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张津宁  张金功  席辉 《地下水》2012,(4):199-201
根据前人对阿拉尔断裂的研究调研发现目前对阿拉尔断裂的几何学方面研究主要集中在走向、倾向、倾角和断距等方面,在断面的构造结构特征上研究欠缺,如断面的顶端构造特征,断面与两侧的岩层关系等。由于对阿拉尔断裂的研究方法和角度不同以及资料上的差异,得出的阿拉尔断裂演化的结论也有所差异,建议加强对断裂断面结构及影响断裂发育的动力因素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阿尔泰山活动断裂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沈军  李莹甄  汪一鹏  宋方敏 《地学前缘》2003,10(Z1):132-141
文中介绍了位于亚洲腹地阿尔泰山地区的活动断裂。中国阿尔泰山 (阿尔泰山西南麓 )和蒙古阿尔泰山 (阿尔泰山的东麓 )以NNW向大型走滑断裂为主 ,科布多断裂是阿尔泰山东麓的一条主要NNW向走滑断裂 ,长度近 70 0km。第四纪中晚期右旋走滑速率可达 6 10mm/a ,其上发现有长逾2 0 0km的古地震形变带。富蕴断裂则是阿尔泰山西南麓的一条主要NNW向断裂 ,中晚第四纪的走滑运动速率为 (4± 2 )mm/a ,在中国阿尔泰山的西端还发育规模相对较小的NNW向右旋走滑断裂 ,中晚第四纪走滑速率为 (2± 1)mm/a。中国阿尔泰山 (阿尔泰山的西南麓 )还发育NWW向右旋走滑逆断裂 ,其规模相对较小 ,至中国阿尔泰山西端NWW向的额尔齐斯断裂具有明显的右旋走滑性质。蒙古阿尔泰山的南端则发育近东西向的左旋走滑逆断裂。在与戈壁阿尔泰山交汇部位 ,左旋走滑运动具主导作用。戈壁阿尔泰山发育的戈壁阿尔泰断裂带断续延伸可达 10 0 0km以上 ,目前的研究认为 ,其滑动速率为 12mm/a。其中的博格德断裂上 195 7年发生了戈壁阿尔泰 8.3级地震 ,形变带长约 2 5 0km。阿尔泰山活动断裂的规模、运动强度和强地震活动表明这里不仅受到遥远的印度板块北向推挤作用的影响 ,而且受到较近的地球动力学过程的影响或控制。  相似文献   

3.
活动断裂与地质灾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证了断裂构造的有序性;用实例阐述了几种常见的有序现象即断裂构造内部结构的有序性--复杂性与规律性的统一,断裂组合的有序性--其形成过程(时间)与展布(空间)的统一、以及由一种断裂组合向另一种断裂组合的有序转变过程等;评述了前人断裂分类的主要成果;提出了断裂构造(定量)分级新方案;根据人类认识事物的有序过程,将断裂构造研究划分为"描述"、"体系-系统"和"网络"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论述了现今网络阶段断裂研究的基本特点与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本文系统阐述了岩石压剪性断裂的特性,认为金属断裂力学复合断裂判据基本上不适用于压剪状态下的岩石斯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岩石压剪性断裂判据:2COSθ_0/2(cosθ_0-1)[(1+1/f~2)~(1/2)-1]K_Ⅰ+[(sin θ_0/2-3sin 3θ_0/2)(1+1/f~2)~1/2+4sin θ_0/2]K_Ⅱ=4K_(Ⅰc),推导了起始断裂角ψ_0,说明了实验验证结果,指出了该判据在工程地质领域中的应用途径。  相似文献   

6.
根据在乌拉尔和哈萨克斯坦的研究成果,系统论述了近断裂变作用形成时的大地构造环境和构造条件,及其在地壳和上地幔各深度段中的发育特点和表现形式,近断裂变带中金属矿化的特点,并讨论了研究近断理解变质作用对非传统型金属矿床成矿预测和找矿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香港地位位于自一代以来有过多次活动的莲山断裂带内,主要有NE、NEE-近EW和NW向断裂。在距今一千年以来,以香港为中心的350km范围内,有约40次Ms为4.75级以上地震。  相似文献   

