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促进我国海水养殖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文章选取国内外权威数据库的中英文文献数据,基于CiteSpace工具系统梳理和分析海洋保护地养殖活动研究进展,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海洋保护地养殖活动研究文献的发文量较少,但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近期英文文献的发文量超过中文文献;中英文文献的高频关键词...  相似文献   

2.
为了加快海洋牧场的实践步伐和充分发挥海洋牧场的经济与生态潜力,本文通过CiteSpace V可视化软件,对外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中1990—2018年的754条文献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国外海洋牧场的研究动态,包括国内外的发文数量对比、国外的研究前沿和研究热点。其中研究前沿主要是通过文献的共被引分析完成,研究热点则主要是通过研究热点的移动变迁和关键词图谱分析实现。研究结果发现:完善探索评估测算模型和科学管理方法、种群结构优化是海洋牧场领域的研究前沿,研究热点则集中于海洋牧场管理优化、总渔获量提高以及鲑科鱼类等方面。并且通过国内外发文文献数量的对比分析,发现国内海洋牧场研究尚处于初期探索阶段,与国外尚有较大差距,但2011年以来发文数量显著增加,研究趋势向好。  相似文献   

3.
海岛承载力的研究,对于人类合理开发利用海岛资源、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保证海岛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文章总结了承载力概念的发展,阐述了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关系。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深入,极大地丰富了承载力的内涵。一方面人们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用于原先对资源或环境因素的承载力研究,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以区域为对象的可持续承载力研究;其次综述了国内外海岛承载力主要研究方向的进展,国内外学者对海岛旅游环境承载力和海岛生态承载力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最后,通过对比国内外研究得到启示,对我国海岛承载力研究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几点思考。要在加强海岛生态系统的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查清海岛生态环境现状,结合景观生态学理论深入海岛承载力研究。  相似文献   

4.
我国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最早起源于新石器时代,距今已有超过6000年的历史。无居民海岛在自然资源、领海基点、国防以及科学研究等方面都具备重要的价值,但其开发与利用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用以规范无居民海岛的开发利用,但总体上偏远区域无居民海岛开发无人问津,部分区域无居民海岛无序与无度开发利用的现象长期存在。因此,文章旨在通过文献综述,梳理我国无居民海岛使用的现状。主要内容包括:国内外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主要研究现状,包含环境承载力、使用权属以及价值评估等方面;我国无居民海岛开发与保护的法律、政策支撑;我国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的实践情况等。从而为无居民海岛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性资料,服务于无居民海岛的开发利用与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海岛生态修复研究综述及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海岛生态问题日益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但我国海岛生态修复的研究与国外相比还相对滞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的出台为海岛生态修复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机会。文章首先从生态修复的概念出发,对海岛生态修复的概念进行了阐释;其次,综述了国内外海岛生态修复的研究状况;最后,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得到启示,对我国海岛生态修复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6.
水生野生保护动物是水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利用CiteSpace文献可视化软件分析了Web of Science(WoS)核心数据库和中国知网(CNKI)全文数据库中2001—2020年水生野生保护动物相关的文献,对年度发文量、合作机构、国家合作和关键词聚类进行知识图谱分析。研究发现:近20年共发表外文文献634篇,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中文文献128篇,总体呈水平波动趋势;国外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美国鱼类及野生动植物管理局,研究机构间合作较为紧密,国内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青海省渔业环境监测站,研究机构间的合作分散;美国发文量占比为58.20%,与其他国家交流最为密切,中国发文量占比仅为3.31%,与国际合作关系不紧密;国外的研究热点主要是种群动态分布、栖息地利用和遗传多样性等,海洋与淡水物种均有研究;国内的研究热点主要是区域性保护措施,主要以淡水水生野生保护动物的研究为主,研究范围存在局限性。综合分析认为,我国应增进国内外研究机构间的交流与合作,重视海洋濒危水生野生动物的保护与研究,加强种群动态评估,开展国内对水生野生保护动物栖息地利用与遗传多样性分析的研究,从而实现水生野生保...  相似文献   

