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四十年来辽宁防震减灾工作历程自海城地震以来,辽宁地震防灾事业不断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下面将从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防御、地震应急救援和地震科技等几方面阐述四十年的防震减灾历程。1.1地震监测、预报1.1.1地震监测1970年辽宁省地震办公室建立时,新建和扩建了6个地震台,后来增加到11个。目前辽宁省地震监测台网由12个国家级地震台,11个省级台、36个市(县)级台、4个  相似文献   

2.
1987年10月30日—11月4日在杭州召开了全国地震水化基本台网专业工作会议。这是继1985年6月在西安召开的全国地震水化基本台网工作会议后的第三次全国性会议。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全国水化基本台以及各省(市、自治区)区域台网水化观测资料评比的第一名。各省(自治区、市)地震局(办)台站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全国水化基本台网验收领导小组成员及特邀的专家代表及国家地震局的领导和同志。会议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3.
1986年9月5日至10日,由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主持的全国地震水化基本台网验收现场会议在天津市举行。参加会议的有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地震局(办)台管部门负责人、地震水化基本台网Ⅰ类台负责人和台网验收领导小组成员以及1986年接受验收的Ⅱ类台代表共70余人。国家地震局原副局长林庭煌、分析预报中心副主任马宗晋和天津地震局局长尹伯忠、副局长尹集刚出席了会议并作了讲话。 为了贯彻国家地震局提出的在“七·五”期间要加强地震观测系统现代化建设的精神,首先应加强对地震水化监测  相似文献   

4.
第五届全国地震、地磁基本台网工作会议于一九八四年五月十一日至十六日在西安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地震、地磁基本台网Ⅰ类台和Ⅱ类台的代表,有关省、市(自治区)的台站管理人员,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和地震地磁资料汇编牵头单位——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单位的同志共160人。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副司长陈鑫连同志和陕西省地震局李  相似文献   

5.
目前,地震系统先后在全国建立了六个有线、无线传输地震台网,台网记录和分析处理中心配置了两台DJS—131电子计算机。一台计算机系统是在XRTOS控制下的地震数据实时预处理——称为台网的预处理机系统。主要完成对地震前兆数据和大动态范围的地震数据汇集和初步编排工作。另一台计算机系统是在DTSS控制下的台网主机处理系统,这就是本文所  相似文献   

6.
1 问题的提出辽宁省地震台网由辽宁遥测数字地震台网 (以下简称遥测台网 )和有人值守测震台 (下称台站 )组成。遥测台网由分布在全省各地的 1 5个遥测地震台站组成 ,但这些台站分布不够均匀 ,使得一些地区监测能力较弱。台站有的和遥测台在一起 ,有的则正好分布在没有遥测台的地区。为能在使用交互分析处理系统进行地震定位时 ,充分利用这些有人值守台的数据 ,使台网分布不够均匀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弥补 ,使地震定位精度得到进一步提高 ,本项目编制了面向台站速报的 LN-LHDW-1检测管理软件 ,以实现遥测台网与台站地震数据的联合定位…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科技情报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2007年年会于10月10—15日在重庆成功召开。来自地震系统有关单位的近4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贺钦副主任、山西省地震局樊琦副局长、福建省地震局黄向荣副局长等领导出席了会议。开幕式由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情报信息部崔秋文主任主持,第七届地震科技情报专业委员会主任贺钦致欢迎辞。贺主任在致辞中,介绍了中国地震局当前的主要工作,介绍了第七届地震科技情报专业委员会组成人员的推荐和组成情况,重申了地震科技情报专业委员会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对第七届地震科技情报专业…  相似文献   

