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畅  冯志生 《地震学报》2017,39(4):558-564
以成都台FHDZ-M15地磁组合观测系统产出的秒采样观测数据为研究对象,应用极化方法提取该台站附近几次中强震前的超低频(ULF)磁异常信号.成都台极化值长期曲线具有一定的年变化特征,利用傅里叶拟合消除周期变化后,对残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极化值增高现象与其后2个月内台站周边区域的ML≥5.0地震有很好的对应关系,高值异常持续3—5日,与外空场活动无关,且逆冲型地震前的极化值异常幅值高于走滑型地震.   相似文献   

2.
利用云南地磁台阵5个测点的秒采样观测数据,提取了发生在云南台阵附近宾川MS5.0级地震前的地磁异常信号。通过对地震前后2个月内各个测点极化值SZ/SH时间序列的分析,发现极化值SZ/SH的幅度在震前半个月有明显的增强,而且异常幅度和震中距成反比。同时,通过4个测点极化值SZ/SH时间序列与Dst指数的对比,确定了这种异常幅度的增强并不是由空间电流体系引起的。  相似文献   

3.
王继伦 《地球物理学报》1989,32(05):593-599
矿化的体极化介质,其激发极化效应来自其中所含电子导电矿物颗粒的表面极化效应。基于上述认识,本文从理论上推导出含球状电子导体的体极化介质复电阻率的“微观”数学表达式。将它与体极化介质复电阻率的“宏观”表达式——Cole-Cole模型相比较,得出了:1.Cole-Cole模型中的特征参量与球状电子导体的表面极化系数、含量以及导体半径等的综合关系式;2.电子导体表面极化系数在频域中的一般表达式。这表达式同目前在实验室中观测到的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4.
频域激发极化法中体极化与面极化内在联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化的体极化介质,其激发极化效应来自其中所含电子导电矿物颗粒的表面极化效应。基于上述认识,本文从理论上推导出含球状电子导体的体极化介质复电阻率的“微观”数学表达式。将它与体极化介质复电阻率的“宏观”表达式--Cole-Cole模型相比较,得出了:1.Cole-Cole模型中的特征参量与球状电子导体的表面极化系数、含量以及导体半径等的综合关系式;2.电子导体表面极化系数在频域中的一般表达式。这表达式同目前在实验室中观测到的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5.
极化滤波是根据各种地震波在三分量地震记录上偏振方向、程度的不同,将待处理的地震数据分解到该数据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向量方向上来压制干扰,从而达到提高信噪比的目的.理论合成数据试算结果表明用该方法去除噪声方法灵活、保真性好、分辨率高.但是在实际资料的处理中,由于地层结构复杂多样,各种类型的波相互干扰,噪声衰减的效果受到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6.
对2015—2021年中国88个地磁台站的秒采样数据进行了垂直强度极化计算,通过梳理高值异常与后续强震的时空关系,系统总结了极化值的计算方法和异常判别准则,建立了可量化的预测指标。极化值高于2倍均方差的台站超过20%且持续3 d及以上则判定为异常。异常区为归一置零极化值大于0.2的区域,发震优势时间为6个月内,地震强度与异常区面积呈正相关。根据上述异常判别标准分析提取了16组异常、 32个异常区。对报对、虚报和漏报情况进行了逐一分析,预报效能评价结果显示,R值为0.53,高于具有97.5%置信水平的R0值(R0=0.234)。2021年玛多M7.4地震前16 d出现同步性高值异常,超过20%的台站异常持续3 d,异常面积14.1×104 km2,符合指标体系中的异常标准,可以确定为震前极化异常。研究表明,预测指标体系具有明显的地震预测意义,捕捉到大震前的极化异常,可以为后续开展震情判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利用云南地磁台阵5个测点的秒采样观测数据,提取了发生在云南台阵附近宾川MS5.0级地震前的地磁异常信号。通过对地震前后2个月内各个测点极化值SZ/SH时间序列的分析,发现极化值SZ/SH的幅度在震前半个月有明显的增强,而且异常幅度和震中距成反比。同时,通过4个测点极化值SZ/SH时间序列与Dst指数的对比,确定了这种异常幅度的增强并不是由空间电流体系引起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已有研究表明,岩石破裂时ULF(超低频)频段的磁场会发生变化,且临近破裂时岩石附近磁场强度会出现短周期前兆变化,地磁垂直强度极化方法是目前地震磁扰动定量分析中机理明确、处理手段成熟且异常信息提取能力较强的方法之一.该方法基于谱分析,将磁场垂直分量Z和水平分量( H或G)的频谱振幅相比较.大量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一次...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极化方法,提取和分析新疆区域2008—2017年拥有秒采样数据的乌鲁木齐、喀什、且末、温泉4个台站的垂直幅度极化值,分析极化值异常与新疆及其邻区2008年以来6级以上地震的关系.地磁场观测较容易受到高空电流体系等外源场的影响,为了分析外源场对极化值的影响,统计了2008—2017年共计64次磁暴期间的极化值,4个台站磁暴期间极化值都非常小,除了温泉台有1次大于2倍均方差之外,其余全部都小于各个台站的2倍均方差(极化值异常初始阈值为3倍均方差),同时通过计算出的极化值与Kp指数的相关系数可以看出,4个台站的相关系数都非常小(小于0.2),基本可以判断极化值在磁场扰动时应该表现为低值,而大量研究表明地震之前极化值会出现高值异常,因此基本排除了外源场对极化值的影响.2008—2017年共计93次5级以上地震,因各个台站背景噪声和仪器噪声以及构造背景差别较大,计算出的极化值幅度差别较大,各个台站极化值之间不具有可比性.结果表明:当各个台站的震中距相当时,震级越大,异常幅度越大.喀什台由于与多国交界,地质构造环境更为复杂,异常幅度等显示出更为复杂的特性,因此漏报等情...  相似文献   

