一主题告诉我们: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我们需要加大统筹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  相似文献   

16.
<正>2014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环境保护法》),该法自201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我国环境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次《环境保护法》的修订,根据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  相似文献   

17.
牡丹江市国土资源局成立了以局长赵刚为组长,各副局长为副组长的宣传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牡丹江市第42个“世界地球日”宣传活动实施方案》,将宣传活动的任务根据各科室的职责予以落实,并纳入目标管理和考核。4月22日上午,该局在办公楼门前设立咨询点、布置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及图片。  相似文献   

18.
刘陶 《国土资源》2005,(4):32-34
土地储备制度最早起源于1896年荷兰,后来在瑞典、法国、德国、英国、美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得到推广。在我国1996年上海成立了第一家土地储备机构——上海市土地发展中心,1997年8月杭州成立了“杭州市土地储备中心”。2001年4月20日,国务院发文指出“为增强政府对土地市场的调控能力,有条件的地方政府要对建设用地试行收购储备制度”.鼓励各级政府建立土地储备制度,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4月22日是第47个"世界地球日",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各单位、各部门以《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地质环境保护条例》等有关政策法规为宣传重点,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微信等多种媒体渠道,采取制作专题节目、开辟活动专栏、发送  相似文献   

20.
正编者按:2019年4月22日,是第50个世界地球日,我国的宣传主题为"珍爱美丽地球守护自然资源"。"山清水秀生态美"是广西的金字招牌。近年来,广西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体现在对八桂青山绿水的深情守护里,全面提高自然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生态文明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