8.
红河断裂的新观察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任纪舜  金小赤 《地质论评》1996,42(5):439-442
据越南马江下游地质观察,确定越南境内马江古生代地层特征和构造位置与中国云南东南部马关相一致,红河断裂的左行滑动最少达400km。哪将红河断裂两侧地质体位置复原,则右江三叠纪复理石将通过黑水河带与松潘-甘孜的巨型浊积岩盆地沟通,共同构成扬子陆块的被动边缘,黑水河带并不同板块缝合带,而是一个三叠纪的裂陷带。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断裂引起的应变量计算方法。断裂作用可导致连续应变和非连续应变。连续应变与断裂位移,断裂长度比值及断裂面上有效应力成正相关关系。影响非连续应变的因素有:断裂几何形态、断裂的旋转性、断裂规模。已经提出三种断裂旋转机制:刚性旋转,垂直剪切和斜向剪切。对于这三种机制,我们分别建立了断裂非连续应变的计算公式。这些公式与断裂的旋转角度和位移大小相关。刚性旋转时,断块内部没有任何塑性变形,因此地层的长度没有变化。它引起的非连续应变最小。垂直剪切作用使断块内地层变形,但水平方向的地层长度不变。推算的公式表明,对于相同的原始数据,它引起的非连续应变比刚性旋转机制引起的非连续应变大。斜向剪切也使断块内地层变形,但水平方向的长度也不变。在同等条件下,它引起的非连续应变比垂直剪切机制引起的非连续应变大。  相似文献   

10.
在充分论证厦门地区现代区域构造应力场基础上,应用叠加断裂作用原理,分析厦门地区的断裂稳定性。厦门地区的断裂可划分为稳定型、基本稳定型、次稳定型和不稳定型4种。最后,利用地面调查、物探和勘探等综合技术手段确定断裂带的位置,在厦门地区典型的北东向、北西向断裂中采集断层泥样品。通过对断层泥进行显微刻蚀形貌测年、热释光测年及电子自旋共振测年,表明在现代区域构造应力场作用下这些断裂在第四纪时期有过多次活动。证实叠加断裂作用原理在厦门地区断裂稳定性分析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桑树台断层是梨树断陷唯一一条控制断陷结构的一级断层,其动态活动特征、位移量以及对梨树断陷的控制作用等问题制约着层序地层格架和沉积体系的建立。根据该断层的生长模式,用位移—长度关系法分析其在火石岭、沙河子、营城、登娄库等地在坳陷期位移量的变化特征,定量计算不同时期断层最大位移量,分析了桑树台断层的复合式动态生长模式后认为,桑树台断层早期分南、中、北三段独立活动,控制了桑树台主洼、苏家屯次洼、金山次洼的沉积,到沙河子组后期拼合成一条断层。  相似文献   

12.
《四川地质学报》2022,(2):174-178
桑树台断层是梨树断陷唯一一条控制断陷结构的一级断层,其动态活动特征、位移量以及对梨树断陷的控制作用等问题制约着层序地层格架和沉积体系的建立。根据该断层的生长模式,用位移—长度关系法分析其在火石岭、沙河子、营城、登娄库等地在坳陷期位移量的变化特征,定量计算不同时期断层最大位移量,分析了桑树台断层的复合式动态生长模式后认为,桑树台断层早期分南、中、北三段独立活动,控制了桑树台主洼、苏家屯次洼、金山次洼的沉积,到沙河子组后期拼合成一条断层。  相似文献   

13.
活断层中断层泥分形与断裂活动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胡道功  吴淦国 《地质论评》2000,46(5):507-511
以长江三峡仙女山、九湾溪和天阳坪3条断裂为例,对断裂活动性与断层泥分维值(D)进行对比研究发现,D值受断裂活动性与断层泥粒度双因素制约。同一断裂带中细粒断层泥D值低且粒断层泥D值;不断断裂之间相对活动断裂D值低于弱活动断裂D值。在改进断层泥分形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变换得到了具有物理意义的判断断裂活动性的单因素参量(rL)。该方法克服了用断层泥分维值判断断裂活动性时粒径影响D值的困难,为利用分形理  相似文献   

14.
15.
K-Ar Dating of Fault Gouges from the Red River Fault Zone of Vietnam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onstraining the timing of fault zone formation is fundamentally important in terms of geotectonics to understand structural evolution and brittle fault processes.This paper presents the first authigenic illite K-Ar age data from fault gouge samples collected from the Red River Shear Zone at Lao Cai province,Vietnam.The fault gouge samples were separated into three grain-size fractions(0.1 μm,0.1-0.4 μm and 0.4-1.0 μm).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K-Ar age values decrease from coarser to finer grain fractions(24.1 to 19.2 Ma),suggesting enrichment in finer fraction of morerecently grown authigenic illites.The timing of the fault movement are the lower intercept ages at 0%detrital illite(19.2 ± 0.92 Ma and 19.4 ± 0.49 Ma).In combination with previous geochronological data,this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metamorphism of the Day Nui Con Voi(DNCV) metamorphic complex took place before ca.26.8 Ma.At about 26.8 Ma-25 Ma,the fault strongly acted to cause the rapid exhumation of the rocks along the Red River-Ailoa Shan Fault Zone(RR-ASFZ).During brittle deformation,the DNCV slowly uplifted,implying weak movement of the fault.This brittle deformation might have lasted for ca.5 Ma.  相似文献   

