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光学选类星体在更高精度和更宽波段ASCASIS探测器观测谱中进行了分析.在所使用的X2拟合统计中,有单幂律、双幂律和有能量截止幂律三种形式.发现在8个源的样本中,其中四个源的0.4-10keV能谱,具有软X过剩特征.初步发现,软X过剩的流量随类星体光度的增加,在相应波段中占总流量的比例逐渐降低.同时也注意到,类星体有无软X过剩与它的射电性质和光度高低无关.  相似文献   

2.
对中小红移不同光度AGN的大蓝包位置进行了统计检验,主要统计方法是对比软X射线波段谱指数(αsx)分布与“直线”连接紫外1050A和软X射线0.5keV的幂指数(αuv-sz)分布,经过平均值统计和K-S检验,表明二分布是类似的。因此,在1050A至0.5keV中可能是幂律谱,统计预言大蓝包峰值在1050A附近,这个统计结果在软X选低光度AGN样本(WF93)上亦能得到,这表明WF93样品尽管普  相似文献   

3.
1995年5月,使用2.16m望远镜对ROSAT X射线源进行光学证认期间,发现8个ROSAT X射线源和5G射电源的光学对应体是以前未发现的类星体,其红移范围从0.333至1.091。本文给出了这些类星体的多波段特性。  相似文献   

4.
1995年5月,使用2.16m望远镜对ROSATX射线源进行光学证认期间,发现8个ROSATX射线源和5G射电源的光学对应体是以前未发现的类星体,其红移范围从0.333至1.091。本文给出了这些类星体的多波段特性。  相似文献   

5.
在发现类星体的方法中,最有效的4 种方法是:颜色方法,无缝光谱方法,射电方法和X射线方法。覆盖的波段为:射电波段,光学波段和X 射线波段。我们将4 种方法联合在一起,应用于4 个UKSchmidt 天区。其目的是尽量减少选择效应,建立更完备的类星体巡天样本。本工作从1002 天区入手。已完成了X 射线选和部分光学选的分光观测工作。发现了一颗B= 15 .0 的亮类星体和一个Seyfert 对,其强X 射线辐射,是迄今首次观测到的。  相似文献   

6.
利用ROSAT-VLA方法筛选,从ROSATX射线源中选出了19个新BLLac天体和类星体的候选体,在1994年至1996年1月期间,利用北京天台2.16m望远镜对其中16个进行光谱证认,发现了7个新的X选BLLac天体及一个类星体,类星体的红外移值为:Z=0.331±0.0015。  相似文献   

7.
利用ROSATVLA方法筛选,从ROSATX射线源中选出了一批新的BLLac天体和类星体的候选体.1996年12月8日至17日,利用北京天文台2.16m望远镜和OMR摄谱仪,对这批新候选体进行了光谱认证.经SUN工作站处理,又发现了5个新的X选类星体和1个Seyfert星系.此外,在扩大光谱波长覆盖范围到8500的条件下,重新观测了作者去年所发现的BLLac天体,结果发现2318+304在7259处有一很强的Hα6563+[NI]6548,6583发射线.因此,可以确定2318+304是一个类星体,而不是一个BLLac天体.  相似文献   

8.
在中央中子星吸积模型较好的解释了超新星SN1987A晚期光度演化的基础上,本提出了SN1987A晚期X射线辐射的一种新的解释。利用模型计算邮的吸积光度以及SN1987A膨胀气体包层的化学组分及分布,计算了出射的软X射线(0.5-2keV)光度的演化,并与观测作了比较,我们认为SN1987A晚期由中央中子星吸积产生的软X射线光度经过一段时间的增长后,将在4100天左右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9.
在中央中子星吸积模型较好地解释了超新星SN1987A晚期光度演化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SN1987A晚期X射线辐射的一种新的解释.利用模型计算出的吸积光度以及SN1987A膨胀气体包层的化学组分及分布,计算了出射的软X射线(0.52keV)光度的演化,并与观测作了比较.我们认为SN1987A晚期由中央中子星吸积产生的软X射线光度经过一段时间的增长后,将在4100天左右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10.
本文是系列文单II的第2篇,根据前文的统计结果,我们确认了成协吸收系统的存在,本文在此基础上,对成协吸收系统出现频率与类星体红移,光学亮度,X射线波段和红外波段辐射性质的相关性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成协吸收系统与类星体X射线波段性质无关,而与类星体的红移和光学亮度有关,表现为低红移低光度的类星体中成协系统的出现频率明显地比其它样本高得多。  相似文献   

