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天山南部西以阿图什—巴什索贡—乌什一线与柯坪地区为界,东部以克孜勒塔格南坡—卡瓦布拉克南—星星峡一线与库鲁克塔格及北山地区为界.天山北部为伊连哈比尔尕山北坡—吐鲁番—哈密以南的广大地区.该区石炭纪地层发育,下、上两统发育齐全,但以下石炭统分布最为广泛、生物繁盛,特别是伊犁盆地一带,是研究早石炭世地层的理想地区.  相似文献   

2.
中国与西欧石炭系的对比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廖卓庭 《地层学杂志》1999,23(1):1-9,41
综述西欧与中国石炭系展布特征、地层分类、研究沿革和近年的进展,着重介绍了西欧石炭系库尔木相、凝缩层序等特色沉积组合,并就两区石炭纪地层划分系统、划分依据、系统界线、代表剖面和石炭纪含煤地层的时空分布等进行了讨论和对比。  相似文献   

3.
太原西山石炭纪牙形刺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万世禄  丁惠 《地质论评》1984,30(5):409-415
太原西山石炭系为我国北方石炭系标准剖面。近十多年来,随着区域地质调查和煤田地质勘探工作的开展,在山西其它地区石炭系与太原西山标准剖面的对比上,出现了一些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从生物地层学角度探索新的更为有效的对比手段。众所周知,太原西山石炭纪地层中的古无脊椎动物,诸如腕足类、珊瑚和(竹蜓)类以及古植物等,均有较详细的研究。但对地层对比意义较大的一类微体古生物——牙形刺,至今还一无所知。可是在国外。特别是在美国、日本、欧州一些国家和苏联,石炭纪牙形刺研究已有十几年或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石炭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二十年来我国地质工作者对交通困难的空白地区和边远地区作了大量的地质调查。六十年代初对西北祁连山、天山、内蒙古和兴安岭等地区进行了地层研究,近年来对准噶尔——阿尔泰、博格达山、北山以及黑龙江北部的石炭系都开展了调查研究。证明上述地区的石炭系,无论生物群面貌或地层发育的情况都和华南区或华北区有显著的不同。我国一向非常重视对青藏高原的科学考察,特别是对喜马拉雅的珠穆朗玛峰进行了  相似文献   

5.
新疆天山地区石炭纪地层十分发育,化石丰富,其中尤以天山西部的昭苏县阿克沙克、尼勒克县胡吉尔台和天山东部的托克逊县马鞍桥、哈密县的雅满苏等地石炭系发育更为完善,层序清楚、富含化石、且保存完美,是研究石炭纪地层比较理想的地区之一。近年来由于地层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收集了大量的地层和古生物资料,为石炭纪各统界线的划分打下了基础。本文试图从1966、1978和1979年区调大队地层分队和第六地质大队测制的地层剖面和所采集的四射珊瑚论述新疆天山地区早—中石炭世的过渡层及其时代归属。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 贵州的石炭系,历来是我国研究石炭纪地层重点地区之一。该区石炭系,主要分布于西南部,大致可分为以含煤砂页岩和浅色碳酸岩为主的独山—威宁区(俗称“白区”)和以深色硅质岩,含燧石结核灰岩为主的郎岱—罗甸区(俗称“黑区”)。“白区”的石炭系,由于层序完整,化石丰富,经多年研究后已成为华南石炭纪地层的代表地区;但“黑区”却因岩  相似文献   