16.
楚全芝 《地质学报》2009,83(9):1221-1232
中卫断裂带在晚更新世以来的左旋走滑运动中,先存的挤压逆掩、逆冲断裂带发生了分化。某些断层或断层段继续活动;另一些先存断层在晚更新世以来不再活动;此外,还发育了一些新断层。因此,我们把中卫断裂带划分出三种断层类型,即新生断层、继承性断层和遗弃断层。新生断层就是指:在某次构造运动中新发育的断层。具体到中卫断裂带来说,就是指晚更新世以来新发育的断层。这类断层是中卫断裂带左旋走滑运动的产物。在早期的挤压逆断运动中这些断层并不存在。通过对新生断层的调查研究可以获得以下资料。①反演晚更新世以来的构造应力场;②确定晚期构造运动的起始时代;③估算断层的断错幅度和速率。继承性断层就是指:在早期的挤压逆掩(冲)活动中就已经存在的断层或断层段,在晚期的左旋走滑运动中继续活动。继承性断层的最大优点是包含了较多的信息量。①继承性断层记录了多期构造运动的信息;②继承性断层是中卫断裂带多期活动的见证;③继承性断层是研究构造演化过程的重要依据。遗弃断层就是指:某些断层或断层段在早期构造运动中是主体断裂带的一部分,其活动习性与主体断裂带基本一致。当早期的构造运动终止之后,这些断层或断层段在后继的构造运动中不再活动,也就是说这些断层被遗弃。遗弃断层的作用就在于它保留了早期构造运动的大部或全部信息,这些信息基本上没有受到后期构造运动的干扰破坏。因而通过对遗弃断层的研究可以获得早期构造运动的主要信息。①确定早期构造运动终止的年代;②反演早期构造应力场方向;③研究断层的滑动方式,即粘滑和蠕滑。  相似文献   

17.
小江断裂带第三纪走滑断陷盆地的充填层序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江断裂是滇中走滑断裂系中的一条主干断裂,沿断裂带发育了一系列带有明显走滑特征的新生代小型断陷盆地,第三纪含煤地层主要由冲积扇-湖泊、沼泽成因地层层序构成。本文在对多个断陷盆地的成因地层、充填序列、沉积体系域等剖析的基础上,讨论了走滑构造背景下断陷盆地的充填层序特征,并指出构造沉降、走滑作用和构造反转对盆地充填起作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Dating of the Karakorum Strike-slip Fault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timing of the Karakorum strike-slip fault, and gives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its structures, offset, and deformational style. This fault strikes NNW-SSE. Asymmetrical folds, stretching lineation, S-C fabrics, feldspar and quartz σ-porphyroclasts, domino structure, shear cleavages and faults in the fault zone are products of tectonic movements. They all indicate a dextral slip sense of faulting. Mylonitic bands are widely developed along this fault. Phengite appears, indicating rather high deformational pressure. Geochronological data indicate that the Karakorum strike-slip faulting occurred from 6.88±0.36 to 8.75±0.25 Ma. The cumulative displacement from Muztag Ata to Muji is about 135 km.  相似文献   

19.
通过1∶5万花垣、古丈地区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在系统查明湘西北地区大庸—古丈—吉首大断裂的地表变形特征及断裂两侧早古生代岩石地层单位的岩性、岩相变化及古生物群落分布的基础上,对该断裂的综合研究表明:它是扬子陆块东南缘武陵地块与雪峰地块的重要边界断裂,为长期活动的区域控岩、控相、控矿断裂,这一新认识对湘西北地区锰、铅锌等沉积矿产的找矿与勘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先前的研究多考虑断层封堵和开启的2种极端状态,近来的研究认为,在多数情况下断层处于2种之间的状态,只有在静止期具有封闭能力的断层,才有可能对油气起封堵作用。分析断层对流体运移的影响,需要分析断层在演化过程中的内部结构特征。断层可以划分出破碎带、诱导裂缝带和围岩3部分,断层岩和伴生裂缝构成破碎带的主体部分。常见的断层岩包括断层角砾岩、断层泥和部分碎裂岩,它们充填在断层裂缝空间中,断层内部结构受断层形成时的构造应力性质、断层活动强度和围岩岩性因素的控制。从动态角度看,随着断距增加,断层活动伴随着裂缝的发育和岩石的破碎混杂,可用泥质源岩层厚度和断距的比值来划分不同的发育阶段。断层活动期为油气运移通道,在静止时表现出差异性的封闭,通常用断层渗透率和排替压力2个参数来定量评价断层的封闭程度。断层岩渗透率主要受断距、泥质含量、埋深等因素的控制;断层排替压力的预测方法有2种:一种是从断层岩成岩角度分析的"等效埋深法",另一种是分析实测排替压力与主控地质因素的"拟合法"。通过简化的断层模型,建立了渗透率、排替压力与主控因素的预测关系。和储层类似,流体在断层中的运移遵循多孔介质的渗流特征。利用断层两侧的流体压力和油气柱高度并不能直接评价封闭性能,还必须考虑油气充注史和流体压力变化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