8.
天津地区地震观测台网中除蓟县台位于山区震旦纪硅质灰岩上外,其它各台都在平原地区。平原区内有七个深井地震观测台(摆深267—756米)、七个地面观测台(图1)。多年的观测资料表明:平原地面、井下和山区基岩台的地震记录各有一定的特征。为识别与比较各类不同的地震记录,现从地震直达波入手,对纵、横波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的一些特征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9.
中国大陆地区的均一震级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 SK 地震仪台网的资料,用联合确定地震震级、量规函数和台基校正值的方法,做出了中国大陆地区的均一震级系统,得到了 PZ、PH、SH、SV 四个震相从2.5——100新的量规函数,以及我国21个基准台的台基校正值.用这四个量规函数加上台基校正,求得的单台震级的标准误差为0.21——0.23级.6级左右的地震一般都有16个以上台记录到,这时求得的台网平均震级的误差可在0.05级左右.由于体波震级强烈地依赖于仪器类型,所以,我们求得的体波震级 msk与 mb 或 mB 有系统差.我们采取了使 msk与 Ms 接近的原则.提出了位移谱震级的概念:认为按某一震源参考球的平均值,具有相同强度的 P 波(或 S波)位移谱的地震,则震级相等.这种震级标度有以下优点:(1)它是绝对力学标度,可以把世界上各台网的震级统一起来;(2)物理意义明确,能反映地震大小.对任何大小地震都有定义,无饱和问题,对慢地震也有定义;(3)能和以前使用的震级衔接起来;(4)对位移计地震仪来说,测量方便,误差小.   相似文献   

10.
数字化前兆台网管理经验点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都圈防震减灾示范工程项目的实施,使河北省地震局张家口中心台所辖的5个台站,地震前兆观测技术实现了综合化、数字化、自动化、遥测组网。该台网拥有一个台网中心、7个子台、28个主测项、11个辅助测项,日产出形变、电磁、流体科学的观测数据8万3千组。 地震前兆数字化遥测台网由多个台站多种手段组网而成,集前兆观测、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为一体,实现了地震前兆观测数据的及时采集、传送也处理,这些功能的实现,都需要台网设备的正常工作做保证。现将我们在管理数字化前兆台网工作中的点滴经验介绍如下。 1 数字化前兆台站的第8…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大理州的23个强震动台2007年以来记录的11组3.5级以上近场地震共51条强震记录,根据数字地震仪台网系统测定地震参数的基本原理,讨论了通过强震动台网测定近场地震参数的方法,并对测定近场地震参数的计算机软件MDEPS系统的编制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2.
地震事件检测能力在地震观测台站和地震临时观测点的运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确定网络几何结构下的地震监测台网中,地震监测能力是由监测到的地震事件震级的大小决定的.本文使用了一种完全基于测量噪声统计的SN-CAST方法计算了甘肃预警台网的地震监测能力空间分布,得到甘肃预警台网建立好后将平均监测能力提高到ML 0.8级,监测能力最高处可达到ML 0.2级,目前由44个固定性台站组成的甘肃地震监测台网监测能力为平均监测能力ML 1.7级,监测能力最高处为ML 0.5级,预警台网的建立对整个甘肃台网的监测能力将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根据地震波走时特征分析了甘肃预警台网的空间预警发布时间估测结果,得到地震频发的甘东南和南北地震带地区地震预警时间所用时间较短,在5 s左右,而人口比例偏少地震发生概率偏小的河西走廊和肃北地区预警时间较长,最高为30 s左右,最终计算结果表明预警规划方案基本满足了地震预警设立要求.  相似文献   

13.
20 0 3年 1 2月 2 6日德黑兰当地时间上午 5点 2 8分 ,伊朗东南部地区发生里氏6 8级强烈地震 (根据伊朗地震台网修正后的数据。美国地震台网测定震级 6 7,中国地震台网测定震级为 7 0 ) ,震中位置为2 9 0 1°N ,58 30°E ,震源深度 33km。地震震中位于距克尔曼省省会克尔曼市约 1 80km的巴姆市。地震造成了大面积破坏 ,巴姆市有 6 0 %的房屋倒塌 ,一些具有历史价值的古迹也变成了废墟 ,巴姆及其附近地区的通讯、水、电供应均遭中断。联合国人道事务协调办公室派往伊朗巴姆地震灾区的救灾协调人员 1 2月 2 9日乘飞机对伊朗地震灾区进行了…  相似文献   

