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青岛市汇泉湾海滩位于胶州湾与南黄海交接处的北部,属岬角型砂质海滩。作者2010年以来,通过持续观察研究,以野外观察、拍照、实测为基础,结合样品筛分数据和实验测试结果,对不同时期的青岛汇泉湾海滩地貌及沉积物分布特点进行对比分析,重点探讨了潮进潮退序列的变化规律,对潮汐作用下的青岛汇泉湾海滩形貌演化进行了分析。1潮汐流对海滩形貌的改造作用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海平面发生周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青岛汇泉湾为例,分析了汇泉湾海滩砂粒粗化的原因,并就如何保护好海滩旅游资源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海南岛及南海诸岛沿岸,广泛发育海滩岩。1980年我队赴海南岛考察现代沉积时,对海滩岩的分布、岩性特征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进行了观察和采样。样品采自崖县鹿回头三亚湾水尾岭海蚀崖、西洲岛、小东海、东瑁岛、西瑁岛、天涯海角,乐东县莺歌海,文昌县渔业等地(图1)。有关的地质、地貌及岩性特征等,已有许多描述,对海滩岩的岩石学及成岩作用也有许多研究。本文侧重探讨海滩岩的胶结作用及与成岩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海南岛三亚湾海滩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南岛三亚湾及其周边海滩可分为两种主要类型:一类是岩礁海岸海滩,发育于基岩和珊瑚礁岛波影区或珊瑚礁平台后侧,多为背叠式砂砾滩,滩窄、坡陡,具有数道陡坎,在岛礁背风侧常发育不同阶段的连岛坝,如白排人工岛西南端海滩、鹿回头湾大洲后侧及对岸的海滩、鹿回头湾和小东海海滩;另一类是沙坝海岸海滩,发育于向外海敞开的大沙坝的向海侧,海湾内砂质沉积物丰富,形成滩脊式或背叠式砂质滩,滩面宽坦,物质较细,如三亚湾和大东海海滩。因湾口朝向与湾内岛礁分布发育情况不同,湾内受常浪和台风强浪作用的强度与频率不同,加之现代泥沙补给情况的差异,这一类海滩的形态结构亦不尽相同。如三亚湾西侧近岬角处,波能辐聚,动力强,侵蚀作用突出,滩面呈近直线形倾斜,并形成两道陡坎;三亚湾中部,受岛礁保护,滩面宽阔,波浪消能空间充足,物质丰富,发育滩脊型海滩,滩面呈上凸形,基本稳定;三亚湾东侧,虽有岛礁掩蔽,但由于人为修建的绿地草坪带和水泥碎砖石小径等,建设高度过低, 束狭了激浪带的自由作用宽度,减小了波浪消能范围,破坏了海滩的整体结构,同时阻断了沙坝向海滩的供沙, 使滩面坡度加大,物质粗化,局部与小径相接处形成侵蚀陡坎、椰树等倾斜,呈侵蚀状态。  相似文献   

5.
赵文初 《广西地质》2009,(11):56-56
距我的老家村庄北面约3公里的地方,有两座对立的山峰,两山之间是一条缓平、宽阔的大槽,由于湾度相当大,状似农家砍猪菜的砍槽,自古以来人们都称这里为大槽湾。大槽湾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因日照时间长,气候温和,所以无论种什么庄稼都长势良好,早熟早收。  相似文献   

6.
王丹  闫钰  韦龙明  郑昊  刘红玲 《地质论评》2019,65(Z1):13-14
正涠洲岛位于北部湾中部(中国新闻网,2015),属亚热带季风气候,远离大陆,海水清洁,广泛发育珊瑚礁群落(王欣等,2009)。涠洲岛具有丰富多彩的海蚀、海积与海滩地貌(北海涠洲岛网,2015)。作者于2018年3月1日~3月4日赴涠洲岛进行为期4天的调研工作,通过观察发现,海滩砂主要由珊瑚和贝壳碎屑构成,珊瑚碎块大量呈白色,但也见有少量的灰色、粉色等,本文探究不同颜色  相似文献   

7.
利用对深圳西冲湾两个岬角之间的海蚀地貌及其海滩沉积物的野外调查资料,鉴定出三级海蚀平台,对其分别进行了高程换算,并借助于海蚀拱门和海蚀刻槽的测定,以及对典型沙层沉积剖面序列的分析和14C测年,认为:虽然西冲湾海蚀平台的岩石类型是不易被侵蚀的花岗岩,但是此处的海蚀地貌(主要是海蚀平台)以及海滩沉积物(主要是海滩岩)可以作为全新世存在高海平面的证据。此外,针对我国海岸带人口密度大,人类活动对海岸影响程度大的现况,提出了未来研究南海北部海岸新构造运动存在的问题以及其解决方案。研究成果对于认识南海北部海岸全新世的构造运动、海平面变化以及与其他地区新构造运动的对比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小盘岭金矿是一个与次火山岩有关的隐爆角砾岩型金矿床。隐爆角砾岩筒产于太古宙混合花岗片麻岩中 ,受近EW向刘家沟断裂控制 ,在近EW向断裂与NW向次级断裂交汇部位 ,角砾岩岩筒最为发育 ,金矿体产于隐爆角砾岩筒内并严格受其控制。 1号主矿脉圈出 5条工业矿体 ,长一般 6 6~ 30 3m ,最大厚度 11 70m ,平均厚 2 2 7m ,平均品位 5 6 3× 10 - 6 ,单独构成了小盘岭金矿床  相似文献   

