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实现对海岸线的动态监管和监测,提出了一种自动阈值与区域增长相结合的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影像海岸线自动提取方法。首先结合Canny边缘检测和最大类间方差法(OTSU方法)实现自动阈值分割提取水陆分界线;在自动阈值提取的基础上,对水域进行开运算和图像分割,将占有较大比例的海上水体作为种子点进行区域增长,获取海上水体,从而去除陆地水体、阴影等误分为海域的部分;之后对区域增长法获取的海陆分割结果进行去噪、填充等形态学优化处理,填补海上船体、风车、岛礁等造成的空洞影像,形成最终的海陆分割结果;最后,使用Canny边缘检测算子获取海岸线。基于江苏海岸带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高精度地提取出光滑、连续的海岸线,在SAR影像海岸线提取中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王超群  莫位明  胡健民  张磊  胡道功 《地质论评》2024,70(3):2024030026-2024030026
古海岸线重建能为理解全球气候变化和海陆格局演变提供重要的线索。笔者等基于钻孔资料重建了北部湾—雷琼地区新生代以来古海岸线变迁与琼州海峡演变过程。结果表明,北部湾—雷州半岛—海南岛(雷琼地区)新生代经历了古近纪北部湾古湖、新近纪—早更新世早期古琼州海峡、早更新世晚期—晚更新世峡湾和全新世琼州海峡四个演化阶段。古近纪北部湾形成NEE向互不连通的断陷盆地并充填河—湖相沉积,渐新世晚期海水间歇性入侵北部湾古湖并连通孤立的断陷盆地;中新世早—中期(23.3~10.4 Ma)南海西北部海岸线快速后退,北部湾古湖演变为古琼州海峡,中新世晚期—上新世(10. 4~2. 58 Ma)海岸线继续后退形成宽阔的古琼州海峡,早更新世早期海退及火山喷发导致古琼州海峡萎缩;早更新世晚期—晚更新世气候频繁波动控制了峡湾与陆地的不断转化,而末次盛冰期大幅度海退直接导致北部湾—雷琼地区从海转陆;15~12 ka BP以来海岸线快速后退并在12~11 ka BP期间短暂停留,北部湾再次由陆转海,之后海平面继续上升,琼州海峡于11 ka BP自西向东完全打开,至6 ka BP海平面达到现今海平面以上2 m左右,现今海陆格局形成。  相似文献   

3.
苏北中部滨海平原贝壳砂堤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世界各地的沿海低平原地区,如美国东部海岸、澳大利亚、新西兰、圭亚那、中国东部海岸部广泛发育着一种与海岸平行或交角很小的堤状砂脊--贝壳砂堤(Cheni-er ridge)。它是古海岸线的遗迹,记录着海岸发育的历史,贝壳砂堤的研究对探讨海岸的发育、海陆变迁,确定海平面的升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海岸线是陆地与海洋之间的边界,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资源价值.由于围填海等人类活动的加剧,岸线迅速向海域方向推进.本文以河北省2019年大陆海岸线为研究对象,基于Landsat OLI遥感影像,通过遥感目视解译与实地验证相结合的方式,对河北省海岸线的空间分布和属性分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河北省2019年大陆海岸线长度约...  相似文献   

5.
遗迹化石的古环境和古地理意义   总被引:21,自引:13,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遗迹化石(或生物成因沉积构造)是原产地环境条件的指示者,是原地埋藏的遗迹群落,因此几十年前即用来研究古环境和古地理。本文从4个方面讨论了利用遗迹化石群落来解释古代环境和古地理条件:①陆相和海相遗迹化石群落的区别;②海陆过渡带环境的遗迹化石群落和海岸线的识别;③遗迹相的古环境和古地理应用,且讨论了Skolithos(石针迹)、Cruziana(克鲁斯迹)、Zoophycos(动藻迹)和Nereites(类砂蚕迹)四个遗迹相研究的新进展;④利用遗迹化石群落对一些地质事件的解释,包括一些沉积事件的解释以及判断缺氧和贫氧环境。  相似文献   

