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为避免不同体系架构下的计算机系统之间地震数据多次手动转换数据格式,缩短地震数据处理时间,设计开发了SEGY格式自动转化软件。在分析SEG-Y文件格式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中间文件,利用format字段存储原始地震数据格式,经过数据字节交换和格式转化,自动把SEG-Y格式数据转换为PC格式数据。将与成像计算相关的数据下载到中间文件中,方便快捷浏览和检索数据,实现了地震数据读取、浏览和输出的功能。经实际应用表明,该软件转化地震数据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SHARP PC-1500与 IBM PC 是我国优选普及机型,数量居各类计算机之首。有效地在两者之间进行程序、数据的互相传递,不仅可以大大提高 IBM PC 机的使用效率,也极大地拓展了袖珍机的运用范围。   相似文献   

3.
三维地震数据体任意剖面抽取算法及C语言程序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析SEGY格式地震数据文件的结构及其读写方法的基础上,介绍了三维地震数据体的任意剖面抽取算法及C语言程序代码。该算法及程序既可单独使用,为二维地震数据处理解释工作准备剖面数据,也可以作为数据准备模块,集成到大型地震数据处理解释系统。  相似文献   

4.
SHARP PC—E500机是一种比PC—1500机高一个档次的机型,将为PC—1500机用户提供一种新型的替代机种。E500机的BASIC命令与原PC—1500机命令大同小异,PC—1500机的BASIC程序很容易改编成E500机程序。E500将为野外采集、处理数据与保留数据带来方便,对野外使用的仪器仪表智能化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且可与IBM微机构成局部网络系统.鉴于PC—1500机袖珍机在我国生产实践应用广泛,而厂家却已停止生产这种情况下,寻找一种可替代PC—1500机的产品就成了生产实际的迫切需要,而PC—E500机正是应运而生的甚佳机种。它不仅具有PC—1500机价格便宜、体积小、功能全等优点,且具有以下几大特点:  相似文献   

5.
针对油田局域网的特点,利用网络存储技术中的SOCKET编程方法,结合Linux或Unix系统中的常驻进程及输入输出控制技术解决海量地震数据交换的问题,这个方法可以实现远程磁带或磁盘数据的读取。对常用的地震数据SEGY格式及其存储特点进行分析,在SEG-Y格式的地震数据的读写技术中,采用位运算的方式解决移位及浮点数的读写操作。网络存储技术的应用实现了远程海量地震数据的存取,位运算方法提高了地震数据输入输出的速度。  相似文献   

6.
曾凡祥  马金凤  徐岩 《江苏地质》2020,44(4):356-361
通过对南海北部海域浅层剖面资料的分析研究,解决了多个数据处理难点。针对SEGY数据中的坐标错误,提出从导航定位原始资料中获取相应位置数据,改写SEGY道头信息,解决了SEGY数据道头坐标错误的问题;对波形进行相应处理,提高了浅地层剖面资料的分辨率;针对浅地层剖面震源位置不准的问题,对震源位置进行了校正;对同一设计测线多次分段作业剖面进行了剖面连接等。旨在为浅地层剖面的后续综合地质解译提供理想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
FIX号是深水浅剖资料与钻井、多波束以及其他地质资料对比的标志号。野外采集的SEGY格式的浅剖数据没有记录导航FIX号信息,未记录FIX号信息的SEGY数据无法为实际目标区域其他数据相对应,不便于为后续资料解释提供可对比的地理位置,从而降低识别天然气水合物层、天然气渗漏或扩散引起的沉积物声学异常特征的精度。这里提出了利用时间信息在浅剖中定位FIX号的方法,根据导航数据中FIX号、时间信息和浅剖数据中炮号、时间信息,通过二者时间信息进行匹配来标定FIX号。在linux系统下,利用awk编程语言编写模块程序与Focus 5.4地震资料处理系统模块结合使用,用于提取每条剖面的每道道头时间和相对应的导航数据时间;再用awk编程语言编写特殊处理模块程序,将地震道头时间与导航FIX号时间进行匹配处理,将匹配好的FIX信息依次植入浅剖道头数据中。该方法为资料的综合解释提供了准确的FIX号信息和可对比的地理位置。  相似文献   

8.
我们给PC—1500袖珍计算机配置了A/D(模/数转换)、D/A(数/模转换)、计数、测频等线路以及相应的软件。本文介绍如何为PC—1500配置A/D作为通用数据采集器,以及它在物探测量中的某些应用。经过几个月来的室内和野外使用,证明用该机作成的数据采集器和物探测量仪器具有体积小、耗电省、性能稳定可靠等优点。采集的数据既可存入内存,也可存入磁带中,还可以将数据输到dual—68000微机或IBM—PC等高档微机中。可以将采集的数据就地绘成图形等。  相似文献   

9.
鉴于三维地震资料常规解释方法的不足,提出了利用人机联作工作站生成煤层波振幅切片的方法及其解释技术,并以实例展示了该技术在煤田三维地震小构造解释中的独特效果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内引进日本OYO公司生产的McSEIS—1500和McSEIS—1600地震仪。笔者在郑于文、李玉辉付教授的指导下,与我系地震教研室及院计算站合作,对McSEIS-1500地震仪5744箱体(改进型)作了部份解剖工作。现将5744箱RS-232C接口技术性能参数以及与外部计算机联机等技术成果,如:5744箱体与宇宙68000、IBM—PC、VICTOR—9000、APPLE—Ⅱ、PC—1500等计算机联机技术.呈献给读者。  相似文献   