7.
海岛对于一个国家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全球气候变化对海岛的影响是长期、深刻而广泛的,关系着我国沿海经济发展。海岛关于气候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和科研意义。文章论述了全球气候变化对海岛可能造成的危害,综述了国内外海岛关于气候变化的研究概况,包括气候变化对海岛的影响、气候变化评价和气候变化下的海岛管理,并给出了气候变化研究对海岛管理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海岸带地质灾害严重影响了沿海地区的发展。为分析国内外海岸带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研究现状、发展态势及为我国在这一领域内的科研及防灾减灾等工作开展提供借鉴,本文以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为基础,运用CiteSpace软件对该领域的国内外发文量、发文国家和关键词进行知识图谱分析,探讨其研究热点及演变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国内外研究均呈增长趋势,我国是该领域主要发文国家之一;(2)印度等国家发文量较多,且国家间存在合作研究关系,但不同国家的研究侧重点不同;(3)国内外关于海岸带地质灾害风险评估领域的研究热点包括海水入侵风险、海岸侵蚀风险和考虑其它地质灾害或综合灾害影响的海岸脆弱性及灾害风险评价;国际上,以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海岸带灾害管理研究亦为该领域研究热点之一;(4)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外在该领域针对灾害风险的研究更加细化、评估手段更加多样、评估对象趋向完善。即海岸带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研究仍处于发展阶段,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其理论和评价体系仍待完善;同时,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对象应不断完善,研究手段应更加系统、全面。  相似文献   

9.
正为充分发挥期刊学术平台作用、促进学术研究和交流、更好地服务海洋事业,本刊特向国内外海洋领域专家学者征集独家稿件,相关专题和主题方向如下:"海岛保护与管理"专题(1)海岛保护规划专题研究。包括海岛保护与管理工作的现状、存在问题与面临形势分析,海岛分类分区的方法研究,"十三五"海岛重大工程研究,海岛保护规划贯彻实施保障措施与制度研究,海岛保护规划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我国卒中后抑郁(PSD)的研究现状、热点以及发展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2011年1月1日至2022年3月22日关于PSD的文献,运用CiteSpace 5.7.R1软件对纳入文献的发文量、作者、机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5151篇,10年来发文量呈下降趋势;最高产作者是宋景贵,发文43篇;湖南中医药大学是发文量最大的研究机构,发文28篇;《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是载文最多的期刊;关键词“神经功能”出现频次最高(216次);形成了25个较为合理的聚类。结论:研究个体、单位之间应加强合作,提高研究质量;PSD流行病学研究、临床观察与分析以及临床护理干预为主要研究热点,研究前沿为PSD的微观探索。  相似文献   

11.
国际珊瑚礁领域研究现状及知识图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文献计量和科学知识图谱的方法,对1902—2017年期间国际珊瑚礁研究领域的科技论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西方海洋研究领域先进国家相比,我国在珊瑚礁研究领域起步较晚,但近5年发展迅速,并在论文影响力、国际合作和研究技术发展方面有待加强。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我国珊瑚礁研究的发展建议,本研究将为了解当前国际珊瑚礁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态势以及我国今后珊瑚礁保护方面的政策制定、项目规划和科学研究提供情报参考。  相似文献   

12.
北极拥有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价值,同时也是全球变暖最关键的敏感区,世界各国针对北极地区制定了一系列政策计划,并开展了多年的北极海洋科学研究。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1998~2017年SCIE文章,采用文献计量与引文分析的方法与工具,分析了13784篇北极海洋科学研究的整体态势与热点前沿,结果表明:①全球北极海洋科学研究呈现出加快增长趋势,近5年的发文已经翻了一番,年均发文在689篇以上; ②环北极八国是该领域研究的主要力量,美国遥遥领先其他国家,挪威、丹麦研究基底深厚但近年发展稍缓,英国、德国是主要的非北极研究国,瑞典、法国的论文质量均衡,中国、波兰、格陵兰和荷兰则是该领域的后起之秀; ③俄罗斯科学院在本领域发文最多但文章质量良莠不齐,德国极地与海洋研究所、丹麦&格陵兰地质调查机构与挪威海洋研究所的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研究占比高,哥本哈根大学、德国极地与海洋研究所、华盛顿大学在该领域科研影响力较大; ④全球海洋科学研究主要涉及地质学、海洋学、环境生态学、自然地理学、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学以及气象学与大气科学等领域,研究热点包括北极气候变化与极端天气、冰川消融与海平面上升、北极生态系统特征结构、北极海洋酸化与污染防治等方面。随着“一带一路”、“冰上丝绸之路”和《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的发布,建议我国针对本国情况制定综合性北极科研计划,并注重科研机构间跨部门、跨领域的研究合作,加强与环北极国家和“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加大科研投入并开展国际规模的科学考察活动。  相似文献   