7.
西藏北部申扎县永珠地区德日昂玛-下拉剖面中石炭系和二叠系地层发育完整,出露良好,化石丰富。该剖面中查果罗玛组碳酸盐岩地层(泥盆纪—早石炭世)和下拉组(中二叠世)碳酸盐岩地层之间的碎屑岩夹灰岩地层,在沉积上表现为冰海相杂砾岩,在古生物化石面貌上表现为特提斯-冈瓦纳古生物群混生。古生物群混生的现象为石炭纪—二叠纪的特提斯生物区与冈瓦纳生物区之间的地层和古生物对比建立了一座桥梁。永珠组中上部地层中同时产有牙形石和腕足类,牙形石的研究表明其时代为晚石炭世莫斯科期,而腕足类的研究则表明其为早二叠世萨克马尔期。这一矛盾预示着在(亲)冈瓦纳相地区晚石炭世晚期地层缺失的意见需要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在我国南方石炭系地层内发现的一批菱铁矿床和产于石炭系地层内的层状接触交代铁矿床,在成矿时代和含矿岩系上是可以对比的.我们认为,有一定层位的层状接触交代铁矿床可能是由菱铁矿床经岩浆热液改造而成.一我国南方的石炭纪菱铁矿床(一)南方石炭纪的古地理环境我国南方晚泥盆世海浸始于中国石燕期,终于柳江运动.柳江运动后到早石炭世  相似文献   

9.
新疆石炭纪四射珊瑚组合及其分布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石炭系发育齐全,分布广泛、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以及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伊宁盆地等边缘均有分布,是古生代地层中分布最广的一个系,其生物组合丰富多彩,种类繁多,地区色彩十分浓厚.本文试图从目前掌握的新疆地区石炭纪的四射珊瑚资料,通过整理、研究、分析和对比,弄清其组合特征与分布特点,进而探讨珊瑚群的性质,便于区内外石炭系的划分与对比.  相似文献   

10.
对西天山石炭纪地层及生物群的一些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东 《新疆地质》2012,30(Z1):38-44
据前人资料结合1∶25万区调新资料研究成果,对西天山石炭纪典型岩石地层单位及时代、基本特征形成一些新的认识.对新疆北部石炭系腕足“管孔石燕动物群”、“安加拉植物群”及腕足“拟穆武贝动物群”的分布范围、生物区系意义进行总结和讨论.利用多年来西天山陆续发现的菊石化石,建立了本区7个石炭纪菊石带,并结合“R带”为主的菊石化石资料对西天山上、下石炭统年代界线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1.
新疆北部石炭纪火山作用强烈,火山岩分布广泛,遍及新疆北部各地。强烈的火山作用为新疆北部石炭系的成矿作用提供了所需要的热源和部分金属元素。新疆北部石炭纪的火山岩主要沿准噶尔地块的边缘和天山褶皱造山带呈带状展布,构成四条规模较大的火山岩带。(1)准噶尔地块北缘的额尔齐斯火山岩带呈 NWW 向延伸约400公里。主要为玄武岩、安山质火山岩和流纹岩建造。以拉斑玄武岩和钙碱性系列为主,未发现典型的碱性火山岩。石炭系地层中火山岩熔岩和火山碎屑岩很发育,厚度较大。  相似文献   

12.
南天山古生代板块构造演化   总被引:38,自引:4,他引:3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蔡东升  卢华复 《地质论评》1995,41(5):432-443
据南天山古生物地层、古地磁、岩石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龄等资料的综合分析结果;认为该区在奥陶纪-二叠纪曾为古大洋。最初裂开为大洋是以震旦纪贝义西组大陆裂谷火山喷发为标志,从晨旦纪-奥陶纪完成了从裂谷到被动大陆边缘海盆的演化;志留纪-泥盆纪南天山洋壳向哈萨克斯坦板块之下俯冲,泥盆纪末至石炭纪早期,塔里木板块与哈萨克斯坦板块发生陆-陆碰撞。石炭纪-早二叠纪在南天山仍存在一个向西开口的前陆残余海盆。它最终关  相似文献   

13.
姜建军 《现代地质》1994,8(4):421-429
依据保山地区岩关晚期地层至大塘早期地层连续发育,化石丰富及动物群既具酉欧区系分子,又具北美区系分子等特征,提出这一地区是我国岩关阶至大塘阶界线层型理想地区,易于与西欧和北美地层对比。  相似文献   