11.
本文是作者开发地球物理工作站软件的经验介绍,介绍了二进制数据在不同工作站上的存放形式,地震勘探数据处理中的常见数据格式,以及有利于开发地球物理工作软件的两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was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reservoir (Abu Roash G dolomite) in terms of acoustic impedance from surface seismic data complemented by available well logs. To reach our target, a two-step procedure was followed: first, identification of the reservoir signatures using synthetic seismogram using Strata program in Hampson–Russell software and second, applying inversion technique to the post-stack seismic data using Strata program in Hampson–Russell software to obtain acoustic impedance profiles and maps. This procedure was applied to 12 3D seismic lines (six cross-lines, and six in-lines) from Horus field in Western Desert in Egypt after converting them from analog state to SEGY format by vectorization. Five wells had been used in this study. The outcome of this paper is an improved subsurface image of seismic data and achieving the 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 in a good way.  相似文献   

13.
王跃  许庆国 《物探与化探》2011,35(6):860-864
介绍了时间域拉东正反变换的基本原理及该项技术在地震数据处理中的应用。以Ng和Perz的算法为基础,以开发地震勘探处理与解释系统为实例,解决了实验中遇到的拉东正变换时收敛精度、反变换数据无损还原和截断信号引起的能量扩散、低信噪比情况下的滤波等问题,进一步研究了改进算法在其他地形下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前国内、外油气勘探已经进入岩性油气藏勘探阶段,其中致密碳酸盐岩或页岩油气勘探具有远大前景。这类致密储层中裂缝是油气储集的主要空间。用模拟地震子波的小波函数对原始三维地震数据体作小波变换,可以得到不同频带(分辨率)的地震数据体。分别对具有不同分辨率的三维地震数据体进行C3相干处理,其中低频相干体突出了断裂的信息,而高频相干体则突出反映了受断裂控制下的小断裂或裂缝的发育信息,通过合理的融合系数有选择地对C3相干数据进行融合,获得了能够高精度分辨裂缝发育特征的相干数据体,由此提高了裂缝检测和储层预测的精度。  相似文献   

15.
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并行计算机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作者在本文中从地震资料并行处理的工业需求,地震资料自身的特点和现代地震数据处理对高性能计算机的要求出发,简述了为什么要用并行机进行大规模并行处理的原因。通过分析目前国内外有代表性的两种并行机(IBM SP2和Intel Paragon)的体系结构,给出了并行机硬件的发展现状。作者在文中还着重对前苏联以及我国近几年引进的国外地震处理系统的并行功能和应用情况进行了阐述。并结合课题研究,提出了地震资料并行处理的一个发展方向-基于微机群的地震资料交互、并行处理系统。最后,作者对发展并行计算机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多波地震勘探技术能够同时获得纵波和转换波资料,与常规的纵波勘探相比,能够提供更多的地下介质信息。且转换波对于埋深较浅的小断层、小幅度构造有更高的分辨率,充分利用多分量地震资料可以有效的提高地震勘探的精度。本文将多波地震技术引入到陆域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勘探中,对陆域冻土区水合物进行多波地震数值模拟研究。采用弹性波有限差分方法进行多分量正演模拟,利用仿射坐标转换法将原始的多分量地震数据进行纵横波叠前分离,并通过多波高斯束偏移方法分别对波场分离后的PP波和转换PS波进行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根据我国祁连山冻土区水合物实际地震地质资料,建立逼近真实地质情况的天然气水合物数值模型。对上述水合物模型进行多波地震数值试算表明,多波地震勘探技术是一种有效的陆域冻土区水合物探测方法,充分利用多波地震资料有利于查明陆域冻土区水合物精细的地质构造,取得更好的勘探效果。  相似文献   

17.
联合数据压缩技术在地震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财  王培茂  王世煜  刘洋  王典 《世界地质》2006,25(4):434-439
对于“海量”的地震数据,一般压缩方法的效果不好。利用离散余弦变换编码和离散小波变换编码的联合压缩技术,对地震勘探数据进行了压缩处理,结果表明:本压缩方法能提高压缩比,保留更多的地震信号中细节信息,具有良好的压缩性能和很好的计算性能。联合压缩技术对于不同的地震数据压缩都有效果,但是压缩比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8.
目前,测井解释技术正逐渐由单井解释向多井解释研究发展。多井解释是基于地震、地质、测井和油藏工程等多种学科的综合解释技术,它有效降低了测井分析结果的不一致性和差错率。本次开发的多井测井解释软件是基于W indows操作系统,专门为测井解释设计的微机测井应用软件包。软件分为数据管理、数值分析、地层对比、连井剖面、储层参数分布共五大功能模块,在生产中为提高测井解释符合率和降低劳动强度提供了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19.
The coupled discrete element method and lattice Boltzmann method (DEMLBM) has increasingly drawn attention of researchers in geomechanics due to its mesoscopic nature since 2000. Immersed boundary method (IBM) and immersed moving boundary (IMB) are two popular schemes for coupling fluid particle in DEMLBM. This work aims at coupling DEM and LBM using the latest IBM algorithm and investigating its accuracy,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and applicability. Two benchmark tests, interstitial fluid flow in an ideal packing and single particle sedimentation in viscous fluid, are carried out to demonstrate the accuracy of IBM through semi-empirical Ergun equation,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 and IMB. Then, simulations of particle migration with relatively large velocity in Poiseuille flow are utilized to address limitations of IBM in DEMLBM modeling. In addition, advantages and deficiencies of IBM are discussed and compared with IMB. It is found that the accuracy of IBM can be only guaranteed when sufficient boundary points are used and it is not suitable for geomechanical problems involving large fluid or particle veloc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