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去年以来,全省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在执法监察工作中方法正确、执法有力、效果明显,查处了一大批难案,解决了一大批问题,无论土地执法监察还是矿产资源执法监察,都取得了显成绩。在土地执法监察方面,年内全省共查处违法占地案件6940件,给予党政纪处分48人,追究刑事责任36人,工作中涌现出了一批好的典型。比如,保定市利用卫星遥感监测成果开展土地执法监察成效明显,其做法被国土资源部在全国推广,并被确定为全国卫星遥感监测成果执法检查唯一免检城市。在矿产资源执法监察方面,以“一矿一卡”的全面清查为核心,采取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2.
土地执法监察工作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常常被人们误认为是得罪人的“苦差事”。每日外出巡查工作的辛苦,查处土地违法案件的重重阻力,这都是一些客观现象。其实,土地执法监察工作是一个很重要的岗位,又被人们誉为国土卫士,肩负着维护土地使用秩序的重任。但是,要做好土地执法监察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做好土地执法监察工作的关键,是建设一支勤政为民、执法严明、廉洁务实的执法监察队伍。如何抓好队伍建设,做好土地执法监察工作,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土地执法监察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数字化以及智能化,做到土地违法行为“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本文利用GIS、云计算以及移动互联等先进技术,基于“天地图”地理信息服务框架和土地卫片执法方法,构建了“天上看、网上管、地上查”的全天候、高精准的土地执法监察体系,搭建了基于“天地图”的土地执法监察管理系统,极大提高了土地执法监察的工作效率和自然资源执法监察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4.
3S技术在土地执法监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针对土地执法监察工作中存在监察范围小、检查精度低、违法用地找不到、找不准、核查结果错报、漏报、瞒报等问题,结合RS、GPS、GIS技术在土地执法监察工作中的应用原理,建立辅助土地执法监察的应用系统。旨在帮助土地执法监察工作人员快速准确发现、到达疑似违法用地现场,辅助疑似违法用地的巡查、核查、违法违规处罚处理以及结果汇总上报等日常工作。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要阐述了GIS和GPS技术在莱州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中的应用情况。介绍了执法监察基础信息数据库的建设方法、GPS测量设备的选择和数据采集方法、土地和矿业执法监察工作要点。  相似文献   

6.
随着土地卫片执法工作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本文以深圳市为例,探讨深圳市基于空间信息技术在土地卫片执法工作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土地卫片成果扩展应用于规划土地监察共同责任考核工作中。实践情况表明,该应用在创新执法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有效地控制了城市的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现象,对其他城市开展土地执法监察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河北国土资源》2001,(4):39-40
针对土地执法监察工作中体制不顺,力量薄弱,人员素质不高和“执法难”“难执法”等问题,邱县成立土地执法监察局,建立起一支快速反应,机动高效的土地执法监察队伍。  相似文献   

8.
从土地执法监察管理的实际需求出发,探讨了基于"一张图"平台的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系统建设方案,设计了土地执法监察系统结构和功能模块,并进一步给出了土地执法监察数据库建设和数据交换的技术方法。该系统方案的应用将有利于快速、准确地监控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强化对国土资源违法行为的监控能力,有效地提高了国土部门执法监察工作效率和执法水平。  相似文献   

9.
信息要览     
广东省土地执法监察动态巡查责任制见成效。土地执法监察历来是国土资源管理的难点,1999年12月以来,广东省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在土地执法监察工作中实行动态巡查责任制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1999]415号)的通知要求,动员全省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及其派出机构建立土地执法动态巡查责任制。2001年12月还制定了相关的考核办法及评分标准,有力地推动了全省国土资源动态巡查责任制工作的开展。 目前,广东各地基本建立了“定区  相似文献   

