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通过对江苏沿江和沿海旅游业现状和问题的对比分析 ,论述对江苏沿海生态旅游资源重点开发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指出对江苏沿海生态旅游资源规划的思路、客源市场选择、旅游特色项目和旅游业支持系统构建的原则等。  相似文献   

2.
浅析庐山生态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兴的较高层次的旅游形式。庐山是江西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1996年被收入《世界遗产名录》,近年在申请国家地质公园。其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丰富,特色鲜明,宜于发展生态旅游。通过对庐山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梳理,总结庐山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从生态学的角度对生态旅游资源的现状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庐山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和不合理的开发建设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逆化、热岛效应等五大环境污染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庐山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措施,以便更好地促进庐山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生态旅游的兴起以及旅游业的多元化快速发展,湿地生态旅游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亲近。湖北省湿地资源丰富多样,发展湿地生态旅游的条件优越,但在开发湖北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在实地调研和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了开发湖北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为该地区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沙漠化地区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7,自引:8,他引:9  
杨秀春  朱晓华  严平 《中国沙漠》2003,23(6):691-696
文中在概述中国沙漠化地区丰富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对中国沙漠化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进行了探讨。认为:为了实现中国沙漠化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将中国沙漠化地区旅游发展的形式定位在生态旅游,进而对沙漠化地区开展生态旅游的策略进行了探讨,最后还提出了若干有利于中国沙漠化地区生态旅游开展的生态学、经济学与伦理学的理念。  相似文献   

5.
辽宁生态旅游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旅游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之一。生态旅游是人们以享受大自然了解大自然和保护大自然为目的而进行的一种旅游活动,通过这种旅游活动,可以使人们进一步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类更加珍视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也有利地改变旅游发展对自然生态系统发生影响的方向。目前,旅游业发展迅猛,在取得巨大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对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甚至掠夺性开发,对旅游区和旅游景点的粗放式管理,旅游设施过度膨胀,以致于旅游景观遭到破坏和消失,水土流失严重等,极大地危害旅游业赖以生存的资源和环境。生态旅游…  相似文献   

6.
夏汉平  植阳生 《热带地理》2005,25(1):68-72,86
广西桂平是一个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城市,但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明显滞后。通过实地走访与调查,并查阅有关资料,剖析了桂平旅游资源的优势和目前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何全面推进桂平旅游业快速发展的4项措施:1)全市树立“以旅游业为中心”的思想,有计划、有步骤全面振兴旅游业;2)开展生态旅游,大打“生态旅游”的品牌;3)大幅度增加游客参与性项目;4)切实做好西山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7.
关山草原旅游风景区开发中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生态旅游已成为旅游业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山地是一个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较大之区域,但也是生态环境较脆弱之地带,必然带来生态环境危机。如何在开发中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和优化生态环境,使区域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而持续发展是首要研究的问题。通过对关山草原风景区的开发规划研究、提出关山旅游资源开发中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意见与方法,以促使山地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相似文献   