6.
海岸带是海陆交互作用的特殊地带,也是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密集,资源环境矛盾最突出的区域。国内外学者利用遥感技术开展海岸线变迁的研究已经相当成熟,本文从海岸带概念、遥感卫星基本知识、遥感数据获取、遥感解译方法和遥感技术在海岸带地质环境研究中的应用等方面论述了已经取得的成果和进展,并对今后基于遥感的海岸带地质环境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提要:海岸带是陆地向海洋延伸的过渡地带,是人口最为密集、人类活动最频繁的区域,全球超过50%的人口和60%的GDP总量集聚在离海岸线不足100 km的区域.海岸线对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港湾淤积、湿地生态资源、近海海域环境等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本研究利用遥感影像获取了粤港澳大湾区(以下简称大湾区)1975—2018年间...  相似文献   

8.
我国北方内陆第四纪陆相地层沉积类型多种多样, 有黄土、冰债、河湖相沉积、冲积及洪积。有许多地层含有丰富的动植物化石, 在某些地层中也曾发现过人类化石及石器等。我国北方沿海第四纪海陆交互层比较发育, 对于研究沿海的海陆变迁, 古海岸线的变化意义也极大。  相似文献   

9.
正在发展的全球海洋生态系统动态研究计划(GLOBEC)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变化。预计在今后的年代里,人类活动的影响幅度将大于自然界的影响幅度。因此,80年代以来,研究全球变化就成为国际科学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海洋作为地球水圈的主体,在地球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的相互作用中,起着控制地球表面环境和生命特征的作用,因而产生了许多与海洋科学有关的大型国际合作研究计划,如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中的全球海洋通量联合研究(JGOFS)、海岸带海陆相互作用(LOICZ)、全球海洋真光层研究(GOEZS)、热带海洋与全球大气计划(TOGA),全球海洋环流实验(WOCE),海洋科学与生物资源(ISLR)和全球海洋  相似文献   

10.
后记     
王颖 《第四纪研究》2007,27(5):900-900
地处亚洲大陆与太平洋之交,海陆交互作用与悠久的人类活动影响,赋予我国在气候、地貌、生物,尤其是陆地延伸到海洋的“海陆过渡带”以独特的环境效应。长江、黄河贯通东西,是联系海陆与传输人类活动影响的主动脉,研究河海交互作用及其效应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非常感谢刘东生院士的关怀指导,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主任刘嘉麒院士、  相似文献   

11.
页岩气是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能源。按页岩气储层的沉积环境将页岩分为海相、海陆过渡相和陆相页岩3种类型,由此总结了中国海相、海陆过渡相和陆相富有机质页岩的地层、分布及储层特征。海相页岩单层厚度大、分布范围大,空间连续性好;海陆过渡相地层中页岩具有单层薄、累积厚度大、频繁互层的特征;陆相页岩在平面上规模相对小、展布受到河湖相的控制。不同沉积相页岩在气体成分、赋存状态、气体成因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共性,但由于页岩气储层的沉积环境不同,海相、海陆过渡相和陆相页岩在厚度、分布和岩性组合特征等方面又有较大差别。对比中美主要产气页岩储层的制约因素,结果表明,有机质丰度、有机质演化程度、有机质类型等因素制约着页岩的生烃;矿物的比例及结构、有机质的演化程度、有机质类型、孔隙及裂隙结构、页岩气赋存及运移条件、埋藏深度和有效厚度等因素影响页岩气富集成藏。  相似文献   

12.
滨海砂矿在全球海岸带有着广泛的分布,因为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勘探、开采、选矿、冶炼方便等优点,所以对它的调查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我国有漫长的海岸线,宽阔的大陆架,有各种不同的地层单  相似文献   

13.
一、学习领会,充分认识实施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的重大意义 前不久,国务院批复了"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国务院要求,《规划》实施要突出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以深化改革为动力,着力优化海洋经济结构,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高海洋科教支撑能力,创新体制机制,统筹海陆联动发展,推进海洋综合管理,建设综合实力较强、  相似文献   