9.
何耀堂 《福建地质》2014,(2):112-118
泉州湾处于我国东南沿海构造活动带,具有发生地震的地质环境和同震海岸崩塌、海湾下沉的构造地貌条件。通过对泉州湾海滩岩产状、14 C测年、古生物化石及岩石学特征的研究分析,认为其物源为海岸崩塌的志留纪花岗岩和潮滩、河口堆积的陆源碎屑。搬运方向自南向北偏东,形成于泉州湾北部潮间带接近高潮位,在温暖和高蒸发的气候条件下有淡水参与,由钙质胶结发生的快速成岩作用。海滩岩形成的地质时代为全新世晚期,是突发性海洋强动力事件的记录,可能与距今2 000a在泉州湾以南发生的古地震造成深沪湾岩岸大规模崩塌和海湾快速下沉引发的海啸有关。  相似文献   

10.
《水文》1991,(4)
浙江省水文职工连续奋战1990年第12、15号台风1990年8月20日第12号台风在福建省福清县登陆,近中心最大风力有12级;8月31日15号台风又在浙江省椒江市沿海一带登陆,近中心最大风力12级以上,最大风速为45m/s,是34年来最强的一次(1956年8月1日12号台风在浙江象山登陆,最大风速达  相似文献   

11.
在烟台第一海水浴场,利用经纬仪进行2条海滩横剖面形态测量,并在不同地貌单元采集沉积物样品进行粒度分析。测量显示,该海滩仅有小规模沙坝和沟槽体系。后滨上有风成沉积,但滩肩和海岸沙丘发育均不明显。粒度分析结果表明,海滩沉积物以中砂、粗砂为主,杂以砾或细砂,比山东半岛其他海滩沉积物明显要粗。由陆向海沉积物呈带状分布,平均高潮线附近和沙坝迎水坡侵蚀作用均显著。因此认为缺乏沙源供应的基岩岬湾式海岸是导致沙滩地貌发育不典型、海滩侵蚀作用显著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湖南雪峰期花岗岩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述我省的前寒武纪花岗岩,以往缺乏确实的年龄依据,仅是据东邻江西省九岭岩体资料予以推测,且其分布限于湘东一隅。近期,我们队在湘赣边境地区开展1:5万区调工作,对一些花岗岩体进行采样测试等分析研究,迄今为止,认定我省确有证据的前寒武纪花岗岩有六处,即大围山岩体、长三背岩体、葛藤岭岩体、桂竹湾岩体、金狮冲岩体及佛岭冲岩脉(表1),均分布于江南地轴之次级构造单元九岭台背斜中,地理座  相似文献   

