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J.E.Breen  董梅 《地震科技情报》2001,(8):44-80,F003
建筑结构的某些部分往往被设计得过分的精确,而另一些部分则又仅以经验准则或过去的经验法进行设计,但是,建筑结构的任何部分都是同样重要的。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对各种类型的结构和结构各部分都适合的统一的设计概念。为了得到满意的结果,这一概念必须建立在现实的物理模型上,众所周知,拉-压杆模型作为众所周知的梁分析中桁架法的推广,被认为是一种能够统一钢筋砼和预应力砼结构设计的合适的方法。本文讨论如何建立合适的模型,并提出可用于各种情况下模型部件设计的准则。文章引用大量的设计案例解释了这种概念,其中不少案例是涉及预应力效应的。本文原先是提供CEB作为模型规范修订讨论用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述了六层构造柱 -圈梁体系外墙用多孔砖、内墙用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足尺房屋抗震试验的设计 ,介绍了模型楼的试验结果 ,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评价了此类房屋的抗震能力。最后 ,本文对此类房屋的工程实践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专辑给出了用VAN方法预报地震所得结果的统计检验讨论。与VAN方法有关的其他一些课题在本专辑的一些文章中也进行了讨论。本文作为导言阐明了引起这场辩论的背景,并给出了在本专辑的其他一些文章中也引用到的一些地震活动的数据表。  相似文献   

4.
现浇楼板参与工作后框架结构的pushover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现浇楼板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本文利用pushover方法对框架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在分析中分别考虑和不考虑现浇楼板及其钢筋对梁抗弯承载力的贡献,通过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得出了一些结论,并对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述了六层构造柱-圈梁体系外墙用多孔砖、内墙用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足尺房屋抗震试验的设计,介绍了模型楼的试验结果,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评价了此类房屋的抗震能力。最后,本文对此类房屋的工程实践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孙宇 《地震学刊》2012,(Z1):109-111
综合管廊作为现代化城市的基础设施,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管线埋设或架立引起的挖掘道路、影响交通、破坏景观等问题。提高道路和公用管线的管理水平,有效利用地下空间,提高防灾能力,是现代化都市的必然要求。本文从管廊的构造、抗火设计要求、管线布置、消防系统等方面出发,对地下城市综合管廊的设计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系统地总结了近几十年来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及地震破坏损失预测的发展 ,指出了建筑物地震易损性分析存在的一些重要问题 ,如缺乏震害经验的建筑物地震易损性估计、采用地震动参数进行建筑物地震易损性估计等问题。本文重点研究了理论计算的易损性估计方法 ,给出了对于不同地震动建筑物出现或超越不同状态的概率 ,将多层砖房的理论易损性估计结果同实际震害资料进行了对比 ,并对经正规设计但缺乏震害经验的高层建筑地震易损性进行了估计。另外 ,本文也着重研究了以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及反应谱作为地震动输入参数时的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8.
土动力学参数对设计反应谱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选取3种单一均质土层剖面,在3条强度不同的地震动输入下,运用一维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技术,研究土的动剪切模量比、阻尼比及其对设计反应谱的影响。为了使结果能够直观地反映抗震设防所需要的地震动参数的变化,本文分析了这两个参数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对设计反应谱的特征周期Tg和平台高度αm ax的影响,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楼梯间作为地震中人员疏散和救援通道,其抗震设计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我国2010年实行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加强了结构中楼梯间的设计要求,结合该规范的实施,本文总结了芦山地震中各类结构中楼梯间的震害现象.通过对梯板、楼梯间墙体、与楼梯间相连的主体结构等位置的震害分析,指出了规范中关于楼梯间新增条文的必要性;提出了一些抗震设计建议,为规范修订和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我国核电厂厂址特定地震动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我国核电厂地震安全性评价及抗震设计中涉及的法规、标准和导则中关于设计地震动参数确定的技术背景和要求.基于近些年来我国开展的核电厂厂址可行性研究阶段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结果,分析了一些潜在厂址特定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及其与规范标准反应谱的差异,探讨了规范反应谱对我国核电厂工程的适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1.
详细论述了结构分灾抗震设计的产生背景、设计思想、优化模型和基本原则,指出结构分灾设计是在分析基于投资—效益准则的结构抗震设计模型的基础上,对工程实践中一些成功经验的提炼和概括而形成的设计方法,工程领域中一些现行设计方法和措施就是分灾设计的具体应用。当工程师们待处理的问题必须考虑高度不确定性因素时,将分灾设计作为一种可能选用的设计理念,将有助于工程师们实现设计创新。分灾设计符合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可以方便地实现基于性能的设计。  相似文献   