8.
张家界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张家界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迅速。但是旅游开发给自然保护区造成了较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了实现张家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由传统的大众旅游模式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模式。在分析目前张家界生态旅游发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张家界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给出了贯彻可持续发展思想、明确功能分区、完善环保法规、控制旅游规模、增强群众环境意识以及扩展东西线、搞好城区环境建设等7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塔城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尤其以边境购物、边境口岸、民族内情和自然风光旅游资源最为突出。文章在分析了塔城地区旅游资源的形成、分类、特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要求的基础上,针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特征,对地区旅游业发展提出科学规划、政府主导、争取口岸进一步开放、加大宣传力度、发展生态旅游等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漳州生态旅游发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凯军 《福建地理》2004,19(3):40-43
漳州是个气候宜人、风景秀丽的地方。近几年,漳州生态旅游发展较快,但与国内其他条件类似的地方相比,仍显滞后。本文拟从漳州发展生态旅游的有利条件(包括生态旅游资源、社会大环境、客源市场)、现状(包括区域之间竞争、资源级别、有关部门和群众的认识)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漳州生态旅游业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1.
深圳红树林湿地的现状及生态旅游开发对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沿海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有其独特的生态系统。它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时也是一种新兴的生态旅游资源。介绍了深圳红树林湿地的现状、面临的主要威胁,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开发红树林生态旅游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旅游地质资源丰富,少数民族风情浓郁,是该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笔者从云南的地质地理背景出发,详细调查了云南省旅游地质资源和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根据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的空间布局及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新趋势提出了新的发展思路,即将旅游地质资源与少数民族文化相融合,从景区边缘发展起步,突出农家特色,提高乡村生态旅游民族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13.
论生态旅游促进重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如何将重庆建成优秀旅游城市, 保持重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在于发展生态旅游。无论从自然生态环境还是人文生态环境来看, 重庆旅游资源都有其固有的优势和目前所面临的危机,这种危机还将在一定时期内随着旅游的进一步发展产生出新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从可持续发展角度阐述发展生态旅游促进重庆旅游业发展的看法, 进而提出重庆实施生态旅游的基本对策和具体措施无疑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生态旅游是一种全新的旅游业。回顾生态旅游的出现、内涵及发展。选择典型生态旅游区的石河子地区作为研究靶区,根据该研究区现状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大致可分为军垦旅游型、自然风景型和干旱绿洲荒漠区特种自然奇观型等3种类型;并提出重点发展旅游类型即民族风情旅游、农业观光旅游、军垦游和特有自然奇观游等。在分析了其优势资源的基础上。讨论了在生态旅游的开发过程中对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针对影响提出了基于6项基本目标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香格里拉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初探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1933年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的小说《失去的地平线》出版 ,从此香格里拉 (Shangri-la)在人们心灵深处传播。香格里拉是迪庆藏族人民“心中的日月” ,它象征人神共有的自然和谐的美好境界 ,是天地人合一的意境。通过对香格里拉县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梳理 ,总结了香格里拉生态旅游资源的组合特征 ,对生态旅游资源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并进一步探讨生态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香格里拉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以便更好地促进香格里拉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漳州是个气候宜人、风景秀丽的地方.近几年,漳州生态旅游发展较快,但与国内其他条件类似的地方相比,仍显滞后.本文拟从漳州发展生态旅游的有利条件(包括生态旅游资源、社会大环境、客源市场)、现状(包括区域之间竞争、资源级别、有关部门和群众的认识)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漳州生态旅游业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7.
自1990年代以来,中国生态旅游发展迅速,已成为全国旅游业发展中特色鲜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特征和存在问题,提出了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目标和策略,旨在为我国生态旅游规划建设实践提供思路借鉴。本文认为通过生态旅游协作区、生态旅游目的地、生态旅游线路与生态风景道建设,形成生态旅游公共服务、资源保护、环境教育、政策法规、认证示范、营销推广、社区参与、科技与人才体系,是中国建成世界生态旅游强国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8.
江苏名山是由暖温带、北亚热带的低山丘陵、岗地自然景观和寺观、园林等文化景观有机结合,在省内和国内有一定知名度的风景区域。是江苏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条件之一。为了江苏名山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和江苏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江苏名山旅游资源的开发应优化自然生态景观,强化人文景观特色,注意适度开发与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海岛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海岛地处我国海域的北端,受沿海区域开发的影响,海岛自然资源的开发正全面展开,其中海岛的旅游资源独具珍奇性,自然景观构在了丰富的生态旅游内涵,海岛生态旅游的群体性,互补性明显,在海岛旅游开发的初期阶段,通过引导,规划,形成海岛生态旅游体系,这对海岛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论贵州喀斯特地域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发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开发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是为了促进自然保护事业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分析了贵州喀斯特地域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意义和优势,针对喀斯特地区生态本底脆弱和生态旅游的内涵要求,探讨了贵州喀斯特地域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应坚持的5条原则;根据游客的感知方式和旅游资源的地域分布,分别提出了贵州喀斯特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主要模式及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