11.
耀变体的喷流辐射机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从文献中收集了442个耀变体的数据,这些耀变体包括215个平谱射电类星体(Flat Spectrum Radio Quasars, FSRQ)和227个蝎虎天体(BL Lac),通过数据研究了耀变体的喷流功率与多波段光度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对于平谱射电类星体,喷流功率与射电波段、光学波段、X射线和γ射线的光度都有强相关性,且光度分布顺序为logL_γ logL_O logL_X logL_R。(2)对于蝎虎天体,喷流功率与射电波段、光学波段和γ射线的光度都有强相关性,但是喷流功率与X射线的光度只有弱相关性;蝎虎天体的光度分布顺序为logL_O logL_γ logL_X logL_R,而且蝎虎天体的各波段光度都小于平谱射电类星体。我们认为这些差异是由于平谱射电类星体与蝎虎天体的内禀属性不同导致的,即吸积模式不同和喷流辐射机制不同等。  相似文献   

12.
新发现的4个X选类星体和2个赛弗特星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7-1998年期间,使用2.16m望远镜对ROSAT X射线源进行光学证认,证认出4个ROSAT X射线源是新发现的类星体,2个ROSAT X射线源是新发现的赛弗特星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宽波段能谱结构讨论了四个PG类星体的红外辐射机制.结果表明,在产生红外连续辐射的可能机制中,非热的、具有幂律特征的辐射和被核光度加热的“核尘埃”的热再辐射是红外辐射的主要来源.对于高光度的活动星系核,它的主星系的红外辐射及恒星形成区的红外辐射是可以忽略的.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低红移SDSS类星体(0.025z0.5)的辐射效率。首先利用类星体中心黑洞的质量估计,通过薄盘吸积模型估计了每一个类星体的吸积率。其次根据光学波段的观测光度,利用经验的类星体全波段模板谱估计了每个类星体的热光度。最后由估计的吸积率和热光度得到了每个类星体的辐射效率。发现低红移SDSS类星体的辐射效率与黑洞质量强相关,并满足ε∝M0.63。这一结果与Davis和Laor(2011)对PG类星体样本得到的结果一致。进一步讨论由于辐射效率估计中各种假设可能引入的偏差及其对ε与M关系的可能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利用宽波段能谱结构讨论了四个PG类星体的红外辐射机制,结果表明,在产生红外连续辐射的可能机制中,非热的,具有幂律特征的辐射和被核光度加热的“核尘埃”的热再循辐射是红外辐射的主要来源,对于高光度的活动星系核,它的主星系的红外辐射及恒星形成区的红外辐射是可民义忽略的。  相似文献   

16.
获得完备的样本一直是类星体统计分析工作中至关重要的第一步。类星体巡天选择候选体的方法主要有射电波段筛选、色指数筛选、无缝光谱筛选、X射线波段筛选、对红外源或变源进行筛选和零自行的方法。单独运用任一方法都有选择效应,采用多波段方法可以极大地提高样本的完备性。阐述了使用多波段方法选择活动星系核样本的研究现状,提出多波段类星体巡天方法和选源判据,给出ROSAT巡天中F.1002,F.Coma,F.836和F.Leo 4个天区以及空源的15年来X射线选活动星系核的选源和光学新证认的AGN结果,表明多波段类星体巡天方法能有效地提高观测效率。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ROSAT X射线选亮近类星体巡天的选择判据,从1995年4月至1996年10月期间,利用北京天台2.16米望远镜进行了试验观测,发现了73个类星体,27个赛弗特星系,1个BL Lac侯选体,1个白矮星和1个激变变星。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Ⅰ型Seyfert星系在双色图上的行为出发,假定可见光与紫外波段连续谱的主要成分包括幂律非热致辐射、黑体辐射、宽线区Balmer连续谱的复合辐射和高阶Balmer线辐射,计算了这些发射机制的参数,发现结果与从分光光度测量决定的参数符合很好。因此,本文结果对已测定色指数的Ⅰ型Seyfert星系可决定出其热致成分(黑体谱和Balmer连续谱)在全部辐射中占的比重;给出了研究类星体的可见光与紫外波段辐射机制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光学选射电噪类星体的射电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江华  袁启荣 《天文学报》1998,39(4):430-437
对类星体进行多波段的观测和研究,是了解类星体本质的一个重要途径.LBQS类星体是目前公认较为完备的一个光学选类星体样本,利用此样本与最新的485GHz全天射电源表进行了交叉证认,共找到了34个类星体的对应射电源.计算证明,这34个类星体都是射电噪的类星体.所得研究结果表明,射电噪类星体的射电光度与光学光度之间存在线性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收集了47个Blazar天体的短时标光变资料,估算了中心天体质量和不同波段辐射区域,并对估算结果作了统计分析,发现Blazar天体中心黑洞质量在10~7M_☉到10~(10)M_☉之间,BL Lac天体与平谱射电类星体中心黑洞质量有很大差异,平谱射电类星体中心黑洞质量大于BL Lac天体中心黑洞质量;红外波段和γ射线波段辐射区域大小相似.同时,利用收集到Blazar天体的热光度分析了Blazar天体热光度与短时标光变之间的关系,证实了射电选BL Lac(RBL)天体和平谱射电类星体(FSRQs)的辐射是强成束的,但相对论聚柬效应对X射线选BL Lac(XBL)天体的辐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