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元古宙地球去气作用与撞击事件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
元古宙的成矿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元古宙是地球历史中最重要的锰成矿期。据统计,在元古宙中已发现的锰矿占目前世界锰矿储量的80%左右。本文仅就元古宙锰矿的时空分布特征,锰矿的主要地质特征等问题作简要论述,并对我国在前寒武纪地层中锰的找矿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该文在论述了研究元古宙成矿作用的重要性基础上,对元古宙超大型矿床和矿床集中区的形成背景进行讨论.并提出了今后值得深入研究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6.
本文是元古宙成矿作用系列文章的第三部分。主要介绍元古宙铜矿的重要性、类型、时空分布特点、典型矿床实例以及矿床的形成环境等,重点是沉积岩容矿的铜矿床。  相似文献   

7.
在元古宙沉积序列中,常常含有化石。叠层石、疑源类、微体化石、后生动物的遗迹化石和实体化石等都已成功地应用于生物地层学研究。还存在着应用有机地球化学生物标志的可能性。元古宙几乎所有轻微变质的碳酸盐中都含有叠层石。对决定叠层石的形态和结构的环境因素和生物因素模式的研究较为成功。叠层石的生物地层学应用研究开始于前苏联,在  相似文献   

8.
国外元古宙的铜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元古宙成矿作用系列文章的第三部分。主要介绍元古宙铜矿的重要性、类型、时空分布特点、典型矿床实例以及矿床的形成环境等,重点是沉积岩容矿的铜矿床。  相似文献   

9.
至少从3.3Ga起,大陆运动的速度就相当于其现今的最小平均速度,这一点毫无疑问地表明,前寒武纪的构造样式本质上相当干显生宙的板块构造,并受大陆板块边缘及内部的变形作用控制。然而,这些运动的详细机制仍然是一个值得争论的关键问题。对于早太古宙,印从4.2Ga前到大约3.9Ga期间,因为岩石圈既薄又软,不可能出现板块构造;但高温热流可能有利于全球热点活动,并伴有岩浆垂向增生的冰岛型大陆增长。大致在3.9~2.5Ga期间,形成了花岗岩-片麻岩-绿岩地体,伴生有大量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岩浆,其构造环境尚不清楚,但板块边缘和板内情形是可知的。绿岩和紧邻的、具潜水表壳岩组合夹层的高级变质正片麻岩,它们的变形型式表现出强烈的水平缩短作用和地壳堆叠作用。这可能起因于早在3.9Ga的碰撞作用和(或)旋转运动,并引起了重要的壳内熔融作用。至太古宙末,局部可能更早,地壳厚达35~50km或更多,大约在2.8~2.5Ga期间,非常高的全球地壳增生速度可能起因于与消减作用相关的侧向增生作用和板下强烈的岩浆垫托作用,最终导致形成大面积稳定的克拉通。大致在2.5~2.2Ga的早元古宙期间,全球明显缺乏大的构造和岩浆活动,这是由于精确年龄数据的缺乏而人为造成的;只是在局部地区,形成了陆内岩浆岩和岛弧型岩浆岩。约在2.1~1.8Ga发生的大面积全球性的地壳形成事件为最早的现代模式的板块构造提供了证据,许多岩浆岩,例如在加拿大Trans—Hudson造山带和芬兰西南部的Svecofennian,都具有岛弧型的地球化学特征,而且最近又发现了逆冲的蛇绿岩和蓝片岩组合。此外,元古宙还以长线型活动带为特征,但其起源和演化还处在探讨中。它们大都具有与显生宙碰撞带相当的构造特征,但澳大利亚和南非部分地区的一些元古宙活动带明显发生地壳的伸展作用,而不伴有岩石圈的分离,剥离作用和地壳俯冲作用导致了后继的收缩作用,从而引起造山带的变形作用。至元古宙末期,通过对岛弧增生作用、蛇绿岩消减作用、前陆逆冲作用、褶皱带和外来地体的认识,现代模式的板块构造证据越来越充足,这一构造环境在文献上最好的例子之一便是Arabian—Nubian地盾。虽然对现代板块构造组合是否能照搬到整个前寒武纪的构造样式中尚存疑虑,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即早太古宙以来,全球地壳演化是受许多板块的运动控制的,它们经反复聚集而形成超大陆,然后再次分离。不过,在弄清如何解释现代大型地壳变形和起因之前,我们将不了解前寒武纪地壳构造的详细机制。  相似文献   