14.
一、地震基本台网对地震学的贡献我国每年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各种地震观测,而现有的常规测震观测又占很大比重。这些观测对我国地震预报和科研工作的主要贡献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地震记录图的产出;2.对地震图的常规分析处理,给出地震基本参数等,并编制出各种地震观测报告。测震基本台网对地震学这两方面的主要贡献,是我们进行地震研究、地震预报、地震速报、工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地震前兆台网观测技术系统整合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我国地震前兆台网先后经历了“模拟和人工”、“九五”数字化、“十五”网络化等3个阶段,目前并行运转着“模拟和人工”、“九五”、“十五”等3套观测系统,这增大了前兆台网运行维护工作的复杂性.2010年起开始实施的前兆台网改造升级工作,将“九五”、“模拟和人工”观测系统整体并入了“十五”系统.其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台站接入改造、前兆专业软件升级和并网仪器历史数据的迁移等几个方面,以实现前兆台网3套观测系统统一的运行监控、数据采集、存储、交换、管理和服务.本文系统分析了前兆台网观测系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介绍了观测系统整合的主要工作内容、技术关键点、取得的成果和效益等.  相似文献   

16.
海原5.5级地震是宁夏地区开展前兆观测工作以来,在台网控制范围内发生的震级最大的一次地震。在震中周围150公里范围内,共设有七个观测台站(包括专业台站及县办台站)。震后搜集到的前兆异常可分为短临异常和趋势异常两类。  相似文献   

17.
福建和台湾地震台网测定地震震级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闽、台地震台网及观测资料情况,统计了1971年以来两台网均有测定的在台湾及其邻近海域地区发生的6级以上地震,并计算了福建地震台网测定近震震级范围、闽台两地震台网测定震级的差量、平均偏差及标准偏差.结果表明,福建地震台网测定台湾及其邻近海域地区强震震级普遍偏小,存在0.3~0.5级的偏差.进而分析了闽、台地震台网测定台湾强震震级的差异关系,对福建地震台网测定台湾及其邻近海域强震震级偏差改正及闽、台今后开展地震联合观测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台湾是地震多发地区 ,5级以上地震年均 5~ 2 0次。 1 999年 9月 2 1日台湾南投 7.6级大地震 ,释放的能量之大、余震之多在该区为百年罕见。截止到 1 1月 1日 ,泉州台共记录可分辨震相的余震近千个 ,其中 5级以上 50多个。通过对 9.2 1地震大量观测数据的对比 ,泉州台测定的 MS震级明显小于全国基本台网的平均震级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泉州台对台湾地震速报的准确度 ,甚至有的 5级左右的台湾地震 ,因测算的震级偏小而未能速报。1 涉及台湾地震的几个问题1 .1 地震记录特征泉州台相对台湾的震中距离一般在 30 0 km左右 ,记录震相主要有 P…  相似文献   

19.
要管理好一个小型传输地震台网,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行政管理,二是系统的技术管理,二者必须有机地结合.行政管理系指对台网的经费计划、人员的政治思想工作、生活保障等方面的统筹安排,而系统的技术管理应着手抓以下几个方面,①台网产出的原因,即设计目的、任务、要求,基本建设的打算;②台网的日常维护;③资料的分析和使用,为地震预报和研究提供可靠的资料;④了解国内外台网动态,及时采用新技术武装台网,努力克服台网中存在的问题.作为一个台网系统的技术管理工作者应对全系统有一个全盘的认识和了解,做到台网的全过程应知,台网的一般工作应会,台网管理中的具体实施办法应干,最好在台网系统中的某一部分工作,如仪器维修或震相分析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用PC——1500计算机确定台网内地震时空参数,不仅操作灵活,易于掌握,而且速度较快,定位精度较高。对于台网内的地震,只要输入四个台以上的P到时,即可得到较好的结果。本文仅就计算机确定地震时空参数的原理作一些探讨,并将为临汾遥测台网编制的程序作一介绍。所用语言为BASIC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