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下预置武器是一种可装载导弹、无人机、AUV 等载荷的新型水中兵器,在和平时期该武器潜伏于水下,战时可立即将其激活,对指定目标实施侦察、打击、突袭等,为了对抗这一新型水中兵器,我国应尽快发展反预置武器系统。针对反预置武器作战需求,构建了反预置监测、搜寻、处置体系,并根据各体系发展需求,阐述了未来急需发展的武器装备及关键技术,从体系、装备和技术 3 个层次为我国发展反预置武器系统提出了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2.
许多国家将水雷视为一种重要的水中兵器,用于封锁对手、对抗强敌。针对现有反水雷装备存在的危险性高、部署速度慢、作战效率低等问题,国外海军将无人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应用到反水雷领域,推出了多种新概念无人反水雷装备,综合运用猎、扫等多种手段,构建空中、水面、水下立体的无人反水雷装备体系,实现快速、安全、高效的反水雷作战能力,对未来反水雷作战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我国海洋自然环境及其面临的战场环境,认清深远海蓝军兵力的现实威胁,明确采用水中无人作战装备是应对未来远程作战的重要方式。重点探讨了水中无人作战装备需求,指出具备深远海投送能力、网络化信息处理能力、智能化自主作战能力的新质水中无人系统作战装备,是未来深远海作战武器装备的主要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文章旨在解决某些水中兵器在运动中爆炸瞬时的空间位置的测定问题,提出了利用靶船布阵并通过测定冲击波掠过各阵元的时差确定瞬时炸点位置的方法。作者通过海上模拟动态爆炸试验验证了这种方法在工程上实现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杨立 《海洋技术学报》2005,24(4):132-134
海洋环境参数对国防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参数的准确性取决于海洋监测装备量值传递的准确性,海洋监测装备的计量保障必须得到确认。文中分析了海洋监测装备研制过程中的计量保障特点和现状,提出了完善计量保障体系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6.
用采自珠江口咸淡水交汇区河段的水和沉积物进行自净试验。试验池内介质由某一段面的水和相应断面的沉积物组成。试验按加入和未加入污染物、流动状态和静止状态的条件组合进行。从试验获得的数据看,在加入污染物的试验池水中,CODMn、油类和砷含量变化有如下规律:以石油含量降解最为迅速,在1—3d内可降至未加入水平;其次是砷,自净速度与盐度有关,其含量降解50%时在低盐度水试验池中为6h,在盐度较高水中约需2d,水中CODMn、油类和砷的自净作用在试验开始后的第一天里进行最快;相同介质的试验池比较,动态条件比静态条件更有利于水中污染物的自净。此外,还应用试验结果对珠江口咸淡水交汇区水中污染物自净效应作了初步的估算。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提高水中兵器试验实施的实效性和安全性,针对多年来沉底水雷打捞中出现的若干问题,在回顾分析实际案例的基础上,设计了由吊车、绞盘、绞盘控制台、张力检测系统、自动缓冲系统、支架、钢索及超载报警系统等单元构成的打捞回收辅助系统,并阐述了海上使用方法和异常情况处置预案。  相似文献   

8.
水雷作为一种重要的水中兵器,在历次海战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反水雷用于清除水雷,保护编队的航行自由.随着"零伤亡"战争理念日趋深入人心,雷区无人化成为反水雷的发展方向.综合对比了无人艇、无人水下航行器、无人机等无人平台的特点,分析了无人艇用于反水雷的独特优势,探讨了美国、英国、法国等反水雷无人艇的发展以及在反水雷中的应用情...  相似文献   

9.
海洋内波是发生在海洋内部密度层化水层间的一种波动。海洋内波对潜艇活动的安全以及水中兵器的使用效能等有非常显著的影响。本文就海洋内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已有成果以及研究海洋内波预报技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波束形成最重要的目的是定向,线列阵的波束形成技术在水声领域中作为接收和检测信号的基本方法已被广泛运用。由于方位估计需要大孔径基阵,而在水中兵器中,为解决小平台目标俯仰角估计问题, 提出一种基于线列阵的 Notch 窄带波束形成方法。主要介绍了基于线列阵的 Notch 窄带波束形成的结构、概念和实现方法,以及基于实测数据条件下的目标俯仰角估计仿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