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肇庆地磁台数据传输通信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晖 《华南地震》2004,24(1):64-68
应用现代通讯技术.通过大量的试验、测试,对各种连接情况进行分析比较.找到了适合肇庆地磁台目前观测需要的数据连接方法.实现了有效可靠的传输。  相似文献   

2.
2006年7月中旬,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和中国地震局技术市场信息中心,联合组织相关学科的领导和业务骨干20余人,赴新加坡参加了第三届AOGS(亚洲大洋洲地球科学学会)年会活动。会后,应台湾中央研究  相似文献   

3.
中国佘山地磁台的前身为徐家汇地磁台,于1874年由法国天主教士设立,从此开始了该台的观测事业;1909年迁至江苏省昆山县东南的陆家浜,改称陆家浜验磁台;1933年又迁至松江县佘山,建立佘山地磁台,并于1950年12月12日由我人民政府接管,其台名延用至今。该台于1882—1883年参加了由国际气象委员会组织的第一次国际极年活动,是全球创建最早并参加该国际合作的16个地磁台之一。  相似文献   

4.
简要介绍了地磁台链观测在极光带电集流、赤道电集流、中低纬度大尺度电流体系、太阳风-磁层-电离层-高层大气能量耦合、高-中-低纬的扰动传输、磁层中磁流体波的传播、主磁常荚期变化等研究中的应用,综述了地磁台链观测在地磁与空间物理研究中的物理基础和研究现状,着重回顾了IMS 期间6个高纬子午台链的观测研究,总结了中国地磁台链研究的初步结果.中国所处的独特地理位置和广阔的经纬度展布提供了建立全球唯一的闭合子午圈台链的可能性.中国台链向北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地磁台相连,一直延伸到北极光带,向南与菲律宾、印尼、澳大利亚台站相连直达南极区中山站,通过南极与对面子午线上的长城站相连,并与南美、北美台站构成一条闭合的子午圈台链.可以预料,这条台链的观测资料将为地磁与高空物理研究提供宝贵的资料,对研究日地整体行为将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中国地磁台站实际情况出发,由磁照图基线基本理论入手,讨论了测定磁照图基线的观测仪器各种组合方式,指出在中国各种磁纬度情况下,各种观测仪器组合方式带给基线的误差,最后得出在各种磁纬度下较好的观测仪器组合方案。供全国各地磁台配备各种观测仪器时参考。  相似文献   

6.
采用西宁台数字地震仪所确定的地震震级(Ms)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确定的震级(Ms)进行对比研究,得出了西宁地震台震级(Ms)的台基校正值,并对不同震级和不同区域地震的震级偏差及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7.
对喀什地磁新台址地质条件、磁场梯度分布和背景噪声等技术条件,以及观测数据精度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喀什地磁台的台址背景环境、场地环境以及局部观测环境,符合国家地磁台建设规范的要求,同时也满足现代数字化地磁观测技术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CDSN台实时监视数字波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和跃时  孟宪森  孙文斌 《地震》2002,22(3):58-64
成功开发的新软件,解决了新一代中国数字地震台站(NCDSN)无法实现地震波形的实时监视问题。它对于台站实时掌握地震仪器的工作状态、地震事件数据的流动情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灵活使用滤波器则可极大地提高大震速报的工作效率。它的另一特点是可在程序的运行过程中直接修改任意参数而无需重新启动本软件,改动后的结果可立即看到,操作极为简单。  相似文献   

9.
中国南极长城地震台与地磁台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云芳  贾国强 《地震学报》1989,11(2):213-219
我国于1985年2月20日在南极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西南端,胜利建成了我国第一个常年越冬南极科学考察站————长城站.中国南极长城站的正式建成,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有计划、有系统地开展南极科学考察工作的新阶段.在国家地震局大力支持下,经南极考察委员会批准,地震和地磁列入了中国第二次南极科学考察项目,确定在南极长城站建立中国南极长城地震台和地磁台,积累极区及全球性的地震地磁资料,为科学研究服务.   相似文献   