10.
祁连山东段的元古宙陇山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宋志高 《地球学报》1995,16(2):204-210
陇山群是从祁连山东段原“牛头河群”哑岩系下部分解出来的变质岩系,它包括从下到上的大理岩和片麻岩两个岩组。依其片麻岩组先后同位素年代学的研究,主要最早一组年龄值为813-811Ma,相当中-上元古代。作者从该岩群的出露和展布,认为在构造体系上,它属祁连山带的基底隆起部分,并讨论了赋存在片麻岩组内陈家调铁铜矿床的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11.
微亮晶(臼齿)碳酸盐成因及其在元古宙地球演化中的意义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本文应用多种技术方法,对微亮晶碳酸盐岩的成岩作用及其成因从宏观至微观进行了分析。根据岩石矿物学、地球化学和有机地球化学等研究证明,它是早期成岩过程中,在超高压的大气 CO_2,水平急剧下降的转折期,快速石化作用形成的具等粒结构μm级的微亮晶方解石集合体。MT 碳酸盐岩微亮晶成岩作用有两种类型:一是主要发生在海底沉积软泥中,在其底基质软泥中经差异压实作用形成褶皱肠状及复杂形的 MT 构造;二是直接在海水中或重力流搬运过程中形成的微亮晶球粒(核)。简言之,MT 碳酸盐岩石是在地球早期浅海环境下,由于微生物自养作用形成的地球化学成因产物。微亮晶碳酸盐岩是约束古大气圈和古海洋环境变化的最灵敏标志。通过详测 MT 丰度值和编制地球古大气圈 CO_2水平演化模式等,在前寒武纪发现有太古宙末期、早元古宙末期、中元古宙中期和新元古宙早-中期四个 MT 碳酸盐岩发育高峰值期,证明全球古大气圈 CO_2水平发生过四次不连续性、跳跃式下降周期,直到晚新元古宙未,全球雪球事件的发生,导致了 MT 碳酸盐岩的消失。其后,才进入显生宙的 CO_2低水平状态。MT 碳酸盐岩具有重要的油气资源远景,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2.
产在吉南元古宙石英岩内的宇宙尘是一个宇宙尘系列,由4亚型4小类组成:(1)金属球粒:1,纯铁球粒;2,FCN(Fe、Cr、Ni)球粒;(2)氧化物球粒,3,普通磁性铁质球普;4,FCS(FeO、Cr2O3、SiO2)球粒;(3)玻璃质球 ;(4)氧化物-金属过渡型球粒。其中FCN球粒和FCS球粒为富铬闰,在地球上属首次发现;FCN球普为天然的奥氏体不锈钢球粒。FCN球粒的发现表明冶金学与地外源事件  相似文献   

13.
14.
文章着重分析了早元古休伦超群,阿尼米克超群沉积时的大地构造环境以及受裂谷控制,仅出露于苏必利尔湖区的基维诺超群的岩石地层特征。最后以上密执安地区为例说明早元古宙没积环境地层组合及受平诺克造山运动影响出现的群体组合。  相似文献   

15.
元古宙地质及大型,超大型矿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6.
粤东北发现元古宙花岗岩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1∶5万罗岗、大坪幅区调工作中发现粤东北地区存在元古宙片麻状花岗岩.获得的两个单颗粒锆石年龄分别为(1 060±43)×106a和(1 027±30)×106a,属于中晚元古代,相当于晋宁构造运动期.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潘洞单元主要具有"S"型并兼有"Ⅰ"型花岗岩的特征,是上地壳和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且发生混染的产物;白云单元则为典型的"Ⅰ"型花岗岩,源岩物质为相当于玄武质的华夏古陆基底.  相似文献   

17.
元古宙生物圈的研究意义,现状和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关于太古宙—元古宙界线的新认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2500Ma作为太古宙-元古宙界线的提议被28届国际地质大会通过,但并不意味着2500Ma作为太古宙-元古宙界线是永恒的最佳选择。事实上,太古宙-元古宙界线划在何处还存在很多争论,现行的界线划分依据也期分期标准相悖。大量资料表明),2300Ma时曾发生全球地质环境的灾变,灾变前后的地质作用(尤其是表生地质作用),有明显变化,导致了太古宙与元古宙的一系列差别。该灾变与元古宙-显生宙,古生代-中生代,  相似文献   

19.
元古宙蛇绿岩研究现状及其板块构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回顾元古宙蛇绿岩研究简史的基础上,对元古宙蛇绍岩的时空分布特征,岩石组合类型,变质作用程度,大地构造背景及源区地球化学制约等进行了系统总结,并就元古宙蛇绿岩的板块构造意义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浙江龙泉地区元古宙发现硅铁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第七地质大队在开展“浙西南前寒武纪地质”研究中,于龙泉地区元古宙区域变质岩系中首次发现大量硅铁矿类矿物。 硅铁矿(Ferrosilicium)是十分罕见的Si、Fe金属互化物矿物,按其主要组份之量比,可详分为硅铁矿(ferrosilite,化学式为Fe_2Si_3)、二硅铁矿(Ferdisilici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