14.
石炭纪年代地层学研究概况   总被引:20,自引:6,他引:14  
国际石炭系分会尝试性地将石炭系分成两部分 ,下石炭亚系或 Mississipian及上石炭亚系或 Pennsylvani-an,前者包括 3个统 :Tournaisian,Visean,Serpukhovian;后者包括 4个统 :Bashkirian,Moscovian,Kasimovian以及Gzhelian。由于全球对比的需要 ,西欧和北美的统级年代单位作为辅助性序列也被置于综合年代地层表中。石炭系底界、中间界线及顶界的 GSSP已经分别确立在法国的 L aserre剖面 ,美国的 Arrow Canyon剖面 ,哈萨克斯坦的Aidaralash Creek剖面。据西欧及澳大利亚的同位素年龄数据 ,石炭纪的时间跨度为 5 3 Ma。中国的石炭系划分成丰宁亚系和壶天亚系 ,前者包括岩关统和大塘统以及汤粑沟阶 ,旧司阶 ,上司阶和德坞阶 ;后者包括威宁统和马平统以及罗苏阶 ,滑石板阶 ,达拉阶和小独山阶。  相似文献   

15.
新疆天山的上古生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山上古生界发育完好,特别是泥盆系和石炭系在各地区都有出露,是各时代地层中分布最广泛的地层.二叠系则主要出露于天山南北山前地带或山间盆地内.整个晚古生代,天山都可分为南北两个沉积区,两区各有其独特的岩石类型、岩相建造和生物组合面貌.简言之,北天山区为优地槽沉积,火山岩发育,厚度巨大,生物群属北方生物区系;南天山区为冒地槽沉积(柯坪为台相沉积),以碳硫盐岩及碎屑岩为主,火山活动微弱,厚度总的较北天山区小,生物群与我国华南地区相似.  相似文献   

16.
<正> 石炭系是重要含煤地层之一,因此成为长期以来令人注目的研究对象。其沉积类型和岩相变化复杂,就石炭系的划分和中间界线而论,西欧、东欧、北美都不一致,各地区有各自的发展演变历史和划分标准,对比困难。西欧将石炭系两分为Dinantian及Silesian,而Silesian底部的Namurian是目前解决石炭系中间界线的关键。北美将国际上通称的石炭系分为Mississippian和Pennsylvanian,其单位名称不断变更,直到1975年第八届国  相似文献   

17.
四川龙门山石炭纪珊瑚组合序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龙门山地区石炭系发育完整,生物化石丰富,是研究石炭系良好的地区之一。本文依据珊瑚化石演化序列,提出本区石炭系8个珊瑚组合序列。本区石炭系厚约220m,以碳酸盐岩沉积为主。上界与二叠系为假整合;下界和泥盆系连续沉积。在其下伏的地层中发现有孔虫Quasiendothyra Communis(Rauser),可归入上泥盆统,相当于西欧的艾特隆层。因此本区的下界和西欧的泥盆—石炭界线是接近的。  相似文献   

18.
南溪石炭系是研究东南沿海中生代火山岩基底的关键地点,笔者对该地区石炭纪的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及岩相和沉积环境作了详细分析,提出了并非海西地槽产物,而是地层异地体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石炭系内部界线,在国际上一直是地质界争议的课题,其根源主要在于各大生物-地理区的石炭系分统及界线划分标准不统一。北美采用两分:上统称为宾夕法尼亚系(Pensylvanian),下统称为密西西比系(Mississipian);西欧亦采用两分:下统称为狄南系(Dinantian),上统共划分出三个阶,其中纳缪尔阶(Namurian)被置于最下一个阶。然而,尽管西欧和北美的石炭系均采用两分,但经Moore(1948)、Lane等(1974)研究认为:北美  相似文献   

20.
新疆北部古生代可划分为3大古板块:西伯利亚板块、哈萨克斯坦板块和塔里木板块。3个板块之间存在的大洋分别是准噶尔-北天山大洋和南天山大洋。正是这些板块和已经消失了的大洋壳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该区大地构造演化的基本特征,控制着大地构造格局和矿产分布。古生代新疆北部构造活动极为活跃。此期间,西伯利亚板块不断向南增生,塔里木板块向北运动。塔城地块属哈萨克斯坦板块的一部分,阿尔泰地块从奥陶纪初就随着萨彦—蒙古洋的闭合成为西伯利亚板块的一部分,准噶尔地块在石炭纪初增生于西伯利亚板块西南缘,当时北天山存在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