10.
选用牡丹江地震台记录的震源深度h≤80km的地震资料,以《中国地震台临时报告》(文中简写为《临报》给出的震级为标难,对Mb、MB、Ms、Ms7分别进行了震级偏差统计计算,给出了牡丹江台数字地震仪各种震级的最佳校正系数。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地震学会理事、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唐荣余研究员为团长,中国地震学会秘书长郝记川为副团长兼领队共29人组成的代表团,于2004年6月10-17日参加了海峡两岸防震减灾学术研讨会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12.
乌鲁木齐地震台“NCDSN”建设顺利完成中美合作项目中国数字化地震台网二期改造,即新一代中国数字地震台网(N***N)建设乌鲁木齐台部分已于1995年9月15日至25日在中美双方地震和电子专家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一次试机成功,并于25日产出了高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为了中国全球地震台网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本文对日本高灵敏度地震台网Hi-net进行了调研,获取了Hi-net台网布局、台站选址方法与设计等资料,为我国全球地震台网的建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武汉台重力潮汐长期观测结果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武汉台超导重力仪(SG C032)14年多的长期连续观测资料,研究了固体地球对二阶和三阶引潮力的响应特征,精密测定了重力潮汐参数,系统研究了最新的固体潮模型和海潮模型在中国大陆的有效性.采用最新的8个全球海潮模型计算了海潮负荷效应,从武汉台SG C032的观测中成功分离出63个2阶潮汐波群和15个3阶潮汐波群信号,3阶潮波涵盖了周日、半日和1/3日三个频段.重力潮汐观测的精度非常高,标准偏差达到1.116 nm·s-2,系统反映了非流体静力平衡、非弹性地球对2阶和3阶引潮力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现有的武汉国际重力潮汐基准在半日频段非常精确,但在周日频段存在比较明显的偏差,需要进一步精化.对于中国大陆的大地测量观测,固体潮可以采用Dehant等考虑地球内部介质非弹性和非流体静力平衡建立的固体潮理论模型或Xu 等基于全球SG观测建立的重力潮汐全球实验模型作为参考和改正模型,海潮负荷效应应该采用Nao99作为改正模型.  相似文献   

15.
乌鲁木齐地磁台的观测与实践高祥真,黄建明,王文德(中国新疆830017乌鲁木齐地震台)豆前言乌鲁木齐台属国家1类地磁台,它始建于1965年,1970年正式投入观测。20多年来,乌鲁木齐地磁台的观测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大量的连续完整、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6.
可可托海一二台活断层(简称二台断层)是1931年富蕴8级地震的发震构造。在这条断层上地震历史的文字记载资料很少,19S1年综合研究富蕴地震断裂带时曾在地表发现过不少古地震遗迹。现代活断层研究,开挖已成为重要手段之一,藉以查明古地震事件、大地震复现期和断层活动速率。最近,我们在二台断层北起海子口、南至干沟等几个地段进行了大规模开挖,揭露出许多被掩埋的古地震遗迹,对解决二台断层的大震复现期和活动速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选取库尔勒地震台2008—2015年记录的数字地震资料,与中国地震台网测定的体波震级进行对比,从震级大小、震中距、震源深度以及震中方位,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可知,库尔勒地震台计算震级相对偏大,其中mb平均偏差为0.1455,mB平均偏差为0.1941;震源深度在0—96km时,mb和mB震级偏差接近平均值;当震源深度h>96km时,测定震级和中国地震台网测定震级基本一致;地震发生在第三象限时,台站测定震级与中国地震台网测定震级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选取2013—2014年连云港地震台单台测定的m_b震级,以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公布的相应地震震级为标准震级,分析震级偏差平均值、震级大小、震中距、震中方位对震级偏差的影响,并利用稳健回归方法给出震级校正关系式。结果发现:单台震级比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公布的震级低0.05级;对于中强地震,二者测定结果基本一致;震级偏差随震中距增大逐渐减小,且EN向地震震级偏差较大;采用稳健回归方法校正震级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公布震级偏差较小,比较精确。  相似文献   

19.
地震信号中总是含有噪声的,了解噪声源和掌握噪声计算方法都是很重要的。本文以"中国地震科学台阵探测——南北地震带北段"项目台基勘选为例,详细介绍了台站的勘选标准、噪声的类型以及噪声功率谱的计算方法,并以勘选数据为基础选取了其中XRE、PKO、AXR台,采用PSD算法进行台基噪声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以上三台均达到了流动台站的架设标准。  相似文献   

20.
以国家地震局局长、中国地震学会名誉理事长方樟顺为团长,中国地震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国瑜为副团长,国际强震地震学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谢礼立为秘书长的中国大陆地震代表团一行23人,于2月21日至3月3日在台湾出席了第二届海峡两岸地震学术研讨会,并参观访问了在台北、台中、新竹的大学、科研院所和有关地震科研单位,代表团所到之处,都受到了热情的接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