12.
本文展示了近几年在意大利西西里岛东部的武尔卡诺、埃特纳火山及地震地区进行的地球化学观测结果。结果表明,一些地质参数可以作为有效的地震前兆,但这些参数的选择都和该地区的地球化学性质密切相关。为了实现地震预报的目标,本文提出应在世界不同地区实施的一种多学科、形式单一的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13.
塔式容器结构抗震设计的动力可靠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运用随机有限元原理提供了结构系统在地震力作用下的可靠性分析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对现行规范抗震设计的几种典型塔式容顺进行动力可靠性研究,其结果可为制订塔式容器结构抗震可靠性设计标准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14.
长输油气管道的设计参数和计算方法与一般工程有较大区别,本文着重从抗震设防标准、管道液化反应和活动断裂三个方面阐述本人的一些看法和建议,给设计人员设计埋地管道时作参考。  相似文献   

15.
卫星磁洁净的控制和测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叙述卫星磁洁净的重要性、空间磁场的分布、卫星磁性的要求、卫星磁矩的来源、卫星的磁设计和控制、卫星和它的部件的磁矩的测量方法、内容、过程、装置和一些部件的测量结果.卫星磁矩来自三个方面,它们是永磁铁,软磁材料和杂散磁场(电流产生的磁场).磁性设计包括材料选择、器件的测试、电子线路的布置和元件的安排等.  相似文献   

16.
论拱坝抗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阐述了拱坝抗震设计与动力分析中的一些主要问题。文中综述了目前对这些问题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若干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面向对象技术在地球物理电磁成像可视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面向对象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热门的程序设计技术,当前被广泛应用到大规模数值分析、各种复杂可视化研究等领域.面向对象技术包含的类型继承、函数重载机制、虚函数多态机制成为设计完整、良好的电磁成像系统非常有利的因素.电磁成像系统需要大量的功能单元,数据的可视化需要功能完整的成像功能,这些需要都可以由面向对象技术中的对象得以表示、完成.另一方面,电磁成像系统的可视化优良性决定了地球物理电磁勘探结果的正确性,因此,十分有必要设计良好的电磁可视化系统.基于上述目的,本文基于面向对象技术,采用C++语言讨论了设计地球物理电磁成像系统可视化的方法结构,阐述了成像系统可视化设计中涉及的重要内容,并简述本文设计的可视化系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消能支撑框架结构设计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消能支撑框架结构设计方法,该方法能够实现罕遇地震下结构的目标位移控制,其主要设计思路是框架主体结构按非抗震设计或降低烈度进行抗震设计,消能支撑则由罕遇烈度地震下满足给定层间位移角限值的优化计算来确定。本文还给出了一个15层框架结构的设计算例,并把本文方法的设计结果与按常规方法的设计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9.
利用掌上电脑开发水准测量记簿软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嵌入式程序设计的方法,在掌上电脑开发水准测量记簿软件,使野外观测数据记录更加方便。本文详细介绍了该程序的设计构思和一些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20.
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双向受剪承载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分析了矩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框架柱斜向抗剪强度的特征,研究了双向受剪承载力计算时确定折减系数的方法和截面限制条件,对双向受剪承载力计算值与静载和动载试验结果的分析表明,双向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和截面限制条件对于矩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框架柱设计是偏于安全的,可以作为钢筋混凝土框架柱抗震设计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