10.
执法难是当前土地执法监察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已成为困扰执法工作的一大痼疾。那么土地执法到底难在哪里?笔认为主要表现在调查取证、案件处理和案件执行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针对目前县级国土资源土地利用动态监管的现状和要求,探讨了采用信息化手段如移动执法和在线分析等工具辅助土地执法监察管理,建立土地动态监管新模式。研究方法:采用全B/S架构,ArcGIS Server Standard 9.3 GIS平台和ArcPad7.1嵌入式GIS平台,建立土地动态监管系统。研究结论:利用3S技术建立的土地动态监管系统可以满足土地监管工作信息化需求,操作简单便捷,适合基层土地管理人员使用,同时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调查成本,规范土地执法监察行为。  相似文献   

12.
土地执法监察是国土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在执法监察中的应用,加大了违法用地执法监察的力度,缩短了执法周期,为城市执法监察人员对城市违法用地情况进行调查、执法并监督提供数据保障。本文主要是介绍通过对两时相遥感影像数据进行分析比对,按照一定规则提取变化图斑,再结合土地利用现状和土里利用规划等现势数据,及时确定疑似违法用地图斑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卫星遥感在河南省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应用情况的回顾和总结,提出了卫星遥感在土地利用遥感监测、卫片执法检查、建设用地监管平台和土地管理“一张图”建设、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矿业活动调查与监测等国土资源管理方面的应用展望,较好地发挥了卫星遥感数据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最直接、最便捷、最翔实的功效。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国内执法监察工作存在精度低、内外业比对脱节、效率低等问题,本文利用GML技术支持多源异构数据之间的交换特点,建立了一个采用手持机在室外现场核查采集疑似违法违规用地数据,并将核查信息实时回传给室内监控中心的土地执法监察系统。实现了高精度、高效率地实时土地执法督察。  相似文献   

15.
探索了省级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切实可行的新方法。通过流程重组建模方法、宏观分析土地违法利用的严峻形势、精准梳理自然资源大数据现状,构建了全新的工作流程和逻辑模型。利用省级土地卫片执法新流程和新模型成功研发了河南省土地卫片综合执法系统。利用省级土地卫片执法流程搭建、模型构建以及系统研发一体化的新方法,可有效拓宽省级土地卫片执法幅度,精细化其执法粒度。  相似文献   

16.
基于3S技术和土地执法共同责任考核制度,设计满足共同责任考核计算规则的考核模型;结合深圳市规划土地数字监察平台,基于空间分析技术,建立土地执法共同责任考核系统,为实现全过程量化指标的土地执法共同责任考核模式提供更为准确、客观的参考依据及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以HJ-1A/B或北京一号卫星多光谱数据为数据源,采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高新技术手段,开展了2009~2010年甘肃省新增机场、港口码头、高尔夫球场大宗用地的监测,及时、准确地掌握该地区土地利用情况,为土地督察、执法提供确实可靠的资料.  相似文献   

18.
开展林地变更调查,能够为森林执法督察、林地"一张图"更新等提供精准的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对于林业资源的监测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大范围多时相遥感影像人工勾绘变化图斑耗时费力的现状,提出一种结合光谱和纹理特征的林地变更检测方法,并以灵山县东北部为例,利用20171209和20180201两个时期的高分二号遥感影像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减少人力投入、降低时间成本的基础上,不仅将遥感影像的变化检测效率提高了一半以上,同时能达到77%以上的检测准确率,在森林资源普查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陈琦 《北京测绘》2012,(4):52-54
为确保土地违法用地案件早发现、早制止、早报告,本文利用ESRI公司开发的ArcGIS9.3.1软件为地理信息数据管理平台,结合GIS、RS和GPS技术,建立土地执法监察辅助应用系统,形成土地执法监察新机制,帮助土地执法监察工作人员快速准确发现疑似违法用地的位置,方便数据统计和上报。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建设和发展,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现象愈演愈烈,制止“两违”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一直以来,“两违”执法程序烦琐,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无法及时发现和制止违法行为。利用遥感(RS)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土地违法现象,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构建“两违”执法管理平台,能准确快速地定位“两违”图斑并指导现场执法巡查。本文以石狮市为例,研究了3S(RS、GIS、GPS,遥感(Rernote Sensing,R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技术在“两违”执法工作中的实践应用。结果表明,“3S”技术可以全面及时地发现土地违法行为,极大地提高执法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