14.
三沙湾海岸线时空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岸带是海陆之间的过渡区域,是人类活动和经济发展较为活跃的地区。海岸线时空演变研究对海岸带资源开发与保护有重要意义,但国内外对三沙湾海岸线时空演变研究较少。本文基于25 a的卫星遥感资料,解译出4个时相的三沙湾海岸线,定量分析海岸线变化趋势,并研究海岸线演变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25 a的三沙湾海岸线总体长度呈增长趋势:1988-1996年岸线总长度变化不大;2003年较1996年增加约6 947 m、增长约11.5%;2003-2013年岸线总长度增加较为明显,2013年较2003年增加约24 128 m、增长约39.6%,其增速约为1996-2003的3.4倍。砂质岸线长度基本稳定,基岩和泥质岸线长度有所减少,人工岸线在逐年增加,这主要是滩地围垦、港口建设和海岸人工改造等人为因素造成的。  相似文献   

15.
海洋地质学是海洋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而通过海洋沉积物研究第四纪气候与环境问题又是海洋地质学的部分研究内容。现在,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已设立了海岸线分委员会和珊瑚礁分委员会。国内许多单位都做了不少海洋及海岸的工作,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内的海洋所、南海所、地质所、地球化学所等。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海域辽阔,海岸线绵长而曲折,海洋区位优势独特而显著。2013年以来,福建省地质矿产勘察开发局组建了海洋地质调查队伍,以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为主先后承担了中央和地方的12个海洋地质调查项目,技术水平、人才建设、设备配备等方面得到不断提高。同时,在海洋基础地质、海洋地质环境质量、海域灾害地质、工程地质、海域矿产资源、海岸带特征及变迁6个方面取得了大量成果,这些成果在服务海洋功能区划、海洋环境质量评估、监测与预警和海域与海岸带工程建设及资源开发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孙颖  李建 《辽宁地质》2013,(11):54-56
海砂是赋存在浅海及沿岸的一种重要的海洋矿产资源,其资源储量仅次于沿海大陆架内的石油、天然气等。海砂主要用于玻璃制造、建筑用砂和填海造地、取少量稀有金属矿物等,其经济价值较大。同时,海砂对分布在沿海的各种动、植物的生存、繁衍具有较大的影响,其生态价值和景观价值也特别大。  相似文献   

18.
鄂西巴东地区(巴页1井)发现海陆过渡相页岩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1研究目的(Objective)根据富有机质页岩沉积环境可将页岩气分为海相、陆相和海陆过渡相(含煤岩系)3大类型。近年,中国已在海相页岩和陆相页岩地层页岩气勘探中取得重大突破,而海陆过渡相的页岩气勘探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整体研究程度较低。鄂西巴东地区地处四川盆地东缘,该区广泛发育上二叠统龙潭组暗色泥页岩,厚度大,有机碳含量高,埋深适中,是实现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勘探发现的有利远景区。为此,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优选实施钻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 利用潮汐发电是现代世界上比较新的科学技术之一,也是我国水电事业发展的新方向。地球上的潮汐能量约有400亿(瓦千),而地球上全部河流经济位能仅有10亿(瓦千),所以潮汐能量是十分巨大的。 潮汐发电站的修建,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而且为地质工作者提供征服海洋的途径。我国海岸线长达11000公里。这为潮汐发电创造了有利条件,仅山东海岸就长约2000公里,可建立潮汐发电站百余座,装机容量约为200万(瓦千),相当于两个三门峡的发电量。  相似文献   

20.
莱州湾南岸滨海湿地作为环渤海滨海湿地的一部分,具有海洋与河口交互性、海陆过渡性和生态脆弱性等特点,湿地面积广阔、资源丰富,是东北亚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的重要“中转站”及越冬、栖息和繁殖地。湿地总面积为1150.079km^2,湿地维管束植物区系包括维管束植物53科144属217种。近年来,在对滨海湿地的开发中,虾池、盐田等人工湿地面积不断扩大,造成自然湿地面积减小、植被退化、地貌和水文条件改变、生物多样性下降,改变了原始的滨海湿地自然景观,破坏了珍稀鸟类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