10.
采用极化分析方法处理地磁秒数据.对不同台站地磁秒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极化值在地震发生前约2个月内有明显异常,且在傅里叶频谱上表现不太明显.另外,不同地磁分量的极化值映震效果不同,大部分震例极化值升高、振幅增大,小部分震例极化值低值、平稳.研究认为,该方法可以用于地磁秒数据震磁异常信息提取.  相似文献   

11.
通过引入单类分类方法,将倒塌建筑物作为唯一目标样本进行提取。介绍了两种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单类分类方法,并选择最小超球体单类支持向量机用于震后单时相Pol SAR影像中的倒塌建筑物提取实验,结果表明单类分类方法能够融合多种特征快速提取倒塌建筑物,且能保证一定的提取精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震害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从四分量钻孔应变仪基本原理式的分析出发,可知首先得到的物理量是岩石面应变和切应变及主应变的方位角,然后得到的最大、最小主应变是间接结果,建议多使用面应变和切应变的表示方法。由此说明当下需要重视灵敏系数A、B的实用化研究。据此思路,以云南省昭通地区2012年彝良M 5.7地震和2014年鲁甸M 6.5地震为例,对2次震中附近几台四分量钻孔应变仪记录的观测数据进行计算,初步分析表明,基于面应变和切应变的视角进行分析,其效果多优于以元件为单位的分析,可直接得到面应变和切应变异常及特征;2个面应变测量数据间的相关系数曲线,有时会在震前数天和震时出现异常变化,此新线索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3.
在隧道地震超前探测(TSP)数据处理中,波场分离是重要流程之一,波场分离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成像结果的精度.本文基于有限差分法模拟了二维超前探测数据,利用极化滤波方法分离了来自隧道前方断层构造的反射P波和S波,分析了时窗参数对滤波效果的影响,并用自适应方法确定时窗大小,从而避免了时窗选择的主观性.将方法应用于实测TSP数据的波场分离,模拟数据和实际地震超前探测数据的处理结果表明自适应极化滤波能够有效分离反射P波和S波.  相似文献   

14.
15.
固体不极化电极现场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振海  石航  史小平 《地震研究》2004,27(Z1):57-62
本实验是针对以下两个问题进行的:一是深度实验.在同一位置,将电极埋于不同的深度,观察电极埋设在不同深度时,对电场的观测基本没有影响;二是灌水实验.利用自来水和饱和食盐溶液直接灌入电极坑内,观察得知,电极长时间浸泡在水中或盐水中,对电极无明显影响.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在电极埋设完成后,一定要灌水,第一次灌水对电极的影响很大,以后的灌水对电极的影响比较小;给一对电极中的一个电极灌水,对电位差有较大影响;同时给一对电极灌水,对电位差则无明显影响;在一对电极之间灌水,对电位差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多分量地震勘探弥补了用常规单分量地震勘探进行岩性识别、地层构造解释时造成的多解性的不足.极化分析方法在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中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根据各种类型的波在传播过程中不同的极化矢量,对地震资料进行震相识别、波场分离和去噪等,为多分量地震资料的后续处理和解释打下基础.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极化分析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地球介质中存在着断裂和微裂纹,人们深信许许多多的因素使这些裂纹充满着流体成份。但是,这样的裂纹究竟在多大的深度上存在?如果存在的话,其取向是随机的还是定向分布的呢?它对地震波或地壳介质的各向异性有何影响向等等一些问题长期困扰着许多地球物理工作者。特别是近几年出现了一些与传统地球物理结论相背离的事实,如科拉半岛钻探证明地下12km深度上仍然存在着自由水,而且岩层剖面与地震地层剖面完全不一样:震波层析求反演到地下大约500km深处仍有可辨的横向不均匀性和各向异性;大地电磁测深资料证明在康拉  相似文献   

18.
正Molchanov等(1995)的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来自地壳的地震磁扰动信号的垂直强度大于水平强度,而根据电磁感应理论,来自电离层的变化磁场信号的垂直强度小于水平强度。Hayakawa等(1996)据此提出了地磁垂直强度极化法的基本计算原理,即通过地磁场垂直强度  相似文献   

19.
时间域激发极化法是目前地质找矿工作常用的地球物理手段,广泛应用于预查、普查、详查、勘探等各个地质工作阶段.但是在野外施工过程中,有时会遇到视极化率负值的现象,技术人员往往会当做畸变点进行剔除.当测区出现大面积视极化率负值的情况下,如果全部剔除负值点,会导致成图不完整,无法客观反映地质体的激发极化特征.本文以时间域激发极化法的中间梯度装置为例,结合理论模型及野外不同地质条件,对出现视极化率负值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通过二次场衰减特征甄别IP负值是否可用,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体极化介质激发极化法理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首先根据实验结果和对体极化介质激发极化机理的分析,并由极化率的定义出发,采用与以往不同的方法,提出等效电阻率概念。其次,根据位场的叠加原理,给出在稳定电流场中二次极化场欧姆定律的微分形式。然后,根据电量不灭定律,提出稳定电流场中二次极化电流密度法向分量连续的边界条件式。最后,给出几种典型条件下的理论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