13.
全面准确评估海滩的时空演变,是海滩侵蚀防护的前提;基于卫星图像资源全面准确评估海滩的时空演变,对于缺乏长期连续实测数据的海滩的侵蚀防护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谷歌地球引擎合成并下载灵南海滩(灵山湾南部海滩)1984—2021年的880幅卫星图像,聚焦海滩剖面提取干湿线和水边线在剖面上的位置;结合模拟潮位分析海滩剖面形态,计算海滩坡度和平均高、低潮线等,采用多指标研究灵南海滩的时空演变;结合历史资料分析影响灵南海滩演变的主要因素,并利用海滩实测数据评估利用卫星图像提取的海滩岸线的误差。结果表明,大量卫星图像的应用提高了研究结果的时间分辨率、精度和可靠性。在1984—2021年间,灵南海滩部分岸段发生了阶段性快速侵蚀,侵蚀速率为5.2~60 m/a,总侵蚀量达30~78 m,持续时间为0.5~11年,该快速侵蚀主要是挖沙、养殖场改建和废弃等人为因素造成的,风暴潮起次要的辅助作用。除上述快速侵蚀时段外,灵南海滩普遍发生慢速侵蚀,侵蚀速率一般小于2 m/a,这是相对海平面上升和河流入海泥沙锐减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使用历史方志资料,根据台风发生时风雨潮洪的特点和文献记录中对它们的文字描述,建立了台风天气灾害现象筛选词语表,提取了台风相关信息,建立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公元1644—1949年历史台风灾害数据库。通过对现代台风过程中天气现象和可能造成灾害特征的分析,从历史台风描述词语、风雨潮现象发生的时间和空间特征、台风灾害链、风雨持续时间、台风风向、地形等方面制定了辨识历史台风的4条直接判别准则和6条辅助辨识依据,逐年辨识台风事件。与器测资料相对比,检验了历史台风事件重建的结果,公元1884—1949年间共重建出65次台风事件,相当于器测数的87.8%,两者相差1次以下的年数为55 a,占83.3%,说明利用方志资料重建台风频次序列的可靠性,为重建历史台风频次序列提供了方法支持,对研究长时间台风活动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具有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豫西沙坡岭钼矿床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南省沙坡岭钼矿床是东秦岭钼矿带东段新发现的热液脉型钼矿床,通过对矿石中5件辉钼矿样品的Re-Os同位素定年,获得125.4 Ma~129.4 Ma的模式年龄,加权平均年龄为127.22 Ma±0.85 Ma,得到一个相关性较好的128.1 Ma±7.1 Ma的等时线年龄,表明沙坡岭钼矿床形成于燕山中晚期。沙坡岭钼矿床辉钼矿的w(Re)高达147.2×10-6~307.8×10-6,与陕西黄龙铺钼矿床中的Re质量分数接近,表明有幔源物质和/或流体参与了成矿过程,暗示沙坡岭钼矿床的形成与中国东部的大规模岩石圈减薄事件有关。沙坡岭钼矿床深部可能存在斑岩型钼矿化,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纳岭沟铀矿是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最重要铀矿床之一,识别其含铀岩系物源区对于深化成矿作用和找矿预测具有实际意义。【研究方法】笔者通过岩石学、重矿物学、地球化学和沉积相分析等方法,识别了纳岭沟铀矿床中侏罗统直罗组含铀岩系的蚀源区。【研究结果】含铀岩系岩石类型主要为中粗长石砂岩,碎屑成分有长石、石英、黑云母和花岗岩岩屑、变质岩岩屑等,分选中等至差;碎屑多呈棱角状、次棱角状,少数为次滚圆状,磨圆度差至中等。重矿物分布极不均匀,呈棱角状、次棱角状、次滚圆状,磨圆度差至中等;ZTR(锆石+电气石+金红石)指数2%~10%。电气石、尖晶石、锐钛矿、角闪石、碳硅石等呈集簇状分布;碎屑锆石延长系数主要为1~2.2,其次2.2~3.2。稀土元素球粒陨石配分曲线形态相似,ΣREE值104.75×10-6~283.86×10-6,LREE/HREE值0.13~0.47,La/Yb值9.60~32.66,元素含量变化幅度大。纳岭沟地区含铀岩系砾质、砂质辫状河沉积相由矿区北东方向至南西方向延展,与高厚度砂体、高含砂率砂体分布规律一致。【结论】纳岭沟铀矿直罗组含铀...  相似文献   

17.
香花岭及其邻区的岩浆岩研究取得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徐永奎 《湖南地质》1992,11(2):103-109
本文根据1:50000香花岭幅综合方法提取的相关信息,在香花岭及其邻区共圈定了25个岩体含42个侵入体,建立了癞子岭、尖峰岭等10个单元,骑田岭、香花岭两个序列与印支、燕山两次构造岩浆作用期;并预测了香花岭、骑田岭地区的隐伏岩体及其顶面窿起区与凹陷区的识别标志。在此基础上,重新认识了香花岭矿田的控矿机制。  相似文献   

18.
兰州最老黄土剖面的岩石、粒度、孢粉、沉积模式等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兰州北部永登县地沟村山城湾岭剖面发现兰州地区迄今为止最老的黄土沉积,形成于1.84Ma.BP;有18个完整的黄土—古土壤序列;黄土平均粒度为23.57μm,古土壤为19.10μm,黄土主要由粉砂粒组组成;草本花粉占90%以上;总结了黄土成因及沉积模式;对比确定了上、下粉砂层的层位。  相似文献   

19.
问与答     
问台风是怎样的天气系统?有何影响? 答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洋面上,具有暖中心结构的、强烈的热带气旋。由于这种热带气旋即台风生成的地区和强度不同,人们给予了不同的名称和分类,如在东太平洋和大西洋称为飓风,在印度洋则称为热带风暴。我国国家气象局按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进行划分: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为6~7级被称为热带低压;8~9级为热带风暴;10~11级为强热带风暴;12级以上为台风。其中生成于西太平洋或南海的台风,对我国的降水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20.
许国辉  郑建国 《地学前缘》2001,8(2):246-246
海岸地区是全球人口密集、城镇密布和经济发达区 ,这一区域的都市化和工业化进程迅猛 ,旅游业飞速发展。所有这些对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构成了严重威胁。同时 ,由于全球海平面的变化及沿岸砂量的变化 ,对海洋动力敏感的两种海岸———沙质海岸和淤泥质平原海岸的退损是非常显著的。海岸遭受侵蚀的因素有 :(1)海平面上升 ;(2 )陆源供沙减少 ;(3)人为海岸带采沙 ;(4 )海岸工程负面效应 ;(5 )其他。根据研究 ,海平面上升 5 0cm情况下 ,我国的青岛、汇泉、浮山 3个海湾海滩损失面积多达 17万多m2 ,损失率在30 %以上 ,滨海后退达 34 0m之多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