13.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the Pacific region to implement the decisions taken by leaders at the Earth Summit. There has been investment in the environment and i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itiatives in the Pacific, and island countries have managed to place their concerns and special circumstances clearly on the international agenda. By the very nature of Pacific islands, Agenda 21 and its off-shoot, the Barbados Programme of Action, have influenced ocean and coastal management. However, the extent to which this has changed the fundamental approach to development in islands is less clear. While it may not be possible to determine categorically the state of implementation of Agenda 21 or how far Pacific island countries have gone down the path toward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re are some sound indicators of change. This paper examines a number of these indicators of progress to implement Agenda 21 in the Pacific at the national, 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levels, and identifies some challenges for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各国对北极能源的开发愈发重视。美国北极地区的能源储量巨大,但鉴于美国的北极战略核心是国家安全、环境保护和国际合作,其能源开发相对滞后。2013年奥巴马政府出台了《北极地区国家战略》,开始对北极能源开发予以特别关注。特朗普政府执政期间,加强了对北极近海油气能源开发的支持力度。2021年拜登总统上任后,美国的北极能源政策以气候变化为核心,意在推动北极地区的绿色发展。美国的北极能源开发始终面临着法律、资金、技术、环保等各种问题的制约,这也决定了美国北极地区能源开发的复杂性和长期性。我国宜通过制定北极能源合作开发战略,重视北极等极寒地区绿色技术的应用和研发,推动与美国在北极地区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的合作,深化国际协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北极治理等举措,促进我国对北极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5.
国际洋中脊研究的发展态势及热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洋中脊研究的国际研究战略与计划进行分析,具体包括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国际洋中脊协会(InterRidge)和国际海洋研究委员会(SCOR)的相关研究规划和资助项目。此外,结合洋中脊研究论文的文献计量学研究,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法、VOSviewer和Histcite软件综合分析了洋中脊研究的国际发展趋势及研究热点。美国的洋中脊研究实力最强。中国近3年的发文比例非常高,表明越来越关注该领域的研究。中国洋中脊研究的主要合作对象是美国。热液生态系统与洋中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目前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本分析结果可以为我国的洋中脊研究和相关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国际蓝碳合作发展与中国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鹏  胡学东 《海洋通报》2019,38(6):613-619
海洋储存了地球上93%的CO_2,是全球最大的碳库。发挥海洋固碳、储碳作用,对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定》是2020年后国际气候治理的基础,为国际蓝碳合作指明了方向,也提供了国际法依据。当前,国际蓝碳合作从科学研究向纳入国际气候治理方向不断推进,不少国际组织和国家已着手推动蓝碳国际规则制定。中国蓝碳资源分布广泛,特色鲜明,蓝碳发展起步阶段里中国的参与不仅是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贡献,更有助于通过蓝碳合作增强我国在全球气候治理和海洋治理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我国蓝碳发展应从国内、国际两个方面着手。在国内夯实基础、补足短板,加强蓝碳基础研究和实践,建立蓝碳评估标准,加快蓝碳人才队伍建设。在国际上积极参与现有国际蓝碳计划,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机制框架下开展双、多边蓝碳合作,推动全球蓝碳治理,从积极参与向适时引领发展。  相似文献   

17.
当前全球渔业捕捞量已接近顶峰局势,水产养殖发展面临巨大环境压力,水产品绿色养殖能满足消费者对优质蛋白需求的同时,还能有效缓解生态问题,保证食品质量安全。水产品养殖绿色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渔业发达国家在一定程度上已形成较完善的绿色水产养殖体系。文章基于全球水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通过研究欧盟、美国和日本水产品绿色养殖的相关经验,最后结合中国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提出在建立严格认证标准的基础上,国内政府应加强对“绿色水产品”消费的正确引导;借鉴别国对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管理制度;注重关键科学技术的研发,做到产学结合;保障资金的有效投入等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历经53年的发展,国际大洋钻探计划从DSDP(Deep-sea Drilling Program)到IODP(International Ocean Discovery Program),在机构设置、运行机制、管理模式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长期以来,通过参与并成为该计划的正式成员国,我国在科学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